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善導大師法語(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信願要向大家報告的題目是《善導大師法語》。《善導大師法語》是摘錄自善導大師一生的所有著作---五部九卷。

  五部九卷就是:

  第一、《觀經四帖疏》四卷

  第二、《觀念法門》一卷

  第三、《法事贊》二卷

  第四、《往生禮贊》一卷

  第五、《般舟贊》一卷

  總共是五部九卷,另外還有《阿彌陀經要義》,這是在《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有提起,可惜這部《阿彌陀經要義》並沒有流傳於後世。「善導大師法語」摘錄自五部九卷,總共分為八點,有一百六十段的文。

  這八點就是

  第一、彌陀本願力,摘錄五部九卷十九段文

  第二、信彌陀本願,摘錄五部九卷十三段文

  第三、稱彌陀名號,摘錄五部九卷三十四段文

  第四、光攝念佛人,摘錄五部九卷十二段文

  第五、念佛佛聖護,摘錄五部九卷十四段文

  第六、述生後果益,摘錄五部九卷二十三段文

  第七、勸厭穢欣淨,摘錄五部九卷二十段文

  第八、勵聞法起行,摘錄五部九卷二十五段文

  總共八點一百六十段文,這一百六十段文是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大要,如果沒有時間將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好好深入探討的淨業行者,可以就「善導大師法語」這一百六十段文讀過之後,就可以了知善導大師淨土教思想的要點。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點彌陀本願力,這第一點總共摘錄五部九卷十九段文,所說的內容都沒有離開阿彌陀佛的本願。本願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四十八條大願有法藏菩薩要利益自國、他國的眾生;有要利益凡夫、聖人,有法藏菩薩為了要成就凡夫往生西方成就菩提的大悲願心。四十八條大願願願要莊嚴成清淨、快樂、微妙的淨土世界,毫無條件接引十方眾生回歸淨土。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段文: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段文是出自《觀經四帖疏·玄義分》,是善導大師有名的凡夫入報論,凡夫可以念佛進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成就菩提,這是很難令聖道門的行者相信的。因為凡夫煩惱、業障、無明很重,要如何契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呢?善導大師在這個問答顯示,凡夫可以入報土,所依靠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如果不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凡夫的煩惱、妄想、執著很重,當然隨著業力的牽引,流轉在三界六道之中,所以凡夫可以往生是淨土教法的特色。

  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開示:

  「不斷煩惱得涅盤分」。

  凡夫之所以會成為凡夫,就是有見思惑、有塵沙惑、有無明惑,因為見思惑沒有伏斷,當然不能跳脫三界的苦海。可是使不能解脫生死的凡夫解脫生死,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大悲不棄的救度,這就是依靠願力,使凡夫不斷煩惱證菩提,淨土教法的特色就是如此,不同於通途教法。

  「彼佛」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報身佛,「土」就是指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

  「彼佛及土,既言報者」,「既言」這兩個字就是阿彌陀佛是報身佛,阿彌陀佛的國土是報土,其義已決,叫做既言。「報者」就是報土之法,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是善導大師所判;西方佛國是報土,是善導大師所主張。所以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報土之法非常的高超奧妙,因為法性身土唯佛能知,非是二乘聲聞、緣覺所能了知,非是菩薩所能究知,所以稱為高妙。

  「小聖難階」,「小聖」就是指二乘人聲聞、緣覺;「難階」就是難至,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連聲聞、緣覺二乘人都很難到達。因為二乘人聲聞斷見思二惑,緣覺斷見思二惑再斷塵沙惑,可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是法藏古佛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是無為、無漏、無上真實的願行功德所成就,所以二乘人聲聞、緣覺,以自力心、自力信、自力行,尚且不能往生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因為因果不相應。二乘人雖然斷見思惑、塵沙惑,但未斷無明,所以因與果不相應,因此不能契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因此疏文善導大師才會說:「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雲何得入」?二乘人尚且很難進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了,何況污垢的凡夫眾生呢?業障深重的眾生叫做垢障凡夫,「垢」污垢,也就是煩惱的意思。凡夫有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煩惱會障礙本性的如來智慧德能的起用,所以叫做業障。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若論眾生的煩惱、無明、業障,實在是很難可以趣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說簡單一點的話,凡夫不可能進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那麼凡夫之所以能契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所依靠的就是佛願。

  下面就說出答案: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依靠阿彌陀佛的佛願做強緣,所以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是說出眾生下劣的事實。

  「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說出凡夫仰靠佛願,可以往生報土的事實,機的事實與法的事實,機法一體。善導大師在這裡向我們說出,凡夫要仰靠阿彌陀佛的本願,作往生報土的強緣,這因緣非常的大,大到可以使垢障的凡夫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所以這個因緣就非常之強了,凡夫雖然所修之因非常薄弱,但是往生之緣非常強大,所以因緣會遇果報產生,所以凡夫依靠阿彌陀佛的佛願可以成就往生報土。

