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識九緣:緣,條件之義。就是說,眼識的生起,需要九個條件,缺一不可,即根、塵、空、明、作意、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種子。
1、根:即眼根,包括扶塵根和勝義根。根的作用是接觸色塵。扶塵根接觸外色塵,勝義根接觸內色塵。
2、塵:即色塵,有外色塵和內色塵兩種。外色塵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以及五根身;內色塵乃是第八識在眼勝義根即大腦視覺中樞處所顯現之內色塵影像。眼識其實只能了知內色塵,對外色塵的了知,實際上都是通過內色塵來了知的。
3、空:即適當的空間距離,太遠太近都看不到。
4、明:即適當的光明,光太強太弱也看不到。
5、作意:即引導心識趣向所分別對象的作用,這裡主要指第六識作意心所的作用,就是俗話說的引起注意,否則,將視而不見。
6、第六識:也叫分別依,意識是前五識的俱有依,因為如果沒有第六識現行為前提,其作意心所就不能相隨而現行,就不能引導眼根趣向所對之色塵,眼識便無從升起。
7、第七識:也叫染淨依,因為第七識是染淨萬法生起的總樞紐,第八識在世間運行,必須要有第七識配合才行,第八識中所有功能的啟動,都要靠第七識發布指令。
8、第八識:也叫根本依,因為萬法都依第八識為根本而生起,而住持。
9、種子:也叫種子依,因為萬法都由種子變現。這裡主要指眼識的種子。
耳識八緣:因為生起耳識不需要光明緣。
鼻識、舌識、身識七緣:因為既不需要光明,也不需要空間距離。嗅感細胞必須直接觸到香塵;味蕾必須直接觸到味塵;身體必須直接觸到觸塵。
意識五緣:除了不需要光明和距離外,它本身就是第六識,當然不需要分別依,又因為意根就是第七識,所以又少了染淨依,就只剩下五緣了。即:1、根(意根),2、法塵,3、作意(意根的作意心所),4、第八識,5、意識的識種。
末那識三緣:除了無余涅盤一種情況,第七識,即末那識意根,永遠和第八識在一起。但第七識既然是可滅之法,也一定是可生之法。既然可生,就一定有生起所需的條件。但為什麼所需緣如此之少?我們從意識五緣而觀。第七識的根即第八識,所以又少了一緣。法塵與意根是相對相依而存在,意根還沒有生起的時候,還沒有法塵。那麼,剩下的條件就只有三個了,那就是:1、第八識,2、第八識的作意心所,3、第七識的識種。
阿賴耶識四緣:第八識不是不生不滅嗎?為什麼還有生緣呢?原來,所謂生緣,都是依每個識在三界中生起作用而言的。如無余涅盤中第八識獨存而不生起任何作用,當然就不存在生緣的問題。
第七識、第八識互為所依根,所以1、第八識的根就是第七識。2、既然有第七識意根,當然就有法塵。3、第七識的作意心所。4、第八識的識種。
八個識生起所需要的因緣數量:按順序為九八七七七五三四。
色:有四種,即顯色、形色、表色、無表色。其中只有顯色是色的實體。
1、顯色:就是顏色,眼識所了別的只有顯色。佛教裡說的顯色,粗說只有四種,即青、黃、赤、白;細說則還有明、暗等。
2、形色:是顯色集聚的分位差別,必須比較才能了知,所以是意識了別的對象,因為只有意識有比較的功能。如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等。
3、表色:指有所表示的動作,是顯色、形色的差別業用。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等。
4、無表色:則是顯色、形色二種色,或再加表色共三種色所顯示出來的綜合效應,內涵,或某種韻味,如美麗、丑陋、宏偉、輝煌等。
死的定義,就是身壞命終。在佛教裡,死的指標,既不以停止呼吸、停止心跳為標准,也不以觀察不到腦電波為標准,而是以身體冷透為標准。為什麼?說明第八識已經不再持身了,已經完全離開身體了,身體已經成了死屍了。
那麼,在正死位,此世的身體已經不能用了,而中陰身還沒有全部生起,七、八兩個識是如何運作的呢?第八識是一個被動心體,如果沒有第七識,祂就獨住於自己的境界中,那就是無余涅盤。如果與第七識在一起,第七識是發布指令者,而第八識則是執行指令者。
第七識發布指令,有三種情況。
一、在眠熟無夢、二無心定(即無想定和滅盡定)三種情況下,因有正常的五根身故,第八識接受第七識剎那剎那要監察一切、了解有無重大變化的決定,憑借五扶塵根接觸外五塵,顯現外五塵上有變動或無變動之外法塵,第七識便依此法塵監察一切,了解有無重大變化。如果沒有重大變化,就剎那剎那做繼續睡覺或繼續入定的決定,如果發現了重大變化,出於保護生命的本能,第七識就會作出要了解這個重大變化的決定。但祂自身沒有了解重大變化具體情況的本事,因為祂只能和五別境心所的慧心所相應,其慧昧劣。第八識了別第七識的決定後,就會流注第六識的種子,種子變現行,第六識就可以幫助第七識進行具體的了別,再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決定。
