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七)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

  “阿難尊者以及法會大眾,聆聽了佛陀關於‘因緣所生’和‘自然而有’的徹底開示,心中的疑惑得以消除,更深地覺悟了‘諸法實相’。”

  “大家都感到身心輕安,從未有過的殊勝。”

  【心悟實相】應當理解為:更深地覺悟了“諸法實相”。

  因為,前文第三卷末,阿難尊者已經初步覺悟了“如來藏妙真如性”,開悟了“法身”,那就是“諸法實相”。此刻,借助於世尊的諄諄教誨,阿難尊者的悟境進一步加深了。

  隨著悟境的升華,阿難尊者內心頗為感動,也不由得感念佛陀的慈悲恩德。於是他:

  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

  “於是阿難尊者再次流出感激的淚水,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之後,雙膝跪地雙手合掌,恭敬地向佛陀說道:具有無上廣大悲心的清淨寶王啊!您真是善於開導我心。”

  “您能夠運用這種種因緣,方便地提攜與鼓勵大眾,引導一切沉淪於生死黑暗的眾生,讓他們出離苦海。”

  這是阿難尊者在楞嚴法會上第五次流淚,也是最後一次。這種緣於法喜和慈悲的感動,非親身經歷者莫知。此處的“悲淚”,與“悲傷”無關,而是對世尊廣大悲心的深深感激,毫無疑問,這也啟發了阿難尊者的廣大悲心。

  什麼叫做“悲心”?

  答: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就是說,發願給予眾生安樂,叫做“慈心”;發願救拔眾生脫離苦難,叫做“悲心”。合稱為“慈悲”之心。

  那麼,佛陀的“慈悲”表現在哪裡呢?

  答:幾乎沒有保留地布施自己的圓滿智慧,為一切眾生指引出修行解脫之路,而不求任何回報。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也應當如此,貢獻出自己的修學經驗,以慈悲心宣揚佛陀的教法,而不貪求各種名利與回報。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應當如此。在能力不具備的時候呢,那就老實修學,獨善其身。即便在獨善其身之時,也不應當遺忘廣大的慈悲心。

  此後,為何阿難尊者在楞嚴法會上不再哭泣流淚了呢?

  答:見地已經透徹,慈悲心已經具足,粗重的思維分別基本降伏,世間俗情也就越來越少了。

  真正的“明心見性”之人,猶如日出必有光明一樣,其世間感情必然越來越平淡,而代之以“慈悲心”和“平等心”。他的心境呢,必然越來越透徹光明,越來越寬容開朗,越來越有智慧,能夠看破當下的執著,融化當前的煩惱。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初步認識到了“諸法實相”,還不曾顯現出本有的無盡功德,還需要擇路還家。

  阿難尊者正在此處,於是,他繼續向世尊請法,請問修行入門之法: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

  “世尊,如今我雖然承蒙您慈悲法音的開導,悟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滿十方世界,它包含並孕育了十方無量國土,那清淨莊嚴眾寶所成的佛國。”

  【妙覺王剎】指報身佛及其淨土。

  所謂的“如來藏妙覺明心”,正是圓滿法身,它是無相的,不屬於任何實有法;同時,它也是妙用無窮的,可以顯現出,或者說孕育出無量無邊的虛空和佛國淨土。“妙覺王”是指淨土當中的佛陀,屬於“報身佛”。而穢土當中的佛陀,例如釋迦牟尼佛,則屬於“應身佛”。

  法身無相的緣故,本來沒有名字;稱之為“法身佛”,已經屬於方便之說了。“報身佛”乃是“法身”的圓滿顯現,具有無量的光明相好,如如不動,長居淨土,不可思議。“應身佛”則是“報身佛”的應化分身,是替“報身佛”來廣宣教法,廣度眾生的。

  因此,三身佛本是一身,名為“圓滿法身”。在佛陀,叫做“圓滿法身”,徹底覺悟的緣故;在眾生,則名為“如來藏妙覺明心”,或“如來藏妙真如性”,只是具有,而並未完全覺悟的緣故。

  此時的阿難尊者,不同於一般眾生,他已經初步覺悟了“如來藏妙覺明心”,這都是世尊慈悲說法的恩賜。

  咱大家也是一樣,承蒙世尊如此妙法之恩賜,只要您認真學習,反復觀察,必將會“明心見性”,初步覺悟“如來藏妙覺明心”。那麼,此後該如何進一步修行,才能夠如實證入呢?

