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七十五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兩句,都是談到言語的態度、做事的態度,這一心敬慎不可須臾離也,恭敬、謹慎對待自己的言語,對待自己的一切行為。人生在做一些重要抉擇,都要很慎重對待,比方擇業,你選擇行業,一定要是跟利益社會相應的行業。你不能去賭場服務,賭場那個事業很多人是家破人亡,所以我們選擇行業都一定要跟道義相應。再來,人生的大事擇偶。包含在古代每個家族他有幾百口人,教育好下一代是大事。所以都是整個家族的耆老最有智慧,身分最尊貴的長者,去幫家族的後代找老師,叫擇師。接著我們在社會當中,人一走出家庭在學校、在社會當中,受朋友的影響很大,所以擇友很重要。待會下一個主題就是「交友」,古人交朋友,「君子忌苟合,擇交如求師」,交個朋友就像找一個良師一樣的慎重。再來,自己的嗜好要慎重,好的嗜好,幫助自己德行的提升;不好的嗜好,就會摧殘自己的身心。有一句《格言》講「勿以嗜欲殺身」,不好的嗜好隨時在損害自己,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留一大堆錢財,子孫去爭去奪你是害了他。《三字經》講的,「人遺子,金滿盈;我教子,唯一經」。這是有智慧的父母,你要留經典給他,留你的德行、風范給他,那比錢更有價值。

  我們來看這一百四十六句,我們一起把它念一遍,預備起: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我們常說到,《孝經》開篇就講,「夫孝,德之本也」,所以孝是德的根,這些教誨都是孝道的具體落實。因為孝是根,哪個德行、哪個好的行為,離開了孝?我們看到三個喜好,這樂可以當作愛好,它有一個讀法叫勒,樂是愛好。也可以讀要,樂是喜樂,就是自己的喜好。有三種喜好對自己是非常有益的,哪三種喜好?『益者三樂』,『樂節禮樂』,喜好以禮樂來節制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看「禮」是節度、分寸,人守禮他就不會放縱;「樂」是調和人心,不讓七情五欲失其中正。這些禮跟樂都是有強調一個節制,有分寸,人都有禮樂的一種教化,行為就比較中規中矩。能夠這樣去接受禮樂的教化,那父母就放心,不會擔心我們。我們自己冷靜看看,父母擔不擔心我們?為什麼擔心?我們有沒有「樂節禮樂」?還是父母給我們講個道理,我們就不高興了。父母講的跟《弟子規》相應,我們很高興,任何人用《弟子規》提醒我們,我們都歡喜接受,樂節禮樂。

  『樂道人之善』,喜歡稱贊別人的善行,看到別人好,就像自己擁有一樣的高興,「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而且他不只去揚人家的善,他進一步自己帶頭效法,這身教;用言語引導別人也去效法,這言教,這就很可貴了,「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非常歡喜可以多結交這些賢德的良師益友,這些良師益友他的智慧、他的德行,甚至於他廣博的見識,每天都可以幫我們提升,讓我們受益,而且這種影響是不知不覺的。所以有一段教誨說到的,「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就好像你走在清晨還有點霧氣,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看起來衣服好像沒有濕掉,但是霧氣都在滋潤,「時時有潤」,不知不覺的。大家有沒有經驗,你結交一個朋友,你跟他緣分挺好,才認識一個月就好像認識一年一樣了。然後你會發現,我怎麼最近講話的口氣跟他挺像的,不知不覺就在影響。

  從這裡我們看到,在古代培養一個朝代的接班人太子,把全國最有道德、最有學問的人找來,每天跟著他一起生活,三太是太保、太傅、太師教他。還有一直看他有沒有落實,三少是少保、少師、少傅,這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一個太子有德行了,整個國家就正了,因為他以後是君王。我們一個家道的承傳,你把長子教好,把老大教好了,那底下的孩子都跟著他效法、學習。大家去觀察,大哥大姐做得好的,弟弟妹妹在德行、事業上都發展得好。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幕,二、三個兄弟站在一起,哥哥摸摸臉,他們也跟著摸摸臉,哥哥做哪個動作,他就跟著做,有沒有看過?你們多久沒有接觸小孩了?有時候假如覺得自己有點老氣橫秋,去幼兒園走一走,摸摸孩子,在旁邊看他們那種天真無邪,可能自己就不會心事重重。我以前也是這樣,干嘛這樣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干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還是放下,恢復我們純淨純善的狀態。所以古代這教育不簡單,整個家族也是請來最好的老師教育下一代。