第七識獨自運作的時候雖然昧劣,但當祂有第六識配合的時候,祂對第六識所提供情報的審察,及其根據此審查和祂具有的俱生我執的習氣來作決定,就變得極其敏捷。
二、在悶絕(由於種種原因而喪失了任何知覺)時,由於五勝義根的集合體(大腦)被麻醉或受傷,第八識或無法藉勝義根而現內六塵,或雖現殘缺、模糊的內六塵而六識無法正常出生,所以第七識雖然一再作決定要出生六識,仍無可能,只能依於求生的習氣不斷作恢復根身的決定,等待麻藥力量逐漸消退,或配合第八識盡可能地修復受傷的部分。
三、正死位有突然死亡和正常死亡兩種。
突然死亡:如出交通事故,被槍擊,被砍頭等,根身立刻壞死或身首異處,內外五根不復能用,法塵突然不現,第七識立即審察到身體已經的確不能用了,就作決定捨身,並根據其俱生我執(生生世世連續不斷的自我執著)的習氣作決定出生中陰身;第八識執行指令,實時流注中陰身色法四大種以及六識種,中陰身及其六識便得以出生。
正常死亡:如自然老死、因病去世等,第七識根據法塵的衰變逐漸了解到身體越來越不好用了,最後法塵不再出現了,身體真的不能用了,終於決定捨身並出生中陰身。第八識執行指令,便一分一分地從根身中退出,退出一分,中陰身就出生一分,身體就冷一分,全部退出以後,中陰身也就全部成就了,身體便很快冷透了。中陰身一旦成就,就具足十八界,開始了最多四十九天的中陰生命的歷程。
正死位與六識斷滅的其它四種情況(眠熟無夢、悶絕、無想定、滅盡定)的最大不同,就是五扶塵根和五勝義根都壞了,不能現起外內六塵。但是第七識,第八識都還在運作,他們是根據什麼來運作的呢?我們知道,第七識的一個特點,就是審察法塵有無重大變化。當法塵不再出現的時候,第七識就知道根身不能用了,就會決定捨身和出生中陰身。至於中陰身在正死位大約八個小時中七、八兩個識如何運作的詳細情況,那是地上菩薩修學種智的內容,我們不敢妄測。
中陰身:介於此世和下一世,過渡階段的生命形式。
人死後,在最多四十九天的時間內,會有一個臨時的身體,作為一個過渡。但中陰身一期的生命,最多只有七天。一共最多只有七期。所以每七天,就會死生一次。每天都有機會尋找有緣的父母去投胎。
除了以上所說,中陰身還有以下一些特點:
1、中陰身靠嗅食物的香味維持生命。
2、中陰身與此世相連,還知道此世的一些重要情況。
3、中陰身有小神通,而其神通主要表現在尋找未來的父母上,其眼、其耳、其身,不受牆壁、距離的障礙,所以縱然再遠,哪怕遠在異國他鄉,甚至別的世界,縱然有屋捨遮蓋或距離遙遠,對未來父母,卻看得一清二楚,如在目前。
4、一旦找到相應的父母,就等待投胎的機會。開始的幾個七天時間較從容,越到最後越緊迫,到最後第七個七天,一定會投胎,絕不會超過四十九天。
5、投胎的其實並不是中陰身,而是第七識和第八識,由中陰身的第七識作決定,中陰身的第八識隨緣。中陰身只是去找未來的父母,一旦投胎,中陰身即告消失。七、八兩個識,生生世世都不滅亡,生生世世在一起。所以對他們來說,根本就無所謂生與死,他們是往來三世的。有生有死的,是前六識和身體。
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1、肉眼,即平常人的眼。特點是看前不看後,太近太遠、太大太小都看不見,沒有光也看不見。而且不能穿越障礙,中間只是哪怕只隔一張紙,也看不見了。
2、天眼,即天人的眼睛,或具有天眼通的人所具有的眼。特點是沒有以上所說的任何障礙,而且可以看到未來的事物。
3、慧眼,即開悟以後的眾生所具有的智慧之眼。特點是已經開始能夠看到事物的真實,小乘人能看到空相,大乘人不但能看到空相,還能看到空性。
4、法眼,慧眼只能看到空相、空性的總相以及總相中的別相,而看不到別相以及別相中的別相。而法眼,則不僅能看到慧眼所能看到的一切,還能看到慧眼所看不到的別相和別相中的別相;不但能看到空性別相中的別相,而且能看到一切法各個層次的總相別相,但是還沒有圓滿究竟。
5、佛眼,可以究竟圓滿地徹見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菩薩和一切眾生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故號正遍知。
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各種通都有不同的層次。
1、天眼通,即上面所說的天眼的能力。佛能知無量界以後的事,所以可以為人授記,預告某人何時成佛,佛國名何,度眾多少,佛號為何,住世多久等等。
