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章 六根是一還是六?(上)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雲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佛在前面兩章的內容中,提出了初發心學人首先應當明白的兩個決定性理義:第一個理義,就是要堅定地確信因地發心和果位佛覺根本無二,否則就不可能真正地獲得智慧解脫,而這個決定理義,就屬於近乎了義層面的說法。
第二個決定性理義,就是需要明白什麼才是無始以來眾生煩惱的根本?那就是作為賊媒的六根。只要抓住這個六根賊媒,逆轉地回歸修行上去,就可以融歸於菩提佛果。這則是站在眾生層面的說法。
而且為了幫助阿難明白六根的關系,佛還專門仔細分析了六根的功德和佛的圓滿性,並且指出,只要阿難能夠在六根中選擇其中一門深入修行,就一定可以圓滿清淨六根虛妄的見聞覺知。
按照佛的要求,阿難這個時候應當通過自己的思維和觀察,選擇出來一個六根門徑,以便讓佛進一步幫助自己明白修行用功的方法才對。可是阿難並沒有這麼做,他好像忘記了佛對自己的要求似的,僅僅抓住了最後的一句話:一門深入,六妄清淨。
我們的阿難,再一次出現疑問,再一次要向佛提問了。
阿難的這種情況,是我們眾生隨時隨地都可以表現出來的一種習氣。當我們和別人在進行溝通的時候,往往不是完整地去聽取別人的意思,而是僅僅但憑其中的某一些字眼,尤其是一段話最後時候的幾句或者幾個詞語,然後就根據這些僅僅屬於一部分的內容,對別人進行回答或者反饋。
因此我們就在很多的時候,會發現我們談話談到後來,已經不知道離開我們最初的主題有多麼的遙遠了。這是多麼自然而然地漂移啊!
如果是閒談,那還沒什麼,但是如果是一個重要的會議、培訓、講法,假如還是出現這種漂移的話,那一定就會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和意義了。
所以,比較有經驗的演講者、培訓師、法師、會議領導,一定會根據人們的這種習氣,把自己最關鍵的主題性內容,要麼放到一開始,因為這個時候的眾人,注意力和敏感度正是最高的時候,最容易建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要麼就把最關鍵的內容,再最後的時候予以明確強調,因為這個時候的眾人,因為已經察覺到即將結束,注意力和記憶力重新上漲了,這個時候進行強調和重復,也能夠增加主題順利傳遞的機會。
除了這兩個關鍵時候,在中間的過程中,除非你具有強大的引導眾人的能力,能夠讓大眾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興奮性,一直能夠跟隨著你的思維,否則,只能盡快地結束你那冗長平淡的長篇議論了,因為最後你會發現,那麼多的時間裡面,只能是增加了眾人打瞌睡的機會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效果。
也正是因為同樣的道理,阿難對於佛的講法,並沒有完全集中注意力在法義上面,而是只抓住了最後的那句話,這就難怪他又會提問題了。
阿難對佛說:“佛啊,我不明白,為什麼你說只要逆轉了六根中的其中一個門徑,努力地修行,就能夠讓六根最後都同時得到清淨呢?”
佛告訴阿難說:“阿難,雖然你經過今天的法會,已經有所上進,已經證得了須陀洹果(預流果,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之階位。預流果聖者之輪回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極七返有、極七返生),也就是號稱你已經消除了眾生世間的能見所見等疑惑,但是實際上你還是沒有明白,在你的六根當中,會出生你無始以來的各種虛妄習氣,而這些虛妄習氣,最終還是要通過正確的修行來斷除的。更不用說你生生世世之中的出生、住世、變異、消亡等種種不同的虛妄幻變呢!阿難,你且來觀察一下,所謂的六根,到底是六還是一呢?”
“如果說這六根是一,那為什麼耳朵不能看見東西?為什麼眼睛不能聽見聲音?為什麼頭不能用來走路?為什麼腳不能說話呢?”