  大家冷靜看看,現在的人把誰請到家裡教孩子?把電視、網路,把這大魔王請到家裡來了,把二狼神請到家裡來了,財狼跟色狼,都是談爭名奪利的這些影片,殺盜YIN妄的太多了,這都是不謹慎。有一些家庭電視沒有了,不收看電視,看什麼?看講課的光碟,保證孩子不受污染,這個挺重要的。不要說孩子污染,我們受不受污染?我們看電視看得比孩子還凶的都有,你假如自己不放下這些嗜欲,叫孩子放下也很困難。真正慈愛的父母,不給孩子任何一個不好的影響,只要覺得這是不好的當下就放下,這真慈愛。我們有遇過這樣的父親,知道抽煙不好,孩子快來了,太太懷孕了,說戒就戒,這個男人有真愛,遇到這種人,你要給他掌聲鼓勵一下。

  這是三個很好的喜好,「樂節禮樂」,其實我們有時候都覺得:那麼多規矩。真正明白禮是幫助我們慢慢循規蹈矩,不再放縱習氣,讓我們能守禮以後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幫我們成就,恢復我們的明德智慧的,那守禮就守得高興。「樂道人之善」,這要突破嫉妒別人的心,這也要練習,「見人善,即思齊」,嫉妒心放不下,見人善即吃醋,就還是心裡面會不服。甚至嚴重一點:有什麼了不起,他不是還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嗎?不能欣賞別人的好又挑剔別人,這就苛刻,這個念頭會折福。怎麼突破嫉妒?強迫自己去樂道人之善,你最嫉妒那個人,你從他開始,去告訴他,他的優點,去肯定他做的好事。告訴大家,一開始會起雞皮疙瘩的,講不出來,要講以前,都要深呼吸,以前想到他就不順眼的人。你能這麼做,孔子的好弟子,孔子說「先難」,先從最困難的下手。

  『樂多賢友,益矣』,人真的有一種責任心,時時希望能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智慧,你生命中遇到一些大智慧的人,你會不疲不厭的去學習他的教誨。假如我們今天看師父的教誨,還會覺得很想出去玩一玩,每天看有點煩。都是這個願心還沒發出來。你看師長老人家多少國家領導向他學習,多少宗教領袖向他學習,我們能有這樣的師長,巴不得趕快把他的智慧好好承傳下來,是不是?對。這個世界這麼多問題,身邊的親朋好友這麼多問題,我們能早一天承傳,他們就解脫了,你能有智慧幫助他們,所以入寶山不可空手回。你看湯恩比教授在一九七0年代就說,中華文化可以救世界,可是世界愈來愈亂。你看師長找到問題,因為一般人想到孔孟學說四書五經、十三經,那是枝葉花果。得從根本下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師父這麼一指點,你看這幾年在祖國大陸,《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如雨後春筍,這樣的智慧「如貧得寶」,要好好珍惜,「如優昙花,稀有出現」,這樂得良師的指導。你會樂到什麼程度?此生足矣,這一生已經賺翻了。大家有沒有賺翻了?我不強迫大家,因為師長教誨我們要先放下控制的念頭。我在講話當中有點強求大家,我必須善觀己心,趕快調整一下。這些樂,你去把師長這些教誨講給別人聽愈講愈高興。我的親戚到我們家來,對我媽講,你兒子講電話講了二、三個小時,他都不累?我媽跟我那個親戚講,他把聽他師長講的那些講給別人聽,愈講愈大聲愈講愈有精神,他不累。真的,講利益別人好的這些經典教誨不累,愈講愈有精神,所以利人絕對什麼?利己。你講的這些經典的教誨,這是多大的能量,多好的磁場。你還沒講出去自己光想,你的身心就得到好的磁場淨化,所以利人絕對利己。

  接著我們看,『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這三個喜好,對自己的德行、身心都有嚴重的損害。首先是驕傲,對別人傲慢,自己還洋洋得意,哪些時候會傲慢?以身分對人傲慢,這個叫什麼?自己本來有尊貴的身分,卻做出低賤的行為,那是作賤自己。人有身分、地位,應該珍惜這個尊貴的地位,去造福人群,而不是耀武揚威。這是什麼?這是糟蹋了他祖先幾代給他積的福,這不孝。包含有學問傲慢,這學問也是老師們、經典、聖賢們給我們教的。聖賢人教導我們,是希望我們去利益別人,「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怎麼可以學了聖賢書自以有學問去對人傲慢?那太對不起聖賢人,這也是大不孝。因為才能而傲慢,我們才能也是來自於很多貴人的指導,他這麼愛護我們,我們應該用這才能去服務人,這才對得起他對我們的栽培。哪有一個人把好的能力教給別人,是讓我們拿來傲慢的?這都是忘恩負義的行為,教導我們的貴人、老師了解了一定很傷心。而且上天給我們養成了這個能力,是對我們的栽培,讓我們要替天行道,拿這個好的能力去幫助人。你假如有一些好方法可以幫人家治病的,不可以藏私的,所謂壅塞方術。有一些好的藥方真的能幫人家治病,要趕緊印出來流通,沒有絲毫的私心。

