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完整的大圓,裡面包含著各個小圓。你在一個小圓裡種下善因,可能在另一個圓裡收獲善果;在一個小圓裡種下惡因,可能在另一個圓裡遭受惡果。因果相成,各個小圓是人生大圓的點點軌跡,注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刻未到,因此有了六道輪回,有了今生作孽來生遭報。
而在我心目中,信佛是因為對世界人生不確定性的追問,亦是一種審美的觀照。這是多麼幼稚的想法。這世界有幾件事不是因為功利的驅使?即使可愛的唐僧同志也是因為功名利祿的誘惑吧。否則他怎麼老去拜訪大大小小的國王?不是為了干糧就是為了公主。
信佛之人其實改變自己也是一心為了要改變別人,這個出發點就是不對的。一點點要改變別人的心思都不能有。攝心為戒,攝的從來都是,也永遠都是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很多佛教徒,學了佛經和教義,第一想法就是拿著這些,去管別人:你怎麼還不念佛啊!你怎麼沒還吃肉啊!你怎麼不知道孝順啊!你怎麼不知道禮讓啊!學到最後,看什麼都不順眼,學佛一世,學成了魔。被別人扣上一頂“管閒事”的帽子。
“管閒事”簡單講就是管了本來不該你管或者別人不讓你管的事情。俗話說:“管閒事不得好,落不是“。雖然俗語這樣說,但是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管閒事。管閒事與管所當管的事的最大差別,在於對方 願意接受的程度不同。中國有句古話:‘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許多時候,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自私的心理,然而在做人方面卻有其微妙之處。
這種情況,在我們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開始學佛的時候,知道不要貪戀表揚,要受得住批評,結果聽媽媽每次做完事情後自我誇獎,就皺鼻撇嘴,心裡嘀咕,覺得媽媽這樣是折自己福報。。。。。。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每一個人都可以學功德,每一個人都可以修福報。信佛,既是為自己找到一種人生老師,也是為自己找到行善的一把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