2、天耳通,即天人或修得天耳通的人所具有的聽力。大菩薩得天耳通,如觀世音菩薩,能聽到一切世界的一切聲音,所以才可以循聲救苦。
3、他心通,能知他人起心動念的能力,大菩薩能知一切眾生心中所想。
4、宿命通,指能知過去事情的能力,佛的宿命通能知無量劫以前的各種事。
5、神足通,上天入地,飛行變化,無所不能,大菩薩可以剎那間到十方任何世界。
6、漏盡通,指煩惱已經徹底沒有了。小乘的漏盡通只斷分段生死的煩惱,大乘的漏盡通連變異生死的煩惱也斷了。
心法和色法:
在百法裡,心法是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個心所,色法就是五根六塵十一個色法;
在五蘊裡,色法就是色蘊——五根、六塵;而六塵,主要是指能由六識分別的內六塵,心法就是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
在十八界裡,心法是意根和六識,色法還是五根六塵。
能取和所取:取是攝取、取著之義。能取就是能分別、能執著之義;所取就是被分別、被執著之義。分別,是了知之義;執著是抓住不放之義。能取的是前七識,而所取的,既有色法,也包括心法。
色心二法與能所二取,有一些不同之處:
能取的都是心法,但心法不一定都是能取,第八識不分別、不執著,所以祂不屬於能取,能取的只是前七識。不但如此,第八識因為被第七識執為自我,反而成了所取的對象。所以,能取,只是前七識,而所取,是一切法。
一心,就如一只蝸牛,而能取和所取就如蝸牛頭上的兩只角。這個一心是什麼?就是出生一切法的總根源,即第八識,也叫如來藏。能取、所取,相對而存在,有能取,必然有所取;有所取,也必然有能取。
下面繼續講《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四句是講,在無余涅盤之中,五蘊、十八界通通已被消滅,唯余第八識獨存,煩惱已經沒有了,消滅煩惱的十二因緣法也沒用了。其實就在五蘊、十八界存在的當下,站在第八識本體的立場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這裡指小乘緣覺的修行法門,在定中觀察從生到死的三世因果。有順逆兩種觀法。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現在世只有一世,過去、未來則有無量世。前兩支講過去世,中間八支講現在世,最後兩支講未來世。
一、無明:無明就是煩惱,煩惱就是無明。有兩種,一種叫一念無明,一種叫無始無明,二者加起來,叫五住地無明煩惱。
一念無明,也叫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其中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後三者也叫思惑,所以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也叫見思惑。
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在小乘即指三縛結,在大乘即是五利使。結、使,都是煩惱的異名。
三縛結:即我見結、疑見結、戒禁取見結。此三縛結,是證小乘聲聞初果須陀洹所必須斷除的,或說,斷除了三縛結,就證初果。
我見:我見、我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而我見是首要原因,因為我見不斷,就根本談不上斷我執。所以斷我見是修行的頭等大事。我見,就是認為有一個自我存在,而事實,是決定無我。認為有我,既然違背事實,就只能是凡夫和外道的虛妄想。具體說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另一個方面是認為這個能知能覺的心就是我。其實這兩方面是分不開的,所以,有時說身見就是我見。但若分開來說,身見是認為身體是我,我見是認為見聞覺知心是我。身見很容易斷,因為人一死,身體就壞了。我見則不易斷,因為有人認為,靈魂不滅。
我見的實質:一般的人根本不知道有第七識、第八識,只知道有前六識,主要是第六識,稱之為心,或者靈魂。好多人認為,身體好比一件衣服,人死了,但精神長存,下一世會有一個新的身體,好比換了一件衣服。問題在於,一般人所說的這個心——意識,祂不能到下一世,死的時候就徹底斷滅了,即使活著的時候,也還有四種情況會斷,其實每天睡著不做夢的時候,祂就斷了。所以我見,根本上就是認為意識或意識的種種變相境界為自我的錯誤認知。
如何斷我見:就是觀察意識及其變相境界都虛妄不實。怎樣進行觀察呢?
