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門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用什麼方法去求?一句佛號。把心系在佛號上,不要系在五欲六塵上。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天天在這個裡面轉,要學到“片葉不沾身”。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就是菩薩;到不起心、不動念是法身大士,那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到不了那個境界,我們學那個境界難。
但是我們要練,練什麼?不分別、不執著。這真正做到了,在佛教是權教菩薩,也就是天台賢首所說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就這個地位。不起心、不動念,那是法身菩薩,那是登地,初地到十地裡的,那個位就高了。我們只要沾上初住一點邊,決定生淨土,淨土品位還不低,“方便有余土”,不是“凡聖同居土”,淨宗法門太殊勝了。
“金剛杵”它有五股,我們在寺廟裡面看到佛像,佛手中拿的那個樣子能看出來,那個“五股”是表法,表“五佛五智”,也表“十波羅蜜”;二五是十,“十”就代表“十波羅蜜”。
“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所以它是表法用的。“供佛”是表法,不是把它當做神明看待,那麼看就錯了,就迷信了。佛菩薩統是表法的,我們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代表“孝敬父母”,大孝。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地藏學起。“地”是大地,“藏”是寶藏,所以用“地藏”做代表。那個“地”表什麼?心地,我們的真心,真心裡面有無量智慧、有無量德能、無量相好。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個“本自具足”就是真心,“自性”是真心,真心裡面本來就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
大乘教裡還常說,“心外無法”,這些“法”從哪裡來?都是自性變現的。
所以能大師末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來的?我們自己起心動念生的。不起心不動念就沒有了,就回歸自性了,回歸自性就圓滿菩提,就叫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