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們、諸位同志們:
共同的志向,這是很難得的。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假如我們這一生能找到一群同志、知己,那人生是痛快的,是無悔的,是能做出貢獻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二人同心,其利可以斷金,所以不能小看自己的誠心、自己的力量。
今天第一堂課程,跟大家交流的是“以師志為己志”,而這堂課確實,末學是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境。而事實上,在座的很多長輩、朋友,他們做得比我還好,而且他們做得比我還要久很多。他們可能這一、二十年來,都是以“承傳正法、落實古聖先賢教誨”為他一生的志向,所以我講得不到位的地方,還請我們來自各地的長輩、朋友們不吝賜教。而且確實,大家在各地都在實踐聖賢的教誨,也都非常地不容易,因為我們現在面對文化承傳的一個關鍵點,所以在這裡也向諸位長輩、朋友致上誠懇的敬意,謝謝大家!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一個人沒有志向,那就好像樹沒有根,他就沒有生命力,沒有光亮,活著好像過一天算一天。所以志向就好比一個人人生的動力一樣,他有動力去邁向這個目標,他每一步走得明白,走得踏實,走得無怨無悔。那我們思考到,我們自己有沒有堅定的志向,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從小立志?
一個人這一生成就的大小,一定跟他的志向有關。蘇東坡先生講過一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管他是為家、為社會民族做了有意義的事情,“不惟有超世之才”,不僅有很好的才能去服務人,“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他這個堅忍不拔就是,他已經下了這個願誓了,他這一生都不會改變,“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盧叔叔曾經送給我八個字,我在這裡也供養大家。因為我假如不講,我下輩子就是愚癡了,所以我們要把法布施、法供養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就好像給人一個微笑一樣自然,就好像順手幫人扶一下門那麼自然。“願要大,志要堅,心要細,氣要和”(板書:願大,志堅,心細,氣和)。當然,願是利益大眾的,是與道義、恩義、情義相應的願。假如這個願是為了去滿足自己的欲望,那這個叫“卑志”,卑下的志向,那這一生人生就沒什麼意義了,可能就變成欲望的奴隸了,所以要立高志,要立壯志,要立大志。
我們的志向也會影響我們小孩的志向。所以我們思考到,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沒有責任感?一講到下一代的情況,那我們常常提醒自己,那個是結果,原因出在哪?我們上一代有沒有把立志,有沒有把人生的格局,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孩子?還是孩子從小他也是以追求人生的享樂為他的目標?那他要有大志,要有責任感就很不容易了。
范仲淹先生他的祖上,從漢朝的范滂都是以天下為己任,他才能出這樣的後代。范公他的後代這八、九百年,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他這樣的教誨來作為人生的態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所以身為父母,為人師表,以至於為人領導,或者在一個地方推展傳統文化,那我們就要把願大、志堅要真正自己做出來。所以孔老夫子講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我們學習儒家的教誨,目標就是做君子,再提升做賢人,終極目標是要做聖人。大家聽到“聖人”兩個字,有沒有突然想到好遙遠啊?遙不遙遠?你們是事前都打聽到蔡老師是比較狡猾的人,他問的問題不要輕易回答,不然會掉入他的陷阱,你們是不是有聽到這樣的風聲呢?大家看得出來,我應該不是這麼……
我剛剛問什麼了?聖人遙不遙遠啊?聖人遙不遙遠不是自己想,自己想就是跟自己學了,哪是跟聖人學,是吧?我們今天就是因為幾十年來順著自己的想法做錯了很多事,甚至於染上了很多習氣,過得不自在、不快樂。現在有機會跟孔老夫子學習,那種“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樣的人生的快樂,是我們要去效法,去契入的。那既然要契入孔子那個無入而不自得,那個“飯疏食飲水”,吃很簡單的飯菜,穿很簡單的衣服,“曲肱而枕之”,連枕頭都買不起,怎麼辦?這個手一……哇,睡得很甜,還能夢到周公,是不是?我們睡那個席夢思,睡的那個枕頭這麼貴,夢到誰了?所以夢不夢得到周公跟有沒有錢沒關系,跟誠心有關系。孔子是喝湯的時候看到堯帝,在牆上見到大禹,在夢裡見到周公。我講到這裡都覺得很慚愧,我都還沒夢到。但是孔子又提醒我們,這個時候不要自責,也不要沒自信,孔子說“知恥近乎勇”,為什麼沒夢到?誠心還不夠。等我們有像堯、舜這樣胸懷天下的存心,我相信一定夢得到。
