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好處,就是不怨人,就是聚萬靈,找到他人好處後,按照他的人好處去做,就是聚他的靈,若看那個人好,一心就做那個人,就是活托生,人都是死後托生,其實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托生了,托生誰了?就托生成那個好人了。若是看哪個古人好,就按這個古人的好去用心,去做,就叫奪志,奪古人的志,就是立了這個古人的志,行了古人的事,就是做了古人的事,當下所做就是這個古人在做事,當下就是這個古人了。成聖成佛都不難,奪聖佛的志,當下就是聖佛了,即心即佛,看佛是如何用心,佛無心,佛看所有人、所有眾生都是自己,所有人、所有眾生的心就是佛心。佛無我無心。當下做到和佛一樣的用心就是佛了。看佛是怎樣做的,當下照佛所做的去做,當下也就是佛了。這就是即心即佛,即心做佛。奪王老善人的志,做王老善人的事,就是王老善人了。奪阿彌陀佛的志,做阿彌陀佛的事,當下就是阿彌陀佛了。
以前不會看人,專看他人的不好處,現在把它調過來,專看他人的好處,專找他人的好處。心要立志,非得找到他人的好處不可,尤其要找到自己曾經恨怨、討厭過人的好處。實在找不到好處的人,就得從反面找好處,就是壞人惡人也都有他們的好處,就看會不會找,就看會不會看,這個世間沒有一點好處都沒有的人,只要真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真找到了就好了。找好處就是挪界,從身心兩界挪到意界,若找到聖佛的好處,照樣去做,就是挪到志界。
現在大多數人專看他人的缺點和毛病,自己很煩惱很苦,他人的心裡也不好過,當然,日子就不會好過,都在深深的苦海裡生活。
比如,有兩個人,從陌生到初識,相互間越看越和得來,越處越投緣,很快的就發展成朋友了,成朋友後不久,就發現對方有缺點,對方愛耍心眼,愛占便宜。光玩嘴,越來越發現這位朋友不咋地,當然,後來朋友做不成了,可能還會反目成仇了。
再比如,現在的年輕人處對象,剛開始看對方哪樣都好,又好看,又帥氣,又懂人心。兩個人一拍即合,成對像了,在一起沒多久,就發現對方很多壞毛病,太任性,太爛,太邋遢,太髒,沒志氣。不懂人心,不會關心人,太自私。後來只好分手,分手後見面能夠說句話的還是好的,很多後來反目成仇,終生不說一句話。
現在的夫妻,丈夫或妻子,沒對外人說過對方不是的人太少了,妻子說丈夫如何不好,丈夫說妻子如何不好。後來夫妻間沒話說,沒有心裡話。有心裡話都和外面人說,現在網上聊天的成年男女大多數都是這樣,在家庭上,在夫妻間,都有煩惱,都有苦水,都對網友說心裡話,都希望在網友那裡得到心裡的安慰。只有網友才能懂得自己的心。家中的另一半已經不懂自己了。實不知,網絡裡面的才是虛假的,網絡裡面的和自己是一樣的,當初都是看對方好,才和對方結的婚,後來就不看對方的好處了,看到的都是對方的毛病。就這樣在心裡把對方否了,不和對方合心了。對對方產生了厭煩。說話煩、做事煩、碰自己一下更煩。因此,一說起自己的另一半,就很不舒服,很多怨言。這些怨言都是拿來對他人說的,現在沒說過對方是非的人不多了。沒說過自己兒媳婦或姑爺子是非的人也不多了。
是他們不好嗎?若是他們真的不好,自己怎會和對方結婚。是兒媳婦不好嗎?若真的不好,怎會讓兒子和她結婚。是姑爺子不好嗎?為啥把女兒嫁給人家。當然不是對方不好,正是因為當初看他們都好,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後來怎會變得不好了?是自己專看他人的缺點毛病了。
很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幾乎都是看錯了,聽錯了,自己想錯了,是自己的心發生了扭曲,自己的心偏了。自己的心變了。還不知道,還以為是他人變了,他人不好了,他人都錯了,他人對不起自己。
