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宗教徒同願會緣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老法師講述 2001/6/4 澳洲南昆大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利用南昆大的遠程教學攝影棚,跟大家談談“宗教徒同願會”。早年,大概是在中國抗戰的第二年,夏蓮居老居士與當時內政部的王總長,以大慈悲心憐憫世間苦難眾生,發起“佛教同願會”。我看到這些資料深受感動,我們應當要延續蓮公大師的遺志。今天的社會比那個時候嚴重太多了,所以我想到應當要聯合全世界的宗教徒,我們大家發願祈求世界和平、社會安定、人民安樂。所以,我寫了這一篇短文,這短文裡面許多意思都是蓮公大師當年所說的。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出現在這個世間?是因為看到這個世間眾生,想求出離生死,想求究竟圓滿的大涅盤,但是世間人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佛才出現在這個世間,滿足我們眾生的願望。所以出現的目的,無非是“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經》上講的。“拔濟一切眾生苦,得究竟樂”,他用什麼方法?教學。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他老人家當年在世,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學上課。唯有諸佛菩薩真正明了,眾生的苦從哪裡來的?從迷來的;樂從哪裡來的?從覺悟來的。所以,迷悟是因,苦樂是果報。要想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唯一的方法,就是教導眾生如何破迷開悟,拔濟眾生的苦難,這才是第一等的大事業。佛滅度之後,這個使命、這個任務就付囑七眾弟子,七眾弟子們所現的身分不相同,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千差萬別,身分雖然不一樣,但是護法、弘法決定沒有兩樣。我們要仰承佛陀的付囑,深深明了人能弘道、法隨緣興,由此之後,代代相傳,燈燈相續,佛弟子上求下化理所當然。

  現在是佛的末法時代,去佛教化時間遠了,按照中國歷史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已兩千零二十多年了。這些事情我們也無需去考證,印度人不重視歷史。年月時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實。我們環顧世間,從二次大戰之後,這個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戰爭,一直到今天沒有終止過。最近,我們從信息裡面聽聞到國際的局勢很緊張,法國古老的預言家,《聖經》與《古蘭經》的預言,都講到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世界末日。我們非常冷靜觀察,確實末日禍端的預兆,每一個人都能夠明顯的覺察到。這個大災難、這個危機,超過以往任何的天災人禍。我們觀察現前的社會,觀察世界各個地區眾生,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在說些什麼?他們在做些什麼?這絕對不是迷信!所思、所言、所作都反常。什麼叫“反常”?違反天然的法則,違反天理人情,這就是末日的預兆。

  世間有一些仁人君子們,他們天天在想,怎樣安定人心,怎樣改善社會,銷迷斷惑,奠定永久和平,實在講這是佛菩薩的弘願。這個願望古聖先賢講了幾千年,但是一直到今天,我們細心觀察,好像這個願望愈來愈渺茫,愈來愈像是一種渺茫而不可得的幻想。所以,當年夏老居士認為,只有團結佛教各個不同的宗派,聯合全世界的佛教徒,同心同願來祈求和平安定。這是在當時的中國,今天災難普遍到全球,不是一個中國,於是我們想到,這個事情除了全世界各大宗教領袖、志士仁人,發大慈悲心,同心同德,同願同行,共同來發揚光大神聖的教誨之外,別無他途。

  澳洲的政府非常賢明,他們覺察到了。在政府,它有專門的機構,多元文化部、多元文化局來負責推動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來做這個工作。當然,他們非常清楚看到,現前世界的眾生苦難太多太多了,有增無減!邪知邪見天天在增長,正法,包括各個宗教的正法,多隱晦而不彰。聖賢人的教誨不能行於事,宗教徒,我們佛教徒也不例外,雖然學佛,依舊是陽奉陰違沒有做到。我們深深有這個體會,所以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勉勵同學,務必要落實三皈、五戒、十善、四弘。我們自己不能認真努力去落實,不但不能幫助別人,自己救自己也救不了。違背佛陀的教誨,果報肯定在三途,這些事情我們試問:我們信不信?大家都說:“我相信,我們相信六道輪回,相信有三途苦報”;怕不怕?“我們很害怕”。你相信、你害怕,你依舊還在造三途業,這怎麼得了!毛病習氣這樣嚴重,自己想改改不掉,經典讀了,也常常聽道,諺語所謂“看得破,忍不過”,這忍不過就決定墮落。

