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現在人學佛,心不安,因為本分沒盡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現在很多夫妻關系處理不好的問題,我想跟講恩愛有關。其實老祖宗的觀念裡,不是恩愛兩個字。有恩就有怨,有愛就有恨。所以現在的人關系,就糟糕在這裡。你不恩愛,我就怨恨。結果導致離婚。可見恩愛兩個字害了婚姻。

古人講本分,講忠恕之道。就是君臣、父子、夫妻,乃至老板和員工,師父和徒弟之間。弟子對師父的忠,夫妻之間的忠,這個忠很重要,那個是做人的根本。大家去看,仁義禮智信,對五行。這裡頭沒有孝,沒有愛,沒有恩,但是有忠,忠義。大家看以前的義士、壯士,為了一個諾言,寧可死也要守住一個承諾。這個是為什麼?這就是忠。

說到儒家,跟各位講,現在所有講孝道的,傳統文化的,只要他不是按照易經的思維來講,他都是很片面的。易經很重位置。就像法華經講的,是法住法位,你是什麼法,就住在哪一個位置,這就對了。然後,同時,你要對你的位置忠誠。

社會上很多婚姻之外的外遇,說起來也是很愛對方,這也是不對的。現在都被愛字給弄壞了。愛的前提,你要站正確自己的位置,才是愛,才是孝。有位置就是有道,站錯位置就是無道。

比如要孝父母,那怎麼體現這個道?就是說,因為他們是父母,所以必須去忠誠和孝。怎麼個孝法?滿足父母正確的需求才是孝。中國的文化,是生的文化,注重下一代的文化。所以不孝有很多種,但沒有下一代就是代表死。所以教育好後代,才是最大的孝。

那出家人也一樣,要把法傳下去,你才表示你在孝你的師父和祖師。南岳慧思大師把法傳給了智者大師,跟智者大師說,你不要讓法斷在你手上,否則你將是罪人。這一點大家明白嗎?出家的倫理跟在家的一樣。很多人以為,我出家了,自在了。告訴各位,出家人的倫理,比在家人更嚴格。師父說,生姜是長在樹上,做徒弟的也要說生姜長在樹上。為什麼?因為這就是忠道。以前的祖師,都是從儒家到佛家的,最起碼的早知道忠恕之道。要沒有規矩,那是很苦的。

現在很多法,都不究竟,講一半。比如只講孝道,不講慈愛。師父要求弟子要忠誠,弟子怪師父沒有慈愛,才逃掉。這就很糟糕。弟子只能問自己忠誠之道,不能怪師父不慈悲。你作為弟子,忠誠是你的本分,你做到了,你就歸道。而不是嫌師父不慈悲。師父不能怪弟子不孝,而只能問自己慈不慈。像現在很多人不會做父母,做父母的經常拿孝順來壓迫孩子。父母的道是慈愛,不是要求孩子孝順。孩子的道是孝,不是怪父母不慈。現在都亂套了,天地顛倒。結果自己也成了討債鬼,丈夫怪妻子不柔,妻子怪丈夫不顧家。只要是討債,你就沒有歸於道。

每個人都有本分,這個是易經講的。本分就是位置。每一個位置都有生有克,相當於有得到有付出。做父母的,付出的是對小孩養育,得到的是子孫的尊重。子孫要尊重長輩,得到的是長輩的慈愛。人容易感情用事,她對我那麼差,我怎麼能對他好。所以從本分來講,你只要盡到你的責任,你的道,你就好了。不要管他怎麼樣。

要知道修行,做任何事情,都為了心安,安心。很多人學佛仍然不安心,為什麼呢?因為你所在的位置,你沒有盡到你的本分,忠恕之道。做父母沒有盡到父母本分,你出家一定修不成的。做兒女的,沒有盡到兒女本分,你念經也沒有用。兒女本分是孝父母。你盡到本分,你就安心了。你知道出家的代價吧,當年虛雲老和尚出家,覺得自己沒有盡到本分,就花三年時間三步一拜五台山,同時還了心安,又燃指供佛。修行越高的人,越容易看到本分的重要。我們現在想著一心潇灑自在,看破放下,本分都沒盡到,一定往生不了的。

大家去看往生錄,那些善男子、善女人,往生的特別安詳。那什麼是善?其實是盡到你的本分,你覺得上不愧天地,下不愧父母子孫,周圍不愧對人。做到三點,一定死得安詳。很多人死得痛苦,都是本分沒有做好啊。

像夫妻、君臣、師徒之間,有忠恕之道。你做好了,是求和心安。心安是人生最高的本分。古人講,承諾了一個事情,就去做。他就心安了。像古人為什麼一諾千金,說話算數,哪怕破產也要去,就是為了求個心安。心安是道啊。現在人有很多反悔的事情,說了,後來發現不利於自己,就不做。這就是違背忠恕之道。這些是做人的根本啊。達到這個根本,你修道就很容易。

中國人很重義士、壯士,包括土匪也講個義字。關公也是重義氣。你看關公奉劉備命抓曹操,他就在華容道攔住了曹操,曹操就說我當年對關公你不薄的一些事情。關公就放了曹操,表示自己的義氣。然後說,這次放了你,是報你當年對我的恩,但下次你我再交戰,我就不會放過你了。所以關公是講義氣的。放曹操是表示對曹操的義氣,下次抓曹操,表示對劉備的義氣。見利忘義的太多了,往往不利於人格的完善。

轉自:福安古觀音閣 新浪博客

 

上一篇:人污染多少山水,就得多少病
下一篇:其心光明磊落,是修道的根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