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十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十二)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阿難尊者恭敬地對佛說:世尊,就像您說的那樣,因地初發的菩提心,需要與如來果位的名目及內容相一致才可以。”

  前文,在“發覺初心二決定義”當中,世尊曾如此說道:“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並如此抉擇:“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關於哪些是如來“果位名目”,阿難尊者接著敘述道: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世尊,例如在如來果位當中,所謂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這七種常用名目。”

  “它們雖然稱呼不同,但都指的是清淨圓滿之本性,其體性堅固,猶如金剛寶之王一般不可破壞,常住法界。”

  【菩提】譯為“覺性”,或者“覺道”,乃本具般若智慧的無礙之性。

  【涅槃】譯為“不生不滅”,乃超越生死之本性。它遠離造作,也可以理解為“本來寂滅”。

  【真如】不曾落入虛妄,也不曾變異之本性。

  【佛性】不可破壞之覺性。

  【庵摩羅識】譯為“白淨識”,也有經論稱之為“第九識”,指善分別一切法,而毫無染著的清淨識。眾生迷惑之時,名為“阿賴耶識”;諸佛覺悟之時,轉名“庵摩羅識”,兩者不一不異。

  【空如來藏】唯一真心,更無他物,名為“空如來藏”。

  【大圓鏡智】徹照萬法而無不清晰圓滿,如此智慧,名為“大圓鏡智”,由眾生之“阿賴耶識”轉變而來。

  敘述了如來“果位名目”,那麼,阿難尊者把什麼理解為“因地覺心”呢?尊者如此說道:

  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雲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如果這個‘見聞嗅嘗覺知之性\’,即‘知覺性\’,它一旦離開明暗色塵、動靜聲塵、通塞香塵等等六塵,就終究沒有了獨立體性。如同第六意識的念想心一樣,離開所對應的法塵之後,本來一無所有。”

  “既然如此,怎麼可以用這個終將斷滅的‘知覺性\’作為因地修行之心,卻想要去求證如來七種常住不滅之妙果呢?”

  如前文世尊所開示,生死輪回的“主人”乃是虛妄的“六根”;反過來,修行成佛的途徑,也是“六根”。只要運用“六根”的“知覺性”而返還“六根”之源,到達不生滅之本來,就能夠獲得“六根清淨”與“六根圓通”而成就如來“無上知覺”。

  因此,在因地發心修行,所運用的就是“六根”之“知覺性”。不過,“知覺性”並不會因為離開“六塵”而斷滅;恰恰相反,所謂的如來七種常住不滅之妙果,本來就蘊含在咱的“知覺性”當中。

  有人會問:不對吧,世尊前面說過:“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這意思不就是說,一旦離開了“六塵”境界,“知覺性”就將斷滅麼?

  答:您和阿難尊者一樣,錯解了世尊的開示。要知道,“無有見體”並不等於“見性”斷滅,而只是說它沒有形質;“元無聽質”並不等於“聞性”斷滅,而只是說它沒有實質;“嗅性不生”並不等於“嗅性”斷滅,而只是說它暫時不發生作用;“嘗無所出”並不等於“嘗性”斷滅,而只是說它暫時不顯現;“覺觸本無”並不等於“觸性”斷滅,而只是說它暫時不具備顯現的因緣;“了知安寄”並不等於“知性”斷滅,而只是說它暫時不具備了知的因緣。

  總之,即使離開了“六塵”境界,“六根”的“知覺性”也不會斷滅,只是暫時不發生作用而已。其形質本空,而終究不會落入斷滅,這才是“知覺性”的本來狀況。猶如六祖大師所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我曾經斷斷續續地把這句話參了好幾年,後來,我終於認識到,大師的意思是說:離開境界沾染的“知覺性”,它就是“菩提”之妙覺性,就是佛性。明白了這句話,修行就變得簡單了。