這樣的例子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也很多。現在的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煩,心裡都很苦,甚至時刻在恨怨惱怒煩中過日子。真的是在深深的苦海地獄裡中而不自知,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下到苦海地獄之中的。
有一位同修拜過二三十位出家人為師,一般出家人在這個人眼中是沒地位的,這些出家人都是名山名寺院的僧人,都是有名望的,甚至有何特別能力的。她是見到好的,有能力的、有名望的就拜師。到後來,這些師父都被這個人給否掉了。到處說這些師父如何不好。這些師父們真的都不好嗎?若都不好,他們的名望都是怎樣得到的呢?其中也許有個別人不一定完美,這些人中也一定會有好的吧。為啥當初拜人家為師,因為他們真的很好。為啥現在又把他們否掉了呢?他們都不好了。這個好與不好,是怎樣劃分的呢?就是自己的心念,被自己否掉的那些人還是那樣有名望。可在自己的心裡,那些人一下子變成名望掃地。每天在找善知識,找到一個,否掉一個。找到二三十個,否掉二三十個。還在繼續找善知識,眼睛越來越高,對善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樣還能找到善知識嗎?就是找到了,再找到幾位,那幾位以後還能是自己的善知識嗎?很難說,很難不被否掉。現在這個人苦惱的很。
為什麼他們都從善知識的地位一下子都變成了啥都不是?為什麼好朋友變成陌路人?為什麼心目中最完美的戀人,變得不完美。為什麼和睦的家庭變得不和睦。為什麼他人總有是是非非?自己真的是完美之人嗎?就沒有其它人議論過自己的是非對錯嗎?這些問題真的值得反思,該問問自己了。
王老善人曾有這樣一段經歷,他老人家和幾位善友走到某處,請求留住。那處人不允,最後那處人給王老善人他們一些圓蘑粉條,王老善人和善友們拿著圓蘑粉條往外走,走出去後,王老善人哈哈大笑。有人說,看把你樂的,給你一些圓蘑粉條把你樂成這樣。王老善人說,我不是樂這個,人人都在請神請佛,神佛都到家了,又給攆出來了。
說看把你樂的,給你一些圓蘑粉條把你樂成這樣。不難看出說這句話的人,有嘲笑王老善人之意。他以為王老善人見不得好,給點好處就高興,就樂。他確實看到王老善人拿著圓蘑粉條,確實聽到王老善人樂了。可他看到聽到後就以為王老善人見不得好處,誰給點東西就樂。這個想法,這個評價,是不正確的,這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用自己的心念感覺的,都是自己的心念,都是個人知見。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都不真,是自己看錯了、聽錯了、想錯了,評價錯了,還來嘲笑人家就更錯了。反思一下,是他人可笑還是自己可笑呢。
由此可知,我們看某人某事,對他人的評價又能有幾件是正確的呢?又有那一次不是看錯了、聽錯了、想錯了呢?又有哪一個念頭是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呢?以為別人是那樣想的,實不知,不是那人的想法,都是自己的想法,自己以為別人會這樣想,把自己的想法當成他人的想法了,對他人的評價就可想而知了,都錯了。是自己的心太過狹隘,心量太小,看他人的心量就不比自己的大了。自己是站在自己的層面上看的,聽的、想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大光王的妙光城,心量廣大的人,利益一切眾生的人看此城就非常廣大,妙寶莊嚴。心量小的人看此城,就是普通的一座城。