“如果因此就說這六根就一定是獨立的六個,那我今天在這裡給你們宣講這個微妙的法門,那你來說說看,到底你的六根到底是哪個在領受這個法義呢?”
阿難毫不猶豫地說:“我是用耳朵來聽佛的講法的。”
好個阿難!《楞嚴經》從一開始,佛就問過阿難“誰見誰喜”的問題,阿難也回答了“眼見心喜”,之後才引發了“七處征心”、“八還辨見”等討論,阿難也因此而表現出有些明白了的樣子。可是在這裡,阿難竟然又回答了“用耳朵聽見”,難道說阿難之前的所謂明白,其實也只是表面現象,其實他並沒有真正明白?那可真是太遺憾了!同時也說明一個人的習氣是多麼的難以改變和消除!即使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教導,即使是這個人已經聽學過無數的法門!
佛聽到阿難的這個回答,根本沒有辦法再說他了,還是心平氣和地開導說:“既然你已經完全地將六根獨立成了六個,那麼當你用耳根聽聞的時候,又關身體和口什麼事情呢?為什麼你要站起身來,用口向我問問題?”
“因此阿難你要知道,六根,並不能說不是一就一定是六,也不能說不是六就一定是一,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你的根,實在沒有辦法說到底是一還是六。”
“阿難你要清楚地知道,六根,並不能用一和六來說明,為什麼呢?因為你從無始以來,在本來圓滿澄明的菩提本性中,虛妄地生起了一,生起了六的幻相。”
“而你阿難,雖然現在已經成就了聲聞乘的初果須陀洹,雖然已經在打消對六的執著,可是你還是沒有放下對一的執著啊!”
“這就好像在虛空中,出現了很多的不同形狀的器皿,因為器皿形狀的差異,而造成不同形狀虛空的出現,如果將這些器皿去除之後,雖然可以說那些好像形狀不同的虛空實際上性質還是一個,但是這也僅僅是一種方便的說法而已,那個虛空,怎麼會因為器皿的有無而表現出同與不同來呢?! 更何談你要給這些現象命名出一和六來呢?!”
“這下子阿難你就應當明白你的六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了吧?其實你的六根和這個虛空的情況是同一個道理。由於你虛妄地產生了明和暗的兩種不同印象,在你本來清淨圓滿的菩提真心中,相互粘滯、相互纏縛,就形成了更加虛妄的見性,在見性中映照出色塵,就進一步形成了色根,並且認為這個色根的根源,就是清淨四大所構成,還把這個好像葡萄一樣的東西,就稱作眼睛的本體。而在這個所謂的眼根之上,時刻都奔逸著各種虛妄的塵相,也就形成了絢爛多姿的種種色相。這就是眼根的道理。”
“由於你虛妄地產生了動、靜兩種不同的印象,在你本來清淨圓滿的菩提真心中,相互粘滯、相互纏縛,就形成了更加虛妄的聞性,在聞性中映照出各種聲音塵相,就進一步形成了色根,並且認為這個色根的根源,就是清淨四大所構成,還把這個好像卷曲樹葉一樣的東西,就稱作耳朵的本體。而在這個所謂的耳根之上,時刻都奔逸著各種虛妄的塵相,也就形成了嘈雜喧鬧地種種聲音。這就是耳根的道理。”
“由於你虛妄地產生了通暢、擁塞兩種不同的印象,在你本來清淨圓滿的菩提真心中,相互粘滯、相互纏縛,就形成了更加虛妄的嗅聞性,在嗅聞性中映照出各種香臭塵相,就進一步形成了色根,並且認為這個色根的根源,就是清淨四大所構成,還把這個好像兩邊垂爪一樣的東西,就稱作鼻子的本體。而在這個所謂的鼻根之上,時刻都奔逸著各種虛妄的塵相,也就形成了濃淡不同地種種氣味。這就是鼻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