  接下來,如何才能夠讓自己的“知覺性”做到“離開境界沾染”呢?這需要不時地反觀,需要長久地用功觀察與實踐。當我終於在某個剎那間做到了,嚴格說來,是當下認識到了的時候,我明確地找到了那個不會被境界所污染的“知覺性”,並毫無疑問地確信,它就是佛性,不會有比它更真實與真切的東西了。我知道那就是最初的見道,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又比對參照了不少大乘經論,看看是否能夠印證自己的見地。結果,所有的經論都變得清晰明了,所有的法義都無法超越這個不會污染的覺性,而只能夠成為它的注腳。

  此時的阿難尊者,對於“知覺性”當中蘊含著“無上知覺”之不生滅性,其體悟還不夠清晰,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問題。他竟然以為,一旦離開了六塵境界,“知覺性”就會徹底消滅而落入斷滅,於是呢,他自己就沒有了心和心所,不知道該用哪個心來求證如來的“無上正覺”了。

  於是,阿難尊者繼續問道:

  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世尊,如果說離開了明暗色塵,‘見性\’畢竟空無;乃至於沒有了當前法塵,第六意識心念及其‘知性\’就會消滅。”

  “像這樣前後反復地仔細推理觀察,就會發現本來沒有我的心與心所,那麼,到底用誰作為因地發心,來求證如來的無上正覺呢?”

  顯然,阿難尊者錯解了前面世尊的開示,誤以為離開了六塵境界,自己的“心法”與“心所法”就都沒有了。自己連心都沒有了,該用誰作為因地發心,求證如來的七種常住妙果呢?

  這屬於典型的“斷滅見”,是對於“知覺性”的錯誤理解,並不符合實際狀況。按理說來,多聞的阿難尊者似乎不應該有這樣的見解,或許,尊者是在替咱大家來方便發問吧。而且,經阿難尊者這一問,世尊一解答,那個藏在“知覺性”當中的不死之妙性,所謂“性淨妙常”,將被徹底開顯出來。

  由於有了錯解,就發生了矛盾,會認為連世尊以往所說的話都不是誠實之語了,反而變成了自相矛盾的戲論。因此,沿著這個思路,阿難尊者繼續問道: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雲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吝。

  “這樣的話,如來您前面所說的‘六湛圓明\’就不成立了,違背了誠實之語,前後矛盾,最終成了戲論。”

  “怎麼能說如來是‘真實語者\’呢?但願您再次以您的大慈悲心,開導我的蒙昧與狹隘。”

  【湛精圓常】前文世尊在闡述六根功德數量之後,曾說道:“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其中的“六湛圓明”,就是指“六根”之“知覺性”本來就是透徹、精明、圓滿而常在的,故名“湛精圓常”。

  【蒙吝】蒙昧與狹隘。

  一切狹隘與偏執,都源於蒙昧無知。因此,在修行之前,首先好好學習佛經,破除自己的蒙昧無知,樹立端正見解,才是學佛之正道。

  假如“六根”的“知覺性”,一旦離開了“六塵”就會斷滅的話,那麼,的確就與前面世尊所說的“六湛圓明”相矛盾了。其實,正因為“六根”之“知覺性”是“六湛圓明”的,是不會斷滅的,所以,用它作為因地發心,才能夠獲得如來七種常住妙果。

  對於阿難尊者的疑問,世尊予以解答: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你只是廣學多聞,還未到達漏盡。所以,你心裡雖然知曉如何是顛倒因緣,可一旦面對著顛倒知見,反而不能夠識別了。”

  什麼是“顛倒所因”呢?究其根本,就是“無明錯認”,即認假作真。阿難尊者雖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他並未斷除“無明錯認”,還不具備大乘“無漏慧”,因此,一旦遇到了顛倒知見,還是無法識別。這說明,阿難尊者在第三卷末開悟“如來藏妙真如性”,乃至於“不歷僧祇獲法身”等等,都是相似的,還不夠透徹。

  所謂的“開悟”就是如此,通常很難一下子就悟得透徹,而需要不斷地學習與增進。“見性學道”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修行階段。

  對於廣學多聞的阿難,世尊不想再講許多道理,因為,那未必有效果。倒不如舉例子,用生活常識來證明“知覺性”不會斷滅,這樣更有說服力。

  於是,世尊說道:

  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假如僅僅說道理,恐怕很難讓你信服,我現在嘗試用日常生活當中的事例,來除去你心中的疑惑。”

  【信伏】信服。“伏”是“服”的通假字。

  要想證明“知覺性”不會斷滅,最好的辦法就是舉例子,因為,日常生活當中,咱的“知覺性”無處不在。

  下面,世尊以“知覺性”當中的“聞性”為例子,通過敲鐘這個事例,來驗證“聞性”不會斷滅,而是恆常不變的。這段經文,歷代高僧大德將其稱為“擊鐘驗常”。

  即時,如來敕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當時,如來便命令羅睺羅敲一聲鐘,並問阿難:如今你們聽到了嗎?”

  “阿難尊者和大眾,都說自己聽到了。”

  【羅睺羅】譯為“覆障”,佛陀之子,亦名“羅雲比丘”,據佛經記載,乃是受佛陀叮囑,暫不入涅槃,常住世間護持佛法的四位大阿羅漢之一。因為宿世曾經堵塞老鼠洞六天,業緣所感,所以今生住母胎六年才出生,故名“覆障”。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過了一會兒,鐘聲停歇了,沒有了聲音,佛陀又問:如今你們聽到了嗎?”

  “阿難尊者和大眾,都說沒有聽到。”

  請大家思考:假如說阿難尊者和法會大眾果真“沒有聽到”的話,那麼,他們如何會“知道”自己“沒有聽到”呢?

  時,羅侯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當時,羅睺羅尊者又敲鐘一聲,佛陀再問阿難:如今你們聽到了嗎?”

  “阿難尊者和大眾,又都說自己聽到了。”

  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

  “佛陀便問阿難尊者:你們把什麼叫做‘聽到了\’,把什麼叫做‘沒聽到\’呢?”

  這個問題可不簡單,只是生活當中的人們都忽略了,心太粗的緣故。阿難尊者和法會當中的有學大眾們,由於其“聽聞性”尚未徹底脫開對於“聲塵”的微細攀緣,所以,此時他們還不明白世尊的葫蘆裡到底賣的啥藥。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阿難尊者和有學大眾一同恭敬地對佛說:鐘聲如果敲響了,那我們就‘聽到了\’。敲鐘過後時間一久,鐘聲和回響雙雙斷絕了,那就叫做‘沒聽到\’。”

  【音響】聲音和回響。

  顯然,阿難尊者和有學大眾把“聽聞性”與“聲塵”混為了一談。他們沒有注意到,鐘聲敲響的時候,自己的“聽聞性”聽到了鐘聲;而鐘聲斷絕了以後呢,自己的“聽聞性”仍舊是“聽到了”,聽到了“無聲”。

  否則的話,誰知道鐘聲斷絕了,誰知道當時“沒有聲音”呢?

  ——所謂的“反聞聞自性”,其實就這麼簡單。您在“有聲音”和“沒有聲音”的時候,都能夠找到那個“聽聞性”的話,那麼,它就是您的不會生滅之“知覺性”,它就是“自性”。至少,“自性”就在其中。

  明確地“找到”這裡,而不僅僅是“想到”這裡,就可以叫做最初的“明心見性”。有了這個功力以後,您的心可以初步做到“離境”,也就是初步脫開根、塵之間的“粘著”,初步體會到心的自在。從此以後,您的煩惱會迅速減少,法喜會時時自然發生。對於修行,對於成佛,您自然具有了不會動搖的信心。

  為了讓阿難尊者等人認識到他們的混淆,世尊繼續發問:

  如來又敕羅睺擊鐘,問阿難言:汝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如來再次命令羅睺羅敲鐘,並問阿難:如今你們認為有鐘聲嗎?”

  “阿難尊者和大眾,都說有鐘聲。”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

  “一會兒,鐘聲停歇了,佛陀又問:如今你們認為有鐘聲嗎?”

  “阿難尊者和大眾,都回答說沒有鐘聲。”

  【少選】一會兒。

  有頃羅侯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過了一會兒,羅睺羅尊者再次撞鐘,佛陀又問:如今你們認為有鐘聲嗎?”

