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五卷 第73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十華嚴》第73講(2009年4月25日)A

  我們把第一段經文跟各位講了一半,現在我們繼續再講下半部的部分。但是我們還是要告訴各位,這個經文裡頭表法的意義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他絕對不是單一文字上這樣來講,我們從昨天的經文上面,再跟各位復習一遍。

  講到“爾時”,這是我們常跟各位講的,就是當下,佛成佛的時候,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那一刻,都回到那個時間。他就是跟我們在看畫一樣,就是那樣,你進到這個美術館,看到畫的那一剎那,那麼,而後你在解說畫的部分都離不開第一印象,關鍵就在這裡。佛成佛的那一剎那是第一印象,後來經典所有講到佛境界的統統是講那個時候的境界,而佛的那個境界始終不退,永遠都在那個境界裡,這個叫做長在大定中。這個“爾時”你要先把他弄清楚。

  那麼往後他講“漸次南行”。這個跟各位講過了,這個重點就是他在人生的歷練裡頭,包括時空的轉變,都在促使他的生命成長,這個就叫做南方。這個南行,南的意思,南就是指正確的方向。那麼就人生來講,什麼叫正確啊?就是成長。挫折與失敗不可怕,問題是你有沒有學到經驗。我們在人生裡,不可能沒有挫折的;也不可能沒有失敗的;不可能沒有不如意的。但是我們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失敗與不如意,你學到什麼?你有沒有成長?三十年了,你有沒有比三十年前成長,成長了哪些?我們以修行者來講的話,我每天都要成長,時時刻刻都要成長,不但要勉勵自己,甚至於還要逼迫自己,這個才叫精進呢。生命成長叫做菩提道,所以他這個“漸次南行”四個字事實上就告訴我們你在菩提道上往前進。前進到哪裡呢?勝樂國、妙峰山,他都是形容的,最殊勝的、快樂的,這不是極樂嗎,對不對?朝著那個目標前進,那目標不是怎麼定的,那就是他人生的方向。

  就像我們現代的人一樣,你賺很多錢,賺錢要干什麼?你讀很多書,讀書要干什麼?你要是賺錢而不會用錢,你不是業障嗎?你很會賺錢,你跟印鈔機一樣印了很多鈔票,干嘛?就放保險庫啊,是嗎?讀了很多書,讀完就沒事啦,讀書要干什麼?那不是業障嗎?所以人家說書蟲嘛。讀書要用,不是叫你貪污。我們有個國王就很會貪污,貪到最後,他還說要做建國基金。這個不對啊,你當國王,還建什麼國?讀書不是要做壞事的,要怎麼樣促進你的幸福,賺錢的目的也是要達到幸福的目標。

  所謂幸福是生命成長,你有沒有感受到幸福的存在,要沒有的話,你的奮斗都白奮斗了。奮斗到最後就是痛苦,那有必要嗎?你的奮斗是要幸福。所以你要懂得,我們菩提道上在講的就是朝幸福的目標前進。不但要幸福,要勝樂,要妙峰;不但達到最高點,而且要維持在那個高原上。這個才是人生的境界,你要留意到這個生命的存在、人生的價值與目標是朝那樣的一個方向走。所以這個經文寫得很簡練,也很干脆,你一生的奮斗就“漸次南行”,就是一生的奮斗,他的目標,勝樂國、妙峰山直接就到了。

  但是,這一句話在這個地方他馬上有一個轉折,他講“於其山上。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周遍求覓。”

  這個經文講的很簡單,東南西北,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為什麼叫四維?啊?四維?你要多讀書啊,不是讀現在市面上那些書,那些書我跟你講,都沒用,那些書很簡單一句話,“亂砍森林,破壞大自然而已”。

  真正的書要的啊,三綱五常,有沒有?四維八德。四維是什麼?禮、義、廉、恥,知道嗎?不能不知道哦,不知道哪叫中國人?這是中國的國寶。四維就是禮義廉恥。台灣只有禮義廉,現在恥都沒有了。所以有一條大路叫禮義廉路,他翻譯過來叫無恥大道。四維,就是“禮義廉恥”,他就像我們架帳篷一樣,撐起來中間一個柱子,下面四條拉下去的,那個叫四維,四個門進來,那是東南西北,四維是這樣拉的,知道嗎!

