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淺釋(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網站公告:

  禅宗專題網址變更 光明入門完成改版 光明佛咒完成改版 光明音樂正式上線 流通處完成改版 淨宗專題網址變更 素食網完成改版 互動模塊已經開通 關於訪問錯誤公告 捨利專題網址變更 官方網站正式成立 光明故事完成改版 『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利用自己的寶貴人身從事造惡更糟糕的事了。』 首頁佛經研究佛經原文佛經譯文民間善書大藏經乾隆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 等待添加 | 等待添加 | 等待添加 | 等待添加

  當前位置:首頁 > 佛經大全 > 佛經研究 > 楞嚴經 > 《楞嚴經》淺釋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淺釋(2)[《楞嚴經》淺釋]發表時間:2013-06-15點擊:173放大字體正常 縮小字體關閉【糾錯】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雲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阿難!若是這香氣,生於你的鼻子,稱作由鼻所生香氣,那香氣就應該從鼻子出來。但鼻子不是旃檀木,何以鼻中有旃檀氣?又既然是你嗅到香氣,就應該從鼻吸入才對,如果鼻子能放出香氣,而又叫作聞香,這個道理是不對的。

  大家都知香氣是從旃檀木所生,為何佛要問香氣是否從鼻孔出呢?佛之意不在香氣,而是要提示阿難知道,聞性是從如來藏來的,是不生不滅,周遍法界的。

  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罏中。爇此枯木。

  若說生於空,空的本體是恆常不變。香生於空,亦應該恆常存在。又何必藉著爐中來燃燒這旃檀枯木,才有香氣呢?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裡內。雲何已聞。

  若說香生於木,則此香的本質,因燃燒而成煙。鼻子嗅到香氣,那麼鼻子就應該充滿煙氣,但現在煙氣,悠悠向上升,並沒有多遠。而室羅筏城四十裡內,為何大家都能夠嗅到此氣呢?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該知道,香塵與聞性,全無一定處所。嗅聞與香塵二處都無自性無本體,故皆屬虛妄。如果究其源,不從根生木生,便不是因緣所生法。不從空生,則非自然性。只是從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表現的。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

  現在解釋舌根與味塵。阿難!你常在早晨及中午,和大眾托缽,各處乞食,在托缽時,或者遇著酥、酪、醍醐這種種上味。(酥酪醍醐,皆從牛乳提煉出來,從乳生酪,從酪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

  佛一代時教,可分為五時八教。五時為:(1)華嚴(乳);(2)阿含(酪);(3)方等(生酥);(4)般若(熟酥);(5)法華涅槃(醍醐)。佛成正覺後,在廿一天內最初講華嚴經,為華嚴時,如太陽剛出,陽光照在高山。高山喻諸大菩薩,二乘聲聞緣覺都不明白,所以說:“有眼不見廬捨那,有耳不聞圓頓教”。佛說華嚴時,是現千丈廬捨那身,二乘人看不見,依然見佛是丈六金身。華嚴是圓頓教,所以二乘人聽不懂。圓頓教法乳,就比如牛乳,太濃,剛生下的小孩不能喝。第二時說阿含經,亦名阿毗達摩,譯作無比經。外道之法都比不上它。這是太陽照山腰時,低地亦可照到,此喻從乳出酪,性不太濃,容易消化,小孩可飲。第三是方等時,太陽將近平地,亦是從酪生酥時。第四是般若時,從生酥至熟酥。第五是法華涅槃時,喻為醍醐,無上妙味。此時日照中天,無論高山低地都可遍照,所以法華經在佛教裡是最重要。楞嚴經是開智慧,及指示修行之道路。法華經則是成佛之經。所謂“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眾生依照法華經教義修持,皆可成佛。法華是開權顯實,說實在法,除去虛妄,因此法華的道理最玄妙。天台智者大師,最初是讀法華而開悟。開悟後,聞印度有楞嚴經,故每天向西方拜了十八年,祈求得見,但始終未能如願。可見楞嚴經亦是佛法中之瑰寶。古來大德祖師對於佛法,真是畢恭畢敬。有拜法華經者,每一字拜一拜,從晨拜至晚,故從拜經而獲開悟者甚眾。修行方法,有種種不同,只要專心虔誠,便能成功。如果妄想紛飛,怎能與佛法相應?故如果要學佛法,就要放下一切,專心一志來學,才有功效,才有感應。