  “阿難尊者和大眾們,都回答說有鐘聲。”

  【有頃】過了一會兒。

  以上回答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下面,請仔細看:

  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

  “佛陀便問阿難尊者:你們把什麼叫做‘有鐘聲\’,把什麼叫做‘沒鐘聲\’呢?”

  對於“汝雲何聲,雲何無聲”這個問題,阿難尊者和有學大眾竟然給出了與前面“汝雲何聞,雲何不聞”那個問題,完全相同的回答: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阿難尊者和有學大眾一同恭敬地對佛說:鐘聲如果敲響了,那就叫做‘有鐘聲\’。敲鐘過後時間一久,鐘聲和回響雙雙斷絕了,那就叫做‘沒鐘聲\’。”

  對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一個問“聽聞性”有無,一個問“鐘聲”有無,阿難尊者和有學大眾們竟然給出了完全相同的回答。這就充分證明,他們把“聽聞性”和“鐘聲”混淆了,這就是一種錯亂。

  因此,世尊說他們: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雲何自語矯亂?

  “佛陀對阿難尊者和有學大眾說:如今你們回答問題為何自相錯亂呢?”

  【矯亂】錯亂。“矯”在這裡是“虛假”的意思。

  阿難尊者與大眾不明白自己錯亂在了哪裡,於是反問世尊:

  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

  “大眾和阿難尊者一同反問佛陀:為何您說我們自相錯亂呢?”

  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佛陀說道:我問你們如何是‘聽聞性\’之有無,你們做了回答。又問你們如何是‘鐘聲\’之有無,你們竟然做出了相同的回答。”

  “像這樣混淆了‘聽聞性\’與‘鐘聲\’,便沒有了確切答案。這難道不是自相錯亂嗎?”

  接著,世尊詳盡開示了“聽聞性”的實際狀況,世尊說道: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雲何知?

  “阿難,鐘聲消散,沒有了聲音的時候,你卻說‘沒聽到\’。假如確實‘沒聽到\’的話,就說明你的‘聽聞性\’已經消滅,如同枯死的木頭一般,沒有了活力。”

  “那麼,當鐘聲再次敲響的時候,你怎麼會知道呢?”

  其實,有鐘聲的時候,阿難尊者“聽到了”鐘聲;鐘聲歇了以後,阿難尊者“聽到了”無聲。這才是阿難尊者“聽聞性”的實際狀況,無論有沒有聲音,他的“聽聞性”都“聽到了”。

  這就說明,任憑“聲塵”或有或無,而咱的“聽聞性”是如如常在的。因此,本段經文被稱為“擊鐘驗常”,所驗證的,就是“聽聞性”如如常在;同時,它也代表著“知覺性”如如常在。

  對此,世尊繼續開示: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

  “當你知道‘有鐘聲\’或者‘沒鐘聲\’的時候,那只是‘聲塵\’的有或無,怎麼會是你的‘聽聞性\’或有或無呢?”

  “要知道,假如你的‘聽聞性\’確實會沒有的話,那麼,到底誰能夠‘知道\’它沒有呢?”

  知道“有聲音”,知道“沒聲音”,都屬於“聞知”。知道“聽聞性”沒有呢?那還屬於“聞知”。這就證明,無論有沒有聲音,咱的“聽聞性”都是常在的,正是它一刻不停地在“聞知”啊。

  所以,世尊繼續說道: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因此,阿難,只是‘聲塵\’在‘聽聞性\’當中自生自滅;並不是你的‘聽聞性\’會隨著‘聲塵\’一同生滅,而讓它變得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

  也就是說,咱的“聽聞性”是如如不動的,其中,各種“聲塵”是有生有滅的。阿難尊者只因混淆了“聽聞性”和“聲塵”,所以才會以為“聽聞性”也是有生有滅的。

  對此,世尊繼續開示: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你還在顛倒錯認當中,迷惑地把‘聲塵\’當做‘聽聞性\’,難怪會糊塗到,以為恆常的‘聽聞性\’會斷滅呢。”

