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有有上供養和無上供養。有上供養指世間的這些福報;無上供養指出世間的這些福德。這裡一共有三個偈頌,前兩個偈頌的內容,講的主要是有上供養,屬於三界之內的。比如說人間、天界,還有其他處殊勝的供養,是屬於世間的。第三個偈頌,主要講的是無上供養,指的是出世間的阿羅漢、獨覺佛還有菩薩,尤其是佛的境界。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是福田清淨,第二是意樂清淨,第三是供品清淨。
第一,福田清淨。福田是指佛和菩薩,他們具有智慧,功德圓滿,屬於福田清淨。尤其在密宗裡,強調上師是諸佛的總集,是最殊勝的福田。
第二,意樂清淨。自己要有一個清淨的發心。無論是給佛做供養,還是給上師做供養,都不能是為了平安健康等世間的福報和暫時的利益,否則,意樂就是不清淨的。以信心做供養,意樂要清淨,知道佛有無漏的功德,並且生起歡喜之心。以這樣的心態與發心去做,而不是勉強地做,也不是摻雜吝啬心等煩惱去做,內心完全是清淨的。若不是發自內心,做供養還不如不做;若是自己發自內心,做供養才有功德。我經常給大家講,修行要靠發心。什麼叫修行?什麼叫行善?就是發自內心地做。若是勉強地做,就不叫行善,也不叫修行,就沒有佛法。為什麼說沒有佛法呢?就是沒有發心。做任何善事都不能勉強,尤其是做供養,更不能勉強,不願意做就不做。若是自己心裡還有捨不得或是有貪戀,暫時就不要做了。就看自己的發心。若是自己發自內心,知道佛的功德,知道供養的功德以及做供養對自己的利益,然後發自內心地特別想做,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做供養。總之,意樂要清淨。
第三,供品清淨。若是你有吝啬心和貪心,有執著和分別,就是不清淨的,這樣供品也是不清淨的。無論是金銀還是珠寶都一樣,若是有吝啬心、貪心,有分別、執著,就是不清淨的。沒有分別、執著是最好的,沒有吝啬和貪心也可以,這樣才算是供品清淨。
福田清淨、意樂清淨、供品清淨,這三個條件都要具備。自己要以恭敬心、信心,發自內心地施捨,放下吝啬心和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