孔子,我們剛剛講到,我們既然要跟老人家學習了,那就要放下自己錯誤的想法了,要隨順聖賢的教誨,這是剛學習非常非常重要的態度。我們假如學歸學,怎麼煩惱還是順著我們自己的想法,那這樣要受益就很困難了。我們要希聖希賢,當然要用聖賢的模子來打造自己。學了之後,該怎麼生氣還怎麼樣生氣,該怎麼樣傲慢還怎麼樣傲慢,該怎麼樣貪吃還怎麼樣貪吃。當然了,還是要吃,適當(就好),自己的心不能貪著,這樣才是在學聖學賢。所以《孝經》有一段話非常好,“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就是一個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都想著有沒有符合聖賢人的教誨。一個人能時時是這個態度,他三年就有成就了。每一天都這樣地觀照自己,三年就習慣成自然了,處事、待人、接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部都跟孔老夫子的教誨一樣。
所以老夫子又講到,“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要立住道德,立住人品,首先他要學禮。而這些禮,其實就是聖賢人立身處世的所有的原理、原則跟准則、准繩,就在這個禮教裡面了。順著這樣去做了,就能彰顯自己的明德,而不是說聖賢人硬要我們這麼做。聖賢人他又沒有控制的欲望,他去強迫我們干什麼?他把這些教誨告訴我們,我們這麼做能恢復明德、恢復本善。所有的處事待人都是順著我們自己的性德、道德,那樣的人生很痛快、很自在。
我們首先一定要放下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才行,修學的路上,真正的功夫就是這兩個字,放下習氣,就是“放下”兩個字。錯誤的習慣、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一定要放下。沒放下,很難提升,很難受益。所以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把我們已經偏離了本來的性德、明德,再把它調回來,這個叫做修身,叫學問。
那我們想一想,我們這一生,小的時候,赤子之心,我們現在的心靈,比起我們小的時候進步還是退步了?看來外在的東西越來越多,可是事實上心靈是在退步。科學家有實驗,一個人三歲以前一天笑一百七十次。大家從這裡去體會,孟子講,“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些聖賢人處事跟嬰兒一樣的單純。你看孔子,人家唱好聽的歌,他就情不自禁地一定跟著他一起唱,一起快樂。你看那小朋友,一個人唱得很高興了,其他的不知不覺地就自己走過來跟著他一起,是吧?還在那裡左右晃。那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那裡唱歌,還先跟他交換名片一下,看看這個人夠不夠水平我跟他講話。人心中太多的執著、太多的虛榮,就把這個善心、赤子之心給障住了,所以學習最重要的是放下,回歸本來的單純、本善。
我自己二十多年了,人生經營得也是很多煩惱,也做錯很多事情,父母對我們的人生也是還有很多擔憂。我也感覺得到,也不想讓父母擔心,可是做出來的事還是控制不了。因為我們沒定力,因為我們還沒功夫,這個都得學才行。
後來我在二十五歲那個時候,剛好我在電視上看到我的師長釋淨空老教授的教誨。我不是不想學啊,去傷害別人,去造成別人的痛苦、困擾,我也不願意啊,可是我伏不住煩惱,我也不知道怎麼樣去利益人。結果第一次聽,覺得老人家怎麼可以把人生的道理講得這麼清楚,聽懂一句,好像這個心就透亮了一點。有時候聽到感動處,不知不覺站起來給老人磕頭,感謝、感謝啊!沒有您給我這些教誨,這些問題我可能一輩子頭想破了我都不知道。所以既然遇到了經典,遇到了師長老人家的教誨,那這是人生難得的一個緣分。知緣,惜緣,才能造緣,把自己人生這個緣創造到最高價值、最高的意義,那得要珍惜,得了解這個緣。包含我們當下所有坐在我們旁邊的學長們,這個緣容不容易啊?你們的表情好像沒有表現出不容易的樣子,我們的腦子是不容易,表情好像不是連在一起。所以學習都要入心。
每一次大家參與課程,念《弟子規》,念到哪一句聲音最大?“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句話有沒有從心念出來?有念出來,就鼓舞自己一次。還是說,啊,終於念完一遍了,最後一句了,然後趕緊高昂起來,因為情緒蠻歡愉的,啊,終於念完了。那念這一遍不就是應付自己,應付給誰看的啦?