  「樂佚游」,佚游就游手好閒,很散漫、游蕩,也就是說整個生活、工作都很混亂,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所以看到孩子、學生游手好閒,父母、老師要反思有沒有引導孩子立志?「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我們不能教育孩子連根都沒有好好幫他引導好,沒有給他教好。你這個志可不能立錯了,讓他追求名聞利養,讓他追求享樂的人生,那可能就把孩子帶成欲望的奴隸了,那方向就帶錯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句子當然也是反思,好像自己有這個嗜好,好的保持提升,不好的當下要把它放下。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還忍心蹉跎時光?夏老有一句教誨,「勿使一句話空說,勿使一秒鐘空過」。為什麼不能一句話空說?人與人這一生有緣做親戚、朋友,都是難得的緣分。整個世界六、七十億人能夠在同一個屋檐下,甚至於能夠這一生有見過一次面,都是難逢的因緣。應該想著惜緣,然後造福於他就對了,一句話都不會空說。我們假如處世當中,跟朋友相處,把每一次都當作人生最後一次,那惜緣的態度就出來。包含我們有機會跟大眾分享經典,分享傳統文化,要把每一次分享的機會,當作最後一次機會。事實上也是如此,可能這個人跟你這一生這一次因緣,你講了他非常歡喜,他從此以後開始接觸中華文化。然後他剛好隔天可能就移民到澳洲去,或者就離開這個地方,你就跟他一次緣。甚至於剛好他懸崖勒馬,你那一席話把他的道義提起來,把他的家庭挽救回來,這都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再來,「樂宴樂」,他喜好飲酒狂歡這樣的嗜好,我們想想,一飲酒又放縱,又搞到三更半夜的,這身體的損害就非常大。現在人應酬很多,有一句話講,叫「上頓陪,下頓陪,終於陪出胃下垂」,現在人一天應酬很多,吃好幾餐,這脾胃都搞壞了。所以身體不是自己的,「身有傷,贻親憂」,誰憂?所有愛我們的人都擔心,又不孝、又不慈、又不愛。這是糟蹋所有愛我們的人,對我們的那分心,讓他們提心吊膽的。很多人講話很不負責任,我的身體我自己負責,等他在那哎喲、哎喲,誰負責?還不是愛護他的人在那裡受累。所以照顧好身體是我們的本分!父母愛子女,他最關心的有哪些?第一就是我們的健康、康寧。實實在在講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我們的父母常講,你只要過得好,快樂幸福,就是他們最安慰的事。但是只要我們一生病,那就急壞父母。

  我記得聽到一位媽媽在談,有時候我們聽媽媽在談孩子,回光返照就想到自己,以前給媽媽著急的那種景象,很忏悔。她的孩子走樓梯不小心沒踩好,整個人栽下來,頭去撞樓梯那個稜角,一撞撞到眉毛這裡,一下子血就噴出來了,又是晚上。他母親看血流得這麼快,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送進醫院,趕快縫。送進去醫生開始縫了,這個媽媽才松一口氣,她松一口氣頭就低下來,看到自己只穿了一只拖鞋就沖出來,都不知道自己才穿了一只鞋。我聽到這裡,媽媽那個愛真是無我,哪有想到自己,連鞋子只穿一只都沒有感覺,就是拚命的趕緊要把孩子送到醫院去。所以人只要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在與父母相處的這些細節,你都能看到父母無私無我的行為。真的體會到,孝心自自然然就起來了,不帶任何勉強。我們現在這個孝心還得人家勸半天,實在有點麻木,實在是什麼?為什麼麻木?自私自利太強,都只是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已,沒去體恤父母的苦心。父母在乎我們健康,再來,在乎我們的家庭。所以你夫妻要和樂,下一代要教好,讓老人家能含饴弄孫,這是盡孝。事業能夠發展得穩定,也是讓父母不擔心,這就是保家的部分。

  第一是康寧,第二是保家,第三也是希望我們這一生,對社會有所貢獻,希望我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祖宗,以顯父母。這都屬於父母愛孩子,希望孩子能健康,能家庭幸福,又能夠揚名後世,這個都我們親所好,力為具,去做到。《論語》當中也有一句話講,「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唯一擔心的,是孩子的健康,這句話我們冷靜去想想,從我們自身去比較一下,古代讀書人只有什麼時候讓父母擔憂?生病的時候。人吃五谷雜糧,有時候這五行失調,生個病在所難免,以前讀書的人只是生病的時候才讓父母擔心。我們現在什麼時候讓父母擔心?當然不是Anytime、Anywhere。但是還是有很多,尤其生活習慣、處世,會不會又跟人家不愉快沖突?會不會又讓領導操心?父母都會擔心。嫁出去了會不會給人添麻煩?所以看到這一句效法古人,德行合格,不讓父母多操心。我們報恩都來不及,還因為我們的言行,讓父母提心吊膽擔憂,是不妥當。那怎麼樣能盡量讓自己不生病?這個時候也是謹慎的態度,謹嗜欲,慎飲食,謹慎自己的嗜好,慎重飲食習慣,現在很多文明病都是吃出來的,病從口入。