  於意雲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上無上妙味,是生於空中?還是生於你之舌根中?還是食塵中?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如說味生於你之舌頭,那麼在你口中,只有一舌。當食酥時,舌已成酥味,倘若再食黑石蜜時(甘蔗糖色紅黑而堅實),你之舌頭應該不會變移,而知道有甜味。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雲何多味。一舌之知。

  如果舌頭不會改變為甜味,那就不能叫做知味。若能變移,食酥時知酥,食甜時知甜。可是你只有一舌,怎能知道這樣多味呢?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雲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常情都以為味生於食物,故佛特破之。

  若說味生於食品,但食品沒有分別之識心,乃是無知之物,不假借舌根,就無從知味。縱使能知味,亦屬食品自知其味,即是他和他人自食一樣,又與你有什麼相關,怎可說你舌頭是能知味呢?

  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鹼味。既鹼汝舌。亦鹼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鹼。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鹼。必無所知。雲何名味。

  若說味生於空,則空必具有味。你試啖虛空一口,嘗嘗是什麼味道?若虛空是鹼味,虛空周遍,既然會鹼到你的舌頭,也會鹼到你的面孔,那麼這個世界的人豈不是就如海裡的魚一樣?而且虛空是常在,味亦該常鹼。既然時常受鹼味,就不會知道有談味了。若不知道有淡味,也應該不知道有鹼味。因鹹淡兩味是相對的,有淡才有鹼,沒有淡怎能覺得鹼?這樣結果變成一無所知,怎能叫做知味呢?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當知味塵和舌根嘗性,都無一定的處所。能嘗之根和所嘗之味,亦無自己本體,都屬虛妄不真。如果究其源,不從根生,便不是因緣所生法。不從空生,則非自然性。而是從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表現的。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以下說身與觸塵。在佛教裡,出家弟子,一日三摩其頭,默誦偈曰:“守口攝意身無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守口即沒有四惡:不妄言、不绮語、不惡口、不兩舌。攝意即沒有貪嗔癡。身無犯即不殺、不盜、不YIN。不但不能做惡業,連想都不能想。不要令一切眾生生煩惱,大家在一起修行,更要和睦相處。如對方有誤會生煩惱,亦要向其解釋。無益的苦行應當遠離。無益苦行,如印度外道所修之睡釘床和塗灰身等,不但對身心無益而且迷因,不得實果。當時因有很多外道跟佛出家,佛要令其捨邪歸正,故囑弟子要三摩其頭,時時警惕要守出家戒行,不要忘記已出家的本份。

  佛是行中道,非獨利己,還要利人,不但自覺還要覺他。所以佛要其弟子要做對人世有益之事,還要弟子們戒殺持素。如不得已或因地方、身體關系,則只能食三淨肉,即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當時佛的堂弟是提婆達多,欲破僧團,別制五法。敕其弟子:(一)盡形壽乞食;(二)盡形壽穿糞掃衣;(三)盡形壽露地坐;(四)盡形壽不食酥鹽;(五)盡形壽不食魚肉。提婆達多所別制五法,專與佛作對,和佛爭第一,認為比佛高一層。又挑撥阿阇世王子,殺其父王,自立為王,他便可為新佛,結果帶肉身而墮地獄。

  世界現在充滿戰火,殺機騷動,有一首偈頌說:

  “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試聽屠門夜半聲。”

  以前無槍炮、火箭、原子彈,只用刀戟白刃相接。現在則殘殺更厲害!為何人要戰爭?試想想每日殺這樣多生靈,以飽口腹,將來他們轉生人道時,豈不要冤冤相報?因此變成國與國戰,人與人爭,殘殺凶暴,世無寧日。所以說:世上刀兵劫,多由殺生來。故佛教第一條戒,就要戒殺,要放生持素,如一人持素不殺生,則少一分暴戾。十人持素不殺生則添十分祥氣。每個人和天地間都是相通的。人和其他動物關系亦一樣,具愛惜心不存殺念,則畜生對你亦有好感,天地萬物,亦能和睦相處,世界始能太平。