  對此,阿難尊者說道:

  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如來您前面呵責我,僅僅多聞強記是沒用的,不如踏實修習‘無漏法’。”

  “在您的啟發下,我如今已經開悟‘如來藏妙覺明心’;就好比一個漂泊不定的人,忽然承蒙天王的慈悲,賜予了一座華美大宅。”

  “可是,面對著如此廣大之宅院,我必須先要找到門,才可以進去呀。”

  【旅泊之人】漂泊不定的人。其中隱含著漂泊流浪,無家可歸的意思。

  【天王】既可以是人間的“國王”,也可以是天神當中的“天王”。

  最初開悟“如來藏妙覺明心”的人,不一定懂得如何用功,如何實修“無漏善”,才能夠契入實相。因此,悟後需要學習經論,或者參學善知識。在這裡,阿難尊者替咱大家向佛請問悟後實修之法,也就是見性後的成佛之路。

  阿難尊者繼續說道:

  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余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但願如來您不要捨棄大慈悲心,繼續開示我們這些法會當中,所有仍在無明昏暗裡的弟子們,如何才是捨棄小乘,畢竟成就如來‘無余涅槃\’的根本發心之路。”

  “讓我們這些有學聲聞,從哪裡下手修行,才能夠降伏宿世以來的攀緣習氣,得到總持法門,並入佛知見呢?”

  【無余涅槃】也叫做“無余依涅槃”,相對於“有余依涅槃”而立名。煩惱已盡,已經到達不生滅之本來,名為“涅槃”。其中,雖到達涅槃,而尚有所依之色身存在,名為“有余依涅槃”。既到達涅槃,也滅盡了所依之色身,名為“無余依涅槃”,簡稱“無余涅槃”。

  與聲聞、緣覺的“無余涅槃”不同,所謂的“如來無余涅槃”,也叫做“無住涅槃”,或者“大般涅槃”,指佛陀以大智慧而不住於“生死煩惱”,以大慈悲而不住於“無余涅槃”。佛陀滅盡了一切煩惱和妄想,常住於如如法性;同時又可以千百億化身於無量世界,方便利益眾生。遠非二乘人進入“無余涅槃”後的“灰身滅智”可以相提並論。

  如此境界實不可思議,一切學佛人都應當發廣大願,願成就此“如來無余涅槃”。像這樣,既能夠徹底超越生死苦海,又可以隨緣廣度眾生,才叫做圓滿的佛陀。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伫佛慈旨。

  “阿難尊者這樣請法之後,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法會大眾們都一心一意地,恭候佛陀的慈悲教導。”

  於是,世尊便准備為大家開示阿難尊者所問的“本發心路”,引出了所謂“初心二決定義”之內容: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

  “這時,世尊由於慈悲憐憫法會當中的二乘人,他們雖然想發菩提心,但對於菩提心尚未自在明了。同時,也是為了將來佛陀滅度以後,指引那些末法時代想要發菩提心的眾生,為他們開示無上佛乘的微妙修行之路。於是,世尊對阿難尊者和在座大眾說道:”

  所謂的“無上乘妙修行路”,就是指發起真實菩提心,從而開始的成佛之路。其中,“無上乘”就是佛乘,而“妙修行路”則從發起“真實菩提心”開始。

  有人問:發起“真實菩提心”,這不算困難呀,人人都可以吧?