  再來,會影響身體的首先要把脾氣改掉,壞的脾氣,慎憤怒,脾氣改不了都是不孝,暴怒傷肝,人一生氣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慎寒暑,天氣冷熱變化的時候要注意,不然就會著涼。尤其夏天的時候很多冷氣房冷氣開得很冷,又沒加衣服,冷熱之間就很容易感冒,這都要謹慎。不然打電話回去,講沒兩句就打噴嚏,又增添父母的擔心。還有慎思慮,有時候不要胡思亂想太多,開口神氣散,所以話說多,不如少,話講太多你耗氣會影響健康。再來,言多必失,「吉人之辭寡」,吉祥有福報的人不會話很多。「思多血氣衰」,人在那裡鑽牛角尖,或者在那裡舉棋不定,煩惱很多很耗血氣,很耗你的體力。想清楚了就這麼做,放下了,不要在那裡想到連覺都睡不成,這都是慎思慮。人在想事情要有個原則,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的再想,想通了以後不要舉棋不定,想清楚了就去做。再來,慎煩勞,不要煩惱叢生,也不要勞動的時候,透支體力過頭,這人個性假如太硬撐,身體容易垮掉。有很多人都說,我從來不生病的,我從來不感冒的。這種人都是比較會撐的,不感冒則已,一感冒要好幾天才緩得過來。

  一個人都不感冒是不大正常的,是什麼?他的免疫系統給他拉警報的機制不是很強。你看一個軍隊都會有守衛,站在最高的地方:敵軍來了,趕緊起來准備。你都不會有什麼小感冒,代表你這個免疫系統好像沒有什麼警覺性,真的一感冒的時候反而就很嚴重。所以一個人要感冒,也是要有本錢才感冒得了,你那免疫系統夠力量它起來起作用。健康的問題可以靠自己多學習,你看我們上次,還有邀請袁昌文老師來給我們教原始點,學一學自己可以保健,同時還可以為父母、為家人做家庭護理。我突然非常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把我的手生得比較長,自己可以做原始點,整個後背都拉得到。身體健康要靠自己好的生活習慣,不能靠別人,每一次都讓別人給你做原始點,自己都不運動,生活習慣又不好,這是糟蹋別人辛勤的付出。你應該珍惜別人的付出,靠自己生活得正常,然後多運動,讓他們每一次看到你愈來愈健康,臉色紅潤,這樣才對得起他們的付出。所以我下一次得胖一點,而且臉頰要有點泛紅,不然他們這麼照顧我,我就有點對不起他們。這是照顧身體,這些方面都要謹慎。

  在漢朝時候,漢成帝有一天跟一些臣子,其中包含張放他們在一起,在那邊飲酒作樂。一個大臣叫班伯他是光祿大夫,生了一場大病剛恢復也在場。漢成帝在那裡喝得挺高興的喝酒,就看到旁邊的屏風上面畫了一幅畫,是商纣王在那裡喝酒,喝到躺在妲己的懷裡畫在那屏風上,畫在那屏風上為什麼?提醒君王那是亡國之君。成帝就說了,商纣王真的有這麼誇張嗎?喝醉了酒還躺在女人的懷裡。班伯就說,很有可能一個人犯了過失,很多罪過都有可能集到他的身上,都說是他的過失,這也有可能。班伯講這個話,我感覺挺柔軟的,他沒有一下子給成帝太難堪,回應稍微恆順了一下他。但是緊接著很柔軟的勸告:雖然可能沒有這麼誇張,但是這一幅畫決定可以提醒到,只要飲酒了他就會開始放縱,他就會開始不理朝政。這在《詩經》、在《書經》當中都有提到,所以人會因為酒而開始YIN亂。這麼提醒成帝。

