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五

  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此為三。一依事釋,二附文釋,三法門釋。各有略廣。略明依事釋者,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故能進於宏經口業之行也。略明附文釋者,先附上品文,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如來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座,故般若導行,進。又附此品文,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也。略明法門釋者,安名不動。樂名無受。行名無行。不動者,六道生死,二乘涅槃所不能動。既不緣二邊,(生死、涅槃。)則法身無動搖。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名為常住不動法門。上文雲,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澹泊,未曾有散亂。即此義也。無受者,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圓教中五受生見,亦皆不受。(先約外道四句及以絕言,名為五受。次約藏通別各各四門及一絕言,亦各五受。後約圓教四門及一絕言。若未證實而生著見,亦名五受。體教入理,理無所受,方名不受。)有受則有苦,無受則無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無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無受則無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賢聖行,故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也。

  次更廣事釋,夫安樂者,即大涅槃,從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從因得名也。若常見外道行於苦行,則因果俱苦。若斷見外道,恣情取樂,則因樂果苦。若析法二乘,無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小乘涅槃)則因苦果樂。今是如實巧度,故因果俱樂。大(般涅槃)經雲,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聲聞緣覺。定樂行者,謂諸菩薩。今於菩薩中,應更分別:三藏菩薩,有教無人。通教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因果俱偏。(不破無明故)別教菩薩,因偏果圓。(次第觀,僅破十二品無明)圓教菩薩,因果俱圓。(一心三觀,能破四十二品無明故)今以俱樂俱圓之妙果妙因,稱為安樂行。

  次更廣附文釋,安樂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義,謂三德秘藏。行有三義,謂止行,觀行,慈悲行。止行者,三業(身口意)柔和,違從(逆順二境)俱寂。即是體法身行。上文所謂如來衣也。觀行者,一實相慧,無分別光,(光即是智)即是體般若行。上文所謂如來座也。慈悲行者,四宏誓願,廣度一切,即是體解脫行。上文所謂如來室也。總此三行,(止行觀行慈悲行)為涅槃道。總於三德,為行之境。境稱安樂,道稱為行。大(智度)論雲,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因時用此三法,(止行觀行慈悲行)導三業為行。三業淨故,即是淨於六根。六根若淨,發相似解而得入真。(分真)果時名為佛眼佛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斷德。因名觀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又:因名三業,果名三密。(身密口密意密)因時慈悲導三業利他,果時名三輪(身輪口輪意輪)不思議化。如此觀時,無復分別。一切法中,悉有安樂性。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名安樂行也。

  問,此安樂行,有何次第?答,法華圓行,一行無量行。不可思議,何定前後。(怎麼定前後次序)今一往隨文說者,法師品略示宏經,則以益他為本。故先明入室。此品辨惡世宏經,安諸逼惱,故先明著衣。(克實而論)前後互現耳。若約行者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乖(違)寂起相,則應先以般若蕩累,(蕩除塵念)是坐如來座。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體慈悲,愍眾故行道。次入如來室。既以慈悲化世,必涉違從,(逆順之境)決須安忍。次著如來衣。然說雖次第,行非次第。行時入空,即具一切法,況慈忍耶!四安樂行者,一是止觀慈悲導身業,二是止觀慈悲導口業,三是止觀慈悲導意業,四是止觀慈悲導誓願也。身業有止故,離身粗業。有觀故,不得身(不著身見),不得身業,不得(我)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夫地。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二乘地。有止行故,著如來衣。有觀行故,坐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即成斷德。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資成智德。智德能通達斷德。是名身業安樂行。馀口意誓願亦如是。此品來意者,(佛何以說此安樂行品)若諸大菩薩受命宏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緣(知對機說法),神力自在。非復濁世惱亂所能障阻,不俟(待)更示方法。(宏經方軌)若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世宏經,為(五)濁所惱。自行(既)不立,亦無化(他)功。為是人故,須示安樂行也。

  丁此跡門流通第五品經。文分為二。初問,二答。戊初中二。初歎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法宏經,二問始行菩薩雲何惡世宏經。己今初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稀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己二始行菩薩雲何惡世宏經

  世尊,菩薩摩诃薩、於後惡世、雲何能說是經。

  戊二答為三。初總標章,二解釋修行方法,三總明行成之相。己今初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诃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己二解釋修行方法四。初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庚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辛長文中二。初標,二釋。壬今初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詣(到)理略說,名行處。即約正行。附事廣說,名親近處。即約助行。然說有廣略,理無淺深也。具如下釋。

  壬二釋二。初釋行處,二釋親近處。癸今初

  文殊師利,雲何名菩薩摩诃薩行處,若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诃薩行處。

  釋此為三。初約一法,謂一實谛。次約二法,謂生法二忍。三約三法,謂不思議三谛也。初一實谛者,為一切所歸,為一切作本,而遍無分別。為一切所歸,故雲住忍辱地。諸法歸之,故名為地。眾行休息,故名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如來衣也。(理雖無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行即不行,故雲行於不行之行。)為一切作本,故雲柔和善順等。眾行得理而成,譬如萬物得地而生。若得理本,在剛能柔。在逆能順,在暴能治,在驚能安。無量功德,從中道一實地生。地無所生而生功德,此即不行行之行,如來室也。(依理不行,而行於行。)遍無分別,故雲又復於法等。謂了知行與不行,性相無二。見諸法實,名不分別。亦無不分別相可得,名為亦不行不分別。即是非行非不行之行,如來座也。(於法無所行,故雲非行。亦不行不分別,故雲非不行。)無三行而三行,故名為行。同一實谛,故名為處。初約一法釋行處竟。

