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大地平沉,虛空粉碎,推求五陰色心,了不可得也。】
這幾句話表面上看很淺顯,可是意思太深太深。《金剛經》上也有這個意思,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說法不一樣,《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果你知道三心不可得,你就能夠悟入真空之理。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切動物、植物、礦物都是『五陰色心』所變現的。
所以阿羅漢他證得九次第定,悟入人我空。換句話說,他真正徹底明了一切法裡頭無我,雖然無我,但是他以為還有法,法是五陰,「我」是沒有,但是色受想行識這個還有,所以阿羅漢我執沒有了,法執猶存,他不能開悟。所以,他的心沒空。阿羅漢的心沒空,《楞嚴經》上有證明,佛說阿羅漢的境界,說他「內守悠閒」,他沒空!他還內守悠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末後這句話說得好,他守什麼?守虛妄的一種抽象的概念,根本沒這個事情,法塵分別影事,實在是很冤枉!所以他的心不空,換句話說,他沒有放得干淨,我執是放下了,法執沒放下。
要是說真相,真相是『推求五陰色心,了不可得』。動植礦是五陰色心變現之物,動植礦是假的,都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無自性,沒有自體,所以說當體即空。「五陰」也是因緣所生法,也不是真的,同樣一個道理,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菩薩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緣生性空」,性就是體性,體不可得就叫做空。那個境界是什麼?就如同夢境一般,跟夢境完全是一樣的。我們在作夢的時候,夢裡面有,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醒來之後,你在夢裡所得的那些東西,你帶出來沒有?你哪一樣東西帶來了?幾時我們能把現前的境界完全看成是一個夢境,你就自在了,真的得大自在。為什麼?得失的心沒有了,捨掉了,得失心無了,得失心空了。所有的煩惱都是從患得患失而來的,你沒有得失心,你就沒有煩惱,就得大自在。
曉得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真的,確實是夢幻泡影,你就隨緣度日,像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罣礙,沒有障礙了,沒有一法不可以隨喜。功德是什麼?成就自己的覺觀,成就自己的無量覺。在一切法裡頭,不是用分別心,而是用觀照。像《心經》裡面所講的「觀自在」,他照見一切法的真實相,所以「照見五蘊皆空」,就是求五陰色心了不可得,《心經》上也是這麼講的。這心開意解,真正離苦得樂了,「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也都沒有了,也都空掉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三十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