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父母也是平凡人,父母也會犯錯,但是子女對於父母,不忍心見到父母的過失,所以我們在上一集末後,末學就引用我們俗話有一句話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並不是說父母永遠不會犯錯,而是做子女的不忍心看到父母的過失,不忍心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大舜沒有見到他父母的過失,所以他終於成就了一個孝子的美名,進而成就他聖人的地位,都是從這一分不忍見父母之過而引申出來的。闵子骞沒有見父母之過,所以他能夠說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樣的一個道理。他們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真誠的,所以在家庭裡面有這樣的一個態度,他再到社會上去的時候,就能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一切所接觸的人、事、物,這樣的一個環境。所以在這一段我們看到『親有過』,確實親會有過失,父母會有過失,但是這些過失,由於孩子不忍心看到,所以必須要勸谏,『谏使更』。而態度是怎麼樣?『怡吾色,柔吾聲』。為什麼“怡吾色,柔吾聲”?因為恭敬父母。我們昨天講到,敬到了極處,就像子路負米,又像泰伯采藥,完全的把心放在父母的身上,這是態度。『谏不入,悅復谏』,這是告訴我們“孝志不移”。為什麼他的孝志堅定不移?因為對父母的孝心沒有改變。最後『號泣隨,撻無怨』,是“心意終敬”。這幾句話都是因為沒有看到父母的過失,才做得出來,並不是父母真的沒有過失。
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跟我們講到,“事父母幾谏”,這是告訴我們勸谏的時機。“幾谏”這個幾是幾個的幾,我們念“基”,這個幾是什麼意思?我們大家都知道,事物很微小的時候,那個叫幾。譬如大家知道,槍枝扣的那個叫板機,為什麼叫板機?就是它扣的力量很小,可是子彈發出去的力量卻非常的大,很大。所以這個幾所描述的就是事物剛剛發展的時候非常的小,可是它的影響力卻會非常非常的大,這個叫幾。在前幾次我們提到“事雖小,勿擅為”,這個也是幾。為什麼“事雖小,勿擅為”?我們都了解到,我做一個比喻,神木,合抱之木,幾個人才能把它圍起來,可是這麼大的樹木,它的種子有多大?那種子大概只有我們小指頭這麼大的種子,那樣子小不小?很小,可是條件具足,它就能長那麼大。換句話說,有智慧的人,他是在小的原因上就留意了,不會等到結果出現了才來抱憾,不會的。所以“事父母幾谏”,意思就是說,事奉父母,在什麼時候勸?在父母的過失還沒有形成之前就要勸谏。而幾就是過失還在隱微之處,他就去勸谏,不會讓父母的壞習慣已經形成,或者是過失已經形成,他才來勸谏。那個時候太晚了,怎麼說?因為壞習慣一養成,不容易改變。
現在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的過失在很微小的時候,為人子的可以發現?這個是我們要研究的地方,為什麼我們可以發現?因為我們全心全意的在父母的身上,關心父母,他就可以做得到。因此有幾個重點,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就是一個孝子,當他在過失隱微之處就開始勸谏,第一個它的效果好、容易成功,能幫助父母改正這個過失;第二個,這個孩子在勸谏之後,因為很容易成功,很容易把父母的過失轉化掉,所以孩子在外界的看法當中,這個孩子就沒有博取孝子美名這樣的一個,我們叫副作用。怎麼說?等到父母的過失很大的時候,為人子的要勸谏,很難勸谏。可是有些人他的居心並不是非常的良善,為了博取孝子的美名,這個我們在歷史上也見過的,養成父母之惡,或者是養成兄弟之惡,再來勸谏,讓社會大眾稱贊他是孝子,這個是有發生過的,但是這個居心是非常不好的。
特別在《大戴禮.曾子事父母》這一篇文章有講到這個道理。有一次曾子的學生叫單居離,簡單的單,那個字要念“善”,單居離。他問曾子,問曾子什麼?他說“事父母有道乎?”事奉父母有沒有道理?有什麼道理?有沒有方法?曾子說“有”,很簡單的就告訴他的學生,“愛而敬”,對父母就是愛,而且是敬,就這兩個字。其實這兩個字我們經常提到,但是我們一般的人對它認識得不深刻。你說中國的教育教什麼?就是教這兩個字,愛跟敬,換句話說,中國儒家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我們今天講孝道,孝道是愛行於父子之間,這就叫孝道;悌道,愛行於兄弟之間,這叫悌道;仁,愛行於一切的人事物之間,這就是仁,它不是很復雜的。但是由於我們對愛沒有經驗,什麼意思?因為人生下來,我們如果沒有給他創造一個學習愛的環境,他不懂得什麼叫愛。我們現在的家庭功能喪失了,家庭的功能式微了,所以孩子一出生,在這個家庭當中他感受不到父母之愛,其後遺症是他長大之後他不懂得怎麼愛人。我們現在經常聽到很多人說,我是為你好!為你好,可是他用的方法讓別人很難受,為什麼?他不會愛人,他不懂得如何愛人。