  佛法重實踐、重修行。什麼叫“修行”?把我們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言行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不肯把自己毛病習氣修正過來,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是自甘墮落,這在佛法裡面稱為“一闡提”。一闡提是沒有善根的人,他雖然懂,他改不了他的毛病習氣,這叫一闡提。真正有善根,聽了之後,他會回頭、他會改過。我們幾乎都是闡提根性,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們怎麼轉過來?幾十年不間斷,天天接受佛法熏陶,熏陶時間久了,起了一點作用,起心動念會想到佛在經典上怎麼教的,自己慢慢的收斂。逐漸逐漸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了,一點一點去明了,不是恍然大悟,那是上根利智,我們是中下根性人。幾十年當中,一點一點明白、覺悟了,我明白一點,我就改一點,我就做一點,這個樣子才能得到一點利益。這常說的,佛教的殊勝功德利益,我們才嘗到了一點點,這一點點我們就無量的歡喜,自己已經感到受用無窮。可是幾個人有耐心?中國諺語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忍不過,忍無可忍,那你就墮落了,就像競賽一樣,你就被淘汰了。這裡頭沒有別人有權力淘汰你,佛菩薩也沒有這個權力,上帝也沒有這個權力,閻羅王也沒有這個權力。誰有這個權力?自己決定。進退、成敗、興衰都是自己一念心,自己決定自己。你這一生要作佛,誰也攔不住你,你這一生想墮地獄,誰也擋不住,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最困難的,是我們對於聖賢教誨熏陶的時間太短。聖賢教誨不行,我們感到非常的悲傷,這才效法夏老居士以“四弘誓願”做基礎。在佛門裡面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今天我們要團結全世界各個宗教,我們四弘誓願:

  第一,不變,“誓度眾生”。我們要發大誓願,我來到這個世間干什麼的?我是來幫助這個世間,在大劫難末日的前夕來救度眾生,不是為自己來的。可是要曉得,佛在《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我們心裡要有准備,我們以好心對待他,他以惡意來報答,我們要能受得了。受不了怎麼?受不了退心了。羅漢有退心的,菩薩沒有退心的。菩薩還是以高智慧、善巧方便不捨眾生,知道眾生愚癡,知道眾生迷惑,他要不愚癡,他要不迷惑,佛菩薩來這兒干什麼?不需要來了。所以,來的目的就是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就是為這個來的,就是要來受一切眾生種種侮辱而來的。這個願堅定不移,這是菩薩的弘願,這是真正的菩提心。我想,每一個宗教的領袖、志士仁人都有同樣的這個大願。

  第二,“誓斷煩惱”。煩惱在哪裡斷?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去磨煉。《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學什麼?歷事煉心。在一切人事、在一切事物裡面去鍛煉,順境、善緣不起貪愛,把心在這裡磨平;逆境、惡緣不起瞋恨。我們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必須在生活當中把它磨平,務必讓我們的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而後真誠、正覺、慈悲自然就流露出來了,在這裡頭鍛煉,真正修行功夫就下在這裡;清淨、平等。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還有絲毫意思就被污染,還有絲毫高下就不平,要知道清淨平等是成佛的根基。清淨心是菩薩心,平等心是佛心,菩薩心跟佛心是自己的真心,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現在你的心為什麼不清淨、為什麼不平等?你是被煩惱、業障覆蓋住。務必要把業障拔除,要把習氣斷掉,我們的功德就圓滿了。我想修清淨平等,這是所有宗教都不會排斥的。