其一、觀其為因緣所生(前面講過意識產生需要五個條件),有生就有滅,有生有滅就不是常住法,不常住就違背我義;
其二、觀察意識的種種境界都依意識而有,意識虛妄,祂們也都不實,故對意識的各種境界都要有所了解。
其三、對四谛、十二因緣,以及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要有很具體的了解,然後在定中,一一仔細觀察思維。
其四、特別要弄清楚的是外六塵和內六塵,即外相分和內相分,以及外六入和內六入。
疑見:對一切世間法都是緣生緣滅不確定,對無我的真理不清楚,對意識不是自我不明白,對世間的哲人、思想家以及外道所說的道理錯在哪裡不了解,對佛門內的大師們所說的道理是對還是錯,沒有能力判斷揀擇,故人雲亦雲,隨大流,無有正確的決定心。
戒禁取見:屬於“非因計因”,即不知正確的證果原因,妄圖修不正確的戒條,取得超生或解脫。比如,有些外道,有一點小神通,當他們看到有的牛、魚死後生到天上做了天人,就誤以為吃草,或在水裡生活就可以生天,於是,與其弟子就受持所謂的牛戒、魚戒。有些想證初果須陀洹的人,不知證初果必須先斷我見,而我見就是認為第六識是常住不滅的無我真心,於是勤修禅定,企圖修到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禅定境界;不知縱然一念不生,因了了常知,仍然是意識心;縱然修到斷掉第六識,也只不過在無想定中,不離三界,仍然在生死大夢之中。
五利使:相對於五鈍使(貪嗔癡慢疑)鈍且難斷而言,利且易斷,故名五利使,即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其中,我見、戒禁取見,與三縛結相同,而邊見、邪見、見取見三者,其實就是疑見。也就是說,疑見展開來,必然體現在邊見、邪見、見取見上。相比較小乘法來說,同樣一個法,在大乘法裡往往更加深細。五利使或三縛結總結起來,其實就是百法六位心所法中六個根本煩惱的最後一個——惡見。所以,在大乘法中,斷三縛結,就是斷五利使。
1、我見(或名身見):誤認為五蘊和合的苦果——身、心,就是真實的自我;
2、邊見:妄認此五蘊身心,或死後常住,或死後斷絕,各執一邊;
3、邪見:否認輪回,認為現在之身心不是過去業因所感之果報,撥無因果。
4、見取見:迷執自己前三種錯誤見解為正確,不肯捨棄。
5、戒禁取見:以為使現有身心受持種種邪戒苦行,即是將來的人天果報或解脫之因。
那麼,斷三縛結,或說斷五利使,大小乘有何區別呢?最重要的區別,就是要不要證到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小乘法因為只證解脫,不需要證到第八識;大乘法因為要成佛,必須要證到第八識。為什麼?因為證解脫只要斷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就行,而成佛還必須斷無始無明住地煩惱才行。從另一個角度說,證解脫只要斷分段生死就行,而成佛還必須進斷變異生死才行;證解脫只要斷除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和種子就行,而成佛還必須盡斷煩惱的習氣隨眠,乃至斷除那些極為微細的習氣隨眠。而所有這些必要的進修,都必須在證得第八識以後,才有可能。所以大乘的見道,斷除三縛結或五利使還不夠,那只是真見道的准備——加行道,還必須在此基礎上證得真心第八識如來藏。
證得大乘真見道的五個基本條件:
1、信心,必須對成佛之道、對參禅開悟具有足夠的信心;
2、知見,必須熏習有關第八識及其與前七識互動關系的正確知見;
3、定力,必須在生活、學習、工作的同時,鍛煉動中定力;
4、福德,必須修夠感得真善知識的福報,得遇真善知識,有緣隨其修學,並在修學過程中,沒有太大的逆緣障礙證悟;
5、無慢,必須對大乘法、對真善知識、對修學正法之團體,無傲慢之心。
思惑:也叫修惑,即見道以後,進入修道位是要去除的煩惱。
1、欲界住地煩惱:欲界有貪、嗔、癡、慢四種,大乘加身見、邊見,共六種。
2、色界住地煩惱:色界有貪、癡、慢三種。大乘加身見、邊見,共五種。
3、無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有貪、癡、慢三種。大乘加身見、邊見,共五種。
無始無明:
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實相不了解、不知道,沒有智慧的光明。
一念無明,就是不了解、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即一切萬法,剎那變化,沒有不變的自我;唯有涅盤,永無煩惱。
無始無明,就是不了解、不知道大乘的一實相印,又名諸法實相印,即一切萬法,之所以能生生滅滅,是因為有一個一切萬法得以產生的總根源不生不滅,那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含藏著無量無邊的種子——潛在的功能,所以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就能出生並住持一切法。眾生無始以來,對此懵然無知,故謂之無始無明。但無始無明並不障礙解脫,只障礙成佛。所以說到十二因緣,就有大小乘之區別。
