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助念開示的殊勝利益,古今大德的勸勉(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優昙大師

  臨終警策

  凡念佛人,欲生淨土,每念世間一切無常,成必有壞,生必有死,若不親聞佛法,則捨身受身,輪轉三界,四生六道,無解脫期。我今有緣,得聞正法,得修淨業,唯佛是念,捨此報身,當生淨土,入彼蓮胎,受諸快樂,永脫生死,不退菩提,此乃大丈夫平生之能事也。纔有疾病,正要向前,坦蕩身心,莫生疑慮。直須西向正坐,專想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及無數化佛,現在其前,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聲聲不絕。

  於諸世間一切事務,不得思念,不得貪戀,若或心念起來,但要急稱佛號,於念念中除滅罪障。若病人昏困,不能自念,看病人當方便警策,勸而谕之,如此用心,助令命盡。只此一念,決定往生淨土,命若未盡,自得安寧。慎勿妄起留戀之心,當存自存,當死須死,但辦往生,何須疑慮?若解此理,如脫敝服,以著上衣,一捨凡身,便登佛地,豈不偉哉!

  弘一大師

  《人生之最後》

  晉水大開元寺尊勝院沙門弘一演音 講述

  歲次壬申十二月,廈門妙釋寺念佛會請余講演,錄寫此稿。於時了識律師臥病不起,日夜愁苦。見此講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摒棄醫藥,努力念佛。並扶病起,禮大悲忏,吭聲唱誦,長跽經時,勇猛精進,超勝常人。見者聞者,靡不為之驚喜贊歎,謂感動之力有如是劇且大耶。

  余因念此稿雖僅數紙,而皆撮錄古今嘉言,及自所經驗,樂簡略者,或有所取,乃為治定,付刊流布焉。

  第一章 緒言

  古詩雲:“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人生最後一段大事,豈可須臾忘耶!今為講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第二章 病重時

  當病重時,應將一切家事及自身體悉皆放下,專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壽已盡,決定往生;如壽未盡,雖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專誠,故能滅除宿世惡業也。傥不如是放下一切專意念佛者,如壽已盡,決定不能往生,因自己專求病愈,不求往生,無由往生故。如壽未盡,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憂怖,不惟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時,亦可服藥,但仍須精進念佛,勿作服藥愈病之想;病既重時,可以不服藥也。余昔臥病石室,有勸延醫服藥者,說偈謝雲:“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因平日既信淨土法門,諄諄為人講說,今自患病,何反捨此而求醫藥,可不謂為癡狂大錯耶!

  若病重時,痛苦甚劇者,切勿驚惶,因此病苦,乃宿世業障,或亦是轉未來三途惡道之苦,於今生輕受,以速了償也。

  自己所有衣服諸物,宜於病重之時,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贊歎品〉所言供養經像等,則彌善矣。

  若病重時,神識猶清,應請善知識為之說法,盡力安慰,舉病者今生所修善業,一一詳言而贊歎之,令病者心生歡喜,無有疑慮,自知命終之後,承斯善業,決定生西。

  第三章 臨終時

  臨終之際,切勿詢問遺囑,亦勿閒談雜話,恐彼牽動愛情,貪戀世間,有礙往生耳。若欲留遺囑者,應於康健時書寫,付人保藏。

  傥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須強為。因常人命終之前,身體不免痛苦,傥強為移動沐浴更衣,則痛苦將更加劇。世有發願生西之人,臨終為眷屬等移動擾亂,破壞其正念,遂致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臨終可生善道,乃為他人誤觸,遂起瞋心,而牽入惡道者,如經所載阿耆達王死墮蛇身,豈不可畏!

  臨終時,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若自覺氣力衰弱者,盡可臥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臥時本應面西右脅側臥,若因身體痛苦,改為仰臥;或面東左脅側臥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強制。

  大眾助念佛時,應請阿彌陀佛接引像,供於病人臥室,令彼瞻視。

  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輪班念,相續不斷,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須預問病人,隨其平日習慣及好樂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隨默念。今見助念者皆隨己意,不問病人,既已違其平日習慣及好樂,何能相隨默念。余願自今以後,凡任助念者,於此一事切宜留意。

  又尋常助念者,皆用引磬、小木魚,以余經驗言之,神經衰弱者,病時甚畏引磬及小木魚聲,因其聲尖銳,刺激神經,反令心神不寧。若依余意,應免除引磬小木魚,僅用音聲助念,最為妥當。或改為大鐘、大磬、大木魚,其聲宏壯,聞者能起肅敬之念,實勝於引磬、小木魚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須預先向病人詳細問明,隨其所好而試行之。或有未宜,盡可隨時改變,萬勿固執。

  第四章 命終後一日

  既已命終,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動。雖身染便穢,亦勿即為洗滌,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緊。惟望廣勸同人,依此謹慎行之。

  命終前後,家人萬不可哭,哭有何益,能盡力幫助念佛,乃於亡者有實益耳。若必欲哭者,須俟命終八小時後。

  頂門溫暖之說,雖有所據,然亦不可固執。但能平日信願真切,臨終正念分明者,即可證其往生。命終之後,念佛已畢,即鎖房門,深防他人入內,誤觸亡者。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因八小時內若移動者,亡人雖不能言,亦覺痛苦。

  八小時後著衣,若手足關節硬,不能轉動者,應以熱水淋洗,用布攪熱水,圍於臂肘膝彎,不久即可活動,有如生人。

  殓衣宜用舊物,不用新者,其新衣應布施他人,能令亡者獲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墳,此等奢侈事,皆不利於亡人。

  第五章 薦亡等事

  七七日內,欲延僧眾薦亡,以念佛為主,若誦經、拜忏、焰口、水陸等事,雖有不可思議功德,然現今僧眾視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實益,《印光法師文鈔》中,屢斥誡之!謂其惟屬場面,徒作虛套。若專念佛,則人人能念,最為切實,能獲莫大之利矣。

  如請僧眾念佛時,家族亦應隨念,但女眾宜在自室或布帳之內,免生譏議。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眾生,則其功德乃能廣大,而亡者所獲利益,亦更因之增長。

  開吊時,宜用素齋,萬勿用葷,致殺害生命,大不利於亡人。出喪儀文,切勿鋪張,毋圖生者,應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後,亦應常行追薦,以盡孝思。蓮池大師謂年中常須追薦先亡,不得謂已得解脫,遂不舉行耳。

  第六章 勸請發起臨終助念會

  此事最為切要,應於城鄉各地,多多設立。《饬終津梁》中有詳細章程,宜檢閱之。

  第七章 結诰

  殘年將盡,不久即是臘月三十日,為一年最後。若未將錢財預備穩安,則債主紛來,如何抵擋?吾人臨命終時乃是一生之臘月三十日,為人生最後,若未將往生資糧預備穩妥,必致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多生惡業,一齊現前,如何擺脫?臨終雖恃他人助念,諸事如法,但自己亦須平日修持,乃可臨終自在,奉勸諸仁者,總要及早預備才好。

  壬申十二月講稿甲戍十月重治

 

上一篇:達真堪布:應該怎樣分辨善惡業?
下一篇:信願法師:助念開示的殊勝利益,古今大德的勸免(2)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