沒上學的小孩,看誰都是小孩,希望每個人都和他玩。幼兒園的小孩看誰都是幼兒,希望所有人都和他一起數一二三。只有把學問學得圓滿之人才會把所有人的學問層面看的出來。看得清楚,看得准。
王老善人說,身界人看誰都和自己一樣,都爭貪。心界人看誰都和自己一樣,使機弄巧,斗心斗志,耍心眼。意界人看誰都大意包含。只有志界人才能夠把所有界面之人看透,看准。不會看錯。而且沒說。
由上可知,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層面上看他人,用自己的心念猜測他人的想法,還不知道是自己猜測出來的,還以為就是他人的想法。大多數人都有煩惱有不開心,就證明都沒有到志界。志界人好也沒說歹也沒說,就是沒說。大多數人都有說,有煩惱。所以都沒到志界。志界人沒有五行性,也就是沒有脾氣禀性。看人做事都是用智慧。其它三界人都有五行性,就是有脾氣禀性。意界人看誰都高興,這些人看人有不高興。心身兩界人專門用心,心就是脾氣禀性,也就是說,心身兩界人專門用脾氣禀性說話做事。志界人全真。意界人真中假,心界人假中真。身界人全假。
通過學習善法佛法,才知道以往真的都是自己錯了,常被境界轉,常動念頭,經常怨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界面上,做著自己界面中之事,說自己界面中的話,每個人都對,讓身心兩界人說志意兩界的話,做意志兩界的事是不可能的。每個人是好是歹都對。若是都已經沒說了,也就都是佛了,就不是學佛人修佛人了,而是作佛。既然是學佛人,就一定有不足之處,錯誤之處。不合理之處,說錯話之處、做錯事之處。這個對錯,看是用啥來衡量,用志界來衡量,就都對,因為志界人沒說,志界人看誰都對,誰說啥都對,誰做啥都對,錯也對,對也對,沒錯沒對。都在自己的層面說話做事,哪能不對,真的都對,都正常。就好比,小孩子說小孩子話,做小孩子事,大人說大人話,做大人事,都對。不能說小孩子錯了,不能怪罪小孩子不會說大人話,不會做大人事。他們說的做的就是小孩子那個階段的話和事。當他們長大的時候,想讓他們再像小時候那樣說話做事,他們都不會了,都不可能了。無論小孩或大人所說所做都對。只是小孩子還沒有成人,還不會說成人的話,還不會做成人的事,不要勉強孩子說大人話做大人事,不要替他人著急,小孩子到成年人的年齡自然就是成年人了。到時候自然就成了。成了就會做成年人的事了。若三歲孩子,所說所做都是成年人的事,能把成年人嚇死。比如一個三歲男孩,非娶媳婦不可,取了個三歲的媳婦,第二年生個六斤多重的孩子,你說可怕不。
不要替他人著急,不要盼他人好。還沒到時候,到時候自然就都好了。就像小孩子,還是小孩子,到時候自然就長大了,別盼小孩子長大,別替孩子長得慢著急。盼也沒有用,若沒到長大的年齡,硬讓他們長大那是不可能的,著急也沒用,盼也沒用,不但不起作用,還會起反作用,弄得大人著急上火,小孩子不開心不快樂。為啥會替孩子著急上火,就是不明白孩子成長的道。真明白了,還會替孩子沒成人著急嗎?當然不能了。沒見過哪位爹媽非逼著三歲的孩子經商掙大錢的。因為,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其中的道理。
那麼,盼同修好,替同修著急,或者看同修做錯事了,說錯話了。這和成年人說孩子不會說成年話,不會做成年事有啥區別嗎?沒有。都是一樣的道理。看著都是成年人,都是同修,在一起學習,甚至有的已經學了幾年、十幾年。無論學過多少年,學到的、得到的不一定和學齡成正比,不一定和年齡成正比。學佛的成績,主要與累生累世修行所積累的善根有關,若累生累世都沒學過佛的人,讓他學佛很難,他不謗佛都很難。若前生沒學過佛的人,今生能夠聽學佛人說幾句話,到寺院溜達溜達,到處看看,有意無意的念一聲阿彌陀佛,就很好了,像這樣的人都是初種善根的人。能夠學佛之人,幾乎都是多生多劫學佛累積的善根所致。善根小的人發心就小,善根大的人發心就大,善根小的人明理就慢,善根大的人明理就快。看每個人的發心和明理速度就可以看出前世的善根大小。