所以我們看到社會上作奸犯科的人,這已經是情況比較嚴重的,大多數的人雖然他沒有作奸犯科,可是他的人際關系不良,或者是到處跟人家相處起沖突,讓人反感,為什麼?他不懂得愛。為什麼不懂?回到他的家庭,就發現他家庭的功能有缺失。這個也是我們很多在監獄裡面做教誨師的朋友,跟我們做過這樣的分享。他告訴我們,有非常多的朋友,他誤入了歧途到監獄裡面,他們就去統計,發現到監獄裡面的這些朋友,大概有非常高的一個比例,是來自於一個缺陷的家庭,家庭有缺陷的。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一定要非常注意一點就是家裡要營造一個親情的氛圍出來,我們每一天花多少時間陪我們的孩子?這個就是在教孝,在教孝道,他才知道一個“愛而敬”。所以我們對孩子能愛,能夠付出我們的愛,孩子長大他就能夠愛人。所以我們觀察,世界上真的沒有壞人,你說那他為什麼作惡?因為他少愛,他不是壞,沒有壞孩子,只有少愛的孩子。他會去傷害別人,是因為他不懂愛。
所以曾子這裡告訴單居離,他的學生,“愛而敬”,非常簡短,可是已經抓到核心的部分,把這個愛字的核心抓住了。愛是無條件的付出,譬如說我們的左手幫助右手,你看左手受傷了,右手幫助它,這是沒有條件的,它是一個整體,同體的一個狀況,這個是真愛,父母對孩子都是如此。這個愛的能力會被欲望給破壞掉,換句話說,人為什麼對於愛會疏忽了?因為他貪著欲望。愛跟欲望是一個互相消長的,欲望多,愛就少;愛多,欲望就淡薄。可是現在麻煩的事情是什麼?我們的下一代把欲望當成是愛,那這個就麻煩了,明明增長的是自己的貪欲,結果他把它誤認為這是愛,尤其是男女之間這樣的相處。你看為什麼現在男女之間這麼多不理智的相處?比如家庭暴力也好,或者是言語上的暴力也好,或者是男女交往分開之後互相傷害,這種狀況很多,為什麼?把欲望當成是愛,他不是真愛,他不是無條件的為對方付出,不是這個。所以學習愛從哪裡學習?從父母身上學習。
曾子就講,“愛而敬”。再來他說,如果父母的行為符合道理,我們叫順應自然,符合道理,做孩子的要遵從。如果父母的行為不合乎道理,就是這裡講的“親有過”,就要勸谏,這個就是做孩子的義務。但是如果勸谏了,父母沒辦法接受,要注意,父母沒辦法接受的時候,必然產生一些過失,這些過失會導致父母受到社會大眾的指責跟批評,為人子的不忍心看到這樣的狀況。所以曾子就講,如果勸谏,父母沒有接受,怎麼辦?要讓社會大眾認為父母這個過失是因為我這個孩子所引起的;換句話說,就把罪過攬在自己身上,這是曾子說的。你看,曾子他做到了,他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但是後面曾子又補了一句話,他說“從而不谏,非孝也”,只是一味的盲從父母而不去勸谏父母,這個不是孝道。“谏而不從,亦非孝也”,就是只是勸谏父母,但是不去順著父母,這個也不是孝道,因為已經跟父母對立了,這也不是孝道。所以你看孝道是非常深刻的,它是恭敬到極處的,否則沒有辦法做到這個。而這一些都是我們做人的基礎,只有做到這個基礎,下面的謹、信、泛愛眾那才能談。沒有做到這個基礎,一下子要跳到泛愛眾,做不到。
所以他又說,“孝子之谏”,一個孝子的勸谏,“達善而不敢爭辨”,什麼叫達善而不敢爭辨?就是孝子的勸谏都是,我們叫合情、合理、合法,我們現在說,孝子的勸谏非常的有道理。可是有道理,換句話說,那就是父母沒道理?不能有這樣的心,所以他不敢爭辯,他沒有一個跟父母爭辯道理的那顆心,沒有。我們想想看,我們一般人都認為有道理應該怎麼樣?據理力爭,應該要得理不饒人,那就錯了。你看中國的文字,大家想想看,道理道理這兩個字,有道才有理,道是放在理的前面。什麼叫做據理力爭?這個據理,沒錯,他有理,他占理,所以他據理,可是力爭無道,他沒有道。再來,得理不饒人,得理,他有理,可是不饒人,他無道,他沒有道。那我們就曉得了,沒有道的理能叫道理嗎?沒有道的理就傷人,就把人給傷了。 所以我們很清楚的就是為什麼孝道這麼的重要?因為它讓我們了解到,在這個世界上,你有理,你要怎麼把這個理傳出去?得有道,有道,別人才能接受。所以中國文化講一個什麼?講一個化字,感化、教化。為什麼是這個化字?因為它有道。換句話說,沒有道,必然是什麼?對立,對立就無法感化、無法教化。所以真的是,我們要從這裡體會的話,我們就會了解到,要改變這個世界,首先要先改變自己;要幫助一個人,首先我們自己要先幫助自己;我們要讓別人受益,首先我們自己要先能受益。所以“達善而不敢爭辨”,你看他明明有理,可是怎麼樣?不敢爭辯。他不會覺得父母你怎麼水平這麼差,連這個道理你都不懂,你看他不會有這個想法,所以他不敢爭辯。