  第三願,我們不是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講“誓學聖教”。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宗教都是神聖建立的,我們佛教,我們就發願:我們誓願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我們是基督教,我們發願:我們一定要跟耶稣學習;我們是回教,我們誓願跟穆罕默德學習。我們要誓學聖教,宗教雖然不相同,理念是相同的。中心的理念是什麼?是愛。宗教裡面講的愛跟佛法講的慈悲完全相同,這個愛不是感情的,是理智的。佛法把理智的愛稱作慈悲,把一般感情的稱之為愛。這兩個字有分別,但是在其它宗教沒有分別。其它宗教裡面講的愛|“神愛世人”,我們相信祂是理智的,祂不是感情的。為什麼?祂是聖人。聖人無我,聖人無私,有私心的是凡夫,無私心的是聖人。

  最後,“誓成證果”。這個也能通一切宗教,基督教的證果是生天堂;伊斯蘭的證果是生天見阿拉;佛法裡面的證果是成菩薩、成佛道。

  我們今天用四誓作偈,“誓度眾生,誓斷煩惱,誓學聖教,誓成證果”,此四者可通一切宗教行誼。然後,我們再以“六誓”覺醒,堅決去照做。六誓,六樁事情是從菩薩六波羅蜜裡面學習到的,我們把名詞統統都改變了。

  第一個,“捨己為人”。人家誤會我,我還是為人,人家厭棄我,我還是為人,人家陷害我,我還是為人。絕不因為他對我用什麼樣的態度,他對我好我為他,他對我壞我不為他,不是的,那不是菩薩,那個人沒有覺悟,那個人還是感情用事,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他不是宗教徒。宗教徒決定效法聖賢,聖賢不是這個作法,我們當然也不是這個作法。

  中國人念《金剛經》的人很多,《金剛經》上忍辱仙人他在修菩薩道,他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最大的侮辱,我們今天講凌遲處死。他沒有犯罪過,他是個好人,被這個惡王凌遲處死,用刀把你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這樣的處死,不是叫你痛痛快快的死。忍辱仙人是什麼態度?一絲毫怨恨都沒有,歡喜接受,而且發願:我成佛之後頭一個度你。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那個時候的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那個時候的歌利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個得度的學生憍陳如尊者。佛是怎麼用心,佛是什麼樣的心態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學。別人稍稍對我們有點不好,我們就很難過,就放在心上,就不滿意,這不是佛弟子,你已經跟佛法一百八十度的背道而馳。佛經不可不讀,佛法不能不學,如果我們不學,在這個世間,古德常講:“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十之八九不如意,天天在生氣、天天在埋怨,我們的前途是每況愈下,我們走下坡。對別人沒有害處,對自己的傷害太大太大了,怎麼能干這胡塗事?佛對我們的恩德大,順從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前途光明,我們節節上升,要懂這個道理。

  菩薩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這個名詞不好懂,我在這個地方用“捨己為人”。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成就一切眾生,這是我們的行持,是我們生活、工作的准則。

  第二,“奉行善戒”。這是持戒。“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善惡的標准,經論裡講得很清楚,每一個宗教都是這個說法,利益大眾的事情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情是惡。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要忘記利益大眾,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宗教,一律平等的利益。世間人劃的界限很多,聖人沒有界限,佛沒有界限,基督教也沒有界限。他們經典上講的“神愛世人”,這就沒有界限,不是說愛哪一個國家的世人,沒講;所有的世人祂都愛,祂也不分國家,也不分宗教,也不分族群,一律平等的慈愛。《古蘭經》裡面每一段經文前面第一句,阿拉確實是仁慈的,也是普遍熱愛一切眾生,並沒有分。