所以修身第一個,不要自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從真實心中流露出來。整本《中庸》就談這個誠字,誠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有的學長們念這一句“勿自暴,勿自棄”,念的時候,嘴角還是下垂的,啊,“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別人看了他,有沒有信心?他自己這麼念,他自己有沒有信心?邊念還邊:那個是孔老夫子的,那個不關……越念還越否定自己,這個不止沒提升,還往下降。所以每一句用心去領受,不懷疑。
真的,有緣千裡來相會,我們沒有發一個為往聖繼絕學的心,我們今天不會坐在一起,是吧?我都笑那麼開心了,你們怎麼都沒笑?(這裡有什麼東西擋住了,是吧,我先清除一下。)我們是全然地去融入一個因緣,全然地去聽經典的每一句話。有人就念著念著,念到一半就開悟了。有人聽聖賢他們講課,聽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講課,講講講,啪就開悟了。為什麼他能開悟?他每一句印到他的心上,一下子就頓悟了。我們現在一邊聽一邊記,然後記著說,我回去消化消化再說。可是我們假如是敞開心的,那每一句都流入心田。我們十多年來學習,比較習慣的是填鴨。從小讀書,背一大堆知識,一大堆科技名詞,然後全壓進去,為什麼?為了考試。考完了呢?就忘了,所以用頭腦硬記能記多久?記不了多久。可是每一個道理是用心感悟,能記多久?一輩子都不會忘。這是觸動心靈。
而我們再反思一個問題,我們今天熏習了三年,學習了五年,我們必須觀照自己,當我們遇到一個境界考驗的時候,請問經典裡的哪一句馬上浮出來?浮出一句,問題就過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頭一轉正,邪的東西上不來了。《書經》告訴我們,“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學問在哪?就在這個一念之間,提升自己的功夫也在這個一念之間。“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這個“聖”,第一個聖字代表每一個人都有明明德,可是這個明明德,我們糟蹋它了,染上很多習氣了,都是起邪念,正念提不起來,“罔念”就是提不起正念,我們就“作狂”了,我們就隨順習氣了。可是一個人哪怕前一秒鐘煩惱叢生,只要他能克制住,下一個念頭是正念,而且下一個念頭是正念之後,念念保持,他下一念就成聖了。所以“聖狂之分,在乎一念”。
所以這一段話也告訴我們,修身要從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動念。人的一切言行,都是有念頭之後才會付諸行為。有好的念頭,就不可能做出不好的行為了。那俗話常說,擒賊要先擒王。所有不好的言語行為的根源,“賊王”就是錯誤的思想念頭。好,理上我們明白了,在這一念。所以當我們真正面對一些境界,習性快要起來的時候,突然想到孔子的一句話,那馬上就轉過來了。“克己復禮為仁”啊!那實際狀況,我們遇到情境,有沒有提起來?(想起)一句,考試就過關了,是不是?一個念頭轉正了、保持了,你就過關了,考試卷就交出去了,一百分,是吧?
那我們就要反思了,為什麼我們學了這麼多年,記了這麼多的教誨,卻在遇到境界的時候連一句都上不來?那可能是提醒我們,我們沒有把這些教誨用心去感悟、放在心上。所以學習要跟顏回學,顏回是孔子的好學生,“有顏回者好學”,孔子贊歎顏回,“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到一個善的教誨就完全放在心裡,拳拳服膺了,時時拿來受用,不敢忘記。假如人得一善言都時時放在心上,那五句善的教誨,他的整個人生境界就不斷上去了。所以現在不是學的有多少,記的有多少,是能時時提起來,放在心上的有多少,這是最真實受用處。
所以修學的過程當中,真的是要把陌生的變成熟悉的,我們遇到境界來,這些經典很陌生,提不起來,要變成隨時隨地都能提起來。以前很習慣的一些態度,比方說情緒化,比方說傲慢,這些很熟悉的,都不用給他打招呼,他就上了你的身體了,這些壞的習性要慢慢陌生了,要慢慢……突然說,诶,我上一次生氣是什麼時候?想都想不起來,那恭喜你了,你就“熟處轉生”了,功夫就得力了。
而剛剛跟大家談這一段就是,我們確實人生過程,有很多的慣性,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很想改,看不到問題,太習慣了,麻木了。就好像到四川,都是吃辣的,我不能吃辣,給煮菜的師傅說:“拜托,不要放辣椒。”然後那個師傅“好,不放辣椒”,欻,(辣椒)下去了。他口裡念著“不放辣椒”,可是他那個慣性太強了,一下子根本就轉不了,就(放)下去了。