  於意雲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現在說身根與觸覺。阿難!你常於每日早晨,用手摩頭,摩頭時就有觸覺,這觸覺在什麼地方呢?誰為能觸?誰為所觸?在頭還是在手?好像我現在觸桌子,則我手為能觸,而桌子是所觸。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雲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雲何名觸。

  若說能觸在於手,手是有知,頭屬無知。但現在頭亦有知,就不成為觸。若能觸在於頭,頭是有知,手則應無知觸之用。但現在手亦有知,怎可叫作觸?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若說頭和手,都各有所知,則你阿難應該有二個身體,才能達到手知頭亦知啊!因觸必有知及無知,能所相合,才成觸覺。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若說頭和手,一觸的時候,二處都有知。那麼頭和手,應當是一體。若是一體,就不能成為能觸與所觸。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若說頭與手都有知,而成二體,那麼這二體皆屬有知,皆為能觸。那個所觸,又屬於誰呢?若在能摩之手,好非在所摩之頭。若在所摩之頭,即非在能摩之手。現在頭和手都有知,都是能觸,而沒有所觸,但不應該虛空成為你之所觸啊!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故此應明白,所覺之觸與能覺之身,都無真實處所。身根與觸塵,亦無自己本體,皆是虛妄名相。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而是從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表現的。

  既知身體虛妄不實,就不應該執著,每日為它奔波勞碌,要趕快返本還原,回到自己如來藏妙真如性上。這才是本有家珍,本地風光。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

  現在說意根法塵。阿難!你常在意識中有所緣,這個緣字便是攀緣的緣。修道最要緊不可有攀緣心,有攀緣心,便生障礙,與第六意識一同作怪,則很不容易修道。用攀緣心來做善事,都是假的,用攀緣心來度眾生,亦是無用。

  你的意識緣善境時,就現善性。緣惡境時就現惡性。緣非善非惡時,就現無記性。無可記別就叫作無記性。這三種性,乃生於法塵的定則。法塵和前五塵是不同的,它沒有實性境。

  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這意緣法,是你意根之心所生?還是離你意根之心,而另外有法塵的方向所在?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雲何成處。

  阿難!若說從心裡所生,則能生之心有知,所生之法,亦應當有知。法塵既是有知,就不叫作塵,亦不是心所緣之境。是心所緣的才可叫作處,既不是心所緣,怎可以成為處呢?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若說法塵是離開意根之心,另有方向處所,那法塵應該有自性,試問法塵的自性,是有知呢?還是無知呢?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雲何汝心。更二於汝。

  若離開你之意緣心的法塵,是有知者,則應該叫作心,不應該叫作塵。

  異汝非塵:離開你意緣之心,而又有知,就應該不是塵,而是另有一個心。即同他人之心,方能離你而有知。若說離心有知之法塵即是你,亦即是你之心,不是他人的。既然是你心,應不離開你,為什麼你心不與你合而為一體,而要和你分開成二個呢?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

  若說這法塵是離心無知,和前五塵一樣,亦是離心無知,但法塵是無形無相。既無色、聲、香、味,又無冷、暖觸覺,亦無虛空相,那麼,法塵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色即五塵色法,空即由色所顯虛空,現在既然在五塵和虛空都無所表示,那麼,你之法塵,終不應該說:人世之間,更有另一個空外之處,為法塵所在的地方啊!

  色有外,空是無外的。法塵既離心無知,自不是能緣之心,能不離根而居空外,故亦不是所緣之境。既非心非境,那麼在什麼地方才能建立它的處所呢?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應當明白,法塵和意根之心,都無一定處所。意根和法塵,二者之體,都是虛妄名相,如空中華,全無實體。只是從如來藏妙真如性所現的,故非因緣,非自然性。

  復次阿難。雲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復次阿難!為什麼十八界亦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本具呢?