  次生法二忍者,即生法二空也。此與二乘不同。二乘生空,但破界內我執。二乘法空,但破界內邪因緣、無因緣法執。今明圓教二空。約十界假名即中道故,無復十界假名可得,故名生空。約十界實法即中道故,無復十界實法可得,故名法空。若更開者,即為四忍。謂伏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或為五忍,則更加信忍。今且約四忍消文,而與別永異。別教伏順二忍,是生忍位,則淺(不破無明故)。無生寂滅二忍,是法忍位。則深。(能破一至十二品無明)圓教不爾。二忍四忍,悉通初後。何者?二空之理,即是中道。初修四忍,入於中道,見二空理。乃至後心,亦只窮(究盡)二空理。故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若約無淺深判四忍者,從初發心,圓伏五住,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初後皆不違實相故。皆名順忍。初後悉不起二邊心故。皆名為無生忍。初後悉休息眾行故。皆名為寂滅忍。(凡夫在迷,理即二空四忍。聞經生解,名字二空四忍。圓伏五住,觀行二空四忍。六根清淨,相似二空四忍。四十一位,分證二空四忍。妙覺極果,究竟二空四忍也。)經雲,住忍辱地,即住二空四忍地也。柔和,即伏忍。善順等即順忍。聞生死苦,不匆卒畏懼。聞涅槃樂,不匆卒求證。聞佛常與無常,二乘作佛與不作佛,生死涅槃異與不異。佛道長短難易。非長非短,非難非易等,皆不驚怖。故名順忍。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即無生忍。亦不行不分別,即寂滅忍。前二名生忍,後二名法忍。從始至終,以二空理忍諸法,是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是坐如來座。愍諸眾生,是入如來室。二空四忍名為行,理即是處。故雲是菩薩行處也。次約二法釋行處竟。

  三約不思議三谛者,住忍辱地,總論三谛。如有地可據,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真谛,能忍界內界外虛妄見愛寒熱等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者,安於俗谛。忍眾根緣,稱適機宜,故不卒暴。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谛。能忍二邊,故雲無所行。正住中道,故雲觀如實相。亦不得中實,故雲亦不行不分別。此則據三谛之地,名為處。忍五住之辱,名為行。行亦為三:謂止行。即行而不行,著如來衣。觀行。即非行非不行,坐如來座。慈悲行。即不行而行,入如來室。是謂約三法釋菩薩行處,明宏經方軌也。

  癸二釋親近處三。初約遠論近,二約近論近,三約非遠非近論近。子初約遠論近,文為十。初遠豪勢,乃至十遠畜養。於中九是生死,第五二乘一種是涅槃。二俱遠離,乃名親近中道。丑遠豪勢

  雲何名菩薩摩诃薩親近處。菩薩摩诃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恐始學(菩薩)行人,恃附勢力,(行事)失正道故。(若親近豪勢,)初似小益,久則大損。

  丑二遠邪人、邪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亦雲淨裔。在家事梵者也。尼犍,此翻離系。出家外道之通名也。路伽耶陀,亦雲韋陀。西域外道典籍,依於愛見而為答釋者也。逆者,徵問之謂。即是依於愛見而為問難者也。正觀未成,切須防(彼)斷(絕交往)。恐其染習,迷於正理。

  丑三遠凶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那羅,此雲力。即角力戲也。不親近者,恐散逸(疏散放逸)故。

  丑四遠旃陀羅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近旃陀羅,令人無慈。(是殺生惡人故)

  丑五遠二乘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土大小兩乘,各居不雜。故雲或來。(彼)既未受大,勿妨(其)小志,故雲隨宜說法。

  丑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诃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YIN)欲想最能殺害菩提心故。

  丑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不男最能壞亂菩提志故。五不男者,一生不男。謂胎中或初生時,便缺男根。二犍不男。謂截去或爛壞等。三妒不男。謂因他YIN欲,乍有根起,而無根用。四變不男。謂見男變女,見女變男。(具二性,交變其根)五半不男。謂半月有(根)用,半月不能。此皆宿造惡業,今感惡報。不任載道。(非載道器)非佛法器。故名重難。不得出家。亦不應與(之)親厚。

  丑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獨入他家,恐招危害。一心念佛。障難悉除。

  丑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余事。

  律中若為女人說法,須有男子知好惡者在旁。若無有知男子,不得過五六語。皆是遠嫌避疑,勿令增他不善心也。

  丑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少年之人,習性未定。自畜則妨修正業,同師則娆亂請益故也。初約遠論近竟

  子二約近論近。是附定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上直明不暴不驚,今廣出修定之心,修定之處,修定要門。以定力故,在暴而治,在驚而安。

  常好坐禅,在於閒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常好坐禅,是修定之心。好於中道實相禅法,即五法中欲。兼攝得精進、念、巧慧、一心也。在於閒處,是修定之處。即五緣中處也。修攝其心,是修定要門。謂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也。呵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皆是劫功德賊。深知其過,休息貪染。棄五蓋者,謂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蓋覆定慧。故須急棄。調五事者,謂調食,不饑不飽。調眠,不節不恣。調身,不寬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心,不沉不浮。此二十法,一一皆有事相理觀,具如摩诃止觀,須者尋之。行五法者,欲得初禅,亦須五法。乃至諸禅,(指四禅八定世間禅定)亦復如是。今約圓觀,則是欲從二邊正入中道。不雜二邊為精,任運流入為進。系緣法界,一念法界為念。修中觀方便名巧慧。息於二邊,心水澄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為不二其心,清淨常一,能見般若也。以此戒定二門為前方便,是故結雲,初親近處。

  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是附慧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文分為三。初總標境智,二別釋,三結成。丑今初

  ‘復次、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空,

  觀者,中道觀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空者,不思議第一義谛也。若單論智,智無所觀,故舉一切以顯皆空。此空即是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今菩薩初心,便以中道止觀而觀察之。所謂從始至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故能開示悟入,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也。