  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向神聖學習,斷惡修善。怎樣斷惡?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檢討。為什麼印光大師極力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是我們佛門一代的祖師大德,他為什麼提倡這三本書?全心全力提倡,非常積極,超過他弘揚一切經教。為什麼?正是因為因果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根本。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我們應該知道。哪是根本?深信因果是根本,這是信心的根源。修行的根本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的標准在哪裡?印光大師教我們用《感應篇》。《感應篇》不是佛教的,是道教的。佛教的標准講得很多,散在一切經論當中,你要讀許多經論,你才能把佛陀教誨歸納起來。《感應篇》好,它把善惡的理跟事統統集中在一起,一千多字,不到二千字,全部就包括了。印祖取《感應篇》代替佛教的戒律,好!

  往年,我在台北華藏圖書館勉勵同修們,把《感應篇》當作晚課來做。做晚課的時候,要把《感應篇》念一遍,自己認真反省改過自新,這裡面講的善,我們有沒有做到?惡的,我們有沒有去造作?天天反省,天天改過,三年自然就變樣子。變樣子就是成績表現;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所以,不念怎麼行?不改怎麼行?天天改過,天天自新,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這是菩薩六度裡頭的持戒。

  第三,“謙讓、忍辱”。古人常說:“做事難,做人更難!”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容易,大學問!怎樣才能處得好?要懂得謙虛,要懂得禮讓,要懂得忍辱。如果你把這三條做到,謙虛、禮讓、忍辱,你就能夠跟一切人和睦相處。和為貴,家和萬事興;不和災難就來了。所以,我們今天看看,家庭家和不和,團體和不和,國家和不和,我們就曉得這個世界是動亂、還是安定?人民是受苦、還是享福?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家不和一家人苦,團體不和團體苦,一國不和一國的國民苦,整個世界不和,世界末日就現前了。如何挽救?這六個字就能挽救,“謙虛、禮讓、忍辱”。從哪裡落實?從自己落實,不要求別人。孟子所說的“反求諸己”,這句話重要;回過頭來一切求自己,絕不怪別人。我自己做得不好,我自己有罪,念念之中記別人的好處,決定不記別人的過錯,從我本身做起,我不要求任何一個人,世出世間聖賢都是這樣教導我們。別人有過錯,我們要細心觀察,他是不是真正好學?真正好學,我們就有規過勸善之責,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他;他不是真正好學,他不能接受別人規勸,我們只有沉默,一句話不能說,對他敬而遠之。我們對他恭敬,我們不敢說他的過失;為什麼?說他的過失,他不能接受,他生煩惱。

  這個從前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的,我們同學當中,有喜歡老師教訓的,老師對這樣的學生沒有好臉色看,見到他都是教訓,都是指責他的錯誤,幫助他改進,這是愛護他。有一些同學不行,你說他的過失,他臉色馬上就難看,李老師對這些學生從來不說他一句過失,不說他,對他很客氣,不結冤仇。什麼時候他想改過自新,時節因緣成熟,我們再幫助他,因緣不到,等待!努力修自己,這個非常重要。謙虛、禮讓、忍辱,世出世間法成敗關鍵就在此地,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法得成於忍。”

  這六樁事裡面,第四是“精進不厭”。“厭”是厭倦。這一條在大乘佛法稱為菩薩善根。佛家講善根,世間善根有三條:“不貪、不瞋、不癡”,這叫三善根。世間所有一切善法,從這三個根本所生的,所以稱它作善根。出世間菩薩善根只有一條“精進”,精進不厭。修行不疲不厭,他才能有成就;如果有疲厭,他決定往下墜落。菩提道難!為什麼修行人說之為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原因就是他進得少退得多,難在此地。如果是有進無退,無上佛道都是在一生成就,哪裡需要那麼長的時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給我們做榜樣,他有進無退,一生圓滿菩提,他成就了。《法華經》上龍女,有進無退,八歲就成佛了。這是告訴我們:你要想成佛,成究竟圓滿的佛果,需要多少時間,這個時間是由你自己決定,不是別人給你決定的。你果然做到精進不厭,你這一生就成就。

