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周泳杉老師:入則孝是圓滿落實孝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入則孝”是發蒙的初機,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個人學習,接受教育最基礎的學科,那就是“入則孝”。早上我們也講到過蒙以養正的重要性,這個我們就不再重復。唯一要跟大家再探討的,那就是這樣的教育不是單靠言教,而是靠身教。換句話說,《弟子規》不是僅僅給孩子讀的。我們看“弟子”,好像是小孩子才要學習的,其實不是的,其實我們都是聖人的弟子。小孩怎麼學《弟子規》?因為我們知道,童蒙的時候,他的智慧還沒有開顯,這個時候他的學習完全是靠模仿。我們來思考一下,什麼叫教育?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上行下效。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模仿,它就是模仿。用科學的語言來講叫做遺傳。我們總覺得基因會遺傳,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情緒會不會遺傳?會遺傳。脾氣會不會遺傳?會遺傳。這個就是教育。所以,《弟子規》是父母表演給孩子看的,這就是教育,它叫身教。而在孩子智慧還沒有開發之前,他就模仿對的事情,就形成了對的習慣,對他日後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就我們早上說的,就像一條河流,它的源頭是清澈的,將來它流到了中下游的時候,它能夠嘉惠的群眾就相當的廣泛,無法計算。這是童蒙養正的重要。而第一點就要表演孝道給孩子來學習。

    而在這個“科會”當中,末學借用了《孝經》談到的五種孝道來做為《弟子規.入則孝》的段落的分析。當然這也是李毓秀夫子在寫《弟子規》的時候,他老人家學問道德都已經成就了,所引用的都是聖賢人的言教和脈絡,自然它會吻合聖人的意旨。所以我們從“入則孝”通篇來看,正好跟《孝經》的五種孝行吻合。在《孝經》裡面談到,我們已經寫在這個白板上,“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五條缺了一條,侍奉父母的這一個孝道就不圓滿。所以,這五條在我們談“入則孝”的時候是一條都不能夠缺少。

    而從“父母呼,應勿緩”到“父母責,須順承”,這一條是“居則致其敬”,它強調的是一個恭敬的那個敬字。這一條是總綱領,換句話說,有了這一條,下面這四條才能夠趨近於圓滿。這一條有了缺失,下面的四條就做不成功了。從“冬則溫,夏則凊”就開始談到“養則致其樂”。可是養則致其樂它又分成四個脈絡,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還有養父母之慧。所以這個養,它的范圍相當的廣泛,包括了有形以及無形的點點滴滴。因此在“冬則溫,夏則凊”,這個是強調養身,把父母之身體照顧好。這一條,大家可以看到舉得很少,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相對於後面的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這一條是最基本的,把父母的身體照顧好這是最基本的。接下來從“晨則省,昏則定”一直到“身有傷,贻親憂”,這個是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安心,不要讓父母操心我們,這個是養父母之心。再來,“德有傷,贻親羞”開始,到“親憎我,孝方賢”,這是養父母之志,志向,這是指道德方面的、品格方面的。最後,“親有過,谏使更”到“號泣隨,撻無怨”,這是養父母之慧,成就父母的智慧。接下來,“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是“病則致其憂”。“喪三年”到“喪盡禮”,這是“喪則致其哀”。“祭盡誠”到“事死者,如事生”,這是“祭則致其嚴”。

    總共這五條,我們看到李毓秀夫子他在編輯“入則孝”的時候就是按照《孝經》的這個脈絡來指導我們一條一條怎麼樣圓滿落實孝道。所以可見得古人的學養都是有本有源,他不是自己杜撰的。我們很佩服李夫子這樣的一個眼光,為什麼?因為從頭到尾,我們如果按照這個脈絡去做,一條都不會漏掉。換句話說,我們早上講的“余力學文”,學文的目的在哪裡?學文的目的在圓滿孝道。沒有學文,我們空憑一個孝心,能不能把孝道做得很圓滿?未必。因為我們有心,可是不明理,可能在無形當中虧了孝道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余力學文告訴我們的是,學問的寄托是在於經典。而經典是死的,需要人把它演出來,所以我們要依靠老師。所以我們叫“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親仁就是表師承,而余力學文就是學問的依據,那就是經典。這兩者合起來,我們學問就有落實處了,落實在哪裡?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就落實在這裡。所以為什麼叫余力?告訴我們,學必須要有根本,無本之學不可取。
 

上一篇:先忍於色,後忍於心
下一篇:蔡禮旭:以師志為己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