  丑二別釋

  ,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如實相句,別釋所觀十法界境。不顛倒以下,別釋能觀中道智也。二邊三谛無一異故,名之為如。非七方便,故名為實。以實為相,故言實相也。(二邊對中,中必三谛。三而不三,名無一異。三谛如實,對七方便辨異,故雲實耳。實即無相,遍相一切。)不顛倒者,無凡夫常樂我淨四倒,無二乘無常、苦、無我、不淨四倒,亦無出假常樂我淨四倒。即是非榮非枯雙照榮枯,正中道觀也。不動者,不為二死(分段、變易)所動也。不退者,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輪轉生死,不如二乘轉凡為聖也。如虛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觀智亦但有(名)字,求不可得也。無所有性者,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無因性也。一切語言道斷者,離四句,絕百非,故不可思議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謂所破能破,稱理故,俱不生。則行位因果等皆不生也。不出者,如來所治,全體即是,故無可出,畢竟不復發也。不起者,以入理故,一切方便理教皆寂滅也。無名者,一切名所不能诠。即不顛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名之也。無相者,一切相所不能狀,即不顛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形容之也。無名,即是性空,無相,即是相空。實無所有者,重歎觀體非二邊之有也。無量者,非(五)陰(六)入(十八)界等諸數法也。無邊者,非偏小等諸有分限法也。無礙者,遍入一切諸法也。無障者,無有一法能遮止也。雖復多句,只是能觀之智,無相無作,與所觀之境稱實相應耳。

  丑三結成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二親近處。

  但以因緣有者,結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二邊。理性畢竟清淨。如上所說,非解非惑。而從惑因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生死涅槃,如六龍舞。從顛倒故有生死,由生死故有涅槃。故皆從顛倒生。由有生死涅槃,故有十界一切諸法可說。而十界一切諸法,畢竟皆空,皆如實相也。又,因緣有,有於涅槃。從顛倒生,生於生死。由有涅槃生死,故有可說。而中道實相之體,證涅槃而非涅槃,在生死而非生死,終不可說。故菩薩常樂觀之。觀涅槃是真谛,生死是俗谛。涅槃生死所依之體,即非涅槃生死,是中谛也。又,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谛境也。故說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不思議三觀也。又,經文有十九句。初一句是總。後十八句,對大品(般若)十八空。如實相,即第一義空。不顛倒,即內空。內無六入我,我所執,故不顛倒。不動,即外空。外不為六塵所流動也。不退,即內外空。十二入皆空,故言不退。不轉,即空空。空破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既空故,無復能轉,故言不轉也。如虛空者,即是大空。執方計破,故言如虛空也。無所有性,即畢竟空。諸法無遺馀,故名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所有性也。一切言語道斷,即一切空。一切空不可說,故言語道斷也。不生,即有為空。有為是因緣和合。既不合,故不生也。不出,即無為空。無為名出離。出離法空,故名不出也。不起,即無始空。求原初不可得,故無起也。無名,即性空。無相,即相空。並可解。實無所有,即不可得空。無量,即有法空。有法則有量。有量既空,故言無量也。無邊,即無法空。無法則是邊表,今空故無邊也。無礙,即是有法無法空。二俱不可得,故言無礙也。無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無障也。十八空皆是中道正慧,皆名為空。隨十八種境,故言十八(空)耳。大經雲,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用十八空釋十八句也。今更私作全約境釋。謂菩薩觀一切法無不皆空。一切法皆如實相。一切法皆不顛倒。一切法皆不動,皆不退,皆不轉。一切法皆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一切法皆無名,一切法皆無相,一切法皆實無所有。一切法皆無量。一切法皆無邊。一切法皆無礙無障。此顯百界千如諸法,一一無非實相。即權而實,即俗而真也。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此顯實相無相之體,隨染淨緣,具造十界百界千如一切諸法。即實而權,即真而俗也。權實不二,乃是圓融不思議之二谛。其體相即。即名為一實谛。言空則一切皆空。言有則一切皆有。言中則一切皆中。復名為圓融三谛。非一二三,而一二三。雖一二三,而真理不當名一二三,復名為圓妙無谛。常樂觀如是法相,即是正觀不思議境。是故結雲,第二親近處也。問,前雲行處是正行,親近處是助行。今第二親近處,雲何即名正觀?答,前不雲乎,(前面不是說麼)詣理略說,名行處,略說名正。附事廣說,名親近處,廣說名助。(但)說有廣略,理無淺深。圓家正助,(說正說助)正助並圓。直是(簡直是說)非正非助,圓道妙理。約廣文能闡理觀,名為助耳。初身安樂行中,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三。初頌標,二頌釋,三明行成。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 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壬二頌釋二。初頌約遠論近,二頌非遠非近。長文分釋行處,親近處。頌中取意合頌,不復次第。正顯文有廣略,理非淺深也。癸今初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一)凶險戲者,(三)及旃陀羅、(四) 外道梵志。(二)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 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 好戲笑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來, 到菩薩所、 為聞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 不懷希望、而為說法。(五兼第十)

  寡女處女、 及諸不男, 皆勿親近、 以為親厚。(六七)

  亦莫親近, 屠兒魁脍, 畋獵漁捕,為利殺害,

  販肉自活, 炫賣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親近。(又四)

  凶險相撲, 種種嬉戲, 諸YIN女等,盡勿親近(又三,又六)

  莫獨屏處、 為女說法, 若說法時, 無得戲笑。(九)

  入裡乞食, 將一比丘,若無比丘, 一心念佛。(八)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 能安樂說。

  增上慢人,謂坐禅得小輕安,妄謂有所證得者也。貪著小乘三藏學者,謂專圖名相口耳學問,不肯觀心修證者也,名字羅漢,謂假名阿練若也。深著五欲,謂於色聲香味觸五塵之中隨有偏嗜者也。求現滅度,謂但求小乘果證,無大慈悲者也。著五欲,是生死邊。求滅度,是涅槃邊。二皆勿近,應近中道明矣。此皆長文近處所列,而今結雲,行處近處。故知正助但約廣略,決無淺深。