所以我們修學第一關要克服的就是“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我們的習氣在作用了,我們自己察覺不到,這個時候很重要的心態——謙虛。“善相勸”,歡喜別人提醒我,就慢慢提高敏感度,能看到自己的問題。包含翻開每一句經典,就感覺到孔子就站在我面前,這一句就是講給我聽的。有了這樣的態度,那個警覺性一定能提得很高,怕就怕在,讀《論語》每一句,“哦,這個在講我弟弟,這個在講我爸爸”。哇,那就麻煩了,這個心態就離修道越離越遠了。
我以前掉到這個洞掉了很久,現在還拼命爬,還沒爬出來,希望大家別掉下去了。我以前念“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一念到“君子”,君子君子;一念到“小人”,小人小人。這個念一百年都得力不了,心態偏了,怎麼可能達到聖賢的目標呢?所以我們處事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才對。所以轉過態度,一念到“君子”,就想身邊的親朋好友哪一個人,人家做得好,見賢思齊;念到“小人”呢?馬上對照自己,這個就是在講我,就是我的習氣。所以真的是態度決定了成就,絕對不是有成就以後再來改變我們的態度。
剛剛跟大家講的,我們一定要突破“習氣使然,渾然不知”,克服的方法:至誠的心讀誦經典,而且讀誦的時候,就心裡當作:這個都是聖賢人講給我聽的,不是講給別人聽的,都是來要求我自己的。這樣觀照力提升了。
再來,“福在受谏”,能時時謙虛地請教身邊的親朋好友,我有哪一些不足,向他們請教,就能突破這一關。而且很有意思,我們最不想問的人,就是最可能給我們講真話的人,所以這個問還得要不自欺。我們都挑什麼人問呢?贊歎我們的人。就很少去問太太,去問丈夫,去問身邊看我們看得最清楚的人,而且這又有另一個誤區會出現,不喜歡跟另一半談話,喜歡跟學傳統文化的人談話,跟他們談痛快啊,常常都會(聽到):“哎呀,善根深厚啊,太不容易了,這麼年輕……”這些話聽第一次覺得怪怪的,聽第十次,蠻舒服的。八風吹就動,不是吹不動。所以人要克服虛榮心,真不容易。沒有突破自欺,想看清自己的虛榮,不容易!所以假如要真干,那真的是問最親的人,看我們看得最清楚,而且都是從生活的很多細節處,看得出來我們有沒有真正落實聖賢的經典。
而其實一個人能感同深受,他身邊的人感不感動?那鐵定感動啊。所以在家庭以外的人,這些親朋好友都能感動,卻感動不了我們身邊的人,這個在邏輯上對不對?那顯然,在外面跟在家裡的表現不一樣,是不是?那人,假如外面跟家裡不一樣,那那個心態是什麼?那是演戲,是吧?出去了就上戲台了,回家戲服脫掉了,那就虛偽了,那叫言行不一致,那不能提升自己了。因為真誠才跟道相應,應付、虛偽、不平等,這個就與道不相應了。所謂不平等就是,見到喜歡你的人,高興;見到挑你毛病的人,看他不順眼,這個都是失去平等。
所以“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就很難能夠再感動遠的人。“小處不能調理,未有能治大者”,他連小事都處理不好,他怎麼做大事?“親者不能聯屬”,親人之間他都不能團結起來了,“未有能格疏者”,還能夠把關系疏遠的人再聚起來嗎?大家不要緊張記不了,這個經句我們到時候再記給大家,你們邊聽邊慌張,“哎呀,都記不了了”,那就聽不了了,是吧?那隨時都定在當下。“一家子弟不率規矩,未有能教誨他人者”,自己家裡的後代都教不好,能夠去教天下的孩子嗎?“一家生理不能全備,(未有能贍養百姓者)”,一個人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家人,怎麼去造福國家、社會呢?所以“知所先後”。所以我們不能學了之後,都想要去利益別人,結果自己家裡的人都生大煩惱。看到別人的老人,哎呀,還幫他洗腳。一進門,自己的父親,“哎呀”,還歎氣給我們看,然後我們還在說,“我爸爸真沒善根,都不能學《弟子規》”。那就麻煩了。
好,所以剛剛跟大家提醒、交流到,我們學習就是要把錯誤的慣性調過來。相同的,我們從小到大,十幾年學東西真的都是硬塞進去,用腦子硬記,越學那個腦子壓力越大,快不快樂?大家以前讀《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們覺得“說乎”嗎?我那時候這一句都讀不進去,我越讀越苦,都沒消化,腸胃都受影響了。我們轉過來,每一句用心去領受,每一天都覺得自己的心靈在升華,怎麼會不快樂呢?我們用心來領納經典的每一句教誨。而且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很誠敬的心跟孔老夫子學習,十分誠敬了,得到的收獲一定是十分。確實,每一個人讀經一次,聽同一堂課,但是每一個人的收獲不同。請問根源在哪裡?在每一個人的恭敬、誠敬程度不同,這個是正確的思考。我們有一個慣性思考,責任都推給別人,都不是我的問題。
