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信為道元功德母,能夠長養諸善根。本文人間天老師將和各位分享如何長養信根,增長善根:在堅持定課,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學習、更多的信受下,稱念佛菩薩聖號,激發自己的信心和本具的功能,幫助我們渡過種種厄逆不順,並在這樣的真實感受下慢慢地建立信心,增加信心,長養善根,使自己的心行趨同於佛菩薩,獲得加持利益及全新的修學體驗,阿彌陀佛!
1.信為道元功德母,能夠長養諸善根
信從過去到未來都是決定性的影響修行的因素,信為道元功德母,能夠長養諸善根!而善根裡又包含了信根,所以信根和善根是一對相互支撐互為基礎的關系。
信根和善根既然互為基礎,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封閉的環,但是《華嚴經》的這句,信為道元功德母,就把這個封閉解除了。此處強調的是信而沒有強調信根,或許我們咬文嚼字的才摳到這一塊,但如果正常理解:信根好的人,善根也好;因為善根好,能奉行種種善法,所以增進信根的發展;再因為信根的長養,信力蓬勃,對諸善法更能信奉落實,從而促成善根的長養!這就是一個封閉的環,我們沒有善根,或者沒有信根,怎麼介入其中?所以對這樣的一個互為基礎的狀態,想要突破進去,就只能靠短暫的培養信力,以這個信力的積累慢慢地接續信根,從而介入這個封閉環中。當然在般若部也提過接續諸根的方法,但般若部本身就很高深,對我們來說不那麼受用,追求那個接續的方法不如更簡單直白點。只要能保持在正確的路上,終究會看到對的路標。
2.堅持定課,增加信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推行三部走的修學系統,因為學佛是拼福報的,你想積累福報、保持自己能在學佛的路上不丟、不掉隊,就要更扎實的培福;而培福的前提又是要消業,把水桶的漏洞補好,才會更容易的見到水滿則溢的受用。所以學佛初期的壓力就在消業上了,你能有消業的手段方法,能多高效?你消業的狀態多好?中期培福的效果就會做出對應證明。消業不扎實,培福就會總有漏洞,總是努力也見不到反應,這樣的人就算再有毅力,恐怕也很難堅持做沒有收獲的付出。
可能還沒到達增加信力的那步,這個人已經不能再學佛了。所以三步走的系統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拿定課去堅持做,起碼不會丟得太遠。注意措辭:不會丟得太遠!不代表你做了定課就不丟不散,大不了丟了能再找回來,再繼續走,這樣也算是一種保障。可現在的學佛人連這種最低端的保障都沒有,真的很可能出現今天還在興致勃勃的學佛,明天就不能再堅持了,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些年來看到了太多的反面教材。
對世間人來說,他們只能看到一個負面的學佛失敗的案例;可對本人來說,沒能及時培植福報,學佛的路程就會坎坷不斷。現在可能有的同修也依然面臨這樣的情況,種種反對的聲音,種種壓力,種種圍困,讓自己學佛的路程舉步維艱。所以明白消業和培福的關系,才能長線解決這樣的問題。
3.獲得佛菩薩加被救護,激發自己的信心和本具的功能
我們需要如觀世音菩薩這樣的大菩薩的加被救護,以他的巨大願力加被於我們。在我們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學習、更多的信受下,激發自己的信心和本具的功能,助我們渡過種種厄逆不順,雖然信根缺乏,但是在這樣的真實感受下也會慢慢地建立信心,增加信心,最後達成接續信根的效果,從而長養善根,獲得進入良性循環。
在《耳根圓通》中菩薩自述自己有十四種無畏功德,在《楞嚴經》的第六卷各位可以自已找來學習,因為菩薩能辛苦地奉行才會獲得這十四種無畏,因為大眾稱念菩薩,才會受用於十四種無畏的加被。亦如各位看《十善業道經》就會發現:任何一個修學的利益都是要經過非常辛苦的付出才能獲得!所以淨土法門的不可思議就在這裡了,你這樣念佛求生極樂了,在極樂一出生一切俱全,福德無量,光明無量,這完全是阿彌陀佛慈悲使然;如若不然只是一個無量壽,我們就要多長久的奉行慈心不殺,要多長久的放生護生才能獲得呢?現在世人有病了,命在旦夕了,有人說放生吧,大面積地放生,花了很多錢財,或許能勉強度過危機;所以各位想一想,我們憑什麼受用無量壽啊?五戒還做得不好呢,也才把嘴角牙縫的眾生血肉擦干淨,就好意思說自己可得無量壽?
4.學佛就是學習佛菩薩的行做
所以若沒有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我們真的不堪設想。於是我們學習佛法,知道菩薩是什麼樣的,知道佛是什麼樣的,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怎麼做事情了,慢慢的懂得他們的行做風范;努力地規勸自己的心行趨同於獲得佛菩薩加持,達到獲得加持的標准,世間的事情就會有對應的感受。這些感受或許在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疏於觀察,或許很難察覺到這種改變,可當某一刻就發現轉變真的很明顯。當然也可以如《普門品》裡描述的一樣,遇到急難危重的事情稱念觀世音菩薩獲得解脫,從而對菩薩信而不疑。但我還是希望大家盡量少遇到那樣的事情,平平安安地把業力消掉,不必承受面臨那樣的危難,豈不是很好?
再說危難本身就是無常的,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在那樣無常的情況下才想起念菩薩、求菩薩,平時就要多多的思維,讓佛菩薩常常住在自己的心裡。想問題也如此去思維:如果菩薩遇到這樣的事情會如何做呢?如果佛遇到這樣的問題會如何解答呢?而如果我按平時的情況會怎麼選擇呢?這樣一對比,就知道自己和佛菩薩有多大的差距了。所以說那麼多所謂的修行境界沒實際意義,菩薩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是這樣做的;我沒這樣做,我做的都不類似於菩薩,說我們在學佛菩薩,這就有點妄語之嫌。我們讀經可以明白菩薩遇到事情會怎麼做,余下就是你肯不肯去學習落實,能不能找到契入點去奉行。有的人只看到菩薩高飛在天無所不能,看到菩薩高高在上受人禮拜香火鼎盛,可是經文裡還有描述菩薩做了什麼,我們看不到,如何學佛啊?
《地藏經》裡我們看到地藏菩薩分身無數,從無量無邊的世界的地獄處匯聚而來,我們看到每個分身都攜帶了眾多的受教化解脫的眾生,我們看到這樣的描述了,可是他在地獄最艱苦的地方喝茶吃餅干嗎?他在那裡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我說那一品是《地藏經》的核心?就是因為只有這一品描述了地藏菩薩在做什麼,而其他十二品都沒有提到。我們不知道他做什麼事情,怎麼學習?你想把《地藏經》學明白,這一品的特殊性發現不了,就不可能明白,也不可能理解這位菩薩的偉大和低調。讀懂了,不需要經文提醒你:我要贊歎他、我要恭敬他、我要皈依他、我要禮拜他、我要供養他!不需要提醒,你自然而然都可以自發的去做這些;讀不懂,才會被文字壓迫,被我壓迫:你得這樣,你要那樣!這樣被動的學佛會很累的。
同樣道理,對觀音菩薩也是一樣。菩薩的行做就是佛陀慈悲為我們垂下的線索,如連菩薩都不肯模仿那麼一丟丟,別說學佛了,更不要說我想請佛菩薩幫忙如何,那就是你請,人家還得來不來;可是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不用請,那多好啊?希望各位也能如此,信心自然增進,信根的接續就有希望,也就有希望步入正規高速前進了。
今天就到這,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