  癸二頌非遠非近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 實不實法,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別教名上法,通教名中法,藏教名下法。鹹開(顯)入圓,無復藏通別法可得,故不行也。六凡法界惑業苦等,名有為有漏法。四聖法界功德智慧,名有為無漏法。十界真如平等之性,名無為法。有為色心,暫有體用,名為實法。(二十四)不相應行,依於色心分位假立,名不實法。又或有為名不實法,性生滅故。無為名實法,性不改故。或有漏名不實法,以違性故。無漏名實法,以稱性故。或一切實,二俱稱谛故。(有為是俗谛,無為是真谛。)(或)一切不實,情有理無,理有情無故。(有漏,情之所有,理之所無。以理無故,名為不實。無漏,理之所有,情之所無。以情無故,名為不實。)今皆不行者,由觀諸法如實相,則有為亦實相,非復有為。無為亦實相,非復無為。實亦實相,非復是實。不實亦實相,非復不實。故不行也。此頌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也。亦不分別是男是女者,男即是慧,女即是定。定慧之法,性本絕言,故不可分別也。不得諸法者,常自寂滅相故。不知不見者,遠離能取所取戲論相故。此頌亦不行不分別也。

  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 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此略頌觀一切法空等文也。無有常住,遮於真谛。亦無起滅,遮於俗谛。真俗雙遮,正顯中道。言略意周矣。

  顛倒分別, 諸法有無, 是實非實, 是生非生。在於閒處、修攝其心, 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 皆無所有、猶如虛空, 無有堅固、 不生不出, 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此頌從顛倒生,故說以為所觀之境,兼頌約近論近以為方便。然後重頌正觀一切法空等也。上文附戒附定,合為初親近處。慧名第二親近處。今以定慧合頌,而頌戒門。則雙結行(處)近(處)。正顯三學互融,事理不二也。問,上雲(一切法)無有常住,今雲常住一相。何也?答,若對起滅而言常住,則是情計,是故須破。情計破已,理本常住。又,對起滅而言常住,則有二相。(一起滅,一常住)今一切法皆無所有,則無起無滅,當體常住,故名一相。一相即實相,實相即諸法而非諸法。諸法即非法,故名實相也。二頌釋竟

  壬三明行成三。初標行成,二釋行成而得安樂,三頌總結。

  癸今初

  若有比丘, 於我滅後, 入是行處、 及親近處, 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事成(指入行處、親近處無過),則外議無失。理成(指理觀成)則內心無滯。故(說經)無怯弱也。

  癸二釋行成而得安樂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從禅定起。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 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

  其心安隱, 無有怯弱。

  此釋安樂之因。因修禅定,止於過惡,得人無我,(破人我執)外則不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我,(破法我執)內無顛倒。是以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

  癸三頌總結

  文殊師利, 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 說法華經。

  初身安樂行竟

  庚二口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辛初中二。初標,二釋。壬今初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壬二釋為二。初止行,二觀行。止行防非,是如來衣。觀行說法,是如來座。又,止行拔苦,觀行與樂,是如來室也。

  癸初止行又四。初不說過,二不輕慢,三不歎毀,四不怨嫌。子今初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人雖有過,於我何與(有何相干)只應內省,何暇非他。若喜談人過者,如揚糞穢,自薰薰他。損惱實重,非安樂行也。一切經典,皆是如來方便隨宜所說。如食石蜜(冰糖),中邊皆甜。安得有過。說經典過,皆由不解權實妙理,故亦非安樂行也。

  子二不輕慢

  亦不輕慢諸余法師,

  不倚圓而蔑偏,(不恃自說圓頓法而輕他說偏漸法)不重實而輕權。(不只重實法,而輕視權法)佛尚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谛,豈可自恃,不護物機。

  子三不歎毀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贊歎其美,

  人皆惡聞其短,故不談短。面譽(當面阿谀恭維)彼人,則如對毀此人,故不稱長。大論雲,自贊者是貢高人。自毀者是妖惑人。贊他者是谄佞人。毀他者是讒賊人。智者應以四悉籌量而護自他。又日藏經雲,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禅,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他短,不說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服知足,不放逸行。系念思惟,心不馳散。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此皆安樂行之相也。於聲聞人等者,根性不定。若歎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訾二乘,或令彼大小俱失,兩無所取(無所適從)也。

  子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謂彼人彼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謂彼人彼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絕說過之源,故不生怨嫌心也。大集經雲,過去拘留孫佛法中,有一比丘發菩提心,誦持大小乘法聚,各八萬四千。意嫌頭陀比丘不誦經典,猶如株杌(枯樹樁)。由此墮獄,受大苦惱。從地獄出,受羅剎身。至賢劫佛(世)樓至佛時,方脫鬼身。常人尚爾。況安樂行。為宏大典,將護小行。安得不慎其心念耶!怨深嫌淺。(須)淺深俱捨,方稱正行。此口安樂行。所言(不怨嫌)心者,為制口故。初止行竟

  癸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苟執,不逆人意。不違法相,故不以小乘法答。若見無大機而為說小,則令得方便益。若不見無大則為說小,則恐妨其(聞)大(機)緣。故深位(大士)有知機之智,則可隨宜說法。始行(菩薩)無鑒物之能,但可說大乘法也。口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三。初頌標,二頌釋,三明行成。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隱說法,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安隱果,即入如來室也,於清淨地而施床座,即坐如不座也。以油塗身四句,即著如來衣也。以此三法而導口業,名安樂行。

  壬二頌釋二。初頌止行,二頌觀行。癸初中四。初頌二不輕慢,二頌三不歎毀,三頌初不說過,四頌四不怨嫌。長文俱約止善說,頌中皆約行善說也。子今初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前人)慢(法),則不隨(問為說),隨(說),即(問者於法)不輕慢意。