  「托」就是依靠的意思,凡夫依靠佛願,就猶如嬰兒依靠父母,嬰兒生活不能自理,因為依靠父母的愛心,所以可以安心、可以長大。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就是佛願,因為這六字是由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所成就的,所以凡夫如何依靠阿彌陀佛的佛願呢?就是稱念六字果號。就如同嬰兒依靠父母的愛心,當然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雖然嬰兒什麼都不會,但因為父母的愛心呵護照顧,使嬰兒可以安心長大。我們凡夫雖然業障很重,煩惱很深,但因為稱念六字洪名,可以使我們往生西方長養法身。我們在人間雖然有生死的輪回,但因為念南無阿彌陀佛,回歸西方,就跳脫生死的束縛、跳脫六道的輪回,當然將來就一定成就菩提,致使五乘齊入。這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的根基千差萬別,為何齊入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呢?因為五乘放下自力心、自力信、自力行,以他力心、他力信、他力行往生西方,所以因同果同。

  「齊」就是平等的意思,人乘與天乘,這根性就千差萬別了。天乘與聲聞乘,根性也千差萬別。聲聞乘與菩薩乘,根性也千差萬別。所以五乘的眾生,通通依阿彌陀佛的願力,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這就是在顯示佛願可以利益一切群萌的事實。

  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所以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廣度十方的眾生。十方的眾生有上聖、有下凡,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的眾生,都是在十方眾生之中。那麼五乘所依靠的佛願有一樣也有不一樣,人乘所依托之願有第十一必至滅度願、第十八念佛往生願、第十九臨終接引願、第二十植諸德本願,天乘所依托也與人乘同樣,二乘所依托之願就是第十四聲聞無數願,菩薩所依托之願就是第二十二還相回向願,所以五乘的眾生,同樣依托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往生的強緣。

  我們從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這一個問答,了知凡夫可以念佛往生阿彌陀佛的報土,原來來自阿彌陀佛願力絕對的救度,報身報土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心所成就,阿彌陀佛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成就六字果號,成就自身成佛。這六字就成為度十方一切眾生的願力,所以十方一切眾生,只要稱念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契入阿彌陀佛的願海之中。依靠願力猶如一個殘廢的人、跛腳的人坐上電梯,雖然他不能走,但可以仰仗電梯的動力使他到達三樓、五樓、十樓目的地。

  我們凡夫不能斷惑證真,而證悟菩提,就猶如一個殘廢的人、一個跛腳的人,但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仰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使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恢復真如、證悟菩提。這就是靠他力的成就,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在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之中。

  道綽禅師在《安樂集》開示:

  「一切法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

  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他力、他攝」,靠阿彌陀佛名號願力的救度就是他力、他攝的教法。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開示說:「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特別就是不同於聖道門的解行,聖道門的解行有聖道門的教法道理,淨土門的解行有淨土門的教法道理。

  所以如果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彌陀佛國的行者,那麼淨土教法的他力本願在淨土三經之中可以細細去探討、研讀,尤其是《觀經》,《觀經》這部教典世尊開示十六觀法,這十六觀法是世尊為韋提希夫人以及未來世一切被煩惱賊之所害的凡夫眾生所開示的。

  那麼《觀經》這部教典既然是為未來世一切被煩惱賊之所害的眾生所開示的,那麼《觀經》是我們未法時代凡夫眾生可以根據修學而成就的一部教典。《觀經》的經文有多處說到「佛力」這兩個字,韋提希夫人是凡夫,在《觀經》世尊說得很清楚明白:

  【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韋提希夫人是凡夫,凡夫之眼是障眼不能親眼目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所以諸佛如來有異方便,諸佛如來在這裡所指的就是釋迦如來。以佛力威神加持韋提希夫人,使韋提希夫人親眼目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使韋提希夫人親眼目睹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韋提希夫人以凡夫之障眼目睹西方依正莊嚴、目睹西方三聖,就是世尊的佛力加持,「我今以佛力故,得見佛及二菩薩」,這是韋提希夫人向世尊禀報的話,記載在《觀經》。所以韋提希夫人可以睹見西方三聖是因佛力,連要睹見佛菩薩尚且要依佛力了,何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裡不是依佛力呢?

