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清法師:《般若70義甘露滴》發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發心是代表相智十法的第一法。 

  “緣於成為本身助力的利他圓滿菩提之欲求心而相應生起,並且安住於成為大乘道之入門道類的特定大乘心王意識,此乃大乘世俗發心定義”。

  菩提心本身是需要助力的,而成為菩提心本身的助力有:1、緣於利他圓滿菩提之欲求心。大乘發心(菩提心)是心王,它的助力(欲求心)是心所。2、安住於成為大乘道之入門道類。“成為大乘道之入門”是指大乘發心是入大乘的門檻。

  入門者有三:入佛教門是皈依;入大乘門是發心;入密乘門是灌頂。

  發心是大乘道之入門,而發心的種類很多。所以,發心的定義一定要周遍所有的發心。“大乘道之入門”是指自己若獲得發心則入大乘道,反則不入大乘道。若要得到世尊心相續中的發心,自己必須入大乘道,若未得到(世尊心相續中的發心),也未必不入大乘道。如彌勒菩薩,是入大乘道者,但他並未得到世尊心相續中的發心。所以,“道類”之類為“同類”之義。

  大乘發心不絕對是大乘道之入門,但絕對是大乘道之入門道類。

  總之,只要生起“為了饒益一切有情,務必要證得無上圓滿佛果”的無虛偽意樂時,發心的條件就具足了,就已入大乘道門。

  大乘發心,“其中,由體性門,分為二:願心與行心”。

  願心的“願”,只是一種願望,一種欲求而已,只是欲求圓滿菩提,沒有實際行動。行心的“行”,不僅僅是願望,而是實際付諸行動,實際行持。

  發起(菩提)心的次第有二種。就鈍根者而言,要先透過七重因果而發起。利根者則可以“自他相換”而發心。

  “由同法喻助力門,分有二十二”,《現觀莊嚴論》雲:“如地金月火,寶藏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分二十二類”。

  1、如地發心。是菩薩小品資糧道的發心,譬如大地。能生萬物,圓滿佛果由此開始。

  2、如金發心。是中品資糧道的發心,縱遇惡緣,也不退轉,就像黃金,不會再變為金礦石。

  3、如初月發心。是大品資糧道的發心。譬如為月,漸漸盈滿。

  4、如火發心。指加行道的發心。能證得“見道根本定智,如火燒盡本份遍計執實之薪”。

  5、如寶藏發心。初地者的發心。

  6、如寶源發心。第二地者的發心。

  7、如大海發心。第三地者的發心。

  8、如金剛發心。第四地者的發心。

  9、如山王發心。第五地者的發心。

  10、如醫生發心。第六地者的發心。

  11、如善友發心。第七地者的發心。

  12、如如意寶發心。第八地者的發心。

  13、如日發心。第九地者的發心。

  14、如妙法歌聲發心。第十地的發心。

  15、如國王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一殊勝道。

  16、如庫藏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二殊勝道。

  17、如大路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三殊勝道。

  18、如車乘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四殊勝道。

  19、如泉水發心。第十地的發心。第五殊勝道。

  20、如雅音發心。佛地的發心。

  21、如流水發心。佛地的發心。

  22、如雲發心。佛地的發心。

  “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佛地間”。發心的界限是下至大乘資糧道,上至佛地。從小品資糧道真正的世俗發心直至佛地。為入道者有“為利有情欲求菩提”的造作發心,但無真正的,無虛偽的發心。


 

上一篇:仁清法師:《般若70義甘露滴》果位法身
下一篇:細嚼慢咽保健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