  子二頌三不歎毀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 諸優婆塞、及優婆夷, 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但依於義(而答),不談人好惡也。隨義而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若問答相難诘,相上下。(互相難诘互有高下)若勝(若)負,則自知,(不強辭奪理)是為智者語,一可答也。若自(狂)放(縱)恣,(出語唯我為是,)敢有違者誅之,是為王者語。若長短,是非皆不知,惟覓(求爭)勝,是為愚者,二不可答也。

  子三頌不說過

  因緣譬喻, 敷演分別、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若樂說人及經典過,生人毒念。(怨嗔惡念)今不說,故使(彼)發心入於佛道。佛道從喜生也。

  子四頌四不怨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 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怨嫌心起,則(於所修法必)懈怠憂惱。今(為之)慈心說法,則(必)精進歡悅也。初頌止行竟

  癸二頌觀行

  晝夜常說, 無上道教,以諸因緣、 無量譬喻、開示眾生,鹹令歡喜。 衣服臥具,飲食醫藥, 而於其中無所希望。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眾亦爾, 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說無上道,即頌但以大乘法答。願成佛道,令眾亦爾,即頌令得一切種智也。二頌釋竟

  壬三明行成四。初標行成,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四格量功德。癸今初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癸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物,蠅則不來。

  心無嫉恚、 諸惱障礙,亦無憂愁、 及罵詈者,又無怖畏 加刀杖等, 亦無擯出, 安住忍故。

  癸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

  若內無過,如長文中說。若內有善,如偈中說。

  癸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 說不能盡。

  二口安樂行竟

  庚三意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辛初中三。初標,二釋,結行成。壬今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壬二釋二。初止行,二觀行。止行是衣,觀行是座,拔苦與樂是室也。癸初中四。初不嫉诳,二不輕罵,三不惱亂,四不诤兢。子今初

  無懷嫉妒谄诳之心,

  不耐他榮,名為嫉妒。由貪故嗔,嗔垢之最重者也。險曲(欺)罔他,名之為谄。藏逆露順,不任(奉)教誨。貪癡為體,正與道相違也。矯(假)現有德,以圖利養,名之為诳。由貪癡故,墮邪命法。謬膺恭敬,招苦無窮。故此等心,皆是學道大障。苟有其一,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可宏通大法,上求下化耶!安樂行菩薩,急須棄之。

  子二不輕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彼既發心學佛,便墮(在)未來佛數。縱令煩惱習性不同,互有長短。但取其長以自益,勿求其短而忤(逆)彼也。

  子三不惱亂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四眾各有求三乘人。所求三乘,義攝藏通別之三教,此三教法,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循循善誘,為實所施之權。四眾苟能依之求道,自可漸引歸圓。若自恃圓解,呵其去道尚遠。自恃薄有行門,呵其放逸懈怠。彼既被呵,便生疑悔。進不能薦取圓理,退不能遵守三權。即是惱亂行人,招過不小矣。若具知根智眼,乃能與奪(贊許否定)適宜。

  子四不诤兢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诤競。

  名字位人,薄解文義,未能念念觀心。每於消文釋義而起诤兢。只此诤兢,便名戲論。何況縱恣習氣,言語嘲谑,濁亂心神,增長放逸。非安樂行,切須戒之。初止行竟。

  癸二觀行四。初大悲想,治嫉诳。二慈父想,治輕罵。三大師想,治惱亂。四平等說法,治诤兢。子今初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既起大悲,誓當拔苦,何忍嫉之谄之诳之。

  子二慈父想治輕罵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既學佛道,即未來佛。佛即我等大慈悲父。何可輕罵,求其長短。

  子三大師想治惱亂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三乘四眾,無非菩薩。有化訓德,皆眾生師。常應深心禮敬,何得惱令懷疑。

  子四平等說法治诤兢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文隨於義,義隨文,名為平等。平等則無偏執,不起诤兢也。以順法故,不多不少,量機利鈍,隨器而授也。多說便為戲論。以彼不堪領解,徒費文辭,無實益故。若能領解,乃至塵說剎說,亦不為多。二釋竟。

  壬三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由止行成故,惡不能加也。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贊歎。

  此由觀行成故,勝人來集也。意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釋,二頌行成。壬初中二。初頌止行,二頌觀行。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 當捨嫉恚慢、谄诳邪偽心,常修質直行,

  初四句,頌初不嫉诳。恚慢二字,嫉之本也。邪偽二字,谄诳之注腳也。常修質直行,正明對治行也。

  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第五句,頌二不輕罵。第六句,頌四不诤兢。後兩句,頌三不惱亂。

  癸二頌觀行

  是佛子說法, 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初一偈,頌初大悲想。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

  第二偈,頌三大師想。

  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

  次半偈,頌二慈父想。

  破於憍慢心, 說法無障礙。

  後半偈,頌四平等說法。初頌釋竟。

  壬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三意安樂行竟

  庚四誓願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辛初中二。初明行法,二歎經。壬初又三。初標,二釋,三結行成。癸今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

  癸二釋為三。初明誓願所緣之境,二明起誓願之由,三正立誓願。子今初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已發三乘出世心者,名為在家出家之人。全未發心,名為非菩薩人。就發心中,未斷通惑(見思惑),在三界內,名在家人。已斷通惑,出三界外,名出家人。此收藏通三乘,別四十心皆盡也。非菩薩人,即收六道四生皆盡也。如此十法界境,各有苦集應拔,皆當起於大悲。各有道滅應與,皆當起於大慈。但已發心者,善芽既萌,因其善而玉成之,故起大慈。此慈即能拔三惑苦。未發心者,惡習偏強。因其惡而拯救之,故起大悲。此悲即能與三德樂。是謂緣無作谛,起無作誓也。子二明起誓願之由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者,通指一代時教。或頓或漸,或大或小。或圓或偏,或顯或密。或定不定。乃至或兼或但或對或帶或開或顯或廢或立。一一皆是不可思議善巧方便,一一皆是隨順眾生所宜也。非菩薩人,(指不知佛法凡夫)則於權法不聞不知不覺。在家出家菩薩(指優婆塞、優婆夷)則於妙法不問不信不解。不聞故無三乘聞慧。不知故無三乘思慧。不覺故無三乘修慧。不問故無一乘聞慧。不信故無一乘思慧。不解故無一乘修慧。此皆迷本道滅而為界內界外種種苦集。不達苦集,體即道滅。所以為起宏誓願之由也。