  所以《觀經》在顯示淨土教的他力思想。佛力可以使凡夫得見清淨的淨土世界,佛力可以使凡夫得見西方三聖,佛力也可以使凡夫往生西方佛國,佛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這就是淨土教的特色。

  下面第二段文: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這段文也是出自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言弘願者」,「弘願」就是廣大之願,可以令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同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之願,叫做弘願。弘願就是廣大之願,廣大到連三途地獄的眾生,一念想要回歸西方佛國,就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滿願往生。這個願就非常的廣大了,如果阿彌陀佛很慈悲,以果地名號要救度眾生,只限定要救度天上人道的眾生,對三途的眾生不予救度,那麼這樣的願就不叫做弘願。不論聖人凡夫、不論男女老幼、不論善人惡人、不論持戒破戒、不論行善作惡,一切眾生一概不論,只要念佛就要加以救度,這樣的心願叫做弘願。四十八條大願其中的第十八願,誓言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而且是絕對救度。

  第十八願是四十八條大願的本願,本願之王叫做王本願,因願文法藏菩薩誓言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絕對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修什麼樣的因,可以得到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絕對的救度呢?「乃至十念」這樣的願力,確實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所以有兩句話是在贊歎阿彌陀佛的願力: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阿彌陀第一是什麼第一呢?願力第一,十方諸佛如來同樣都很慈悲,很有智慧、神通廣大,但是十方諸佛沒有任何一位佛,像阿彌陀佛以名號對十方眾生大悲不棄的救度,沒有!只有阿彌陀佛。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在這裡善導大師引用《大經》來說明阿彌陀佛的弘願。阿彌陀佛現前接引眾生,使眾生在平生臨終睹見阿彌陀佛是在《觀經》,為何善導大師不是引用《觀經》的經文反而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呢?《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因為彌陀來現,證明弘願絕對救度,雖然是在《觀經》,但是廣說阿彌陀佛的願力在《無量壽經》,所以引用《無量壽經》就是這個道理。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無量壽經》的經文,說到這段話就是在四十八願之中的第十八願。

  「一切善惡凡夫」就是第十八願因願文的「十方眾生」這句。

  「得生者」就是十八願因願文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這兩句。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就是第十八願因願文「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一切善的凡夫與惡的凡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從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所開示的這段文我們可以了解,往生是依靠佛的大願業力,不是依靠眾生自己之力。如果依靠眾生自己之力,那麼善的凡夫可以往生,這很容易理解,但惡的凡夫要如何往生呢?這就很難理解了。所以不是依靠眾生自己之力,是依靠彌陀救度的願力,我們從善導大師的開示可以得到印證。

  善的凡夫如果所行是有漏之善,也不能相應西方淨土,因為有漏之善是人天的福報,頂多是投生在天上,乃至出生在人間而已。每一個在三寶門中修學佛法的人,只要稍知因果就可以了解,十法界有因有果,會在人間出生當人,就是過去世有守持五戒;會投生到天上,就是因為過去修學十善;要成就阿羅漢,一定是斷除了見思二惑,修學四聖谛:苦、集、滅、道;要成就僻支佛一定是斷除見思惑、塵沙惑,修學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修學這十二因緣法成就;要成為菩薩一定是斷除見思惑、塵沙惑又分斷無明,修學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成就才會成為菩薩;將一切無明煩惱斷盡了,成為佛陀,這就是六凡四聖的因緣果報。當然會墮入三途,一定是因為貪、瞋、癡而造作殺、盜、YIN、妄而墮落三途六道受苦受難,所以善的凡夫、惡的凡夫,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往生的增上緣。

  「乘」就是依靠。

  「大願」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

  「大業」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六度萬行,在不可思議兆載永劫廣修六度萬行,叫做大業。「業」就是造作的意思,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是以真如稱性起修,所修一切之行符合真如本性,叫做全修在性,所以不可思議的願行功德圓滿成就。法藏菩薩成佛,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因此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叫做佛力、叫做願力,所以大願業力也就是佛力。佛力由佛在因地不可思議願行所成就,不可思議的願與行為什麼人成就的呢?十方眾生。四十八願其中有三願是法藏菩薩要救度眾生所誓言,這三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叫做攝生三願。這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同樣有一句「十方眾生」,法藏菩薩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的眾生。

  十方眾生當然有上聖、有下凡,有善的凡夫、也有惡的凡夫,法藏菩薩成就不可思議願行功德,要救度的對象既然是十方眾生。當然法藏菩薩要用名號救度的對象也包括凡夫,包括善惡一切的凡夫,所以成就名號要度凡夫,原本就是法藏菩薩要讓十方的善惡凡夫依靠他果地名號六字信受、稱念、往生、解脫、成佛,這就是法藏菩薩的願心,所以為什麼我們凡夫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原來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主動為我們這種有生死、有煩惱、有業障的眾生發願修行要成就我們的。

  所以淨土教法既然是由阿彌陀佛所建立,我們凡夫眾生念佛契入阿彌陀佛的願海,當然有念佛之因,在臨終被阿彌陀佛現前接引之緣,就可以得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果。因緣果報都是來自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成就,所以修學淨土教法,要先了知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

