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八識規矩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八識規矩頌

  ---楞枷大義今釋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诏撰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通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八七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诠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性惟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八識規矩頌貫珠解

  范古農述

  此頌唐玄奘法師所作。將心王八識。類分為四。各作三頌。均前二頌論凡界。後一頌論聖界。注解用貫珠法。將頌句分析嵌入。

  前五識頌一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首句)眼識、耳識、界識、舌識、身識,此為五識。其所緣之境。於三境中。惟是性境。其能緣之量。於三量中。惟是現量。其業性則通乎善、惡、無記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鼻舌兩識。惟第一五趣雜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則不行矣。眼耳身三識。則以第二離生喜樂地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應心所。共有三十四個。為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

  (末句)中隨煩惱二。更有大隨煩惱八個。及根本煩惱之貪瞋癡三者。

  前五識頌二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八七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首句)此五識所依而發之根。其形狀各殊者,為浮塵根。若就勝義根言。則同依於肉眼不見,天眼方見之清淨色法所成之根無別異也。

  (次句)識雖依根而發。苟缺他緣,亦不能顯。故統論其依緣。則眼識,須藉明空等九緣。耳識,則藉除明外之八緣。鼻舌身三識;則籍除明空外之七緣。小異大同。好相鄰近也。

  (三句)至於對境而觀五塵世間。須根境相合者,為鼻舌身三識。須根境相離者,為眼耳二識。其觀察塵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對境生情。熟為其主。彼小聖之愚於法相者,尚難分別是識與根。況凡夫耶。此五識之情狀。所以日用而鮮知也。

  前五識頌三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诠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首句)凡聖之殊。系於迷悟。述者執妄。悟者解空。執妄為識。解空為智。若諸識於所緣境。能不起迷執。而觀察我空法空之理。此即轉識成智之功。超凡入聖之基也。然此所觀空理。即是真如。有體有相。而此能觀妙智。亦遂有二種之異,能直觀真如之體者。為根本智。須變起真如之相而視之者。為後得智。今五識現空之智。但能緣變起之相。故唯屬後得耳。

  (次句)此五識不在因地轉智。而在果地中轉。猶且自己不诠(證也)真如。故五識所轉之智,唯屬後德,不屬根本智也,明矣。

  (三句)雲何轉智。菩薩地盡。入如來地。此謂藏識轉為大圓鏡智。光明初發其所持之五根。轉為無漏色法。則依此而發之五識。亦成為無漏五智。所謂成所作智也。

  (末句)此五智。即能成就如來所作三類分身。謂對地前菩薩。作千丈勝應身。對二乘凡夫作丈六劣應身。對余道眾生。作隨類變化身。而此無量分身,遍十方剎。無非今諸眾生,息生死苦輪,得證佛果。作利他事業也。

  意識頌一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首句)吾人通常思念之心,是為意識。共業性通有善性、惡性、無記性三性,其能緣量通有現量、比量、非量三量,其所緣境通有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境。

  (次句)意識遍行於欲、色、無色之三界。故三界眾生輪回未息時,此識相粗。無論升沉,顯易可知。非如後二識之不易知也。

  (三句)其相應心所,則具足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四不定、共有五十一個。

  (末句)意識起念。戊善或惡或為無記。臨時即有此會惡無記心所。分別支配與之相應。不差毫厘。

  意識頌二

  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首句)意識需緣簡少。故得恆時生起。而變動不居。在造因則三性恆轉變易。在結果則三界恆轉變易。至於觸境生感。忽樂、忽苦、忽憂、忽喜、忽捨、其於五受亦恆轉變易。此於性界受三者。恆常輾轉變易之狀也。

  (次句)心王既恆轉變易。心所自亦如是。時而根本煩惱與之相應。時而大中小隨煩惱與之相應。時而信等善法、或不定、或別境,與之相應。總相牽連無時或離也。

  (三句)意識之情狀如此。所以能牽動身根。而造身業。啟發口舌而造倍業。較之余識。其力為獨強。共用為最烈。

  (末句)夫吾人所造身語等業。熏於藏識。而成來世因種者。有二類。其一能引起來世總報之果。共二能成滿來世別報之果。總之六道眾生。能招來世之果報者。皆此意識造業之力牽令趣生而已。故此識為凡界中最有權力者矣。

  意識頌三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首句)意識轉智。亦在不執虛妄法塵。而觀達二空真如。然其轉智次第。要有三位。若其發起最初與智相應心品。即在菩薩第一聖位歡喜之地。

  (次句)然在初地。惟分別我法二執已斷。若俱生我法二執。猶尚自然現行,纏繞於用事。種子隨眠於藏識。而未伏且斷也。

  (三句)若至菩薩第七聖位遠行地後。則俱生我執之種子已斷。法執之現行已伏。此時意識。純為無漏。即第一位轉智也。

  (末句)直至入如來地。則意識之法執種子亦斷。為第三轉智究竟成就之位。能觀察諸法性相。圓滿光明,遍照大千世界,無不洞澈。如來鑒機說法。端賴於此。所以稱為妙觀察智也。