  “精”是專精、精一,這常說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們世間人犯的毛病,貪心不息,瞋恚心不息。貪心是什麼?貪求多,貪而無厭。佛法的修學,也是想哪個法門都學,樣樣都通,不精!看到別人學的法門自己沒有學,嫉妒心就起來了。嫉妒是瞋恚裡面的一分,用貪瞋癡來學佛法,他怎麼能做到精進不厭?所以說,斷煩惱是多麼重要!一定要把貪瞋癡放下,無量法門,我只學一門,專精一門,做專家而不做通家。你這一門通了,然後門門都通了,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為什麼一切法自然就通了?這個通是通到見性,通到心性。任何一門都通到心性,你不深入怎麼行?像我們山上打井一樣,你打淺了沒有水,不是沒有水,還在下面。打上一百尺沒有水,再打一百尺水出來了,這個事情大家都看見。我們在一門這邊不深不行,你要學得很多,門門深度都不夠,學得很辛苦,最後還是不通,所以“精一”比什麼都重要。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惟精惟一”,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沒有例外,這是真理。為什麼會不厭倦?法喜充滿,他就不厭倦。你沒有這個深度,沒有專精,你得不到法喜;得不到法喜,你的修學充滿了疑惑,你哪來的法喜?煩惱天天在增長,智慧不開,歡喜心生不起來。所以學問之道,專精裡頭包括“信願行”,在我們教下講“信解行”,不能落實到生活上,不算數!你沒有學。教你忍辱,到時候還忍不了,還發作,你沒有學;你真的學了,永遠不會發作,心裡面永遠沒有不平。瞋恚對人的傷害太大太大了,佛法當中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有一切障礙都現前了。許哲居士跟我們講過,光盤你們常常看,發一分鐘的脾氣,要三天才能恢復,你的身體才能恢復到正常,這對身體傷害太大;發十分鐘的脾氣,一個星期都不能恢復正常。而且瞋恚心是地獄道的業因,這個人對不起我,那個人對不起我,諸佛菩薩、一切神聖,沒有一個人對得起他,事實是這樣的嗎?怨天尤人!說實在話,誰對不起你?自己對不起自己。

  為什麼諸佛菩薩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凡夫看一切諸佛都是凡夫?佛在經上講得好:“境隨心轉”,隨自己心轉,不是隨別人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是從自己心想生,不是從別人心想生。我們的心都相同,“心”是真心;“想”是妄心,想不同。各人想的不同,各人的心相同,只要我們把想放下了,心完全相同,那是真心,那是本性。我在講經當中也提到很多次,我們中國的文字是智能的符號。“想”是心裡頭有相,生起的幻相,那個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分別是思,“思”是心裡面起了界限,跟外頭劃了界限。田字是劃界限,一有分別就劃界限,一有想就有想象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把“田”字拿掉,把“相”拿掉,心是一樣的;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個心,那個心叫真心。思是妄心,想是妄心。返妄歸真就是把田拿掉,相拿掉,歸真是回歸到真心;真心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佛菩薩用真心不用思想,凡夫用思想不知道用真心,所以凡夫無論做什麼事情,做不了幾天他就厭倦,煩惱就起來了。佛菩薩普度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方法說法就用什麼方法,沒有一定的相,沒有一定的說法,所以現身說法,無非是方便而已。對於這些方便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沒有絲毫留戀,所以他永遠得大自在,永遠是精進不厭,道理就在此地。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六度,精進後面是禅定,我沒有用禅定這兩個字,我用“純淨純善”,我們的心要純淨純善,這就是禅定。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我們自己成就了。決定沒有絲毫惡意,惡意比惡念還要微細,惡念粗惡意細,決定沒有一絲毫。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最主要的目的是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後才能幫助別人。佛在經上說得很好:“自己未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的目標頭一個要度自己。我這地方寫的這六句,這六句諸位果然都做到,你自己度自己就得度了,你求願往生極樂世界真的可以拍拍胸膛,有把握!我是極樂世界的人,我不是娑婆世界的人,我到娑婆世界來作客,我隨時可以回家,我不是在外頭流浪,我到這個地方來幫助苦難眾生的。千萬不要誤會,我無家可歸在外面流浪,不是的,隨時可以回去。