  這個敏感度比起古聖先王差遠了,您看大禹他喝了一口,馬上叫人把這個酒毀了,而且說以後一定有人因為酒而亡國的,敏感度非常高,這我們要學。任何東西只要會讓我們貪著,任何東西只要會讓我們起邪念,這種東西連碰都不能碰。「非聖書,摒勿視,蔽聰明,壞心志」,護念自己的清淨心要護念到這麼細微,你看師長都說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我們一開始聽到這句話,有沒有馬上做?還是我們心裡想:有這麼嚴重嗎?敏感的人能真正體會到,這太慈悲的愛護了。依我們的功夫,一看心就亂了,一定受影響。看你們的表情沒什麼反應,我感覺你們都是沒看電視、沒看報紙,挺好的,都是乖的聖賢弟子,聽了馬上就去做,可貴。「聞教便行,奚待更勸」,一個人學會了一句教誨,馬上就去做,這個人不用人家催,一定可以成聖賢。結果班伯這麼一勸,成帝就說,好久沒有聽到勸我的話了。因為班伯生病好一陣子剛回來,成帝突然比較清醒了。這麼一講張放不高興,站起來就走了。這個消息傳到皇太後那裡,太後就抓住皇帝來找她的時候,就告訴他,班伯這種大臣能輔助你,能把國家治理好,像張放那種人趕緊要遠離他。母親都這麼講,成帝也沒辦法,就把張放放回他的封國去了,沒有留在身邊。

  《大學》裡面有一段話很重要,「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這個人行為不好,你不能夠遠離他,一定受他影響,這就是自己的過失。你說不好的人,真的有這麼大的影響嗎?齊桓公就給我們最好的一個說明,他遇到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遇到三個佞臣死無葬身之地,易牙、豎刁、開方,我們之前講過這個例子。《大學》這句話很有分量,「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那就真的是毀了自己的德行跟人生。在《晏子春秋》當中,有一天剛好齊景公沒有上早朝,早朝時間還在那裡睡覺,晏子就來找齊景公,身邊的侍臣杜炯在那裡等著君王,看著朝堂。晏子就問,君王怎麼沒有上朝?他說昨天整夜在聽音樂。因為梁丘據特別會巴結谄媚的臣子,帶來了一個唱歌的人歌人虞,整夜給他唱靡靡之音,還把齊國這些中正的音樂亂改了。晏子知道這個情況,馬上依照禮法就把這個唱歌的人關起來。結果景公知道了就很生氣,昨天他唱歌給我很好聽,你干嘛把他關起來?晏子就講,他唱這些歌曲,你看君王連早朝都不去了,他是用這個靡靡之音惑亂了君王。

  景公當下一聽也不高興,我把諸侯外交的事交給你,把百官這些治理都交給你了,你怎麼連我聽誰唱歌、喝酒你都要管?就不高興,所以就抗議:你以後不要管我這些事情。晏子接著說,君王,這個好的音樂只要亂改,亡失了,那禮就跟著敗壞了,禮假如敗壞了政治就敗壞,政治敗壞國家就要亡了,聽音樂跟國家亡是息息相關的。有時候我們看經典裡面,這些忠臣勸告,他們都能把理剖析得非常清楚,都能防微杜漸,把它這道理講清楚。道理講完了,For example,馬上就舉了,你看商纣王就是作了北裡之舞,在那裡玩物喪志每天在那搖、搖,在那裡Happy,Happy到最後就被人殺了,被人推翻了。然後周厲王、周幽王,全部都是因為聽這些靡靡之音才亡國,都是聽這些低俗的音樂造成的。君王,你怎麼可以輕易改變這些好的音樂?又有道理分析,又有歷史證明。齊景公說,很不幸,我擁有這個國家的基業,講話還這麼不小心,剛剛對你講這些話很不恭敬給你道歉,你講這個有道理我能接受。諸位學長,我們在社會團體當中也會為人臣子、為人下屬,所以「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這是我們的本分,這是盡忠要具體去做。

  所以要當好臣子,道理要研究得很清楚,經書要常常念,《了凡四訓》要念三百遍,《了凡四訓》很多道理講得很清楚,你可以隨時提醒你的領導者。再來,還要舉歷史故事,古今中外都能舉最好,要當好每個角色容不容易?不容易!親有過,谏使更,這個親指誰?所有的親人、朋友、領導、下屬都是。我們要盡五倫之道,這勸谏是我們的本分。所以《晏子春秋》多讀一點,他勸谏的智慧、功夫非常厲害。大家有沒有留在腦海裡,晏子那種善巧方便不簡單是吧!抓住每個可以勸君王的機會。我們現在勸谏本分提不起來,講一次對方不聽:算了拉倒,沒有福氣,浪費我的口舌。我們冷靜想想,我們被勸多少次才改,我們現在冷靜想想,我們小時候有什麼毛病?現在這些毛病,還有沒有?我們讀經讀了那麼多句,哪一句真正去改過了?我們自己改過都這麼難,怎麼勸別人,這麼沒耐性?你這轉個念對自己嚴以律己,對別人寬以待人。我們自己讀經都有這種感覺,這一部經都讀了一百遍、兩百遍了,怎麼讀到兩百遍的時候,這一句話才有印象,才覺得有體會。

