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中國遠祖如何教導他的後裔(第二篇)學習中國文化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典不是要求別人,是要求自己

    剛剛跟大家提到慎於始,其實帶頭作用是慎於始,每一個緣分也要慎於始。假如我們當下就開始以這樣的心境來學習,那這一個月的狀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剛剛宋老師,她聽了《朱子讀書法》以後,馬上就拿來觀照自己,這是我們的學處,馬上說要“切己體察”,要“著緊用力”。這個“切己”就是把經典拿來不是要求別人,是要求自己,這個態度非常關鍵。因為我們在跟很多朋友們交流的過程當中,常常他們聽完課,然後下課時間會跑向前來跟老師們講到,說“啊,這一堂課太可惜了,沒有把我兒子拉來,沒有把我的先生拉來,沒有把我的婆婆帶來”。所以他們都很遺憾,“哎呀,這個課應該誰最需要聽,誰最需要聽”。所以他身邊的人都需要聽,就一個人不需要聽。

    我上次遇到一個長輩很有意思,他那個四十集的講稿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一看就是已經有破損的地方了,很用功。他說,我不知道讀了幾十遍了,我還做了眉批。我們很佩服,過去了解了一下,結果他的眉批怎麼下的呢?每一段道理後面就說,媳婦要看,兒子要看,弟弟要看。這個眉批裡沒有一條,我要看。所以當我們很冷靜來看,當我們在學經教的時候,都是先想到別人錯,別人要先做,那我們要看自己的問題容不容易?就不容易了。

    “工於論人者”,很會評論別人,很會看別人的問題的人,“察己必疏”,觀察自己的缺點都沒精力了,全在量別人,哪還有精力量自己?那這個繼續發展下去就很危險了,因為我們察覺自己不夠,所以我們做到的也不足。結果我們又拿著經典標准去要求別人,對他能不能服氣?能不能接受?對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做一個人來批評我們,他自己都做不到了,還要求我們,我們的內心也很難接受。很可能我們馬上回回去一句話,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

    所以我們在推廣的過程當中為什麼會有不順利,為什麼跟人會有一些不愉快?有一定的比例因素是在先要求別人,沒有要求自己。所以夫子在《中庸》裡面告訴我們,“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其實古聖先賢都告訴我們怎麼處世待人一團和氣,人家對我們沒有怨言,這個知所先後,正己自然化人。這個順序不能顛倒,不然起了反作用,到時候反作用,我們又不知道問題在哪,還很懊惱,說:啊,現在的人都沒有善根,都不接受這些好的東西。當我們有這個念頭的時候,其實又跟經典不相應了。

    所以這個“切己體察”,體察我們的思想跟真理、跟聖賢教誨相不相應?一不相應了,很多煩惱、很多錯誤的思維就會接二連三就出來,擋都擋不住。所以這個體察、這個觀照就顯得重要。只要跟經典不相應了,就傷人和,越做就覺得越沒勁,越做就覺得別人越不認同,別人越不認同,自己越難受,這個時候應該想到孔夫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愠”。

   
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其實可以進一步再想,“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師長在講課當中提到,得不到社會大眾的諒解,一定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我到底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反省就是開始覺悟。發現自己有什麼念頭不對,立刻就要痛改,把它轉過來,改正自己的念頭、行為才叫真正的修身。而這些對我們學習至關重要,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不是讀過多少經,背過多少經,學到多少部經叫做真修行。那是一種形式,一種方法,而真正的達到的實質是改正過失。

    所以師長說到,他最佩服傳統文化的地方,就是完全要求自己。當我們聽到完全要求自己的時候,好,感受如何?會不會覺得人生變單純了?會不會覺得輕松起來了?對啊,完全要求自己。可是妙就妙在這,正己化人,而那個化是潛移默化,水到渠成。而往往我們不要求自己,要去要求別人,要去控制別人,他累,我們自己呢?也很累。