二、行:就是身口意三業,或善惡無記三業。由於無明,就不可避免地造作種種業行。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就是這樣的。活得很盲目、很無奈,全都被無明所推動。無明是造業輪回的原動力,所以斷除了無明就能解脫。
三、識:對這個識,我們要分開來講。
1、先說小乘,這個識指六識。上一世種種業行,匯集成一種強大的慣性,死的時候也不甘心死亡,由此出現了中陰身。中陰身的六識延續強大的無明業力,去尋找未來世之父母。一旦投胎,中陰身即滅,六識隨之亦滅。引生了一個新的生命,下一世開始了,又有一個全新的六識。
2、再說大乘,這個識指第八識。上一世種種業行所匯集成的強大的慣性保存在哪裡?只有一個地方,就是第八識。因為只有第八識有這個功能,即持種的功能。故第八識也叫持種識。只有這個第八識帶著種子入住胎中,才會受孕,形成受精卵。當然,第八識入胎,是因為執行了第七識的入胎指令,跟隨第七識而入胎的;而第七識的入胎指令,不僅是因為審查了第六識對未來父母的識別,更因為第七識受制於上一世種種業行所匯集成的強大的慣性——業力。
四、名色:名,指精神;色,指物質。名色,即身心的和合體,生命最初形成的時候,就指受精卵。受精卵位的心,只有七、八兩個識。小乘不說第七識、第八識,說到第七識時,都說意根,所以受精卵位名色之名,就只有意根。在胎中漸漸長成五根,名色之色就具足了。為什麼叫名色?因為從入胎到出胎,胎兒經歷了一個迅速長成的過程,五蘊或十八界的功能雖然具足了,但並不完善。為區別於出胎以後的五蘊或十八界,所以在胎中,就稱其為名色。
五、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已經有了觸塵生識的作用,也就是六塵能夠入根、入識,十二處、十八界已經基本具足了。這是胎兒大約四個月左右的時候。由於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名色中之名,這時也具足了。雖然具足了,然還非常稚弱,胎兒常處睡眠之中,然亦有睡醒之時,故開始有胎動現象。
六、觸:胎中雖已有觸,但所觸的六塵境界極其有限,所以這裡的觸,主要指初出胎以及出胎以後六根對六塵的接觸,這個觸,貫穿出胎到死之前的全過程。當然也包括五遍行心所的觸心所。因為七、八兩個識恆存,此觸心所也恆存,前六識的觸心所,則隨其識之生滅而生滅。
觸之三義:
1、根觸塵之義,六根之觸六塵而生六識。
2、五遍行心所之觸心所,指識觸所緣境。
3、六塵中之觸塵,即冷、熱、滑、澀、輕、重。
七、受:也主要是指出胎以後的受心所。有苦樂捨三受,或苦樂憂喜捨五受之別。
八、愛:所有的眾生皆避苦求樂,對樂受的追求,就是貪愛。貪愛覺知心、作主心之自我,貪愛了知六塵萬法之境界。
九、取:對自己樂受的追求和貪愛,是眾生生存的強大動力,由此而努力執取一切六塵境界,為此不辭千辛萬苦,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
十、有:有和行,其實是說同一件事,就是指造業。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行支強調過程,而有支強調結果。過程是指造作身口意之善惡業(十二因緣不說無記業,因為無記業不感果),結果是說造業以後,業種就完好地被保存了下來,形成了一種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感果力量,就一定會“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緣際遇時,果報還自受”,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十一、生:由於強大的業力——有,就無可避免地又要投胎,又有了下一生,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有窮盡。唯有兩條道路可以徹底了斷生死,不再出生。一條就是小乘的解脫道,證得阿羅漢,入無余涅盤;另一條就是成佛之道,證得菩薩八地,現世證得無余涅盤而不入無余涅盤;有意生身,有大神通故,永斷分段生死,隨緣化現,利益眾生,無有窮盡。
十二、老死:有生就有老,有老必有死。眾生就這樣循環往復,在六道中頭出頭沒,受苦無窮。究其總根源,端在無明。故欲拔其苦根,必先斷其我見。我見一斷,便可進斷我執,長者最多七次人天往返,短者勇猛精進,當生便可證得阿羅漢,永脫分段生死。
惑業苦:惑,也是煩惱的異名。佛說十二因緣,主要顯示有情流轉生死,並沒有主宰、自在、常住的我體,沒有外道所說的作者、受者,唯是煩惱、業行、苦果的相依、循環的因緣相續而已。因惑造業,因業受苦。佛在緣起經中說:“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純大苦蘊集。”
十二因緣(十二有支)有順觀、逆觀兩種觀法。