  晏子,你看他有一次齊景公,那天上到山上遇到一只老虎,到了沼澤地又遇到蟒蛇。他回去心情很不好,我今天真不吉祥,上山看到老虎,到了沼澤地又看到蛇,我是不是要倒霉?晏子馬上說,君王,這不是倒霉,不是不吉祥,這很正常。你上山,為什麼看到老虎?它本來就住在山上;你到沼澤地,為什麼看到蟒蛇?因為那是它家,所以這不是不吉祥。有三種事才不吉祥,你看他那太極拳的功夫,這麼一應對,馬上這不是不吉祥,哪三件事不吉祥?你看他這麼藉這個機會,他的君王馬上豎起耳朵要聽他講。有賢而不知,才是一不祥;知道他賢人,知而不能用,二不祥;用了他還不能用得適當,你要適才適用。他是大才,你請他去做一些雜事不浪費了嗎?這才是不吉祥。確實為政在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要治理得好靠誰?靠棟梁之才。這是順勢而為,講得太好了。當太太的也要有這個功夫,你假如有這個功夫,慢慢的你先生會對你刮目相看。有一天他會問你,我現在遇到這個事,你從歷史當中可不可以講一個故事,讓我啟發啟發?你就變成你先生的一面鏡子,「以古為鏡,知興替」。告訴大家,我們現在所發生的事情,二十五史裡面絕對有,我們發生的事,沒有一件事是新鮮事!所以真的能讀歷史的人,他都能從歷史當中得到教訓。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

  【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

  我們看到,『君子』遭遇困頓危難的時候,都是以節儉來化解這個災難。我們從『儉德』,來體會一下,這個家、這個國、這個世界,能節儉會如何?不能節儉會如何?現在從個人身心,到天下的安危,都是因為不節儉、奢靡造成的。自己不節儉放縱欲望,身心就搞垮了,然後家都敗掉,打腫臉充胖子,虛榮心完了;自己不節儉下一代更奢侈,這個家道就毀了。我們現在看整個地球為什麼破壞得這麼嚴重?人太奢侈了、太浪費了,每天吃的東西倒掉的那麼多,暴殄天物。一個人也好,一個世界也好,一個國家也好,他的福報是有限度的,你把它花完了這個人就沒命了,病就一大堆。所以有一句成語提醒我們「祿盡人亡」,你的福祿、福報花盡了,你本來可以活八十歲,你太奢侈,五十歲就沒命了。大家現在看天災人禍很多,意外死亡的人數愈來愈多。有福報的人不會意外死亡,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他能降臨他都有他的福報,為什麼會短命?福報折得太凶。

  所以真正愛護孩子儉德很重要,他節儉這個孩子不求人,他不會去巴結谄媚人,他不會去攀求,因為他欲望就少;欲望多了就會去谄媚人,就會常常去貪求很多事情。一個人處處攀求、貪求,行為就讓人家瞧不起,做出來的行為就低賤。《朱子治家格言》說,「見富貴而生谄容者,最可恥」。我們現在看到整個國家,最大的的危難是貪污,貪污是結果,原因是什麼?不廉潔。不廉潔是結果,原因是什麼?不節儉。你看那個源頭都會回到「儉德」,儉以養廉。他一奢侈,他控制不了欲望,他就作奸犯科。大家想一想,現在詐騙集團多不多?很多。原因是什麼?不節儉。因為他花錢花習慣了,一沒有錢,他又有這麼多欲望,開始動歪腦筋,不勞而獲。所以我們就了解到,節儉對一個家、對一個國家多重要!當然這個節儉誰帶頭?父母官要帶頭、老師要帶頭、為人父母者要帶頭。而且大家想想,教育孩子是什麼?長善救失,一個孩子節儉首先廉潔。

  所以節儉有三個好處,養廉,你的孩子一生不求人。第二廣德,為什麼?他節儉下來,省下來的錢可以去幫助極貧困的人。最近常寫錯字,定力不足這都是結果,原因都在提醒我,我還挺有福報的,自己寫錯了,我們的同仁馬上拔刀相助,我看他們的臉這麼緊張,一定是我又添亂。再來,你節儉你可以幫助別人,廣德,你一天省下兩塊錢,一年省下六百塊,你就可以讓一個非洲的孤兒,一年生活不用擔憂,有六百塊。假如讓你的孩子他這樣積攢錢,去認養一個非洲的小孩,一個孤兒,你就長你孩子的慈悲心。我們這裡都有黑人小朋友的表演,你可以放給孩子看,尤其這些孩子念《弟子規》、《三字經》。你的孩子會很受刺激:人家非洲都學得比我們好!我覺得我們現在華人很可悲,可悲在哪?都得要刺激了才會發奮圖強。人干嘛要到這種程度才要發奮圖強?應該要自強不息,應該要主動承擔,不要人家刺激自己就扛起來。第三福厚,忍受不足於現在,比較刻苦,留有余於將來。有這種修養的人都看得很遠,福報晚年再來享,不要糟蹋。真正能晚年享的福才是真福氣,年輕的時候一享福,老年沒福報了那就苦命!而且坦白講,人身體好好手好腳的,助人為快樂之本,干嘛去享癡福?能做就是福,自己又勞動,身體好又積福報,何樂而不為!所以學傳統文化學吃虧,人家不願意做的,我自己先來做就對了。