  答:非也。“真實菩提心”也叫做“勝義菩提心”,只有在“明心見性”之後才能夠發起,那已經相當於“初住位”菩薩了。所謂的“初住”,全稱叫做“初發心住”,其含義就是:最初發起“真實菩提心”,得以安住不生滅法性。

  此時的阿難尊者,已經初步“明心見性”,也已經發起了“真實菩提心”,詳見第三卷末,那個著名的偈子,既是“贊佛偈”,也是阿難尊者的“發心偈”。其中所發起的菩提心,是以“不歷僧祇獲法身”之“不生滅性”為“因地心”,以“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做道場”之“圓滿佛果”為“果地覺”,同時,他也發願要度盡娑婆世界的眾生。這就是典型的“真實菩提心”。

  但是,對於未來如何進一步修行,才能夠迅速契入如來的圓滿正覺,阿難尊者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才有了這次請法。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你們既然決定要發起真實菩提心,對於諸佛如來所行的‘妙三摩提正修行路’必須要持之以恆。”

  “那麼,你們首先應當明白,最初發起正覺之心的時候,有兩種必須要抉擇的重要法義。”

  【發覺初心】最初發起正覺之心,也就是初發真實菩提心,簡稱“初發心”。

  在佛經當中,所謂“初發心菩薩”通常是指“初發心住”的菩薩,即“初住”菩薩;如《華嚴經》等等大乘經典所說,“初發心菩薩”之功德不可思議,為諸佛所贊歎,就是指“初住”菩薩。而像咱大家這樣的,初學大乘佛法的人,即便發了“菩提心”,通常還屬於“世俗菩提心”,應當叫做“凡夫菩薩”。

  雲何初心二義決定。

  “如何是‘初發心\’時,兩種必須要抉擇的重要法義呢?”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第一種必須要抉擇的法義是:如果你們真要捨棄聲聞境界,發心修行菩薩乘,以期入佛知見;那麼,就應當仔細觀察你這個‘因地發心\’,看看它與如來的‘果地覺\’,到底一樣還是不一樣。”

  這第一種需要抉擇的重要法義,就是反觀自己的“菩提心”,即“因地發心”,看看它和如來的“果地覺”是否一致,是否同屬於“不生滅心”。

  發心成佛,就好比春種、夏長、秋收一樣,首先要選對“種子”播種下去;其次,需要正確地除草、施肥、澆水,等等;最終,才會豐收。

  這第一種決定義,就好比“選種子”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發的必須是“佛心”,將來成就的才會是“佛果”。

  有人問:我也有佛心嗎?什麼是我的佛心呢?

  答:您如果沒有佛心,從哪裡蹦出來這個問題呢?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大家都有佛心。如何是您的佛心?如果您像阿難尊者一樣,通過學習《楞嚴經》而開悟自己的“不生滅性”,也叫做“不生滅心”,那就是您的佛心了。請好好努力吧,此事無人可以為您代勞,因為“彼此身心,本不相代”呀。

  關於第一種決定義,世尊如此抉擇: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阿難,如果在因地的時候,以思維分別的‘生滅心\’為根本修行之因,去求證無上佛乘的‘不生不滅\’之大涅槃和清淨法身,這是不可能的。”

  【生滅心】指一切分別心念。

  【不生不滅】指如來的“大涅槃”和“清淨法身”。

  一切“因果”之妙理,都遵循著“因果一致性”的規律,所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清淨因得清淨果,染污因得染污果;生滅因得生滅果,不生滅因得不生滅果,等等。

  因此,大家在“因地”修行的時候,首先要找到自己本有的“不生滅心”,以這個心來發起“真實菩提心”,作為咱成佛的種子,經過勤奮行持,將來,因圓果滿,才會成就相應的“不生不滅”之圓滿法身佛。

  這就是修行之“因果”。雖然咱的“不生滅心”不屬於“因果”,如來的“圓滿法身”也不屬於“因果”;但是,僅就修行的過程來說,從凡夫到成佛,還是會遵循“因果”之規律。以最初覺悟的“不生滅心”為因,將來才會圓滿成就“不生不滅”之佛果。

  那麼,大家本有的“不生滅心”或“不生滅性”到底在哪裡呢?

