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命?
我們最常聽的是:生命、命運、宿命、等等 。簡單給命下一個定義,命是存在的軌跡,所以生命是生存的軌跡;命運是必然的生命軌跡;宿命就是堅固的生命軌跡。佛教對生命軌跡的認識是非常完整和全面的,佛教研究的內容也多落在環境和人生兩個點上,當然這裡的人生只是這樣說說,我們知道這裡的人生不單指人道眾生,還包括一切有形、無形、有想、無想的普羅大眾。
佛教研究的是:生命在宇宙環境中的軌跡,也就是我們都聽過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既然是軌跡,必然有痕跡可以尋得,也就有能力去做預言和推斷。“生命”展開來說,佛教分為十二類眾生,因為投生的方式不同,所以這十二大類眾生存在狀態是有很大區別的。如現在很多人用維度去解釋,維度不同,事物也就會有差別,就像二維的平面圖像和三維的立體事物的差別。用二維理解三維是比較接近的,還是好理解些,如果用三維去理解六維,這就很難理解了。
佛陀在經文中宣說了十二種類生,但是卻沒有做過多的詳細解釋,只是對我們比較熟悉的胎卵濕化四類生命形態做了略細致的描述。就算這些我們很熟,但是依然很難理解。做為人可以理解胎生,但是不一定理解卵生,雖然卵生的生命在我們周圍很多,其他二類雖然我們也頻繁接觸,但是就更不了解了。所以佛教講的內容我們要懂得,要在其中尋求自己需要的,而非是把這些全部研究懂,這不是學佛了,而是走偏門,成了學術研究了。
生命的主體對人類來說是肉體和靈魂結合在一起的,這個混合體被理解為生命,如果其中一個消失或者敗壞,這個生命狀態就不能得以存在並延續,我們叫這種狀態為死亡。所以佛教說:肉體只是靈魂的車船,終將敗壞,而生命的真正主人,是這個不生不死的靈魂。靈魂一詞是偏中國化的,佛教用“神識”來做解釋說明,把神識分的非常細致,並非是多神秘、多不可窺探的。正是因為生命流轉的主體,並非是肉體,而是肉體承載的神識,神識才是輪回流轉的主體,才是生命的本來樣貌,只是這個東西看不到,所以也沒辦法描述,就用了種種名詞去描述其中的某個特征或者某個側面,比如自性、如來藏、般若、佛性、本性、真如、心等等。
就像我們用電腦或者智能手機,硬件的東西是我們能看得到的,但是機器運行的程序系統才是機器的核心,如果拿到一個電腦,是裸機,大家知道是用不了的;同樣一部手機如果沒有提前安裝運行系統,也依然不能使用。這些運行系統就算有很多版本,但是我們能看到的碟片沒什麼兩樣,看到的機器也沒什麼兩樣,只有安裝運行新系統了,我們才能在機器上看到新系統新程序的不同之處。
生命依然是這樣的,無量劫的流轉輪回,其實都是在換著不同的軀殼,駕馭著不同的車船,而那個能駕馭的本性從來就沒有改變過。只是我們在無量劫的輪回中,更多的耗費自性的能量,更多的為自己囤積毫無用處的“垃圾”,導致現在我們希望覺醒的時候,發現自己處在垃圾山裡,已經被垃圾淹埋了。
就像我們收拾自己孩時的東西,我們難免會發現夾在小小的筆記本裡的樹葉,或者當時很辛苦收集的小玩意,和很多當時認為非常珍貴的珍藏品,當我們面對兒時的這些收藏,或會感動,或會發現真的這些東西對現在的自己毫無吸引力了。所以那些所謂垃圾,也談不上是真正毫無用處的垃圾,而是兒時的夢想和歡樂。
當我們希望自己覺醒的時候,其實自己處在了一堆過去自己喜好的事物裡,也就是陷入在自己的習氣中,陷入在自己過往的業力中。彼一時覺得這很好,但是此一刻並不認同,因為我們在發展、進步、經歷、體會、更新、丟失、適應、磨合中,所以對過往事情的看法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感悟,這是在證明我們進步,起碼是在更新自己的感受。如果從小就喜歡一個東西,到八十歲的時候還一直心無旁骛地喜歡著,說明沒有接納新的事物,這個生命是比較失敗的。
生命是軌跡,也就是必須有一個延續的存在才有意義,如果有存在沒有延續,就像人大腦內有一種電子,從產生到消亡不到一毫秒,我們自然認為它的存在並不重要,或者認為它就是不存在的。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