  儉的精神再往外延伸,可以延伸到什麼?飲食也要儉,不要暴飲暴食。包含什麼?欲望也要淡,這也是儉的精神。言語少,可以少造口業同時又養氣,所以這個儉字延伸開來,對我們都有好處。再來應酬不要太多,多回家陪陪家人,真正推不掉的?就是去介紹中華文化就對了,時間很寶貴,勿使一句話空說。但是你講,你不要講五分鐘,人家就打哈欠,快要睡著了。你要講他現在最關心的,比方他的孩子的情況、身體情況,先以欲勾牽,那個欲就是現在他最需要的,去跟他講。你不要一談:我們要向聖人學習,德比於上則知恥。他就會很有壓力,高標准留給自己,「教人以善毋過高」,引導別人不要一下給人家定的目標很高,很有壓力,「當使其可從」,要讓人家很歡喜做得到,能接受。

  再來,思慮也要減少。不要喝過量的酒,能不喝酒最好,假如年紀大了要活絡一下整個血液循環,適量可以,其實就是不要過,不要放縱就對了。現在只要節儉不浪費,整個社會風氣會扭轉得很快,包含整個地球的危機可以解除。我們現在就是吃太多的肉,你怎麼養這些牛羊?怎麼養這些生禽?把原始森林都砍掉。原始森林它是地球的肺,把它砍了二氧化碳就沒有辦法轉成氧氣,最後二氧化碳愈來愈多就變成溫室效應,熱都散不出去。所以地球的危難是人吃出來的,全世界的這些環保組織都已經強調,只要人能吃素,溫室效應的危機就解除掉。所以儉以避難,現在我們全世界人類同舟共濟,怎麼化解這個危難?最具體的做法就是吃素。上班多搭公共汽車,或者最好騎腳踏車,又身體健康,又環保,節省資源,你隨時都可以做,隨時都可以為天下著想。

  英國在二次大戰的時候,被德國的軍隊封住,它整個糧食外面接濟不了,他們就全國吃素,減少糧食的浪費。因為你只要要吃肉,那所有糧食得先給牲畜吃,你是用十公斤的糧食去換一公斤的肉,九公斤的東西不就人都吃不到!整個國家這麼缺乏糧食,就下了這個命令,就英國「儉德避難」。意外發現什麼?在那段時間全國吃素,整個疾病的比率下降,全國人民的健康指數一直往上升。所以英國人給全世界做了一個證明,吃素比吃肉身體健康,我們要感謝英國人這個證明。聽說還有一個很著名的人物,美國的前總統柯林頓先生,你們不知道這個消息嗎?他的心血管疾病很嚴重,有生命危險。他的女兒介紹他一個救命的飲食方法,就是勸他吃素,結果他照做了把命撿回來,他現在是素食主義的宣傳大使。大家在Google這些搜尋網站一打,有他的專訪,他自己現身說法。

  接著講,『不可榮以祿』,不要以追求利祿為榮,追求利祿人就好虛榮。我們感覺現在這整個社會,都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大家想想,美國很大比例的人一生都是負債,都是借錢來買房子、買車子。所以「不可榮以祿」,一生都很緊張,為什麼?都是欠債。無債是一身輕,常常欠債,我這工作沒了,我就房子要被收回去了,車子要被收回去了,我的工作絕對不能夠失去。接著會變什麼?誰威脅到我的工作的,就是我的敵人。那個虛榮的社會,同仁之間的競爭性很強,為什麼?大家爭名奪利,這個都是亂源所在,利欲是亂源的所在。現在全世界的人都要冷靜,不要再追名逐利,家都不安,天下都要毀了。現在要好好節儉,愛護地球。稻盛和夫這是有良知的企業家,我們覺得他真的是個聖哲的化身,他是企業界的菩薩,他影響,現在光是中國大陸幾千個人向他學習。他在企業界都是經營之聖,你看有多少年輕人向他看齊。所以他向所有的年輕人寫了一本書,《你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裡面教年輕人讀的第一本書《了凡四訓》,改造命運很清楚的一本經典,講得非常透徹。而且他說到,縱使讓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統統回到零,都應該愛護這個地球。就不惜任何代價,全世界的人都應該來愛護這個地球的時刻到了。他敢講出來他很有勇氣。你看很多既得利益的人他們放不下,甚至攻擊這些有良知的人。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了,我們自己好好做,就對了。