  十八界即藏性,梵語馱都,意即界。界就是界限。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各有其界限。以內之能緣者,屬根的界限。外之能緣者,屬塵的界限。中間能分別者,屬識的界限。界亦有依的意義,因為根、塵、識互相依附。

  識能分別,根能生長,塵則是污染不清淨。如眼根對色塵時,便生出分別識心,分別好看和不好看。耳根對聲塵時,便分悅耳與逆耳。鼻根對香塵時,便生香和臭的分別識心。其余類推,前五塵皆有形相可表示,唯有法塵則無實體,無可表示。意根對法塵時,只生出分別心,即第六意識。雖是分開為十八界,其實都屬如來藏妙真如性含藏的。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一)初說眼色識界。阿難!如你已明白眼根與色塵,一個是增上緣,一個是所緣緣,兩緣相合就生出眼識。

  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這個識是因眼根所生,以眼識為界限,叫做眼識界?還是因色塵所生,以色塵為識之界,叫做色識界?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

  阿難!假如眼識因眼根而生,與色和空沒有關系,但無色空,便無可分別之塵,因單靠眼根是不能生識的。縱使有能生你之識,但無色和空,就無可分別,則有識亦無所用。

  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你眼所見,不是青黃赤白之色,又無長短方圓之形,無所表示,則識從何處立界限呢?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雲何識知是虛空性。

  如果識是因色塵而生,以色塵為界,但看見虛空無色的時候,則色塵已滅,你識亦滅。識滅則無所知,為何見空時,識又知是虛空呢?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假若色塵變遷的時候,你亦知道色相已經變遷。既然知道,就證明你不會隨色變遷,那就成為一存一亡,沒有對待,識界從何處可成立呢?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如果是遇色塵變時,識變隨變,所以沒有界相。如果不隨變,則永遠存在。但既然是從色塵所生,自然一無所知,應當不能知道虛空所在。今既知虛空所在,則證明識不是從色所生。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雲何成界。

  若說眼識是兼根兼境,是湊合眼根和色塵共生的,那麼它們是蜞合而生還是離開而生?如果是湊合而生,還有一條隙縫。如果是離開而生,那你的眼識,一半屬於有知,一半屬於無知。有知的湊合眼根,無知的湊合色塵。雖說是離開,其實是湊合,有知合無知就成為二合,半從根半從塵就是雜,半合根半合塵就是亂。體性既成雜亂,怎能成識之界呢?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應當知道,眼色為緣而生眼識界之說,現在向三處推究,都無所得,都是虛妄。那就眼根、色塵,以及色識三種,都無實義。既不是因緣生,亦不是自然性,而是如來藏所表現的。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

  (二)說耳聲識界。阿難!你亦明白耳根和聲塵互相為緣,由耳根聽見聲塵,便生出分別的耳識。

  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這識是因耳所生,以耳為界,還是以聲所生,以聲為界?如果是因耳根而生,以耳根為界限,則要有動聲和靜相,才能聽見。但動靜二相如不現前,則單單靠耳根是無從知道的,知尚且不可得,那麼你的耳識,究竟是何相貌呢?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雲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如果識從耳聞而來,無有動靜二種聲塵的時候,則能聞之根,亦無從成立,怎能生識?如果說肉耳能生識,可是肉耳屬於身根之色相,身根的物件是觸塵,那又怎麼可以把耳形之身根,來做能聞的對象,叫做識界?那麼耳識既非聞根肉耳所生,它復從何處而立界限呢?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如果識是從聲塵而生,則不關耳聞之事,但聲必因聞而顯現。如果無聞,也就沒有聲相所在之處。聲塵既亡失,如何能生識呢?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若說耳識是從聲塵而生,所說的聲音亦是因聞而有,那麼聞聲之時,就應該聞到識之相呀!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倘若不能聞到識之相,就不成為耳識界了。如果能聞到識,那麼這個識就同於聲塵了。識既會被耳根所聞,則沒有識,又誰能知聞聲和聞識呢?如不能聞識及聞聲,一無所知,則這個人豈不同於草木一樣無情?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不應該既有聲,又有聞,而不靠識加入中間為其界限。界若沒有識居於中間,則內之能聞和外之聲相,就不能互相為緣而生識界。既無識界,則內根和外塵的界相,更無從成立。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當知,耳根和聲塵,二者為緣而生耳識。這三處都無處所,則耳與聲及聲識界三種,都是幻妄相,本非因緣,亦非自然性。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阿難!你以前已經聽過,相宗權教,裡面所講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時是為度二乘及破外道而說的權巧方便法門,現在是講實性第一義谛楞嚴大定道理,故不應在法塵上有所執著。現在再說(三)鼻香識界。

  你亦已知,鼻根對香塵,互相發生因緣,而生鼻識。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此鼻識是從鼻根所生,以鼻根為界?還是依香塵所生,以香塵為界?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若是從鼻根所生,則在你心中,以什麼為鼻?以肉形如雙垂爪的是鼻?還是以能嗅香臭和能呼吸的是鼻?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雲何立界。