怎麼說呢?我剛好很有幸在○二年七月份到了澳洲淨宗學院學習,那時候祖宗保佑,我可以跟盧叔叔這一位長者當室友,住在一起,他給我非常多重要的指導,而且很細膩,很具體。打一個譬喻,我進去洗澡,洗完出來,剛好盧叔叔進去,他進去沒幾秒趕緊出來,把我叫到旁邊,他說,你肯學嗎?我說肯。肯學我才教哦。盧叔叔把我叫到旁邊,這個都是在行道,“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我們有沒有跟親朋好友談他的問題,旁邊還很多人,啪啪啪一句接一句就過去了,都顧及不到人家的自尊。罵完,我們還覺得自己真是為他好,拿著“為他好”的大刀到處砍,屍橫遍野了,我們還在那裡:“真沒善根。”有沒有體恤到別人能不能接受,他的自尊、面子?所以長者這些細膩的動作,都是他的這一顆善心流露出來的,所以會學的人就在這舉手投足當中都能體會到學問。
所以當下我給長輩講了,我肯學啊。說實在的,長輩要勸我們,還要先問我們一下,其實我已經不及格了,是吧?人家還得讓我心理建設建設。假如他覺得我基礎很好,直接就講了,就不用給我心理建設半天了。長者講到,你今天用完浴室,你出來了,之前有沒有檢查看看,這地有沒有濕?有個七十多歲的老伯伯跟我們住在一起,你假如濕地了,下一個人他走進來,不小心滑倒了怎麼辦?有沒有可能?我們不謹慎,我們不設身處地,往往一些狀況就是在這裡發生。我們身邊的人會出現一些意外狀況,很可能都跟我們謹慎、仔細的心不夠有關。所以盧叔叔提醒,念念為人著想,這不是空話,就在生活的點滴,隨時隨地。再來,你洗完,那個頭發沒揀,假如下一個人有潔癖,他一進來看到那些,哎喲,他就不舒服兩個月。跟你住在一起,他每天都睡不好,很難過。念念為人著想,是世間第一等學問。不是(只為)眼前的人著想,還能時時想著以後的人,能顧及到他們,那人這個心量就不斷拓寬了。
所以盧叔叔那兩個多月的時間給我的教育,當然,我們剛剛講的,知道緣分難得,還要再造緣,你要珍惜,你不要:“哇,盧叔叔,你這些教誨太好了,太好了,我太感謝你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結果離開以後,Bye-bye,哦,終於離開他了。這個緣就斷了。孔子也講,人家把好的提醒、教育告訴你,你在那裡“哇,太受益了,太受益了”,叫“法語之言,能無從乎”。看起來你很接受,可是你假如都沒改,那個叫糊弄人家。“改之為貴!”人家跟我們講完,我們還順著自己的習氣,那個叫糟蹋別人的好心,尤其又是糟蹋這些有德有志的人,那就更是不應該了。所以孔子說的,“法語之言”,人家把這麼好的教誨跟你講,你還不改。那孔子說,那這個人我也拿他沒辦法了,“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那我也沒辦法了。
所以我們面對經典這麼樣的緣,我們要珍惜,假如讀經是讀經,該怎麼做還怎麼做,那叫玩弄經典,玩弄聖賢人的教誨。所以後來長者的提醒,我們時時鞭策自己。
過了兩年多,○五年的二月底,我到澳洲淨宗學院跟大家交流《弟子規》。結果我講完一堂課,剛好有一位朋友跑來找我,這一位朋友也是台灣的朋友,而且他認識盧叔叔比我還早很多。所以當他聽我談到盧叔叔給我的這些教導,他一看到我就講的第一句話,他說“盧叔叔對你比較好”。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其實我們在念頭當中常常在誤會別人,有一句俗話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說“盧叔叔對你比較好”,那就代表盧叔叔很偏心了,是不是?只對誰好,對誰就不好。這算不算毀謗盧叔叔啊?而我是親自感受到,我們九個人住在一起,盧叔叔對其他八個人都一樣地盡心盡力關懷。那個七十幾歲的人,他就像兒子一樣地伺候他,我都看在眼裡,非常佩服。還有比我年輕的人,他也給他耳提面命,但是,他沒有接受。所以緣分的深淺不是這些有智慧的長者決定的,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不願意受教,有時他講太多了,我們還嫌他煩。那“算了算了,不跟你結冤仇了”,是吧?那你能說,這個時候長者偏心嗎?不是啦。