  我們「謹慎」這個單元,這是最後一句,「謹慎」確實是重要的德行。我們看《大學》裡面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目你能夠真正做到了,絕對缺不了謹慎的態度。格物,念頭不對了馬上就要調,「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包含誠意、正心,心一不誠馬上要調。你要修身、齊家,你任何一個行為都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你治理整個國家,你一個決策錯了,可能為時晚矣。有一個高官看到社會亂了痛哭流涕,他當時候當很大的官忽略了教育,只重視經濟發展,但是他哭,社會已經亂了,也沒用。所以這個謹慎,保家、保國重要!一個人不能看一百年,不能做宰相,所以謹慎重要。「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的人格特質裡面,最大的優點,就是非常謹慎。

  接著我們看第九個綱領「交友」,這就是「謹慎」當中擇友的重要。我們一起把這一百四十八句念一下:

  【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君子之間交往他淡如清水,小人之間交往蜜如甜酒,這『醴』是甜酒,淡中有真味,淡中有真情。為什麼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個淡沒有負擔。因為沒有目的、沒有所求這是義,道義之交它沒有利在,所以這個淡字很有味道。小人之交為什麼蜜如甜酒?因為他帶著目的,他要達成這個目的,什麼好話都給你講,什麼谄媚奉承,人家聽了會吐的話都跟你講。真的旁邊的人聽了都很惡心,他都講得出口。可是這是有目的的,等到目的達成了?見利就怎麼?義就忘了。有一段《格言》講得好,「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他是為了利益交往的,得到利了這個關系他就疏遠。「以勢交者」,因為你有地位、有權勢他才跟你交往,等你退下來,「勢傾而交絕」,他再也不來找你。「以色交者」,他是因為你的美色而跟你交往,「花落而愛渝」,你比較老了,或者有更漂亮的人出來,他就不理你了。「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接著講,『君子淡以成』,君子之交雖然平淡,但是念念都是成就對方的心,互相成就,所以正直。為什麼?不帶目的的,無欲則剛。「善相勸,德皆建」,我們有時候勸朋友勸不出來,很可能我們有擔心、有顧慮,那可能我們還有求的心,這個念頭很細都可以觀照的。『小人甘以壞』,小人之交雖然甜蜜,但是很容易就敗壞,得到利他可能就疏遠了。或者是現在跟你很好,是因為他達到目的;假如突然形式變成你跟他有利益沖突,朋友馬上變什麼?就變敵人。這個在歷史當中很多,這些小人共同的目標去陷害那個忠臣,兩個人好得不得了;等到彼此沖突了,狗咬狗就出來了,彼此互相攻擊,「小人甘以壞」。真正君子別人有過失不願意講,他有修養,不揚人惡。所以這句話也是意味,君子交朋友來輔助、鞭策自己的修養,鞭策自己的仁德,這樣他能成就道德。以友輔仁,這叫善友為依,大家共同的目標是成聖成賢,互相護念。小人因為都是利己損人,所以見利就忘義,很容易就變心了。

  在朋友之交當中,我們想到漢朝時候,張劭和范式之交。他們在太學一起讀書,後來各自回家了,約好兩年之後,范式要去拜訪張劭。張劭就很歡喜告訴他媽媽:我們兩年前約好,他要來找我。張劭的媽媽想兩年這麼長,他會來嗎?他果然當天來赴約,很守信諾。後來張劭去世了,臨終以前告訴他的太太:我死後,我的朋友范式會照顧你們,他是可以依托的,我的一個知心朋友。張劭去世了棺木就要拉走,要去埋葬,抬不了,動不了。而范式他們相隔這麼遠,作夢夢到張劭跟他說,他已經要離開這個世間。所以他夢醒以後,以最快的速度,就要趕來送他這個知心朋友最後一程。這個棺木提不走,他的母親非常了解張劭,就跟他說,難道是因為范卿沒有來,你覺得心事還沒了嗎?他媽媽才剛講完沒多久,就聽到馬車的聲音急速趕來。

  他媽媽一看一匹白馬,駕馬的人穿著素衣喪服趕過來,他母親馬上就說莫非就是范卿到了。最後范式到了現場,安慰張劭:天人永隔,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會照顧好你的家人。講完,你也應該啟程了,最後那個棺木就可以動了。這朋友之情,千裡之遠要去問候他的母親,你看這種情誼,「省其親」。然後保護他的家人家屬,「護其眷」,保護他的家眷。然後「葬其身」,把他安葬好,把他的墓都修好了他才離開。古人這憑朋友的情義,真是我們的榜樣。而且我們看,這一生能交到像這樣的朋友,人生得一知己,怎麼樣?死而無憾。所以諸位學長,你們遇到我們師長是賺翻了,你們在弘揚文化的路上,又遇到這麼多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你們真的是賺翻天。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50集
下一篇:蔡禮旭: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