    所以真會過日子要單純,就是要求自己。而經典也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我們自己的修身,是我們的心地,依報就是我們所處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大學》也告訴我們,“有德此有人”,有德行之後自然感來很好的人群、朋友,志同道合的同仁來共同成就事情。

    現在很多男女要找對象,其實也不離《大學》這句話,“有德此有人”。他德行好了,才能感來好的對象。“有人此有土”,他才能組成一個家庭,繼續讓他的家道興盛下去。所以傳統文化這些經句其實用在小跟大的地方,都是很圓融,都是很相契的。真正會過日子,要過得自在,順著經典,正己而不求於人,那是會過日子的人。

    不然我們每一天都在那裡埋怨,太太為什麼不做?他為什麼不做?誰為什麼不做?那都在煩惱當中。那我們弘揚傳統文化的人假如在煩惱當中,弘揚不弘揚得開?我們拿著《弟子規》,“學《弟子規》很快樂,你就學一學吧”。那個人看了我們就跑了,我們自己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所以我們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有機會常常想想自己曾經跟小朋友們說過什麼,拿來對照對照自己,真的會冷汗直流。所以時時提醒,我們是為了要成就孩子而來,當孩子感覺老師做的跟說的不一樣,對他們的殺傷性是很強。

    所以為什麼從事教育的人進步大,他可以提升快。他有這樣的心態,要對得起學生,對得起他們的家長,甚至於是對得起國家、社會,對老師們的信任。人越明白因緣的不易,就越加地珍惜。知緣、惜緣、造緣,而這個造緣是一種使命,不管我們人生走到什麼樣的緣分去,走到什麼樣的團體去,我們都是期許自己,要讓這一個團體因我們的加入而更好,這是一種使命感。不忘這一顆初心,不管是為民族文化,為家庭,還是為中心,我們有這樣的承擔。

   
克己從最難處開始

    我記得我到澳洲去的時候,剛好很幸運聽到楊老師講《德育故事》,身邊又有一位慈祥的長者廬叔叔,在生活當中給我耳提面命,真的,沒有長者在旁邊盯啊,還是一天混一天,所謂習氣使然,渾然不知。自己壞習慣現前的時候,自己警覺不到。
我之前聽說,湖南是不怕辣,貴州是辣不怕,四川是怕不辣,好像水平比較高了。所以到四川去吃飯的時候,我們南方人吃辣就少,然後就跟那個大廚說,“不可以放辣喔”。然後他說,“好,不放辣”。然後那個辣椒就抓起來,“不放辣”,唰。我們就已經盯著他說,“不要放辣”,然後他也說,“不放辣”。所以那個幾十年的慣性,有時候剎不了車。

    我們跟一位長輩說,修學要從最難的地方下手。他就挑了一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然後他就感覺很不輕易地就要出口了,幸好他先做好,打基礎打得不錯,《弟子規》背得挺熟的。剛剛周老師提到《朱子讀書法》,這個非常重要,一定要“熟讀精思”,常常觀照這一句在生活處世接物的落實,常常熟讀經書的時候,他觀照容易出來。所以這一位長輩說,突然要出來的時候,《弟子規》這一句經句就像一道光芒射入了他的腦海,把他的嘴巴封住了,“人有短,切莫揭”。
所以我們學習的過程,第一,要讀誦;再來,要受持;第三階段,要為人演說。演說就屬於實踐,表演出來,力行出來。而這個受持它還需要一個理解,這句經文的深度、廣度,了解得越深、越廣,落實得就越徹底。所以這個受持要解得全面,這個解行並進,解行要相應。

   
知行合一 不搞學術

    所以我們學習的態度,學一句也要做一句。這個態度非常重要。假如我們學了很多句了,都沒有去落實,很容易又在求學問的過程當中,落到研究、搞學術去了,這個是非常容易進去的。一百個人學習傳統文化,能有三五個人是真干,不是搞學術,就不容易了。而我們弘揚傳統文化這個頭一定要帶隊,一定是個知行合一的人。所以《弟子規》在『余力學文』當中開頭就告訴我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搞學術,只說不做,只學不做,不只對人群沒有幫助,這個連家裡的人都感動不了,甚至會起反效果。因為我們的家人也好,我們身邊的這些推廣者也好,看到我們只說不做,他的信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學習的根基奠定在信心上面。

