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能上師:《壇經心要直解》忏悔品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忏悔品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忏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六祖在山中講法升座,看大家從遠處來得不容易,就對大家說,我給你們傳“自性五分法身香”和“無相忏悔”吧,大家一聽馬上都跪下了,然後六祖開始講什麼是自性五分法身香。

  第一、戒香。心裡面沒有是非、惡念、嫉妒、貪心和嗔心,也沒有劫害,名戒香。這個要求很嚴格了,遠離這些執著那是很不容易啊!沒有善惡、是非的概念,無論這個人是好或是不好,都不執著、不嗔恨、不嫉妒,而且不能生出害人的心,這個叫戒香。

  第二、定香。眼睛看到的所有的景象,無論善、惡、好、美、丑,能夠心不亂,就叫定香。

  第三、慧香。心沒有任何的掛礙,觀照自性,在觀照自性的時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遠離一切執著,就像《金剛經》裡講的:“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且還要“敬上念下”,對一些孤寡老人和弱勢群體進行幫助,這叫慧香。

  第四、解脫香。如果攀緣,故意要做這個事情,心就會執著,就解脫不了。做任何事都隨緣隨分地做,不強求,隨緣而不攀緣,這就解脫了。一攀緣就容易出現有所求、有所住,而有所求、有所住就會產生煩惱和執著。

  第五、解脫知見香。雖然是心無所住,也不攀緣,但是不能夠沉寂在什麼都不管當中,還要廣學多聞,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也就是要對佛法的法要理解透,對各個法門的修持方法也要理解透。“和光接物”就是要隨緣隨分地幫助各種各樣的人。“無我無人”就是在做人、度人、弘法或者是自修的時候,做到無我、無人、無法,還能做到無所住。

  “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大家盡量努力往這方面學吧,不要再向外找尋了。

  六祖講的這五種香大家要是都學透了,就都成真正的菩薩了。下面六祖開始傳授無相忏悔法。

  “今與汝等授無相忏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诳染。從前所有惡業驕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忏悔。雲何名忏?雲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诳、嫉妒等罪,悉皆盡忏,永不復起,是名為忏。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诳、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忏悔?”

  現在我和大家一起念念這個無相忏悔頌,這就等於我們在六祖面前共同發願忏悔了。

  “今有弟子——(默念自己的名字),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诳所染。從前所有惡業驕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好!我們剛才在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面前發了願,更重要的是要理解。

  “不被愚迷染”就是要有智慧。擁有智慧了才能不愚癡,不迷惑。愚迷要靠智慧的心對治,我們不能整天都糊裡糊塗迷惑顛倒著。

  “不被驕诳染”。“驕诳染”即被驕傲、狂妄所迷惑。比如有人認為自己修得好,比別人修得高,自己打坐時間長等等,從修行上說這都是驕傲,驕傲實際上是有了我相、法相;狂妄也是一樣。驕诳是一種煩惱,而驕诳的心用什麼對治呢?要用平等心,要用平等如幻的心來對治。

  “不被嫉妒所染”。別人有,令我們羨慕,但又得不到,就產生了嫉妒。要用隨喜的方法對治嫉妒。看到別人的才華、財產、事業乃至修行超過我們的時候,應該隨喜贊歎,這樣自己既不煩惱,又逐漸積累了福報和功德。

  這裡主要講的是三種煩惱如何對治:愚迷是缺乏智慧心的緣故;驕诳是缺乏平等心的緣故;嫉妒是缺乏心量,缺乏隨喜的心。如果我們擁有了智慧心、平等心和隨喜心,那對應的這三種煩惱就去除了,所以我們要學會運用這三種心對治三種煩惱。

  在佛前發了這個無相忏悔願,還要理解其中的道理。什麼叫忏悔呢?其實,忏是一回事,悔又是另一回事。經文中講的是“永不復起,是名為忏。”“更不復作,是名為悔。”

  光忏不悔就是知道這個事不對了,但沒有發願永遠不再做這個事了。忏悔完了又會犯,犯了又忏悔,這樣的忏悔功德就不大;既忏又悔的功德就大了。所以忏悔,要發願前世、今世、來世所有的惡業將來永遠不要再做,這樣的話就能把罪業的根子去掉了。

  下面我們再看發四弘願:

  善知識!既忏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弘願大家都知道,而六祖講的四弘願更深廣、更透徹,要求什麼事情都要往自己的心性裡修持。

  六祖講的“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把心中的那些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等所有貪、嗔、癡、慢、疑去掉,這就等於把所有的眾生度盡了。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就是用般若的智慧,時時觀照虛妄的雜念,這樣就能夠把煩惱斷盡。

  “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這四句話就是要時時能夠做到不迷惑不顛倒,時時能夠了達自己的真如佛性。包括“無上佛道誓願成”這四弘誓願也就俱全了。

 

上一篇:智能上師:《壇經心要直解》坐禅品
下一篇:人間天:如何轉化不如意的境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