所以,在學佛團體中,有很多同修,年齡有大有小,都在一起學習,有的學習速度快些,有的慢些,有的發心大些,有的發心小些,有的比較懈怠,有的比較精進,都正常。精進的人在精進,不精進的人也在精進,看著某人一點都不精進,實在講,就這樣對某人來說,已經是很努力了,很精進了,再讓他努力精進,他就不會了,想使勁,就是使不上勁,不會使勁,他也想好,也想成佛。就是速度提不上去,其實不是不努力,不精進,他做的都很好,是他的善根小些。有些人的善根大些,這個人的善根小些,這個理明白了,還怪某人不努力、不精進、不發心嗎?不怪了。不怨了。他們很努力了,很精進了,他們在慢慢的累積善根,慢慢來,不著急,快的正常,慢的正常。還替他們著急嗎?不替他人著急了。還盼他人好嗎?不盼他人好了。現在明白了,實際上他們都已經很好了。
每個人都很努力了,不能再替他人著急,不能再盼他人好了,替他人著急、盼他人好,實質上是說人家不好,說人家沒好,人家怎能好。替人著急、盼人好就是管人,就是用繩子牽著人,用念頭牽著人,這樣做自己不清淨,被管的更不清淨,本來就沒有清淨心,還被增加了一些念頭,心就更不清淨了。正是幫了倒忙。管急了,被管之人還會起怨心,甚至會有恨心,所以王老善人說,怨人是苦海,管人是地獄。管一分,別人恨一分。
有人家裡很窮,孩子不上進,當父母的天天著急,天天盼,盼家好,盼孩子好。急到一定程度、盼到一定程度,就變成恨了,恨家不起,恨鐵不成鋼,恨子不成龍。想想,天天怨家恨家,怨孩子恨孩子,家和孩子能好得了嗎?當然不會好了。這樣的父母能好得了嗎?也不會好了。弄不好都會急出火來,恨出病來,不但好不了,可能還會大禍臨頭。那麼,是哪裡錯了,替人著急,盼人好不好嗎?都是為他人著想啊,都是對他人好啊,這難道都錯了嗎?是的。這樣做真的不好,真的都錯了。不可以替他人著急,不可以盼他人好。自己好了才是真的好。自己還沒好就盼他人好,他人怎能好得了。光替人著急有啥用,自己沒學會就想讓別人會,別人怎能會,自己還沒學成就教人,希望他人和自己學習,快點成就,那是不可能的,自己成了算,自己成了,他人自然的照著成功的樣子學,也就自然都成了。自己沒成,讓他人學啥,自己沒好讓他人怎好。必須把念頭轉過來,自己學習,自己明理,自己成就。哪能自己學習他人明理,哪能自己學習他人成就。這是不可能的。誰學誰明理,誰明理誰成就。自己學自己用,學了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是修正自己的,不是修正他人的。不能自己學了不用讓他人用,不能自己學了讓他人明白。沒學的時候還好些,學了以後,看誰都不對,看誰都不如法,實際上就是自己沒學明白,是自己不如法。
那麼,為啥會看他人錯了,他人說錯了,他人做錯了呢?用什麼來衡量的呢?是真明理了後,用正確的理來衡量的嗎?那就看看正確的理是啥樣的,真明理就是成就,在善法裡就是志界,在佛法裡就是成佛。現在就從善法說,身界人都是別人不是,好怨人,從不認自己不是。心界人分別不是,從口頭上認不是,好怨人,專看他人不是。意界人爭不是,大意包含,看一切都正常。攬一切不是,不是是自己的,他人沒有不是,真認不是。志界人沒說,沒有不是,達透因果,一切為眾生,無人無我,人我一體。知道所有人的心念,知道所有人的根性,知道所有人的層面,哪能怨人,一切都對,所以沒說,一切都好,沒有人不好。