    台灣有一位作家,他的書還蠻暢銷的,流通面也很廣,而且他寫的都是儒道釋這些傳統文化的內容,然後寫了很多他的感悟。我們常常到書局去,他的書都名列前十名。結果後來他的婚姻出問題,他把原配離了,原配後來精神有點不正常,又娶了一個太太。台灣的女性沸騰,把他的書在一個廣場上面集體焚燒,嚴不嚴重?這一位朋友他是不出來寫好,還是寫好?您覺得他是沒開始好,還是開始到一半也好?

    中國文化講的“善始善終”,不能善終,不如不開始。這一句話好像蠻熟悉的,好像很多情歌裡面都是這麼寫,不如就不要開始嘛,不然兩個人人生都遺憾,都痛苦。你要開始,你一定要把它做得好。結果晚節不保,還把一群人的信心統統都影響了。她們看他的書才開始接觸傳統文化,結果居然學的人是這個樣子,她就沒信心了。這個是站在我們從事教育的立場上應該反思的。當然,假如有機會我們面對這些燒書的婦女,應該也要跟她溝通溝通,書要不要燒啊?燒書的時候怒火沖天,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那個火氣一上來看誰都不順眼,那把火可能連先生都受影響,“你們這些男人都沒好的”。

    所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走得比我們早的人,他不一定是比我們早成就,但是我們要把他給我們的幫助記在心上,看到他退步了,“善相勸,德皆建”。而不能以很高的標准去衡量他們,因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每一個人都有考試的,而我們一個學習的態度,不是因為某一個人有信心,而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智慧有了解了,是依法不是依人。依真理,不是說依某一個人講的。

   
依經典顯正破邪

    假如依某一個人講的,就非常危險了。這個人改變了,你信心就受損了。甚至於這個人講的從一開始就不對,可是我們沒有依經典來判斷他是正是邪,所以學習要保持理智。

    所以經典可以照妖,真理、覺悟之法是平等的,就像《孟子》裡講的,“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還有《三字經》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佛門裡講的,“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是平等的,不是高下的。

   
述而不作 文化承傳

    所以學習的過程當中要保持一個理智的狀態,而孔夫子也是這麼教我們的,夫子說他“述而不作”,沒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依照“祖述堯舜,憲張文武”,都是依據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這些聖賢人的學問承傳下來的,集大成於夫子,然後再承傳給我們。

    所以社會當中發生的這些事情,其實對我們都是有省思的。我們走在弘揚傳統文化的路,會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影響我們?會不會因為發生什麼事了,我們不想做了?會不會因為某個人,我們退縮了、懈怠了?

    一個讀書人有百折不撓的毅力、決心,就能夠把事情做好。這是我們應盡的道義責任,沒有任何條件的。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同胞,遇到了很多人生的挫折,很多墮落的現象,以祖先之心來看,天下無不和之族人,天下無不助,不幫助的族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明白社會民族的需要

    我們剛剛提到,其實很多社會現象都在讓我們明白我們社會、民族的需要,像我就聽到一位朋友說到,他們在辦《弟子規》課的時候,來了一個小朋友,六歲,剛好她打開《弟子規》讀前面四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念下來,才念了四五句話就哭起來了,老師們很驚訝,這個小女孩怎麼了?她是外婆帶來的,跟外婆了解了情況,這個小女孩在胎中的時候,父母是未婚,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她父親是誰。後來外婆怕女兒以後嫁不出去,對外根本不承認有這個小孩,然後就找到她自己的外甥,外甥還沒生小孩,把這個小孩就給了她外甥,過了差不多半年左右,她外甥離婚了,這個小孩又被推回外婆這裡。外婆又在自己小區找了一對年輕夫妻,又把這個孩子送過去,結果又過幾個月,這一對夫妻又離婚了,又把這個孩子給推回來。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一個幼小的生命不受尊重,就像一顆球一樣被踢來踢去。