  子三正立誓願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明誓由,雙舉無權實三慧。(聞思修三慧)今但約無圓三慧而立誓者,實能攝權故也。但乏圓慧,尚在所愍(之列)。況彼沉迷(之者),尤當哀恻。神通力者,如來衣如來室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先以定動也。智慧力者,如來座力。四辯莊嚴,後以慧拔也。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則必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二釋竟

  癸三結行成二。初明離過,二明利益。子今初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诃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起大慈悲,是入如來室行成。知諸菩薩非菩薩等失於權實三慧,是坐如來座行成。宏誓制心,始終不倦,是著如來衣行成。室行成故,無嗔垢過失。座行成故,無谄诳過失。衣行成故,無懈怠過失。自既拔苦,遍拔他苦,義同止行成也。

  子二明利益又二。初正明,二釋結。丑今初

  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室行成故,人天供養,隨侍聽法。衣行成故,諸天衛護,無能難問。座行成故,聽者歡喜。自既得樂,遍與他樂,義同觀行成也。

  丑二釋結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三世諸佛,同皆守護如是妙典。說此經者,安得不獲此大利益耶!初明行法竟

  壬二歎經二。初就法略歎,二約譬廣歎。癸今初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諸佛出世,懸遠難值。正使佛出,久默斯要。(無機默而不說此經久矣)是故聞名尚不可得,況得見耶!況得受持耶!況讀誦耶!意顯今得見聞受持讀誦,乃是不可思議因緣,應須寶重,如說修行也。

  癸二約譬廣歎二。初不與珠譬,二與珠譬。子初中二。初立譬,二法合。丑初又五。初威伏諸國至五惟不與珠。寅今初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輪王,譬如來化世。諸國,譬(五)陰(六)入(十八)界諸境也。

  寅二小王不順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小王,譬見愛等諸煩惱魔,即是寇盜。未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

  寅三起兵討伐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戒如堅甲。定如營壘。慧如利器。七賢中(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四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方法為前軍。須陀洹、斯陀含中方法為次軍。阿那含、阿羅漢中方法為後軍。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盜。能破者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官兵。(小乘八萬四千法蘊)

  寅四有功喜賜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田譬禅定。宅譬解脫。聚落,譬初果二果。邑譬三果。城譬涅槃,即第四果。衣服,譬慚忍善法。嚴身之具,譬一切助道善法。種種七寶,譬七科無漏道品。(即三十七道品)象馬車乘,譬二乘盡智及無生智。奴婢,譬神通。人民,譬有漏善法。

  寅五惟不與珠

  惟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有出分段機發,名小功勳。有出變易機發,為大功勳。若未有大勳,忽賜髻珠,則眷屬驚怪。譬眾生大機未發,忽說此經,不惟二乘疑惑,即菩薩亦驚怪也。初立譬竟

  丑二法合亦五。初合威伏諸國至五合唯不與珠。寅今初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

  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者,禅定是慈忍行成,福德莊嚴,解脫德也。智慧是空座行成,智慧莊嚴,般若德也。以此二修而顯一性,合上轉輪聖王,雖是王胤,(後裔)由有強力而得登極,故言得法國土。即是證於常寂光土也。王於三界者,統攝實報方便同居三土,合上欲以威勢降伏諸國。令斷三惑出二死,順法性也。

  寅二合小王不順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同居三界,則有見愛魔王。方便三界,則有塵沙魔王。實報三界,則有無明魔王。皆不順法性也。

  寅三合起兵討伐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即是七賢前軍,乃至四果後軍,與界內見愛煩惱戰也。

  寅四合有功喜賜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禅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能降見愛,名為有功。馀可知。

  寅五合唯不與珠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濁障(指見愛)雖除,大機未發,故不為說也。初不與珠譬竟。

  子二與珠譬亦二。初立譬,二法合。丑今初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圓明如意珠王,譬中道實智,體具三德。圓即法身德,明即般若德,如意雨寶,即解脫德。極果所宗,故在王頂。臣下從來所未聞見,故名難信。實為權所隱,故雲久在髻中。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也。

  丑二法合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大集經雲,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修道,壞天子魔。此約小乘破界內四魔言也。而小乘修出世道,但以天魔不能為障,故雲壞天子魔。其實未能降伏天魔。惟有如來應身八相成道,示現降天魔耳。今雲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滅三毒,出三界,即是分段功成。(離分段生死)又雲,有大功勳,破魔網。即是大乘機發。故大歡喜而說此難信之妙經也。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既以法合譬竟。又復提譬帖合。殷勤贊歎,不一而足。欲令聞者作難遭想。依安樂行,敬愛持宏故也。誓願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行法,二頌歎經。壬初中二。初超頌行成,二追頌行法。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 哀愍一切, 乃能演說, 佛所贊經。

