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做一絲一毫善事,都會在冥冥中得到地藏菩薩擁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

  “縱發善心,須臾即退”:等一等,他就後悔了:嗯!我捨這麼多錢,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處?好像梁武帝似的──我造了這麼多廟,度了這麼多僧,布施供養,我這功德有多大呢?不知有沒有功德?然後就退心了。須臾,是在很短的時間,就退失空空。

  “若遇惡緣”:假設遇到惡緣。所謂惡緣,就是不淨的緣,而不淨的緣就是墮落的因緣!凡是作種種墮落的因緣,都是算惡緣。好像你作愚癡事,或者起一種瞋恨心,生一種貪心。你有貪欲心,就貪財、貪色;有瞋恨心,就想殺人放火;愚癡心,不能得到的,卻想要得到。這都是惡緣。“念念增長”:是一念比一念的增長,這種的念,這種的心,一念比一念強壯。

  “以是之故”:以這種緣故。“吾分是形”:這是釋迦牟尼佛說,因為眾生這樣難度,他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這種種的緣故,所以我釋迦牟尼佛分開我的身形,“百千億化度”:用百千萬億種方便的法門來教化眾生。“隨其根性,而度脫之”:隨他們的根性來度脫一切的眾生,令他們離苦得樂。

  【地藏。吾今慇懃以天人眾。咐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釋迦牟尼佛又說,說“地藏”啊!“吾今慇懃”:我很慇懃的,就是我對你有很大的期望。“以天人眾”:以天上和人間的人,所有一切眾生。“咐囑於汝”:將他們托付給你,交代給你。“未來之世”:將來,就是你我現在都包括在內。你看當時,地藏菩薩和釋迦牟尼佛簽這個合約的時候,把你我眾生都包括在內。“若有天人”:假使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你看!這等於你我都包括在內了。你也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也是善男子、善女人;我們都不是惡男子、惡女人。惡男子、惡女人在這裡是坐不住的,一坐,屁股就好像坐到針一樣,要跑了。因為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坐到這個地方,坐下就不願意走了,愈聽愈歡喜聽;愈歡喜聽,愈覺得有意思,所以就不會想走了。

  “於佛法中”:你看我們有希望了吧!我們大家都不要擔心,現在,釋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薩簽這個合約,講得清清楚楚的!說,於佛法中──在佛法的裡邊,“種少善根”:種一點點這麼多的善根,這有多少呢?“一毛一塵”:一根毫毛這麼多;或一塵,一粒微塵那麼多。“一沙一渧”:恆河沙那麼多中的一粒沙、一滴水。“汝以道力”:他雖然做的少,可是這都有善心,你要用道眼觀察,用你的神通、神力、慈悲、智慧、辯才,這種道的力量來“擁護是人”:你保護這修少善根的人,令他“漸修無上”:令他一天比一天修多一點,一天比一天明白多一點,修這無上道。“勿令退失”:不要令他退失菩提心。

  有人會說,經上說做這麼少,就得到地藏菩薩的擁護;而我們做這麼多,也沒有得到地藏菩薩的擁護。我沒看見地藏王菩薩來擁護我啊?沒有看見地藏菩薩擁護你?你知道嗎?如果不去做這個少少的善根,或者多多的善根,那有一次撞車,或者就撞死了,而你雖然受一點輕傷,但是還沒有死,這就是地藏菩薩擁護你。說是生病怎麼忽然間就好了,你說這要不是地藏菩薩擁護,你會有這樣感應嗎?又有一個人說,我也沒有撞過車,也沒有生過病,那是地藏菩薩沒有保護我喽?唉!你知道?你有一次過海,那只船幾乎要翻了,但是地藏菩薩保護著你,船沒有翻,不過你不知道而已。

  又有的人說,我就沒坐過船,但你坐過飛機,飛機沒有失事,這也是地藏菩薩的保護。好像有的人,坐到飛機上就害怕,怕飛機會不會從空中掉下去呢?那麼高。為什麼他怕呢?就因為過去造的業障造得很重,所以現在怕這個業障害他墮下去,所以就生出恐懼心,但是幸虧學佛法了,所以這飛機沒有從空中掉下來。有的人說,我什麼都不怕,你不怕?那是地藏王菩薩給你的膽子,保護著你。以上種種的情形,這地藏王菩薩最是靈感。你們無論哪一位都應該相信地藏王菩薩,因為地藏王菩薩和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簽的這種合同,是相當的厲害,保護著你我現在一切眾生了,因為地藏菩薩有責任的,你不要不相信。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頂禮宣公上人

  隨喜諸位師兄聞法

  恭錄於宣公上人講述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上一篇:貢唐倉仁波切:《西游記》是一部“經變”巨著
下一篇:修行不是研究佛法,而是培養靈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