  末那識頌一(即染污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首句)意根謂之染污識。繼意識第六。故又稱為第七識。此識緣藏識之見分為帶質境。其業性為無記性。然無記有二。與染法相應。能覆障淨法者。謂之有覆。非是則為無覆。而此識屬於有覆。

  又此識所緣之為帶質境者。雖仗藏識見分之本質而起。而為由自識所解之我境。故一邊通乎自識。一邊通乎本質。謂之通情本也。

  (次句)此識隨其所緣藏識見分。執之為我。是眾生我執之所由致也。夫藏識之見分。原非是我。認非我為我。故其能緣之量成為非量。

  (三句)其相應心所。但有十八個。為八個大隨煩惱。五個遍行。而別境中一個慧。

  (末句)更有貪癡我見及慢之四個根本煩惱。與之相隨而不捨離。

  末那識頌二

  恆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首句)此識思量之功,在八識中最為優異。其優異之點。蓋在恆常詳審二者。然其所以為思量者。惟此妄執之我相隨逐之不捨而已。

  (次句)惟此識將妄執之我相。恆常思惟。詳審量度。致令一切有情從無始來。日夜不息。分別人我。鎮住於六道而不肯出離。昏迷於二執而未曾覺悟也。

  (三句)此識即具我見、癡、貪、慢、四惑與八個大隨煩惱。恆相應起。自己雖不造業。令所發之意識因此染污而造作染業矣。

  (末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輾轉而起之識。皆依此識而生。此識染污。故前六轉識染污。此識若還清淨。則前六轉識清淨。此諸識緣中。所以呼此識為染淨依也。

  末那識頒三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首句)末那為意識之根。故其轉智。必借意識轉智之功而成。菩薩初極喜地。意識已斷分別我法二執種子。初心轉智。故此識亦初心轉智。而始成平等性。

  (次句)至第八不動地。意識第二位轉智。則此識亦於斯時第二位轉智。此後借無功用行。任運將此識之我執種子。恆常摧滅。不復增長。

  (三句)入如來地。妙觀察智究竟圓成。則此識所轉之平等性智。亦復成就。如來能現自他不二之境。起他所受用之身。即依於此智耳。

  (末句)此智所現佛身。蓋為教化初地至第十地諸聖位菩薩而設。亦惟此等菩薩。為所被之機而得受用。此所以為他受用也。

  阿賴耶識頌一(即藏識)

  性惟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诤

  (首句)藏識非但不能造作善惡二業。且不與染法相應。故其業性惟是無覆無記。其相應心所。只有五個遍行心所而已。

  (次句)此識是眾生果報之體。故遍行於三界九地。而隨他前六識造業之力。相應趣生。輪轉無休。

  (三句)然聲聞緣覺二乘聖人。但知六識。不了更有藏識。都因小乘經中。非顯露說。二乘迷於佛旨。故執為並無此識。

  (末句)由此之故。能興大乘論主廣引聖教。備顯正理。與之爭辯。如成唯識論中所裁者。非得已也

  阿賴耶識頌二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首句)此識之為藏也。浩浩乎深廣矣哉。一具諸法種子。持而不失。是能藏義。受諸識所熏。隨熏成種。是所藏義。此識之見分為第七識所執。認以為我。是我愛執藏義。因此識體義具三藏。持種受熏執以為我。令無邊有情。無始相續。甚深廣大而不可窮诘也。

  (次句)藏識淵深不可窮盡。喻之如海。此識海中,以前七轉識為其波浪。此波浪之起。即以其所緣之境觸蕩為風。風浪互為因果。相續生滅。致此識海。彌失其湛寂之相。而愈形其鼓蕩之態矣。

  (三句)此識之在有情界也。受前七識緣境造業之所熏習。而成心色二法種子。復即執持此諸種子。從過去位運至未來位。一俟成熟。即現作正報之根身依報之器界。此根身與器界。亦為此識所執受而為其相分也。

  (末句)此識既有執受根身器界之功能。故有情之死。其去也獨後。有情之生。其來也獨先。謂三界有情。以此識作主人公。不信然乎。

  阿賴耶識頌三

  不動地前才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首句)藏識轉智。亦以末那轉智為衡。菩薩在第八不動地前。末那第二位轉智。斷我執種子。則此識不復為末那執以為我。而才始捨去執藏之義。此為第一位轉智。能令有情不受分段生死也。

  (次句)至菩薩十地後。等覺位中。金剛道後心。即入如來地時。末那究竟轉智。而藏識之異熟果相亦空。此為第二位轉智。能令有情不受變易生死也。

  (三句)如來地藏識究竟轉智。名為大圓鏡。此識之因相一切種子。盡成無漏。故名為無垢識。此無垢識成就。同時即為大圓鏡智依之而發。此為第三位轉智之相也。

  (末句)藏識中因具有漏種於。故為生死有情之本。今無垢識漏種已盡。惟是無量功德之藏。即為諸佛法身。而大圓鏡智常寂之光。普照十方世界極微塵數佛剎之中恆現報化二身。盡未來際度脫眾生也。

  八識規矩頌法相表

   

\

 

  心用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

 

  五受:苦樂憂喜捨

   

\

 

上一篇:第二卷 楞伽大義今釋(上)
下一篇:第一卷 楞伽大義今釋(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