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之道即與學佛之道相通,可以直趨無上菩提。
平常人看得學佛是很難,往往聽人講究佛學,以為我未講究過,不能去研究;實則佛學並不艱深,而學佛亦並不難。世間無論何事均可與佛學之理相通,無論何人均可以研究佛學。各位大都是經商者,所以拈此“經商與學佛”一題,略與各位討論之。
一、經商與學佛之心理
我雖未曾作商,而知凡在本鄉或海外經商者,其心理大都是在求得發財,所謂將本求利是也。學佛之心理亦在求得發財,但非經商者僅圖金銀財寶衣食房產等之獲得,而在求得功德法財──禅定、神通、福德、智慧等──以為無窮之受用耳。兩者之內容雖不同,而其希望在求得發財之心理則一也。再表以明之:
甲、經商者所求之財──金銀財寶等──肉體的一部份有限之財;
乙、學佛者所求之財──禅定、神通、福德、智慧等──肉體及非肉體的無限之財。
商人求財之用途,或為個人生活,或為家庭生活,或為社會公益,或為世界公益等;學佛者求功德法財之用途,小乘用以自度,大乘用以自度度人,而以佛法度盡眾生、齊成佛道為目的,此示兩者之大較也。
二、經商與學佛之行法
經商者,是在通有無、利人生,如甲處所無者──指各種貨物言──則以乙處所有者以運濟之,反是,若乙處所無者則以甲處所有者以運濟之,於一般人之生活至有裨益。
學佛者,是自利利他,望人成佛,以所得福德智慧之自利再用以利他,正與經商者之以運濟貨物流通有無、便利人生相等也。
至經商者之行法,大抵可分三種:一、資本豐富者,或作大商業之經營,如設大公司、大工場等。二、資本少者,或用其智識能力而作各種之商業。三、資本無者,或運用其勤儉之勞力而作小小之商業。
學佛者之行法,亦分三種:一、上根人之具有福德智慧者,學佛甚易。二、中根人之具有少分福德智慧者,學佛亦易。三、下根人福德智慧全無者,但能勤懇發心,只要肯學,亦能成功。
中國向來有行商坐賈之說,運輸貨物流通各地者為行商,固定一地銷售貨物者為坐賈。坐賈與佛法中之專一行修以自悟悟他者相類,行商與佛法中之參訪諸方以自度度人者相類。
大概經商者,自己須有經商之知識經驗與夫高尚道德,而又須能觀察社會上之情勢,臨機應變應付環境,如是商業始有發達之希望。
學佛者以自利利他為標准,尤處處以隨宜修持及觀機設教、化導眾生是務。
觀此,可見經商與學佛之行法殊無二致也。
三、經商與學佛之關系
吾人在世,凡作何事,若專賴自己有限量之知識能力,而應付茫無依恃之外境、繁無限量之現象,實有所不能。於此,須在精神方面求得安心定志之處以為補助。然能使人得到安心定志者,探之世界各宗教學術,莫若佛法。因余者均偏,惟佛圓滿。經商者苟能學佛,則可得到精神上之安慰,而有一定之把握,其補助作業之功誠屬不鮮。
雖然,如何學佛,須得方法簡便者,以先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是。蓋皈依佛後,則己之生命已得一種之保障,不致墮落;皈依法後,則因得聞正法,漸起正信,精勤進修,可至成佛;皈依僧後,則己身即預菩薩聲聞等聖賢之中,所作無不成辦矣。
復次,吾人經營商業,不能專恃自己之知識能力而即可得到很大之利益,還須恃有一種道德之標准。果能先受三皈依,以為信仰佛學之始基,繼修五戒十善以為道德之標准,如是則能作一很有道德信用之商人,由此推廣,亦即所以造成很有道德信用之商人社會,豈不甚善!
由上說觀之,經商與學佛關系至巨。願到會諸君細心探討佛教之真理,身體力行,達到商人之目的。以所得之資財辦宏揚佛法之世界公益,則經商之道即與學佛之道相通,可以直趨無上菩提,而本日之所講不為虛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