曾子繼續講,“爭辨者”,如果以為我有道理,我就跟父母據理力爭,給父母很大的壓力,甚至於舉很多的道理來壓父母,他說“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社會為什麼這麼亂?就是因為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在家裡跟父母就形成這樣的對立,那就是他作亂的根苗。他到社會上去,他學得愈多,他懂得愈多,他批判的能力就愈強,換句話說,就形成了傲慢的習氣。為什麼叫傲慢?傲慢我們用四個字來跟大家解釋就比較清楚,叫做“自是非他”,這個是就是自己對,我對;非他,非是否定,否定就是你錯,我對你錯就是傲慢。凡是我們心裡有一個念頭,就是“豈有此理”,這就是傲慢,高下心存在著,這個就是傲慢。而那個根苗從哪裡來的?從事父母有爭辯的心,就是我們昨天跟大家分享的“腹誹”,事父母用腹誹法,父母講我們,表面上很恭敬,可是肚子裡面不高興,肚子裡面抵觸。末學告訴大家,其實古人還能做到表面恭敬,現在是連表面恭敬也不存在了。所以這個是“作亂之所由興也”,我們就很清楚,為什麼社會這麼亂?父子關系起沖突,他的沖突太大了。而父子關系的沖突來自於什麼?教育先後次第怎麼樣?顛倒了,這我們昨天講的,先教知識技能,忽略了品格,忽略了孝道。所以曾子是真懂的人,他講這幾句話。
再來他就講到,勸谏父母,動機非常的重要。而我們就要自己觀照自己的動機,曾子講“由己為無咎,則寧”。什麼意思?由己勸谏父母,讓父母能夠改善他的過失,是因為害怕、擔心父母養成這一個壞的習慣之後,父母受到社會大眾的批評,或者是自己傷害自己。他如果出發點是這一個愛父母的心,“則寧”,就是天下太平,因為這顆心是愛心,這顆心是恭敬心。下面這句話重要,“由己為賢人,則亂”,這個就是說,勸谏父母,想要博取孝子的美名,這個念頭就是名聞利養的念頭,就是大亂的根源。所以曾子講的這句話太重要了,我們不能做偽君子,任何東西只要摻雜虛偽,它就變質了。一絲一毫的虛偽都不能摻雜,這叫真誠。孝心是真誠心的什麼?具體的表現,而中國人的學問就是扎在這個孝道的基礎上面,之後他才有可能把這個至誠心擴大,對象把它擴大,不僅僅對父母,下一篇我們要講的就是“出則弟”,還要對兄弟。最後曾子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孝子無私樂”,孝子沒自己私人的,我們現在講嗜好、興趣,沒有。他說“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孝子沒有自己的興趣、嗜好,沒有的,父母憂心的就是我憂心的,父母操心的就是我操心的,父母喜好的就是我喜好的,憂父母之憂,樂父母之樂。所以這個是養父母之慧,幫助父母智慧怎麼樣?提升。
有沒有一種情況是勸了一輩子,父母都不接受的?有沒有?有,怎麼辦?我們現在勸了一、二次,我們就煩了,不跟你講,沒有辦法溝通。事實上勸了一輩子,父母都沒有接受的例子,你看婆羅門女勸她的母親,勸了一輩子她的母親有沒有接受?沒有接受。婆羅門女有沒有跳腳?有沒有爭辯?你看“達善而不敢爭辨”,沒有,她沒有爭辯,她怎麼樣?順從,還是順從。最後她的母親怎麼得到她的幫助?你看母親過世了,一輩子都沒有聽她的,你說這樣子她的母親受益嗎?受益。為什麼受益?因為她孝志不移,她孝的志向沒有受到任何的動搖,沒有說算了,我就不孝順妳,妳冥頑不化,放棄了,她沒有。一直到她的母親過世,她怎麼樣?她因為對母親的孝道,她怎麼樣?她提升自己的德行,她契入了聖賢人的境界,就這一分心幫助了她的母親,她母親得度了。所以學這一段,養父母之慧,我們千萬不能只看眼前,好像我講的你必定要接受,不是這個樣子的。
幫助父母是如是,幫助一切有緣的人,是不是也是如是?沒錯。可能我們在講學的過程當中,你看,我們看到孔子講了一輩子,他是周游列國,到處去推銷,沒有人理他,沒有人接受他,可是他有沒有氣餒?沒有,勸了一輩子,“親有過,谏使更”,他勸了一輩子,沒有人接受。可是孔老夫子的學問,最後不在當代起作用,而在後世奠定了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基礎,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確實,如果他老人家勸了一、二次,別人不聽,他就放棄,他的志向就動搖了,永遠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我們這一輩的人沒有辦法受益。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這是養慧,養父母之慧,乃至於養一切人之慧、幫助一切人覺悟,都要用這個態度。這個我們就講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