  答:就在一切世間生滅法當中,其中蘊含著“不生滅性”;就在咱的“五蘊”煩惱之“生滅念”當中,其中蘊含著“不生滅心”。

  因此,要想找到“不生滅性”,首先要充分了解世間的一切“生滅法”。透過“生滅法”之現象,才好觀察並覺悟其中的“不生滅性”。

  世尊繼續說道: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因為這個緣故,你首先應當觀照察明世界上的一切可造作之事物,認識到,它們都是有生有滅的。”

  【照明】觀照察明。

  【器世間】指“物質世界”,即一切眾生所生活的外在環境,也叫做“國土世間”。而“一切眾生”則名為“眾生世間”。

  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阿難,你來觀察世界上的一切可造作之事物,哪裡有永遠不壞的呢?但是,卻從來沒聽說過‘虛空\’會朽爛毀壞。”

  “為什麼呢?因為‘虛空\’不屬於任何造作,所以才從始至終不會毀壞與消滅。”

  在這裡,世尊用“世間可作之法”來比喻“色身”和“思維心”;用“虛空”來比喻“不生滅性”。為咱大家指明了觀察尋找“不生滅性”的方向。那就是,猶如“虛空”包裹著一切“世間可作之法”,它無形無相而不會壞滅一樣;咱的“不生滅性”不在別處,正是它包含著咱的“色身”與“思維心”,它無形無相而不會壞滅。

  它也就是咱的“妙明真心”,如第二卷所說,它包含著一切身心與外境,乃至於宇宙天地,無不盡在其中。

  可是,為何大家卻找不到這個不生滅的“妙明真心”呢?因為,咱的“妙明真心”,或者說“妙覺明心”,它被地、水、火、風“四大”所分隔,而顯現成了咱的“見、聞、覺、知”;並因此而發生了五種渾濁,即“五濁”。

  以是因緣,所謂的“妙覺明心”,就在咱的“見、聞、覺、知”當中,也就在咱的“五濁”當中。認識它,需要智慧觀察。

  以下,為了引導大家找到本有的“不生滅性”,世尊首先來開示“五濁”。這就好比,為了找到“清水”,不妨先打來渾濁的“河水”,靜置澄清之後,自然就有了“清水”。

  世尊繼續說道: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像這樣來觀察,那麼,在你的色身當中,那些堅凝之相屬於‘地大’,濕潤之相屬於‘水大’,暖觸之相屬於‘火大’,動搖之相屬於‘風大\’。”

  “由於這‘四大’之纏繞,就把你清淨圓滿的‘妙覺明心’,分隔成了眼根之見、耳根之聽、鼻舌身三根之覺和意根之察知。”

  “就這樣,從‘四大’纏繞開始,有了‘六根’之見聞覺知,最終,發生了五重渾濁。”

  在“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這六種作用當中,可以合並為四種,即:眼根之“見”、耳根之“聽”、鼻舌身三根之“覺”和意根之“知”,稱為“見、聞、覺、知”。也就是世尊所說的“為視為聽為覺為察”。

  “六根”之見聞覺知,都發源於本來清淨圓滿的“妙覺明心”。就這樣,從“四大”開始,到“六根”形成,最後,便發生了五重渾濁,即“五濁”。

  下面,世尊將具體開示“五濁”,以便大家能夠透過“五濁”找到不生不滅的“妙覺明心”,用它來發起真實菩提心,作為“因地心”,來求證如來的“果地覺”。

  世尊說道: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八)
下一篇:大寂法師:有許多人廣做布施卻墮落惡道之中,你相信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