我們先來看逆觀十二因緣:
“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為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注:癡,即無明)
略釋:
1、老死緣生:既有生死,則知必有一能令有情生死之根由,是故毗婆屍菩薩如是探究:“隨於兒時出生之緣故,後來便有老與死;若無出生,則無後來之老與死,是故出生即是老死之因緣。”
2、生緣有:出生則是由於前世搜集了許多後有種子而引起的,是故前世所搜集之後有種子即是此世出生之因緣;既無前世所搜集之後有種子,則無此世之出生。
3、有緣取:前世之後有種子,則是因為覺知心對六塵法了了分明,即是攝取種種法;若前世之覺知心不時時了知及執取種種六塵法認以為實,則不至於搜集種種後有種子。是故,取六塵——於六塵境了了分明的了知——即是取受後有種子的因緣;取自己——欲使靈知心自己了了分明的存在不滅——即是取受後有種子之無明因緣。
4、取緣愛:取之現象產生的原因,則是由於愛樂了知六塵中之種種法,也愛樂覺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永續恆存,是故生起取六塵、取我之現象與心態;若不愛樂了了分明而知六塵萬法之境界,若不愛樂覺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則不會有取;若對六塵及自我無所愛貪之時,則取不生,是故,愛是取之因緣。
5、愛緣受:愛樂自己、愛樂六塵之情則是從受而起,由有順境之受,故生貪著;乃至由於苦受與不苦不樂受之愛樂與貪著,取隨之而生。若無受者,則愛樂不生,取亦隨之而滅。然而眾生愚癡,不知受之虛妄,是故因受而生愛樂,不願棄捨三受、五受,是故意識的受心所有法即是愛之出生因緣。
6、受緣觸:苦、樂、捨等三受之出生,則是由觸而起,因眼識之觸美色、耳識之觸美聲……身識之觸細滑柔軟,乃至意識之觸順境而生樂受等,莫不由六識之觸六塵而生;若無意識之觸心所有法,則亦無受;是故,觸是受之因緣。
7、觸緣六入:觸之現象出生,則是因於六入而起;若無六塵入於心中與六識相觸,則無觸之一法,是故六入為觸之因緣。若欲滅觸者,則當滅除六塵之入,已滅六塵之入,則無六識之觸心所存在,觸則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俱滅,成就二乘涅盤。
8、六入緣名色:六入則是由名與色而生起者,由有眼根攝取色塵,故有色入……由有身根攝取觸塵、乃至由有意根攝取法塵,故有六入。由有六入故有六識心之觸六塵,如是引生來世的名色,由有六入,是故流轉生死。若無六入者,則無觸、受、愛等法,則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色者謂五色根及五塵;名者謂以色身五根為緣,輾轉而有意識之受心所一定會產生的受陰(三受或五受)、想陰(一念未生時之了知性)、行陰(覺知心了知之過程)、識陰(意根與眼等六識)。若無名與色,則六塵不入於心中;六塵既不入心中,則六入不復存在;故知名與色即是六入出生之因緣。
五蘊也叫五陰,蘊是集聚義,因緣和合而有蘊集;陰是覆蓋義,不知蘊集就是生,有生必有滅,不常住,執以為實,因而覆蓋小乘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以及大乘所說的真如佛性的真理,使眾生迷惑顛倒,輪回生死,不能解脫和成佛。
9、名色緣識:名與色之現起運作,則是依於意根意識而生起;若無意根意識所統領之識別性、了知性、思量作主性,則受、想、行陰悉皆消失不存;則意識等心永遠不能現行,則色身便將壞滅,則受想行陰亦將隨識陰而壞(植物人之意識並非消滅,唯是不能表示意思而已。是故植物人亦有睡眠及非睡眠時之差別不同;若意識永不能現起,則意根必會捨壽而入中陰階段,則應無植物人生活於人間受苦)。是故,色身之生起與存在,是以意識意根能現行運作為其所緣;若意識意根不能再行現起,則不能有受想行陰,則必導致捨報而壞名色;是故說意識等六識之覺知與了別等熏習,即是名與色之因緣,故說名色從識起,說識陰是名色之因緣。
10、識緣行:此世意根與意識則以往世之行支為因緣,若無往世之身行、口行、意行等行陰所造作之善惡業而成立行支,以及好樂世法之熏習,則無此世之名與色,則此世六識不至於再出生;此世六識不再出生者,則無後世之名與色,則無六入、觸、受等,則無生死輪轉。是故,往世造作的一切善惡業行之有支,乃是此世五陰名色生起之因緣,故有此世之六識身。
11、行緣無明:行支生起之因緣,則是無明(即癡);由無明故,不能令意識意根自願永遠消失,不能令意識意根不執著我所,是故意識意根生起之後便有種種善惡行支之造作;是故意識等心有行支之造作者,乃是由於無明所致。