我們往往順著自己的看法,不知道誤解了多少有修養的人。所以從這裡深刻提醒我們自己,絕對不要把責任推給境界、推給別人,這個就與孔子的教誨相違背了。“君子求諸己”,時時要求自己,一定我有什麼問題才會變成這個現象。“小人求諸人”,我看到大家的眼睛好像對這一句話不是很熟悉,要趕快寫一下。你不能講話講得人家口吐白沫,你還繼續講你的,都沒有體恤到底下的情況。這個“諸”字,它是“之於”的意思,就是君子都求之於自己,對自己要求。小人都是求之於他人,都是別人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君子跟小人也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所以我們跟善知識學習、跟經典學習,得力的程度是我們自己的態度決定。所以一開始我們知道這個緣很難得很難得,這個時候珍惜就是聽了一句,就要去做一句,這個才是珍惜。
包含我們剛剛講到的,我們一起坐在同一排,甚至(住在)同一個寢室,請問大家這個緣分的機率等於多少?我們大家都學過機率、數學,等於幾分之幾?你看我們那個數學都是用在數學考卷上,都沒有用在我們人生去感受。全世界有六十七億人,是吧?那六十七億人剛好我們兩個坐在一起,機率是多少?乘看看,那個機率很難很難很難……所以大家現在可以抱頭痛哭一下。
再來,機率還不是這麼算,怎麼說呢?全世界的生命有多少,亞馬孫河的螞蟻總數都不知道是人類幾倍,那請問大家,全世界的雞是人類的幾倍呀?全世界的動物是人的幾倍?那不好算。我有一陣子專門在研究昆蟲跟樹木花草。我還學到那些去,還照了很多幻燈片,什麼台灣藍雀,台灣栾樹,都記那些東西,因為我教自然科,得豐富知識,可以跟孩子引導嘛。所以,所有的生命來看的話,那我們這一生都是當人,太難太難了,又一起遇到,又一起學習聖賢教誨,難中之難,是吧?太難得的緣分了!人體會到這個難得了,那種彼此的珍惜、彼此互相成就的心就出來了。
人很多的感悟,那個不是人家講,給你講你就能接受的,都是自己的心真正體悟到了,自自然然這個心境就付諸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了。人家就可以從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言語當中,體會到我們的誠心啊。那這個誠心一起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個誠心現前了,就能體會到,就像大舜,他住在哪裡,“一年成聚”,他才住一年,很多人都跑過來跟他做鄰居了,“一年成聚”。大舜住兩年,“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第二年住下來,聚過來的人就好像一個縣城一樣;三年就好像一個都市一樣多人。道德之所在,天下人歸心,就是“得道者多助”。
聖賢人做得到,我們做不做得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肯做了就一定做得到。這一句話誰說的?顏回夫子說的,後來孟子把它發揚光大。為什麼顏回有成就?從這句話我們聽出學問啊,顏夫子他時時都是有這樣的心境,“有為者亦若是”,是可以做得到的,他時時都有這個信心,不懷疑古聖先賢的教誨,“有為者亦若是”。這樣的德行,後代要承傳。大舜的後代:胡、陳、虞、傅、田,這些姓氏都是大舜的後代,請問黑板上有您的尊姓的請舉手。舉高一點,大舜的後代要舉高一點。來,我們掌聲歡迎大舜的後代。承先啟後,舜王的德行風范,從我們這一代的子孫再傳五千年。有志氣,對得起祖先,對得起家族。
當然寫到這裡,諸位學長不要說,“啊,沒有我”,信心……“你看都不是我”。人這個……一個人進進退退,很多退步在哪?不相信自己,耗了半天。所以學習首先要信任自己,信任聖賢人講的,絕對不會騙我們。我幫大家調查過了,大家假如不是堯舜禹湯的後代,就是文武周公的後代。今天大家都認祖歸宗了。所以大家從此刻開始,連走路都要想著,我是堯帝的後代,我是周文王的後代,連走路都不可以丟臉。那保證大家走路有風范,不是《走路有風》那首歌。走路有風范,就出來了。好,所以我們不懷疑,確實“有為者亦若是”這樣的信心。我們也效法顏夫子對孔子講的話都不懷疑。所以他才叫好學,他才有這麼高的成就,都是這一些心境決定的。
而顏回聽孔子教誨,孔子講,我跟顏回講一天的話,他都是這樣(點頭),連一句反對或者一句疑惑都沒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看起來,奇怪了,怎麼點頭點一天,到底聽懂還是沒聽懂?“退而省其私”,私底下看看,哎,顏回是到底有沒有聽懂?“亦足以發”。哎喲,他怎麼……給他講的不只聽懂了,還做,做完了還給別人引導。哎呀,“回也,不愚!”