    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年輕一代,對於父母、子女之間的天性,現在已經感知不到了,這個是一個民族的危機啊。每一天未婚的男女在墮胎,那個都是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連自己親生的孩子都不愛惜的時候,這些年輕人以後出社會能愛誰?我們聽到一個學校一千兩百人,中學啊,六百個左右的女學生,剛好有一次體檢,懷孕的就有二十幾人。有時候看到這些例子,再讓我去領個很穩定的薪水,就看著自己民族在往這個情況在發展,那個錢,我們說實在的,領不下去啊。夫子說的,“見義不為,無勇也”。這是我們對自己社會、民族應該盡一份心力的時候。

   
講信的老人家

    我們遇到一位長者,他的房子裡面有很多的古書,我們老師們看了很高興,因為那些古書很多都沒有見過,都是線裝書。然後翻著翻著,老人家八十歲左右了,看我們這麼喜歡古書啊,他覺得遇到知音一樣啊,說,“那你們喜歡,借你們回去看”。然後老人家就開始交代了,說“你們要愛惜,這個書是我的傳家寶啊”。

    講著講著,老師們怕老人家不放心,就說,“老人家,我們寫一張借條給你好不好”?這個老人瞪起了雙眼,“你們說什麼?你們說的是人話嗎”?諸位朋友,信是什麼?人的言語叫信,講話沒信用的時候是什麼話?鬼話是吧?就不是人話了。人假如離開了信,就已經不在人道當中了。所以傳統文化說五常——“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做人的常道。可是看看我們的年輕人,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成人,他在處世的時候,有沒有把這五個人生態度給提起來?看到商場上都是急功近利,無智慧了。連兄弟都沒有道義了,為了遺產都可以告上法庭去。

   
弘揚文化 責無旁貸

    我們剛好在馬槽,我們第一次的種子教師學習班是在馬槽村,我是屬牛的,好像這一輩子遇到蠻多屬牛跟屬馬的,所以人生好像這一生該干的事是有點注定的,就是好像是,不是做牛就應該做馬。但是人生其實苦苦在哪?苦在你沒有辦法為家、為社會做些事,能做事反而踏實。我們去看一所小學叫牛沖小學,很有意思。結果到那個學校,旁邊的鄰居就出來,也很親切跟我們寒暄幾句,然後這一位鄉親就對著我們的老師說到了,“诶,你們不是中國人吧”,老師馬上說,“我當然是中國人啊”。

    結果那位太太被她這個態度有點不好意思,稍微頭低下來說,“那你們怎麼這麼有禮貌啊”?人家不信任我們,還不夠悲哀啊,最悲哀的是什麼?連自己民族的人都不相信自己了。中國人說,诶,你是中國人怎麼這麼有禮貌啊?那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什麼樣子是我們民族的形象?那這個形象如何造成的?有沒有我們的責任在裡面?當我們走在公共場合去登機、去坐火車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謹慎到,我們的行為代表的是中華民族,不好的行為會侮辱到我們的民族。

    當我們看到整個民族的狀況,確實到了責無旁貸了,弘揚文化刻不容緩。所以孟夫子期許我們,“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我們也相信在十年、二十年之後,我們的孩子他們會非常感到光榮、欣慰的是,我的父母在民族復興當中盡心盡力去付出,為這個社會、民族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當他的父母、長輩都是胸懷民族、天下的時候,那我們相信這一個家庭、這一個家族,那後福也是無窮的。所以我們這一個緣分因每一個人有為社會的責任,有為往聖繼絕學的承擔而成就了這一個緣。所以我們不忘這一顆心,跟為往聖繼絕學,無關的事情、無關的煩惱,我們放下。
 

上一篇:蔡禮旭:中國遠祖如何教導他的後裔(第一篇)傳統大家庭的風
下一篇:蔡禮旭:中國遠祖如何教導他的後裔(第三篇)長者的胸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