12、無明者,謂眾生不能理解了知意根與意識覺知心之虛妄不實,不能了解六塵萬法之虛妄不實,執為實有;為眾生不能解知處處作主之意根虛妄不實,以為意根實有不壞;為眾生不能解知想陰虛妄,以為無念而能了知六塵之覺知心真實不虛,不知道了知性、直覺性就是想陰,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有者;亦謂眾生不能解了三受五受虛妄,不能解了身行、口行、意行之虛妄,以為實有不虛,是故生執;更謂眾生對五陰中之十八界法,不能如實解了其虛妄,以為十八界法中之某一法、某二法真實不虛,以為五陰之自己實有不壞。如是種種誤認而執著者,皆是無明。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十二有支):
1、無明緣行:由有如是無明故,緣於如是無明,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惡等有記業之行支。
2、行緣識:緣於行支之善惡業故,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亦有不願六識滅失之心行不斷,便致中陰階段之六識覺知心不願使自己滅失,便致重新受生而有來世之六識心復現。
3、識緣名色:由意識等六識希望來世復現之勢力而入胎故,便有恆審思量之意根,促使來世之名與色從如來藏識中再度出生;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時,來世之意識等六心便又出生現行運作,具足了名與色,便有六識之心行,便有六識心之想陰——覺知性——現前,便有識陰出現,是名緣識有名色。
4、名色緣六入:由有七識心的名與五色根的色,則色入、聲入……乃至法入便又出現,故說緣於名色故而有六入。
5、六入緣觸:由有六入故,則有觸;六入是觸之因緣故。
6、觸緣受:由有觸故則有受,苦樂捨受隨即出生。
7、受緣愛:由有受故,便有愛貪。
8、愛緣取:由有愛貪故,便有取,便時時而欲了別萬法,不欲處於無所了別之境界中,是名取支。
9、取緣有:緣於取支故,便產生後有之種子,死後再因後有之種子而入胎之勢力便增長焉。
&, nbsp;
10、有緣生:緣於後有種子勢力故,則復受生入胎,則有生。
11、生緣老死:緣於生故,則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
12、如是謂為苦盛陰緣於生而有。如是受生之因緣,即是苦集谛之正義,此即是順觀十二因緣觀也。
如上所說因緣觀,純依二乘解脫道而說,非依大乘解脫道而說十二因緣之正觀——不是依十因緣本識的內容而作十二因緣觀——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種智而觀。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力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禅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2、二禅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禅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4、四禅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想天在四禅中是一個錯誤的岔道,誤認為滅了意識就能證無余涅盤)、(下面五重也叫五淨居天,是已經證了果的聖人所居住的地方)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涅盤後,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頂——色究竟天,以圓滿報身為地上菩薩講一切種智的成佛之道)。
三、無色界天(共四重):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共五十二個,可以分成七個大層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為好記,說“信住行向地等妙”。
大乘五位:此五十二個次第又可以建立為五個階段,經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大阿僧祇劫:
一、資糧位:從初信,到第五住。其中從初住到第五住,外門分別修前五度,即初住重點修布施,二住重點修持戒,三住重點修忍辱,四住重點修精進,五住重點修禅定,累積見道資糧。
二、加行位:第六住。重點外門修般若。見道前要加修四個法,叫四加行,即暖、頂、忍、世第一。
為什麼叫外門? 因為還沒有真正進入大乘之門。什麼時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門?從第七住真見道位以後。六度(即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修成佛之道的主法,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層次。從初信位開始到第六住,都是外門修六度,而從第七住開始到第十回向,都是內門修六度。從初地開始到十地,仍然是修六度,只不過更深更廣罷了,所以六度增廣為十度,即第六般若度,又開為五度:六地重點修般若波羅蜜多,七地重點修方便波羅蜜多,八地重點修願波羅蜜多,九地重點修力波羅蜜多,十地重點修智波羅蜜多。