  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初句頌著衣行成。次句,頌入室行成。演說,頌坐座行成也。

  癸二追頌行法三。初頌誓願所緣之境,二頌起誓願之由,三頌正立誓願。子今初

  後末世時、 持此經者, 於家出家、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

  子二頌起誓願之由

  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子三頌正立誓願

  我得佛道, 以諸方便、為說此法, 令住其中。

  初頌行法竟

  壬二頌歎經。但頌約譬廣歎,不頌就法略歎。又長文兩譬兩合。今(偈文)初總頌兩譬,二總頌兩合也。

  癸 初總頌兩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 兵戰有功, 賞賜諸物,象馬車乘,嚴身之具, 及諸田宅, 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 種種珍寶,奴婢財物, 歡喜賜與。

  先三偈,頌不與珠譬。

  如有勇健、 能為難事, 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後一偈,頌與珠譬。

  癸二總頌兩合

  如來亦爾, 為諸法王, 忍辱大力, 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見一切人、 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 與諸魔戰。為是眾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 說此諸經。

  先三偈半,頌合不與珠。

  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 眾經中上, 我常守護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後三偈,頌合與珠也。二解釋修行方法竟

  己三總明行成之相三。初結勸四行,二舉三報以勸,三總結。庚今初

  我滅度後, 求佛道者、欲得安隱, 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庚二舉三報以勸。復為三。初報障轉,轉現報。二業障轉,轉生報。三煩惱障轉,轉後報。辛今初

  讀是經者, 常無憂惱, 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常無憂惱,轉現報之心。又無病痛等,轉現報之色也。

  辛二業障轉,轉生報

  不生貧窮、 卑賤丑陋。

  惡業之因,乃感惡果。持經則不作貧賤業。所以不生卑陋處也。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二。初別明三煩惱障轉,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壬初又三。初貪障轉,二嗔障轉,三癡障轉。癸今初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

  多貪欲者,則人忽慢,又復障生梵天。今貪欲障轉,故眾生敬慕,天童給使也。

  癸二嗔障轉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游行無畏,如師子王,

  捨嗔,則內除刀箭。入陣,則外刃不傷。

  癸三癡障轉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初別明三煩惱障轉竟

  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四。初夢入十信相似位至四夢入妙覺究竟位。

  癸初夢入十信相似位

  若於夢中, 但見妙事。 見諸如來, 坐師子座, 諸比丘眾、圍繞說法。又見龍神、 阿修羅等, 數如恆沙,恭敬合掌、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初二句,總貫諸文。次四句,見佛聞法。表上求佛道也。後六句,為龍神等說法。表下化眾生也。

  癸二夢入初住見道位

  又見諸佛、 身相金色, 放無量光、 照於一切, 以梵音聲、演說諸法。 佛為四眾, 說無上法, 見身處中,合掌贊佛,

  聞法歡喜、 而為供養, 得陀羅尼, 證不退智。佛知其心, 深入佛道, 即為授記、 成最正覺。汝善男子, 當於來世,得無量智、 佛之大道, 國土嚴淨, 廣大無比, 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見身處中,表入實也。聞法歡喜,表悟圓因,所證與別歡喜地同也。得陀羅尼,即三總持。(一聞持陀羅尼,二分別陀羅尼,三入音聲陀羅尼)證不退智,即三不退。(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授記作佛,即無生(法忍)現前記也。

  癸三夢入住行向地修道位

  又見自身、 在山林中, 修習善法, 證諸實相,深入禅定,見十方佛。

  善法者,稱性所起慧行及與行行,即是七科道品、十波羅蜜、(在六波羅蜜後加上第七方便第八願第九力第十智波羅蜜)四等、(諸佛如來一名字等,二言語等,三身相等,四說法等)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三昧、總持、(即陀羅尼,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等一切佛道也。實相即是中道。中道非一非多。由破四十品惑,即有四十番分證中道,故名證諸實相也。深入禅定,即首楞嚴定,不以二相見於如來,故雲見十方佛也。又後心菩薩入金剛定,諸佛現前灌頂授職,故雲見十方佛。

  癸四夢入妙覺究竟位

  諸佛身金色, 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又夢作國王, 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

  在菩提樹下、 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成無上道已,起而轉*輪,為四眾說法、經千萬億劫,

  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 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夢八相佛,寄顯妙覺也。從須陀洹至辟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金光明最勝王經,明將證十地,皆先有夢。夢是獨頭意識,與睡眠心所合。幻現三世種種境界。所夢與過去事相應,即是習氣影子。若與未來事相應,即是吉凶先兆。今持經王,得此好夢,未來不虛,是吉兆也。二舉三報以勸竟

  庚三總結

  若後惡世中、 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 , 如上諸功德。

  原此安樂行品,特示初心宏法方軌。具含十乘觀法。今略點之,令緣心有在。觀諸法如實相,第一觀不思議境也。於在家出家起大慈心,於非菩薩起大悲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也。三業各有止行觀行,第三善巧安心(止觀)也。觀一切法空等,第四破法遍也。亦不行不分別,第五識通塞也。三業及誓願,即圓四念處。依此圓斷二惡(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而生二善(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成就如意、根、力、覺、道,第六調適道品也。離十惱亂等,第七對治助開也。夢中所見,表第八(識)次位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第九能安忍也。於法無所行,第十離法愛也。通括四行(四安樂行),十觀略周。又細論之,則一一行中,並具十法。(十乘觀法)又,十法為正,四行助之。若四若十,並涉因果(修證)。又,四行為總,十觀為別。若總若別,俱通橫豎。十法導理,無不剋終。四行事儀,豈局在始。(亦通至終)圓道妙行,終始無殊。六即義明,措足有地。初跡門開權顯實竟。釋安樂行品竟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師嚴道尊,鞠躬祇(敬)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踴,故言從地湧出品。(道在師,故道尊。師有道,故師嚴。師嚴故,命不可違。道尊故,有命必赴。命者,一由寶塔品末雲,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此猶通命。二由此品之初,他方菩薩請宏。佛止之曰,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又召昔化之眾,以示今會,破近執而顯遠事。故言從地湧出品。

