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宰耕牛】
這統統都是講不殺生,這裡單單把耕牛做為一個方面來談,可見得耕牛在一切的動物當中它是特殊的一類。為什麼?因為耕牛對人有恩德,幫助人耕田,一生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奉獻,吃的只是水草,但是奉獻的卻是體力,對待耕牛我們更加不能夠宰殺,要宰殺它不就等於恩將仇報嗎?安士先生在發明這一段裡面講到,「牛能代人以耕,不能自免於戮者,其故在於口不能言也。奈何吾具能言之口,能言之手,而不代其號呼乞命,作為短歌,以相感動乎」!耕牛一生代替人來耕種,這是古代農業社會主要耕種是靠牛,不像現在用現代化的這些機器。這裡牛也是泛指那些有恩於人類的畜生,包括一切的家畜,譬如說看門的狗,譬如說我們所騎的馬、推磨的驢、啼曉的雞等等,這些都是有恩於人的,都屬於這一類,不能宰殺,要宰殺的話,這個罪業就尤其的重。
牛它代人耕種,卻不能夠免除被人宰殺的痛苦,這個原因在於有口說不出話,它不懂人類的語言,人類也不懂它的語言,所以它的酸楚、痛苦,人類沒有辦法感知。這裡安士先生他說我們用我們自己能言之口,能言之手,就是用人類的語言,用人類的文字,口說手書代替它號呼乞命。這是什麼?有慈悲心的人代替這些耕牛來說話,來呼喊、求救。這裡做了一首短歌,希望能夠使人看到之後心生感動,以後再也不殺牛。這首短歌淺顯易懂,確實讀完之後,不要說殺牛,連吃牛肉都不忍心。我的奶奶今年有八十六了,她是農村人,沒有文化,但是她從小也受到這種教育,她也是農民,她一生不吃牛肉,當然更不會宰殺耕牛。雖然她也沒有學佛,可是老一輩的人她小的時候對她講的話,她到八十六了,還能夠記住,可見得幼兒時代的因果教育多麼重要。這些歌確實可以做為兒童平時來學習、頌詠很好的歌詞。
這是耕牛乞命歌,「大杖打耕牛,何不勤勤走。耕牛含兩淚,一步一回首」。這是形容人在驅使牛耕田的時候那種情形,用鞭子、用木棍打這耕牛,讓牛盡量的往前趕去耕田。牛很累、很苦,雙眼都流淚,走一步回一下頭,是希望主人能夠憐憫它。「頸穿足力疲,有苦難開口。望得田禾熟,牛病毛將禿」。那個耕牛辛辛苦苦一輩子,耕牛的時候那個犁是套在牛的頸部,那裡有突出的骨頭,這樣來拉犁,所以套得頸(脖子)那個骨頭都穿了,腳力也都疲勞、疲乏不堪,有苦又說不出口。看到禾田裡面的稻谷熟了,終於這一年的工作算完成。這樣年復一年,最後牛也都累倒了、累病了,毛也都禿落了。「不念從前勞,反付屠人戮。耕牛怨莫訴,臨去還踯躅」。這是講牛的主人殘忍,根本沒有感念這牛為他辛苦一輩子,反而當這個牛走不動道了,耕不了田了,就把它送到屠戶家裡去宰殺。這耕牛的心裡的怨恨沒辦法去哭訴,臨出門要就死的時候,猶豫,不捨得離去。
「蓦爾吐人言,且拜且啼哭:吾到君家來,報君殊不薄」。蓦爾是忽然,牛竟然能夠講出人的話,向人禮拜、向人啼哭,說道:我到你家裡來給你勞作一生,對你的報答不薄。「一面小心耕,一面受鞭撲。餐餐唯水草,未嘗嫌淡泊」。這是牛哭訴,我一邊小心的耕種,一邊還要受你的鞭打,每餐吃的就是水草,都沒有嫌棄飲食淡泊。「吃盡千般苦,禾頭方有谷。谷既在禾頭,賣我置鼎镬」。我為你耕種勞作,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到了稻禾結谷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就沒用了,你就要把我賣掉,賣給屠夫宰殺,下鼎镬裡面受燒煮。「君得吾之錢,吾受君之毒。腸斷骨猶疼,命在皮先剝」。君就是講這個牛的主人,主人賣了牛,得了賣牛的錢,結果牛就是受主人的這種毒害,你看這是什麼樣的心?所以牛傷心斷腸,而且一生勞作,骨頭還在疼痛,結果被宰殺的時候,呼吸還沒停止,皮就已經給剝掉了,受這種苦痛我們可想而知。