  「增上緣」就是指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這個意思就是說凡夫有修因遇到強大之緣,可以解脫成就增上菩提。凡夫雖然修因薄弱,但因為阿彌陀佛願力絕對救度之強緣,所以不墮落往生增上。

  增上緣就如眼根能生眼識,土地能生農作物,眼根能生眼識,因為有眼識的作用,所以使眼根可以看見外在色塵,眼見識。大地可以生長農作物,譬如一顆花生種入土壤裡面,幫它施肥、灌溉、除草,再加上日光,讓它有種種生長的緣,這個花生自然時節因緣成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生出花生的果實。我們凡夫在八識田中,種下成佛的金剛種子,自然八識田中金剛種子就會開花結果成就菩提。也就是凡夫每天稱念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的金剛種子,將來時節因緣成就,當然就會往生西方解脫生死、證悟菩提、恢復真如,所以修因可以感果。我們現在還在因地的凡夫,只要一心念佛,將來在臨命終可以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業謝娑婆,神登極樂。

  四十八條大願之中的第十九願,是法藏菩薩誓言對十方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行者絕對現前接引。第十九願臨終接引願因願文法藏菩薩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

  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發菩提心就是發要成佛的心,我們為什麼要念佛,當然目的就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所以「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發菩提心是發心,修諸功德是起行;有發心沒有起行,就是有願沒有行,不能滿願啊。「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樣願行具足,當然就可以滿願。

  「修諸功德」包括念佛與諸行,修念佛一行是專修,修諸行是雜修,所以第十九願因願文的「修諸功德」,有包含專修與雜修。

  第十八願的因願文「乃至十念」就只有念佛一行就是專修,所以第十八願是專修的法門,第十九願是專修與雜修的法門,有同樣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那麼大願、大業、大力是為一切善惡凡夫所成就的。

  「大願」,四十八願為一切善惡凡夫發願。

  「大業」就是兆載永劫的六度萬行,為一切善惡凡夫所修行的。

  「大力」就是願行圓滿,成就佛力,為救度一切善惡凡夫,所以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我們從善導大師的開示,知道凡夫可以往生西方,當然在心中就會安心起行。佛珠拿著虔誠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因為念佛可以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往生增上緣,當然一心念佛啊!所以我們中國淨土的祖師不論永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這些了不起的祖師,無不鼓勵我們念佛。

  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教界第一人,在蓮池大師的《疏鈔》裡面,蓮池大師一直鼓勵我們眾生老實念佛,跟印光大師的開示同樣。所以老實念佛的人,可以乘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往生的增上緣。

  下面第三段文:

  【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這段文是出自《觀念法門》,《觀念法門》這段文與《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意思都一樣。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文字雖然不同,意思完全相同,同樣的話重重復開示,這就是重點。

  「若有眾生」當然就包括善的凡夫與惡的凡夫,也就是十方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都是乘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那麼從《觀經四帖疏》與《觀念法門》這兩段文,我們知道凡夫念佛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如果善的凡夫,這當然很容易使大家接受的,但是惡的凡夫,念佛乘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令人難以信受。我們能夠從唐朝張善和、張锺馗這種一生殺牛、殺雞造惡的人,在臨命終受善知識的鼓勵安慰,臨終稱念一聲乃至十聲的佛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體會阿彌陀佛對十方每一個眾生的救度是毫無條件的、毫無簡別的。

  阿彌陀佛的心是平等心,對眾生的救度不會善人才加以救度,惡人就不予救度,不會這樣,因為佛成就果位是在因地廣修菩薩六度萬行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既然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佛的心是平等心,所以對善的凡夫、惡的凡夫是平等看待。因為諸佛大悲看每一位眾生與他同樣的佛性,可以成就菩提,不是計較眾生的煩惱、罪惡。如果諸佛如來要計較眾生的煩惱、罪惡,十方的逆惡凡夫什麼人有資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我們看到《淨土聖賢錄》記載,唐朝張锺馗、張善和這種一生造作殺業的人,臨終一聲、十聲佛號往生西方的事實。

  我們也可以從《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看到,一生造盡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遇到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稱十聲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的事實。無論是在佛經或是往生傳記,從理論與實例,我們都可以了知阿彌陀佛以大願業力對一切凡夫慈悲平等的救度,也使逆惡的凡夫可以往生,原來就是依靠佛的願力而得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實。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當然內心就安心歡喜念佛,這就是淨土教法特別之處。

  時間的關系,今天就講到這裡,信願祝福四眾佛子,當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要戒除邪YIN,心態最重要
下一篇:信願法師:善導大師法語(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