  乙二本門開近顯遠三。初從此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是序段。二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下,訖分別功德品初彌勒說偈,是正說段。三從爾時佛告彌勒,訖常不輕品共三品半,是流通段。丙初序為二。初湧出,二疑問。丁初中三。初他方菩薩請宏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湧出。戊今初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诃薩,過八恆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已聞跡門說流通竟,慕此通經勝福,故願住此宏宣也。

  戊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诃薩眾:‘止,善男子,不需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诃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如來止之,凡有三義。一者汝等各各自有己任。若住此土,廢彼(土宏宣)利益。二者他方菩薩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三者,若復許之,則不得召下(方菩薩),下若不來,不得破近顯遠也。召下方來,亦有三義。一者是我弟子,應宏我法。二者以緣深廣,能遍此土,遍分身土而作利益。三者得開近顯遠也。

  戊三下方湧出二。初經家敘相,二明問訊。己初中五。初湧出,二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庚今初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诃薩、同時湧出。

  地覆本時眷屬,如跡隱本。今開跡顯本,故裂地(湧出)表之。

  戊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戊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世界之下,則不屬此世界。此界虛空中住,則不屬彼下界。非此非彼,即表中道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淨我(二德)。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三德無不常樂我淨。四德無非即空假中。是為不縱不橫秘密之藏。不即此界,不離此界,故以世界之下,此界虛空表之。住者,以不住法,住於秘藏也。當知本有四德以為所依,修得四德以為能依。能所並有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毗廬遮那身土之相。是故一人成佛時,法界皆為此佛依正。一佛既爾,當知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重重互遍,重重互入,重重互現,重重互融。又,諸佛既爾,當知一切菩薩之所分證,亦復如是。又,諸佛菩薩滿分修德既爾,當知一切眾生所有性德,亦復如是。無不互遍互入互現互融。但迷悟攸分,故即而常六。然法性平等,故六而常即。所以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遮那身土,不離下凡之一念也。

  庚四聞命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即是聞命故來。宏法故來。破(近)執故來。顯(遠)本故來也。

  庚五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恆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等眷屬者,(其數轉多)況復乃至一恆河沙、半恆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其數轉多)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億萬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其數展轉倍多)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單己、樂遠離行,(其數展轉倍多)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一(菩薩)皆是(具足)導師之德,能引眾人至於寶所。初經家敘相竟。

  己二明問訊五。初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歎。庚初中三。初正明供養,二明所經時節,三明佛神力加持。辛今初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以贊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作禮右繞,是身業供養。種種贊歎,是口業供養。欣樂瞻仰,是意業供養。以此不思議三業供不思議三身而為能感。故佛以神力應之。令諸大眾長時謂短,即狹見廣也。

  辛二明所經時節

  是諸菩薩摩诃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贊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

  種種贊法而贊於佛,遂經五十小劫,何止百千恆河沙偈。故至(傳說)梵文積至八裡,未足為多也。問,釋迦住世僅八十年。說法四十九載。相傳八年說法華經,何得有此五十小劫?答,如維摩丈室得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一一座高八萬四千由旬。既橫論大小,小可容大。則豎論久暫,暫豈不容久耶!問,若爾,則是延半日以為五十小劫也。何故下雲,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答,非延半日而為五十小劫,乃納五十小劫於半日中。亦猶遠將燈王國中大師子座而入丈室,非變丈室為師子座也。問,時無實法,長短本空。何得戲論有納入耶!答,若約真谛,則大小久暫,悉皆平等。若約俗谛,則大小久暫,仍自歷然。若約迷情,不知全俗即真。故言俗之時,則大自大,小自小。久自久,暫自暫,不相容攝。言真之時,則一味掃蕩。(掃除有相)若約諸佛菩薩,了達真俗不二。故不惟一事攝一切理,而且一事攝一切事。所以丈室容師子座不小,太室不大。則知半日容五十劫不促,半日不延也。若論同居穢土機緣,則住世八旬,事須唱滅。故令大眾謂如半日。若論方便淨土機緣,則已破三界見思,未破無明別惑。應見菩薩贊贊歎經五十劫。是知即此靈山。橫論四土。眾生福薄,見佛入滅是同居土相也。五十小劫贊歎於佛,俨然未散,方便土相也。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鹫山。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隱。實報寂光土相也。問,若方便土菩薩贊歎五十小劫,今猶未散。則此後十三品經何從得有?(從何說起)答,佛之神力,不可思議。為彼示長,為此示短。(各見長短無礙)如安樂行(品)人,一夢尚可經於千萬億劫。豈不能攝未來之事,令入現在。(不足疑也)

  辛三明佛神力加持

  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若約真谛,則時劫本空。今約俗谛則五十小劫是實。故已破無明者,知是五十小劫。未破無明者,不堪耐久。由佛神力,令其謂如半日,不生疲倦也。初三業供養竟。

  庚二陳問訊之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否,所應度者,受教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 教化眾生, 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初標四導師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經,但舉法慧德林金剛幢金剛藏說四十位也。四皆名行者,安樂行成也。上行者,開佛知見,超於九界也。無邊行者,示佛知見,一行一切行也。淨行者,悟佛知見,事理融妙也。安立行者入佛知見,自安安他猶如大地也。問辭有長文重頌。各有二意。一問如來安樂。二問眾生易度。安樂即自行,易度即化他。自行化他,總不出於衣座室三。衣座室三,即安樂行。前品用勖始行菩薩,今地湧(菩薩)問佛,亦不過雲安樂行否而已。故知圓行始終理同。佛是究竟安樂行,菩薩是分證安樂行。前品是明觀行安樂行。乃至一切眾生,無非理即安樂行也。

  庚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佛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互相助成)。安樂故易度,易度故安樂也。然有二種(情況):一者種諸善根,則始見我身,聞說

 

上一篇:《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六
下一篇:《妙法蓮華經會義》摘要卷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