但顏回這個態度跟誰學的?跟孔子學的。孔子可以聽一個《文王操》聽到吃飯都忘了,然後可以感受得到這個歌曲,歌頌的人他的道德情操,孔子都領納在心中。您看他那個誠心到什麼程度?所以孔子講出他修學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對古聖先賢的信心,而且不摻雜自己的想法、看法,所以他“述而不作”:哦,不是我說的,都是古聖先王從性德裡流露出來的智慧,我們只是把它承先啟後下來。所以這個“述而不作”是真重要,“信而好古”是關鍵。所以剛剛我們提到《孝經》那一段話,“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他那個態度就是時時隨順經典、聖賢,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他熏啊熏啊,每天都是用經教觀照,就好像那個香,熏了三年,哪有不香的道理?
我那個時候覺得能遇到這些教誨太難得了,我就做了一個心理建設,我說這二十多年來就是被錯誤的想法給害了,今天遇到師長的教誨、經典的教誨了,趕緊把二十幾年來錯誤的思想打包,包好,就被他害了嘛,包好,然後呢?隔天垃圾車來了,丟上去,讓這一包錯誤的思想、垃圾隨著《少女的祈禱》——對不起,台灣垃圾車放的音樂就是《少女的祈禱》。請問馬來西亞放的是什麼?沒放音樂啊?放一下比較好,那個氣氛會改善一點。對啊,扔掉了,多輕松啊,苦不就苦在這些錯誤的煩惱、思想嗎?人就輕松了,笑就笑得出來了,就可以慢慢恢復一天笑一百七十次了。科學家說現在的人一天笑不到七次,成人。一天都笑不到七次,能不得憂郁症嗎?哦,大家今天都超過標准水平了。今天沒有空過,已經笑了很多次了。告訴大家,笑能補陽氣,然後你們都對我笑,我補得更厲害,我揀到便宜。
所以,想明白了,“知難行易”。你真的知道,明白了,你要做很容易。人明白了,誰還願意自討苦吃啊?誰還願意自作自受啊?沒人願意。所以扔出去了,帶走了。有沒有人要扔出去的時候還揀回來?哎喲,這一包垃圾跟了我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先待幾天吧。一留又不知道留多久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再說,明天再改,“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要改,什麼時候?Right now!(立刻、馬上)我就會這幾句而已,不過因為有時候在馬來西亞講講英文,人家挺能感受的。當下改掉,才能進步。好,大家打包好了沒有?一起扔,省得人家垃圾車跑好幾趟,要有仁慈的心,不要讓他太忙。好,我們一起扔,一二三……所以從今以後,所有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是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因為唯有這樣,我們有了格物的功夫,我們才有智慧,有智慧能去幫助人家啊,這個志向才不是空的。所以“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鐵定從“格物”做起,“格物”就是格除自己的習性、欲望,這個是本,“君子務本”。
好,剛剛跟大家談到了志向,談到了《論語》這一句話,“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我們這一生的天命是什麼?使命是什麼?責任是什麼?一個人從小成長,連對自己的家庭、家族都沒有使命,他能做君子嗎?他人生能不空過嗎?所以古代的人難得在哪?他知命,他知道時時要想著家族的命運的這種責任感。當他念念為家族著想,他不為自己想,那自私自利沒起來。我自己看到身邊的一些長者,真的是道義人生,幾十年下來我們從沒看他們為自己想過,這個就是傳統文化的根。可是大家想想,他都沒為自己想,召感來的人生是什麼境界?“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都不為自己想的母親,贏得了公婆、贏得了丈夫、贏得了孩子深深的感激。人生沒有吃虧的事情,也沒有占便宜的事情。這個是人這一生要想著,我自己的天命,我要能實踐。《中庸》講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我們自己這一生能不能恢復我們的法身慧命呢?能不能恢復我們的本善明德呢?那一個人假如時時想著,這就是我人生的目標,他就不會蹉跎光陰,時時想著提升自己,這一生不能空過。再由他體悟的智慧,去成就他的家庭、成就社會、成就民族、成就世界。所以我們這個“知命”,知怎麼樣引領家族的命運,怎麼樣改善社會的命運,怎麼樣承傳民族的命運,怎麼樣挽救地球的命運。這個是知命,這個是有志氣的人在思考。 確確實實我們遇到的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們在這個時代再看到《論語》這些教誨,老祖宗思考得太徹底了。只要人不為天下想,這個天下鐵定完蛋;不為家想,(家)就完蛋了。這個不是高,這是做人就應該這樣。只要偏離了這些態度,一個世界可以快速瓦解。