  如果取臉上肉形為鼻,但肉質實乃屬身根,身根有知,知道觸塵,故只可名為身識,不可名為鼻識。既然屬於身根,它的物件當然是觸塵,而不是香塵。鼻尚且無名,如何說識是因鼻生,而依之立界呢?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如若取嗅覺為鼻識,則你心中以什麼為知呢?以鼻肉為知,但肉之知是屬於身根,原有觸覺之用,而不是鼻識了。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如果以鼻孔內之空作為能嗅知,則空自知,你之鼻肉應無感覺。這樣則一切虛空,皆應是你了。你的鼻肉既無知覺,則你全身,亦應無知覺。虛空既然是你,虛空本來是無所在的,那麼阿難今日亦應無所在了。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如果以鼻識是香塵所生,則知自然屬於香塵,與你絕無關系。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則非臭。

  若香味和臭味,都是從你鼻孔生出,則香和不香二種氣味,不會從伊蘭(最臭的樹)和旃檀木出生。這極臭的伊蘭和極香的旃檀,二種氣味不來的時候,汝自嗅汝鼻,究竟是香還是臭?若是臭則非香,香就不會臭。

  注:伊蘭樹,味極臭像腐屍,花紅色甚美麗,但毒性強,食之立斃。旃檀樹生北俱廬洲,是奇香樹,有時亦生伊蘭從中,一有旃檀妙香,則伊蘭臭味全沒。這是臭極則香,香極則臭。伊蘭臭到極,一遇旃檀奇香,便失去臭氣。惡人就和臭氣一樣,如在惡人中,忽有一善人,便可影響其棄惡歸善,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也。好像我們現在科學昌明,但發明到極點,便會變壞,變壞後人們又處在不知道中,又恢復再發明。世界是常在循環變化中,不是固定不變的。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如果香臭二種氣味都能嗅到,則你一個人,應該有二個鼻。現在對著我來問佛法的道理,應該有二個阿難,究竟哪一個是你的真體?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如果說只有一個鼻,而能同時聞香和臭,則香臭已混而為一,沒有分別。臭可為香,則臭無自性;香可為臭,則香無自性。二種既無根性,則鼻識的界限,依什麼來建立呢?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如果鼻識因香塵而生,則鼻識因香塵而有嗅,好像眼識因色而有見,但不能回光返照,自見其眼。故鼻雖能嗅,而不能自嗅其鼻。鼻識既然從香塵生,應亦不自知其香,就證明識不是從香生。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如果能夠知道香,就證明不是香生識,如果不知道,則不可叫作鼻識。香若不靠嗅,則不知有香,香界就不能建立。識若不知道香,所謂因香建立之香識界,亦無從建立了。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鼻根屬內,香塵屬外,既然沒有中間之鼻識,則內之鼻根,外之香塵,俱不存在。內外俱不存在,則能嗅之性,亦不存在,亦成虛妄。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鼻香為緣,生鼻識界。現在向三處推求,俱不可得。則鼻根、香塵和香識界,三者全是虛妄相。既不是因緣生,亦不是自然性,而是如來藏所表現的妄相而已。

  這個暑期班,有人要求要受五戒,有人要求受八戒及菩薩戒。在佛教裡,受戒是入佛門最重要的法門,你們肯受戒而能守戒,這是最好的。在家人可受五戒及八戒。至於十戒則是初出家做沙彌時受的。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本來是出家人受,但在家亦可行菩薩道,自利利他,故在家人亦可受。現在為紀念暑假班楞嚴會,我送你們每人一雙羅漢鞋,作為紀念。不是要你們去行羅漢道,自利而不利他,意思是要你們修大乘,行菩薩道。只要用心來學楞嚴經,我是最歡喜的。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

  (四)現在說舌味識界。阿難!我以前曾經對你說權乘之法,十八界裡,有一種是舌和味互相為緣,由舌才知味,有味舌才知。舌根味塵,而生出分別心,叫做舌識。

  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這識是因舌根所生,以舌為界限,還是因味塵所生,以味為界限。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姜、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如果舌識是舌根所生,則所有世間的甘蔗、烏梅(即酸梅)、黃連(藥名味最苦)、石鹽(即食鹽)、細辛(藥名)、生姜、玉桂(藥名),這些東西都成為無味,沒有甜酸苦辣等味了。如果沒有這些味塵來刺激你的舌根,你試嘗嘗自己的舌頭,是甜呢?還是苦呢?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雲何立界。