為什麼替人著急,為什麼盼人好,就是以為自己好了,他人沒好。以為自己行了,他人不行,自己學會了,他人還沒學會,自己會做了,他人還不會做。以為自己比他人強。問問自己,真的比他人強嗎?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層面上,都是用人心說話做事,自己替人著急、盼人好,不也是人心嗎?自己和他人有啥區別嗎?沒有。都是用人心。真的沒有區別嗎?有啊。這個區別很少有人能夠看得出來,很少能夠有人能夠意思到。有什麼區別?區別就是不如他人,他人比我強。自己不如他人還不知道,他人比自己強還看不出來,還以為他人不如自己,這該有多愚。到底是啥區別?自己有急的心,替人著急的念頭,盼人好的心,這都是妄心,都是雜念,都是外心,就是心外馳。心往外看。最該做的是,用已經明白的理,修正自己的心,內觀心性,正持己心。使自己內心清淨。現在不是,心都在外面,整天的都在想著他人沒好,他人差遠了。他人不如法,替他人著急盼他人好。這是修行嗎?這是修正自己嗎?這是修心嗎?不是啊,都反了,把心用反了。
替人著急,盼人好,就是用人心,就是心界人,替人著急,盼人好,就是有急心,就是有急火性,就有怨人心,他人若不聽話,自己就會有煩惱,就會有恨,恨他人不聽勸。實際上,自己還在心界,也就是自己還不明理,以為自己明理了,以為自己好了,實不知,自己還不如他人,他人沒有替人著急,沒有盼人好的心,沒有煩惱,更不會恨怨人,更沒有外持的心。是自己的心不清淨,他人的心清淨,也就是說,他人比自己好,自己都不知道,還以為他人沒好,還在幫助他人,他人早就好了,自己看不出來,自己在心界還不知道,所以看誰都在心界,看誰都沒好,替所有人著急,心界人,就是用人心想事、說話、做事的人。
那麼,再看看他人真的不如自己嗎?他人學了啥,懂得啥、會做啥暫且不說,就說他人明顯的好處,無論你說啥他都接受,你說他差遠了,他感覺自己真的差遠了,你說他沒學好,沒做好,他真的覺得自己沒學好,沒做好。他什麼都能夠接受。他沒有替人著急,沒有盼人好的心,沒有看人不好的心,沒有感覺比人強的心。這些個念頭都沒有,這些妄念都沒有。只是在努力的學習,努力做到修正自己。雖然知道自己學得不好、做的不好,一直在努力。而且佩服所有的人。認為所有人都比自己學得好,都比自己做的好。認真的向所有人學習。
由此可知,盼他人好,替他人著急,以為他人不好,實際上,他人比自己強多了。自己還不知道,還以為他人不如自己,真夠愚的。看清他人在哪個層面很好,最該做的是,一定要看清自己在哪個層面上,看清自己到底好沒好。自己還在用人心想事,用人心做事,用自己的心想人,用自己的心看人,都是個人知見,怎能看准人,自己都沒把自己的位子定准,怎能給他人定位。真好了的人沒說,自己滿心都是說。說的還都是他人。眼裡看著他人,心裡管著他人,他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看著,都管著,監督者,心都在外面,哪是在修心,那是在修自己的心,一直在修他人的心。這樣可不是在學佛,這怎能算是好。這樣下去就真的不好了。該覺醒了,別繼續太愚了。
最該做的是把念頭改過來,找他人的好處。為什麼找他人的好處,因為太苦了,太煩惱了,心裡全是看人家的不好處,哪能不煩惱,哪能不怨人。煩惱怨人能不苦嗎?心在深深的苦海地獄裡。能好得了嗎?沒個好了。
要想好,怎麼辦?找好處,專找他人的好處,這是從深深的苦海地獄裡往外拔民。找他人好處就是向上挪界,從身心兩界向意志兩界挪界。從極苦處向不苦、快樂,清淨自在的方向挪界。
以前專看他人不是,專門怨人,怨人家不好。看誰都像仇人似的,看誰不好就生氣,看誰不好心裡就難受,氣得肚子鼓鼓的,脹得難受,就是得了大肚子病。氣得心裡難受,心裡憋悶,心裡陰沉,心裡脹痛,前胸脹悶,前胸疼,心疼。
找好處就是不怨人。找到他人好處了,就不怨人了,他人的不好處也知道,但不再為這些煩惱了。找好處就是認不是。感覺到原來都是自己不好,他人都很好,自己看不到,只看他人不好,還以為自己比他人強,還以為比他人好。實不知他人比我好,他人比我強,他人比我清淨。
找到他人的好處了,自己的念頭就少了,心回歸了,心清淨了。這就是向上提升了,就是向上挪界了。找好處就是挪界。