大家想一想,三十年前社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的腦海裡浮現那些景象沒有?你們都丟出去了嗎?那個是垃圾、煩惱丟出去,美好的回憶、那個感恩都要記住,不能丟啊。我把它找回來,你們再挑一挑。不急,不要好的也全部扔掉,就不好。浮現在眼前,一家辦喜事,整個街道全動起來了,搓湯圓啊,就像是自己家裡的事一樣,干得熱火朝天,在那擦汗,“哎呀,喝杯水”,“不用不用,干完再說”。我小時候都常常去做花童,大家看得出來我小時候還挺可愛的吧?勉強可以了。這樣的社會多和諧,多有人情味,離我們多遠?才二十多年啊。大家就知道,那個文化你才一代人不傳,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候快斷了,你想拉都不一定拉得回來。
所以真正認知清楚的人他就知道,文化承傳比什麼都重要。所以為什麼孔老夫子可以周游列國十四年無怨無悔?他對文化的承傳的重要性比誰都清楚啊!而就是因為孔子的那一份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明明知道在他這一生都看不到成果,他還無怨無悔、嘔心瀝血去做,因為他很清楚這個對一個民族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孔子以後所有的聖賢人,包含每一個朝代的盛世,哪一個人、哪一個朝代的成就離開了孔子的教誨呢?那大家想想,孔子那時候的堅持,值不值得?值得。我們不能只顧眼前,要能看得到千秋萬代的子孫,我們要負責任啊。所以後代對孔子非常贊歎,“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沒有孔子,我們根本不認識堯舜禹湯。“後孔子而生者,非孔子無以法”,後孔子而聖的這些聖賢人,沒有孔子給他做榜樣,他不知道要效法誰啊。
所以我記得第一次跟師長見面,第一次談話,很珍惜啊,當然現在也要更珍惜。你不要第一次每一句都記住,第十次只記五句。那麻煩了,我們的恭敬心在退步了。不能看光盤,第一次,哇,精神抖擻,看到第十次,打瞌睡了,那就態度在往後退了。所以師長講的,“學儒就學孔子,學道就學老子,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儒道釋三教的教誨,教化了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很多皇帝都帶頭學,離我們最近的清朝,對這三教的教育——為什麼叫教育?儒家、道家、佛家,成一家之言教化眾生啊,這是教育。所以雍正皇帝講的,“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這三教的教誨都是貫通的,教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那我們想一想,學儒就學孔子,學什麼?學他的立志。孔子這一生的志向就變成我們的志向。孔子的志向是什麼?《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這個每一個人可以在自己的家庭、跟自己的工作崗位落實每一條,都可以做到的,不是要多少條件以後才做得到。道,絕對離不開生活,每一句當下都可以實踐。假如不能實踐,那是我們自己的心分別、執著了才不能實踐,句句都能當下去落實。
好,那今天這一堂課我們派一個作業,大家會不會聽到作業就開始發抖,求學過程中那個惡夢會驚醒的情境,都浮現出來了,有沒有?不會吧?那一些夢剛剛丟掉沒有?丟了哦,太好了。大家現在額頭都發亮,煩惱放下了,那個精神就上來了。作業是要把《禮運大同篇》背起來,這樣才能具體時時對照,以師志為己志,不然孔子的這個志向不都是空話了嗎?畢業前背下來就好。但是大家要注意,我們修行是要改習慣,是不是?我們以前寫作業,五天放假,撐到哪一天寫作業?結果是什麼?很慘,寫得亂七八糟,要不然就是去了,沒寫的被打屁股。改習慣,越早完成心裡越踏實、越從容。背這個《禮運大同篇》。 好,那這一節課我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那我們也以師志為己志,以孔子的志向、以老教授的志向、以聖賢人的志向,來過我們這一生有意義的人生。也從今天開始,我們面對一切境界就提醒自己,孔子會怎麼做?聖人會怎麼做?“德比於上”,時時都跟聖賢人效法、靠攏,“則知恥”,人的羞恥心整個就流露就出來了。“欲比於下”,生活的這些基本的需要,跟一般下階層的人比就好了,不要去跟那個開寶馬的、開雙B的那些人去比,那個無止盡的虛榮追求,那個沒有意義。“欲比於下則知足”,我這樣已經不錯了,這個衣服還是我媽給我織的,越穿越有感情,人就不會在這個欲望當中陷進去了。好,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