所以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三、見道位:見道即開悟,因為見到了眾生修行成佛的道路。從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分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三個階段)。又分真見道與相見道兩種。
1、真見道:第七住。開始真正見到了成佛的道路。開始下品轉識成智。
2、相見道: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熏習百法名門,圓滿下品轉識成智。悟後起修,漸伏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到了初地的入地心,則可伏煩惱如阿羅漢,就是說,不會再起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了,但分段生死煩惱的種子要到七地滿心時才徹底斷除。
第二大阿僧祇劫:
四、修道位:從初地的住地心,一直到等覺。此位又分兩大階段。
1、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第七地的滿地心。斷除了分段生死的現行及種子。圓滿中品轉識成智。
第三大阿僧祇劫:
2、從八地的入地心,到等覺。斷除變異生死的現行及種子。圓滿上品轉識成智。
五、究竟位:妙覺。示現受生人間,斷盡五住地無明一切煩惱,二死永亡,成就四種涅盤,四智圓明,成究竟佛。
五住地無明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以上四種統稱一念無明住地煩惱)、無始無明住地煩惱。
二死:即分段生死、變異生死。
轉識成智:即轉八識成四智。
整個修行的過程即是轉識成智的過程。但在成佛之前,全部都只是轉六、七兩個識,而且要依靠第六識來幫助轉第七識,故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所以修行,主要是修第六識,主要靠第六識來修。那些要滅除第六識、或使第六識長期處於一念不生狀態的說法和做法,是錯誤的。
1、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此成佛時最後轉,六七八識轉後方轉。
2、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真見道時開始下品轉,不見道則不可能轉。
3、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真見道時開始和意識同時下品轉,不見道也不可能轉。
4、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此成佛時先轉。
止觀:
止觀是貫穿全部修行過程的一個很具體的方法。雖然方法是一個,但具體修的時候,其內涵就有所區別。修定的止觀和修慧的止觀有所不同,大乘和小乘也有所不同。正確的修法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一、修定的止觀:止,停止第六識的散動;觀:集中第六識,專注於所修法門中應該觀想的目標。由此我們發現,修止,實際是要用觀的方法才能達到止的目的;而只有停止了第六識的散動,才能更好地進行有效的觀想,所以叫止觀雙運。
人有兩個大毛病,一是散亂,二是昏沉,而止觀,正是對治這兩大毛病的法寶。散亂,就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亂想;昏沉,就是發困,想睡覺,不能清醒地思維。
修止觀,先要發一個決定心,每天定時定課,不可更改;然後選定一個法門,一門深入,也不可更改。法門一旦確定,就要了解此法門的具體內容、次第,順序而修,不要跳越。
二、修慧的止觀:
(一)先說小乘。小乘的主要方法有四念住(也叫四念處)觀和十二因緣觀,都是針對世間法來進行觀察的,以此止息對身心世間的貪戀和執著。
1、身念住:觀身不淨。
2、受念住:觀受是苦。
3、心念住: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無我。
(二)再說大乘。大乘的主要方法有五位百法。對三科法要(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十二因緣的觀察,更加深細。不僅針對世間法來觀察,更重要的是針對產生世間萬法的總根源——第八識如來藏進行觀察。觀察祂的體、性、用、相,及其與前七識的互動關系,如何與前七識和合而輾轉出生世間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