找好處很好,若把他人的好處用上就更好了,只是找到他人的好處,只能把自己的心態轉變,不苦了,不煩惱了。把他人的好處用上,用到自己身上,那才叫妙,把他人的好處挪到自己身上來,就變成自己的好處了,把所有人的好處都找到,都挪到自己身上來,自己不就是集所有好處於一身的好人了嗎?這就是快速提升,快速向上挪界。
找好處就是翻世界。以前看誰都不好,心裡煩惱,整天怨人,自己整天在苦海地獄裡,現在找到他人的好處了,不再怨人了,心裡不苦了,不煩惱了,當時就從深深的苦海地獄裡出來了。這不就是把世界翻過來了嗎?把心念轉變過來就是翻世界。找好處就是翻世界。
看每個人就好比看在燈光下的大圓玻璃球一樣,只看閃光的一面,就對了,只要我們把,玻璃球轉動起來,對著燈光看,不就是處處閃光,處處放光嗎。干嘛非得鑽到圓球底下,專看陰暗的一面,這樣看越看越暗。看人也是一樣。
想要去習氣去禀性,把脾氣禀性去掉,想要化性,就離不開找好處。不找他人好處的時候,看啥都煩惱,看啥都不合自己的心,看誰都不順眼,自己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自己的內心反應,都是脾氣禀性當家。真找到他人的好處了,自己的心就舒服了,那些現象都沒了,心平氣和,看啥都合心了。心清淨了,脾氣禀性都沒了。這不就是去習氣化禀性了嗎?把脾氣禀性都去掉了,找好處真好,
學習善法的人,特別是學習很長時間善法的人,沒事的時候該問問自己,自己是否真的在學習善法,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的所言所行,真的都在道中嗎?把自己的心念和善法對比一下,把自己的所言所說和善法對比一下,把自己的作為和善法對比一下。就會得到結論。看看自己是否想對了,是否說對了、是否做對了。自己是否在道中,就一目了然了。
認清他人是聰明,認清自己才是智慧。若還認不清自己,以為認清他人是不可能的,所謂的認清,看清楚某人某事,都是妄談,都是自己的個人知見,都是用自己的習氣禀性想出來的,看出來的,得到的結論都是自己的個人知見。要想認清他人,就得認清自己,要想看清他人就得超越他人。要想看他人是否開性、開悟,就得自己開悟,自己若沒開性、沒開悟,就評價他人是否開性、開悟,就是妄談,換句話說,若真的有開悟之人,也認不得。更看不出來。
做活計是心作活計。無論是哪個層面的人,做哪個層面的事,看是身體在做事,實際上是心在做事,心在哪個層面上,就在用哪個層面的心在做事。所以要修心,心好了就會做活計,心若不好,就不會做活計。若是做到,無人無我,人我一體,真正做到無我了,也就是沒有我的心了,就不在用心做事了,完全用智慧,隨緣做事。
找好處就是成佛的妙法。真會找好處的人,專看所有人的好處,所有人的缺點也都知道,有缺點都正常。找聖賢人的好處,找到聖賢人得到好處的方法,把這個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用來修正自己的心,真的用上了,按照聖賢人的方法做了,當下就是這個聖賢人了。若看哪位神佛好,就找到這位神佛的好處,找到這位神佛成佛的方法,照樣子修正自己的心,照樣子去做,當下就是這位神佛了。看王老善人好,就把王老善人成為善人的方法找到,把方法用上。就是把自己的用心換成了王老善人的用心,用王老善人的心用心,用王老善人的心做事,就是把王老善人給挪到自己身上來了,就是奪王老善人之志,就是做王老善人之事,當下就把自己的界面挪到志界上了,當下就是王老善人了。若看阿彌陀佛好,就發阿彌陀佛的心,一切為了眾生,柔和忍辱一切眾生,慈悲一切眾生,不執著一切法,一切法空,做到無人無我,人我一體。真正的無我。心裡一句阿彌陀佛,念念是阿彌陀佛。一切所行都是為了眾生。當下用心就是阿彌陀佛的用心,當下所做就是阿彌陀佛在做。即心即佛,即心做佛。真找好處,真會找好處,真的把他人的好處用上,真的是成佛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