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第十八願的最後兩句,我們還是將經文念一遍: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願我們講了好幾次,實在是彌陀大願的核心,我們必須要有相當的認知,對於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才能夠產生堅定的信心,不至於造成誤會。現在從日本許多地方傳來,所謂「本願念佛」,祖師們提倡是決定沒有問題的,傳到後世許多人曲解了祖師的意思,反而變成念佛人的一種障礙,這是我們不能不明了的。所以穩穩當當的修行,一定要依靠這一部《無量壽經》。所謂本願,絕對不是只有這一願;我們很清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圓滿含攝其他的四十七願,願願如是,這才是本願真正的意義。說穿了,確實就是這一願,這個十八願是核心。十八願是什麼意思?其余的四十七願,就是這一願的注解;四十七願要不明了,這一願還是沒有搞透徹。這一部經到底又是什麼回事情?我們同修們在這裡聽經聽了不少,我們明了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詳細說明,它有連帶關系。
我們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是事實,必須要警覺到,我們起心動念還是為這個臭皮囊,這樣能往生嗎?不行。所以我們的信心不能夠建立,願心發不出來,還要有意、無意在毀謗三寶,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說念佛只要依本願就行,十念就能往生,什麼罪業都可以造,沒關系,帶業往生。害死人!古德給我們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由此可知,《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本《無量壽經》。這個明顯的告訴我們,《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注解;整部的《大藏經》,就是《華嚴經》的注解。所以《華嚴》裡面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們要深深體會這個意思。十八願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至心信樂」,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能做到?你要做到了,那就是本願念佛,沒錯。至心,是真誠到極處。換句話說,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心裡頭絕對沒有一個雜念,才叫「至心信樂」。決定不是說,信阿彌陀佛,還信名聞利養,還信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樣摻雜在一起,這不叫至心,與本願完全不相應。自己迷惑顛倒,自害害他,這個因果背大了。
大乘無量壽經 (第六十六集) 1999/10/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