  所以,純淨純善非常重要!我們學淨土宗,這兩句話是我們主修。“心淨則佛土淨”,不但極樂世界清淨,我的心淨,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清淨,清淨國土。為什麼?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凡夫可憐,境界轉心,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受不得刺激,他心會隨著外頭境界轉。學佛的人要學諸佛菩薩,《楞嚴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不被境界轉,我轉境界,在境界裡頭我自己做得了主。你罵我,我不生氣;你殺害我,我不怨恨你,我不隨境界轉;你贊歎我,我不歡喜,但是我表示一下,感謝你。那是什麼?那是回敬。我心裡真的歡喜嗎?真的歡喜就被污染了。心地永遠保持平靜、一塵不染,這叫功夫。“純淨純善”,要記住!

  第六句,“正知正覺”,永遠斷絕邪知邪見。這樣的六條,所有一切宗教都能接受,我們以這六樁事情覺醒,堅決去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這六句相應,決定不違背,以深信願。我們深信深願回向眾生,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回向眾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不但莊嚴西方世界的佛淨土,莊嚴虛空法界一切諸佛的淨土,也莊嚴我們地球上的淨土,以我們的願力結合諸佛菩薩的願力,唯求災禍潛消,暗中自然就沒有了。我們以大心大願求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祈求空前的災難能夠化解;正法久住,世間所有各個宗教的正法都能夠久住世間。我們要承認、要肯定,每一個宗教都是正法。

  伊斯蘭教、基督教都承認神只有一個,唯一的真神祂創造宇宙、創造生命,我們聽了同意肯定。這麼多的宗教,每一個宗教都有這些神聖,這又是什麼回事情?我們曉得,那是一個唯一真神的化身。我們沒有這個能力,神有這個能力,這正是大乘經上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基督身得度就現基督身,應以阿拉身得度就現阿拉身,一個真神化現的;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應以孔子身得度就現孔子身。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悟得、體會得,我們才曉得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真的是一家人。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是外表不一樣,骨子裡頭是一回事情。我對於一切宗教的典籍,我都讀,我都非常尊敬,絕對不會說是佛經高過一切,我沒有這個念頭,平等平等。我看耶稣、我看穆罕默德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我們見到釋迦牟尼佛禮拜,我們見到耶稣、穆罕默德也禮拜,平等的,這是正法。真正覺悟了,佛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佛法就是徹底對於一切法的覺悟、明了,不至於再產生誤會,災禍才能夠潛消,正法才能夠久住。

  神聖教化、加被一切大眾,不是說佛教要興,每一個宗教都要興旺,然後天下才能和順,日月清明。“天下和順”,我們中國人講的天時、地利、人和,頭一個是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排在頭一句。“日月清明,風雨以時”,這是天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這是地利,你們看看這個句子,這是《無量壽經》上的,人和、天時、地利。“災厲”,我們今天講的天然災害;水災、旱災、風災、地震都沒有了。“國豐民安”是地利。“兵戈無用”,這是人為的災害也消除了。“崇德興仁”,我們人人都崇尚道德,都講仁義。同修們要記住!一切法決定從自己做起,我自己做能不能影響?不需要問,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如果要想到收獲,你就猶豫不決了,你就不會死心塌地認真去做,決不問收獲。平等相待,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我們決定要這樣作法。不但對於一切人,不同族類的人,不同國家的人,不同宗教的人,甚至於對一切動物、一切植物,乃至於山河大地、草木、微塵,我們都是平等相待、和睦相處,都是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個道理非常深!