  如果舌性是苦的,是由誰來嘗舌頭而知道是苦的呢?因舌是不會自嘗的,那是誰來知道它是苦呢?若舌性不是苦,自然無味,則味自然不是生於你之舌,如何可立識界?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雲何識知是味非味。

  若說舌識單因味塵而生,那麼識亦就變成味,亦和舌根一樣,自己不能嘗自己。既然不能自嘗,如何能知道是有味和無味呢?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又味有很多種,酸甜苦辣,不是同一物所生,如蔗甜、酸梅、姜辣、黃連苦等,味既然多種,那麼識亦應有多體了。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如果舌識只是一體,其體必從味生。那麼所生之識,也只是一種。能生之味,也該是一種,則變成鹽的鹹,水的淡,蔗的甜,姜的辣,各味混合而生。一混合就有變化,不能分別鹹淡甘辛,失去其本性之味。甘不甘,苦不苦,酸不酸,辣不辣,變成一味,沒有什麼分別了。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雲何復名舌味識界。

  既然無分別,就不能取它的名字為識。既不名識,怎可說舌味為緣,生舌識界呢?味是無分別的,識是能分別的,若無分別就不能叫作識。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雲何界生。

  亦不應該從無知的虛空,產生你有知的心識啊!如以舌根味塵和合在一起,產生你的心識,但舌是有知,塵是無知,如和合在一起,體性便成紛亂,好像水土混合,水就失去流動的自性,土也失去干燥的自性。所以說元無自性,無自性怎可立界?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應知,舌根和味塵互相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是虛妄。則舌根和味塵及舌識界三者都非因緣,非自然性。如說是因緣生,則落在有中。如說自然生,就落在空中。空有二邊,都不是中道了義,舌識界究竟從何處來呢?都是從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表現的。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

  (五)現在說身識。阿難!你亦知道小乘之道理,身根和觸塵互相為緣,便生出身識界。

  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這個能分別的識是因身所生,而以身為界限?還是因觸所生,而以觸為其界限?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阿難,如果說身識是單因身根而生,不必藉塵觸,這樣雖有身根,而無離和合二種觸塵,亦就沒有粗和細二種覺觀來做它的助緣,那又怎會生起身識界呢?縱能生識,但無觸塵,無所分別,就不成為識。粗緣為覺,細緣為觀,身又怎樣有識呢?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這裡破單塵不能生觸。若說因觸塵而生,則與你身無關,世上哪有不在自己身上,感覺到離合,而要在他人身上,感覺到離合的道理呢?即是說,世間誰有不依於本身,而能知離合覺觸的道理。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阿難!世間之物,是不能自己觸自己,而能成感。因為物是無分別識,所以必定要和身根相湊合,然後方能知道有觸。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

  若因觸而知道有身,則這個知是從觸而生,即是觸塵。若因身而知有觸,則這個知是從身而生,即是身根。但這個知既然從觸塵生,便與身根無關。如果是從身根生,亦與觸塵無關。

  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身根和觸塵,原本是沒有內外對立之處所。觸與身和合,即是身根之本來體性。觸與身離開,即是虛空相而已。

  內外不成。中雲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內之身根和外之觸塵,假若不成立,則中間所生之身識,又從何處而得安立?中間所生之身識若不成立,則內外根塵之性亦都成空。那麼你的身識生起,又從何處建立觸識界呢?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應知,身根和觸塵,互相為緣而生身識界,都是虛妄。身根、觸塵及身識界三者,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六)現在說意法識界。阿難!又你已明白,意根和法塵互相為緣,其中便生意識,此識是因意所生,以意為界,還是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如果你的意識,單因意根而生,則必定有個所思的法塵,才能發揮你的意思。若無所思之法塵,則能思之意根,亦無從生起。因意根既離開攀緣法塵,則意根亦就無形無影,如何能生意識?那就是說,如果根塵都不存在,則意識將有什麼作用呢?

 

上一篇: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淺釋(3)
下一篇: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淺釋(1)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