  “你終究不應該說,一旦離開了動靜‘聲塵\’和閉塞開通之‘耳根\’,‘聽聞性\’就沒有了。”

  【閉塞開通】指“耳根”的閉塞或開啟。

  在生活當中,大家可以通過棉花團等等東西,來塞住耳朵,讓它聽不見,這就是“閉塞”;拿開棉花團,耳朵就會聽見,就叫做“開通”。耳聾的人,其“耳根”屬於“閉塞”;正常的人,則屬於“開通”。

  另外,在較深的禅定當中,或者無夢的深度睡眠當中,以及昏厥當中,人的“五根”,包括“耳根”在內,會一同處於“閉塞”狀態。此時,人聽不到任何聲音,但是,“聽聞性”與“知覺性”並未斷滅,只是暫時沒有發揮作用而已。

  前文,阿難尊者曾經說過:“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等等,通過一系列論證,世尊否定了這個見解,並開顯了“聽聞性”與“知覺性”是如如常在的。

  那麼,如何進一步證明“聽聞性”以及“知覺性”如如常在,即便是在睡夢當中也不會斷滅呢?

  世尊舉例說道: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搗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

  “好比一個深度睡夢當中的人,熟睡在床上。這時候,他家恰好有人在搗練或舂米。”

  “不過,這個人在睡夢當中,卻把舂米聲和搗練聲聽成了別的聲音,要麼是擊鼓聲,要麼是撞鐘聲,等等。”

  “於是,他就在夢裡面感到奇怪,今天的鐘聲為何會像木頭敲石頭的聲音一樣沉悶,而不夠響亮呢。”

  【搗練】古代制絹的一道工序,用木杵搗擊熟絹,讓它變得柔軟。其中,“練”就是指漂白以後的潔白熟絹。

  剛織成的絹比較堅硬,需要經過沸煮、漂白、搗練三道工序,才會變得潔白柔軟。

  【舂(音:沖)米】舊時用木槌和石臼反復地搗擊稻子,除去稻殼,就成了大米。

  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

  “當時他忽然醒了,立即就會明白他聽到的是舂米的搗擊之聲。”

  “於是,他感慨地對家人說:我剛才在夢裡的時候,竟然把這個舂米聲錯當成了鐘鼓響呢。”

  【杵(音:楚)】搗擊,搗物。

  【遄(音:船)】快,迅速。

  類似的夢境,許多人都遇到過。這說明,即使是在睡夢當中,咱的“聽聞性”也不會消滅;同樣,咱的“知覺性”也不會消滅,它是如如常在的。

  有人問:在睡夢當中,為何會聽錯聲音呢?

  答:這和夢境有關,也和一貫的習氣有關。因為所謂的“夢境”就是一系列妄想,是咱的獨頭意識在編制幻境,所以,它也同樣會把聽到的聲音進行加工,讓它與夢境相應。於是,聲音就被聽錯了。

  睡夢當中的人,很像一個死人,其感官知覺變得很遲鈍,甚至沒有了反應。即便如此,他的“知覺性”也不曾消失,而依然存在。

  那麼,死去的人,其“知覺性”會不會徹底消失呢?

  對此,世尊開示到: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銷滅?

  “阿難,人在睡夢當中,哪裡記得什麼動靜‘聲塵\’,以及開通和閉塞之‘耳根\’呢?不過,他的身體雖然在昏睡當中,暫停了知覺感受;但是,他的‘聽聞性\’與‘知覺性\’是不會昏迷的。”

  “同理,縱然將來你的身體會死去,生命的光輝也會隨之變遷,這個‘知覺性\’,又怎麼會因為你的身體消滅而一同消滅呢?”