  一般人為什麼做不到?他沒有理解,他不認識。真正明白、理解、認識,這些哪裡還會要人教?完全出於自動自發,幫助別人還要談報酬,哪有這回事情?覺悟的人在世間,只有付出,只有義務,決不求權利,有福大家享,有罪報一人承當。我們是真的覺悟,真的明白,這樣一來,世界永久和平,社會安定興旺,人民幸福安樂,才能真正落實。關鍵我們自己是不是真做?一絲毫懷疑沒有,一絲毫猶豫沒有。在哪個地方做?佛家講隨緣,自在隨緣,哪裡有緣就哪裡做。緣裡頭有人事的緣,有處所的緣,有時間的緣,人、時、處。

  我們今天決不是修小乘,不是當自了漢,自了是不錯,是很好,可是我們要想到這個世間,這麼多苦難眾生眼前要受空前劫難,於心何忍?今天必須要學大乘,要跟苦難眾生合而為一,決定不避免災難,真正如理如法的認真修學,精進不懈,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求消災免難,人有善心,有願必成。我們深深的相信一切宗教的神聖,他們共同的弘願就是安慰眾生、福利眾生、解脫眾生、成就眾生,唯願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相信這個話,任何宗教徒們聽到他都能接受,不管哪個宗教,上帝也好,天主也好,大梵天王也好,印度教崇拜的是大梵天,在中國孔子、孟子,你們想想他們共同的弘願,是不是安慰這些苦難眾生?是不是為這些眾生造福興利?他們對眾生的福利,是真實的福利,是永恆的福利,不是小恩小惠。眾生沒得吃,送點糧食給他吃,沒有衣服穿送幾件衣服給他穿,不是這個小恩小惠;是大恩大惠,大恩大惠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

  人只要真正覺悟了,你心裡的求願沒有不滿足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可以涵蓋所有一切宗教,“佛氏”,我們不能把它看作佛教。“佛”是覺的意思,“佛氏”就是覺悟的門中有求必應。我常說,人生在世的目的是什麼?是求覺悟。換句話說,一切聖賢人他們生活在世間,真正的目的就是求破迷開悟,其余我們常講的“轉惡為善”、“轉凡成聖”,那都是其次。為什麼?關鍵還是在“轉迷為悟”。這句做不到,轉惡為善做不到,轉凡成聖也做不到,關鍵在這一句。諸佛菩薩各個宗教的聖賢,沒有一個不是幫助眾生轉迷為悟,所以他們都是大聖大賢。只要一覺悟,自自然然他會改過自新,不要人勸告,他自然會斷惡修善;自自然然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就轉凡成聖,這哪需要人教?

  我們要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一心一意向佛菩薩學習,向神聖學習,這個人真正是有智慧、有福德,在佛家裡面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他統統具足了。這三個條件具足,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就有機會超凡入聖。這三個條件,所謂善根,對於聖賢的教誨,能信、能解、懂、相信,聖賢教誨聽得懂,這是善根。能夠依教奉行,絕不違背,這是福德,這個人真有福。所以你有善根,你相信,你能理解,你沒有福報,你不肯依教奉行,三個條件缺一個,你不能成就。善根、福德、因緣就像鼎之三足,少一個就倒掉了。因緣就是機會,我們遇到了,得人生、聞佛法的機會遇到了,善根也有了,現在問題我們有沒有福德?肯不肯一心一意依教奉行、精進不厭?成敗關鍵在這裡。所以,宗教的聖哲確實是想幫助我們解脫眾生、成就眾生;唯願,只有這一個願望,願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淨空五十年總結聖賢教誨,這不僅是在佛法,我讀過其它宗教的經典,我讀過很多,五十年做一個總結,端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此即是真心全體大用,在佛家講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內容就是這十個字,這十個字裡面最重要的是“清淨、平等”,如果沒有清淨、平等,其它的都沒有。“清淨”是不染污;“平等”是沒有高下,佛在大經上常講“生佛平等”,佛沒有說“佛生平等”,謙虛!把眾生抬起來,眾生跟佛平等,不是說佛跟眾生平等。你們想想這個話的味道,從這地方看到佛的謙虛,看到佛的禮敬。我們凡夫頭一個是把自己擺出來,佛頭一個是把別人擺出來,我們要在這些地方學。佛這種示現,一切經論裡面太多太多了,而讀經的人往往對這個疏忽了,沒有留意,不知道佛用意的深遠。處處能尊重別人,平等相待裡頭尊重別人;互相敬愛裡頭,我先敬他,我先愛他;互助合作裡頭,我先幫助他。這是聖賢的教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當中要學真正不染著。