下面這牛是哀求勸導,「留我過殘冬,天當賜汝福。君既有愛子,吾亦憐鞠育」。這牛哀求主人不要把我賣掉,不要把我送到屠夫那裡宰殺,讓我過了這個殘冬,讓我自自然然的死去,壽終正寢,這樣天必當賜汝,賜給你福分,為什麼?因為你這是愛護生命,你這是不忍殺害對自己有恩的畜生。你也有你的愛子,誰不愛自己的兒女?這個牛也是如此,也捨不得自己的骨肉。所以下面說,「必欲殺我身,勸君饒我犢。寄語賢牧童,莫打耕牛畜」。如果你實在狠心要把我賣掉、殺掉,那麼希望你,雖然不能饒我,也要饒我的小犢(兒女),留它一條活路,善待它。寄語賢牧童,這是勸告那些牧牛的兒童,你們千萬不要去打這些小牛,不要去打這些畜生,為什麼?它跟人是一樣的,它也知道有疼痛,它也需要人的關懷、愛憐。
下面這是牛自己的忏悔,「自恨我前生,何故貪牛肉。半斤還八兩,此理明如燭」。自己非常悔恨,前生做人的時候,因為貪吃牛肉,殺生,宰殺耕牛,結果吃它半斤得還它八兩,報得很平均,一點便宜都沒得到,這因果的道理就像燭光一樣的明亮,也就是因果昭彰,絲毫不爽。「官禁殺牛時,吾受屠人囑。得錢容私宰,飽得妻孥腹」。這是過去這個牛當過官,做官的時候,朝廷下令禁止殺牛,朝廷通常在饑荒年的時候鼓勵耕種,所以往往下令禁止殺牛。結果這個官員受了這些屠夫的賄賂,得到了這些賄賂以後,就容許他們私下裡宰殺耕牛,自己也吃,讓自己的妻兒也都吃,不想得到了這樣的一點好的所謂的口腹之滿足、這些賄賂,果報不得了,欠的命債必須要還,貪污的錢也必須要還,所以這一生變牛來還。
所以下面說,「不想到今朝,酬償如此速。不見慈心人,化作披毛畜」。沒想到你看上輩子做的事情,這一生馬上要還,報應這麼神速。我們從來沒見到說有慈悲心的人會變成牛、會變成畜生。「但見殺生者,臨終惡鬼逐」。只見到那些殺生的、吃肉的,他們臨終的時候就會被冤親債主來討債、來報怨,這些惡鬼都是冤親債主。「三代不食牛,名列登科錄」。這是古人的說法,你只要祖孫三代都不食牛肉,不宰殺耕牛,那麼你必有好報,你的兒孫必定是金榜題名,能夠考中這些功名。所以我自己也覺得這一生還是挺幸運的,二十六歲獲得博士學位,博士學位,這種學位也相當於古人講的功名,做到了教授,這都是比較可以說是世間人所羨慕的福報。這是因為什麼?祖宗有德,我奶奶就是一輩子不吃牛肉,真的是如此。「怨怨遞相啖,旋轉如車軸。我是作孽報,君莫為其續」。這一生我吃它,來生它吃我,互相就這樣的相啖相吃,冤冤相報,這種冤冤相報就像車輪在轉動一樣,輪流來酬償。今天我因為作孽,得到這個報應,你就不要再重蹈我的覆轍,你也繼續造業,將來你跟我一樣,這是勸這個殺牛的主人。
「後牛哀後牛,苦楚轉相屬。作此乞命歌,請君三復讀」。這裡講的後牛哀後牛,這是什麼?我今天作孽變成牛,看到別的人也在做我同樣的業,將來也變成牛,這都是很悲哀的事情,這個苦楚無窮!所以看到這首乞命歌我們要覺悟,不可以再宰殺耕牛。這裡是勸我們反覆的去讀誦,通過讀誦這首乞命歌生起慈悲心,對於萬物都是要有仁愛。孔子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愛,這仁愛不僅是對人,對於一切萬物,己所不欲,勿施於物,怎麼能夠為了自己一點私欲貪吃、貪財,造作罪孽?
摘自:《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