  【命光遷謝】指眾生的命根隨著業力因緣而結束,流轉到下一世。

  人在睡夢當中,已經無法准確覺察“聲塵”的動靜變化,以及“耳根”的開通、閉塞。但是,即使離開了這些因素,其“聽聞性”依然健在。這就說明,“聽聞性”是不受動靜“聲塵”和通塞“耳根”之約束的。換句話說,“聽聞性”不受身體約束,它超越身體的范疇。

  同理,咱的“知覺性”也一樣不受身體約束,它不會因為身體死亡而滅亡。身體有生有滅,可以隨著業力而生生死死,往來轉變;但是,咱的“知覺性”是如如常在的。

  在這個如如常在的“知覺性”當中,就蘊含著本來清淨的不生滅性,那就是所謂的“性淨妙常”。迷失了它,就是芸芸眾生,就會在生死流轉當中不停地漂泊而苦海無邊。

  對此,世尊開示道: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只因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隨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而攀緣,追逐著妄想雜念而流浪,所以才不曾開悟‘知覺性\’當中本有的‘性淨妙常\’。”

  “既然不能夠順應於如如常性,反而去追逐生滅念和生滅境界,因此才會生生世世陷入了虛妄的六道雜染當中而流轉不停。”

  反過來呢,就是修行方法。咱只要放棄對於生滅境界的攀緣,透過一切生滅念而回光返照,找到自性本有的“性淨妙常”,時常予以守護,不讓它迷失。那麼,一旦功夫成熟,法身的光明就會顯露,它將會照破虛妄識心,引導咱自然成就如來的“無上知覺”。這就是“見性成佛”。

  對此,世尊予以徹底開示: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

  “如果能夠放棄生滅境界和生滅念,守護於真常妙性。常住法身之光明一旦顯露,‘六根\’對‘六塵\’所生的‘六識\’分別心立即就會消滅於無形。”

  “於是便覺悟到,所謂‘六塵\’只是妄想之相;所謂‘煩惱污垢\’只是‘六識\’之妄情,此兩者合稱為‘塵垢\’;如今,隨著法身光明的顯現,它們一同消散了。”

  “那麼,你的法眼智慧當即就會清淨明朗,怎麼會不成就如來的無上知覺呢。”

  綜合世尊上述開示,修行成佛之路可以簡要歸納為如下“三部曲”:

  第一步“見道”:不去追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通過回光返照而開悟“性淨妙常”,它不在別處,就隱含在“知覺性”當中。“見道”的一剎那,屬於“頓悟”。

  第二步“修道”:徹底放棄對於生滅境界和生滅心的攀緣與留戀,遠離俗事,老老實實一心守護所覺悟的“性淨妙常”,通常,這是一個漫長的實修過程。“修道”的全過程,屬於“漸修”。

  第三步“證道”:根、塵、識心一並消落,法性不滅之光明顯露,塵垢消散,法眼清淨,得證法身,成就如來無上知覺。“證道”的一剎那,屬於“頓證”。

  到達如此之“證道”境界,才叫做“初地菩薩”,也叫做“菩薩摩诃薩”,具足佛知見,已入佛法界,初步成就如來的無上知覺。如諸大乘經典所說,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佛陀”,而毫無過失。

  大家在末法時代修行,最緊要的是第一步,需要如實“見道”,踏實開悟“性淨妙常”,也就是常說的“明心見性”。至於其後的潛修密證,乃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事,消除一分習氣,便顯露一分功德。通常,既不需要多說,也不宜過於宣揚。

  所謂的講經說法,主要是宣講“見道”這部分內容,而對於“修道”和“證道”之不思議境界,通常都是粗略地帶過,就算《楞嚴經》也是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那實在不屬於語言和思維的范疇了,又怎麼能夠以說代修,以說代證呢。到那裡,“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確實如此。

  關於“見道”,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無上禅門傳佛心印,所傳持的就是如此之見,乃是佛之知見,其中多有偏差錯漏,萬語千言也說不盡其一分一毫,三藏十二部經典到頭來也只是在宣揚如來知見。此見無窮無盡,包含法界而無一相可得,亦無一言一語可得。

  世尊於不可得之中縱橫宣講經論無數,這是咱大家窮劫難遇的福德因緣,大家好自珍惜吧。只要勤懇努力,明心見性也不難,到那時,亦可得少自在,脫開種種無聊的塵俗煩惱,行於清涼灑脫的菩薩道,豈不歡喜哉。

  《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 終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一)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十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