  六祖在《壇經》裡面講的“本來無一物”,我們要記住,“本來無一物”,心多清淨!“物”是什麼?無非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這個東西染污了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虧吃在這裡。我們心裡還有這些東西,你就決定六道輪回,決定有三途,要把它清除得干干淨淨。《無量壽經》佛教給我們“洗心易行”,這從功夫上講的,我們要把不清淨東西洗刷干淨。“易行”是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過去的行為完全是錯誤的,要改變。只要心得清淨平等,真誠心自然顯出來了,以真心、以誠意待人接物。正覺、慈悲,“正覺”是覺而不迷,“慈悲”就是大愛,這個愛心跟虛空法界一樣,愛心充滿了虛空法界,那個人怎麼不舒服?法喜充滿,自在快樂,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的一個愛心,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在這個愛心之中。

  佛做到了,法身菩薩做到了,各個宗教的大聖大賢他們做到了,我為什麼做不到?我跟他們沒有兩樣,佛在經上說得那麼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當然有,我要努力,知道這是真心全體大用。這個心落實在生活裡面,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我們要聯合世界上所有宗教,所以我們就不用“念佛”,後頭用的“感恩祈禱”,念佛是感恩、是祈禱。換個名稱,所有宗教就通了。“看破”是明了,了解事實真相,“放下”是放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過去所有一切的錯誤,真正向佛菩薩學習。佛菩薩在哪裡?在經典裡面,任何一部經典意思都是圓滿的,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所含的一切義趣,決不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之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樣樣都圓滿,這才叫真的平等。如果你要拿這兩部經去問,你就問六祖:“六祖大師!《華嚴經》跟《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它們說法一樣不一樣?”六祖一定回答你:“《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跟《華嚴經》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他一定這樣回答,這個回答圓滿,這個回答究竟。那要再問:“佛教跟基督教?”他一定說:“佛教跟基督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這樣才能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正覺果地上的境界。世出世間是一法不是二法,你要講世間跟出世間,那還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什麼時候你能夠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就是一真法界,你就是法身菩薩,你不是普通人,這叫看破;然後你當然自在隨緣,每天生活在感恩當中。

  我教大家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念念為一切苦難眾生祈禱。祈禱就是我們講的回向,普願世間大聖大賢、大仁大德,我們同願同心,共承光復聖教之勝業,殊勝的事業。希望每一個宗教都復興,每一個宗教都光大,認真教化他們的信徒,我們統統向聖賢人學習,這樣才能夠解救眾生之巨災大難。巨災大難就是《聖經》、《古蘭經》裡面講的末日,末日的預兆已經現前了,這個事情非常的急迫,刻不容緩,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幸甚!幸甚!

  這是我的一點體會,我年歲大了,把這個意思說出來,希望世間宗教的領袖們,世間大聖大賢、大仁大德們,同願同行去做。我往後只希望完成《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淨土五經的講解,留一套錄像供養後學做參考。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在八十歲之前完成,其它的事情,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來照顧,希望大家能諒解!好,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與日本大阪石井牧師座談
下一篇:淨空法師對四十三位天主教修女講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