  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八德知道嗎?四維都不懂,八德我想也不懂,你變成非中國人了,不行啦。八德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四維就從這裡來的。所以四維很早就有,周朝就有了,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周朝就有了,已經三千多年了。你要講傳統文化,你是從這裡開始。

  好,那他這個講什麼?就講我們在人生裡,方方面面,各方面你都要去摸索。十方再加上下,就十方,就全方位的你要去摸索。

  經過七日,七日也是正確,七菩提分,人生正確的方向。那七菩提分在生活中來講就不一樣了。生活中就叫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七個,開門七大事,沒有這個你就活不下去了。可是法身慧命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所以他講“經於七日。竟不能見”。

  我們昨天告訴你,在既有的范圍裡頭你找不到,那意思就告訴我們,這個地方已經超越了你這個世間的結構跟世間的模式,他是一種非世間的結構跟非世間的模式,那我們叫做法界結構跟法界模式,所以你在這個地方,在妙峰山上裡頭,用世間的方法來看,來找,找不到。你要用法界的方法,所以他下面講,“由為(勤)求善知識故。”這只是附注,“捐捨身命。無饑渴想。正念觀察。心安無退”。昨天跟各位講的很清楚,你依止善知識,你必須要能夠“捐捨身命。無饑渴想”。但是,不是叫你狂熱,要冷靜,“正念觀察,心安無退”。但是不是叫你太冷漠,這兩個你要弄好。

  所以昨天跟各位講,不要有粉絲情節,其實粉絲情節也不錯啦,粉絲修福報,修福報。但是你要適時的降溫,一定要降溫。你假如不能降溫,那你會造成一種割捨不掉的情執。你會把上師占有,誰都不能碰你的上師,那你就完了,這個時候你那個執著會造成痛苦,本來是修福報,變成修苦報,那沒意思嘛,那就沒意思了。所以你要留意到,追求善知識絕對不是盲目的。但是他在冷靜中有一種完全臣服的這種理念,這個你一定要弄清楚。

  好,這個部分我們講完了,看下面緊接著又講“過七日已”。他沒講幾天,所以你大腦會起作用說,那是第八天還是第九天?還是過一個月?還是兩個月?還是一年兩年?他講過七日,所以這個數字都不是你大腦裡面的數字。它只是表示說在邁向未知的領域裡,你才能夠真正的找到善知識。在法界的結構裡,他完全不是你這世間的大腦想象所能想象得到,所以他前面的經文標題,他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大腦想象得到的都是可思可議的。所以在七日內是可思可議的,是正確的沒錯,但是可思可議的。所以我們一般講,十信位以前的解脫叫做可思議解脫。十信位以後,因為這個地方已經是十信位以後的,是不思議解脫,這不一樣的。

  昨天我們也跟各位談到,所謂的“一大事因緣”講的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結構、世間的生命。世間的生命是怎麼誕生的?世間的生命是怎麼存在的?世間的生命他存在的現象是什麼樣子?這個部分只有佛法能講,科學沒辦法。為什麼沒辦法?科學只講四大現象當中的物理現象;科學沒有辦法解釋心理現象;科學更沒有辦法解釋社會現象;科學只能解釋一點點的生理現象,沒有辦法講全部。假如現在能講全部,那生命學就已經停止了。現在西方的科學還沒打破零的記錄。還在零點多而已,不到1%,這個就是他現在還不可靠的地方。

  也因為這麼不可靠,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隨便發明一些東西,三聚氰胺,大家知道嗎,現在弄得大家不敢喝牛奶。你知道幾年前搞三聚氰胺的這個人,是怎麼樣被獎勵的,對不對?他是有名的發明人,從美國引進來的。現在中毒了,那個人都不敢講話了。他有辦法使牛奶裡頭的蛋白質含量提高,有什麼不好?所以就有人去請他。這個叫摸索,我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是說科學絕對不好了,當你執迷於科學的時候,科學變成一種宗教,你就完了。我們談的不是這種宗教,是覺醒的,不是盲目的,你要弄清楚。

  好,那麼這個地方“過七日已”是一個狀況,一個要領。

  然後“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這很奇怪,自己的山不散步,就要去別人的山上散步,這是什麼意思?我家的草皮不要踩,我們要踩,踩你家的草皮,是嗎?要不然他怎麼跑到別山上去徐步經行呢?他自己的山上不能徐步經行嗎?你假如用大腦想,是不是產生這個問題?不是。他是告訴我們,在法界裡,他不在這個世間裡,因為他在妙峰山,各位想想看,你有沒有爬過山?你從你這個山頭去看對面那個山頭上面有一個人,你要不要用望遠鏡看,你怎麼知道那個就是我要找的人,你怎麼知道?不可能嘛。從現實的狀況裡,在別山上的那個人你絕對看不清楚的,絕對看不清楚。他怎麼看的?所以這只是一個表法,說這個比丘在修這個法門,哪個法門不知道,但是他的人生,能夠很自在的出入,在世間跟法界之間,這兩座山嘛。知道嗎?

  這個是談到各位在學佛,尤其學大乘法的時候,懂得他的靈活、他的活潑。當然這個是指法身以後的,各位還沒到這個時候,你還是乖一點,早上三點半起來誦經,對不對?你不能夠說:“我有成就了,我們修這個法的,大家都不必。”睡到八點半,沒有那回事。剛開始一定照規矩來。就像你寫字一樣,筆順一定要這樣寫,一筆一劃,一筆一劃。當你寫了,很會寫了,那筆順可以變化,甚至連在一起,對不對。一樣的,當你字還沒有寫穩以前,你必須照規矩來。現在我們在改造我們的生命,還沒有改造完成之前,你還是一樣要照著規矩來,這一套工程不能亂。

  所以昨天跟各位談到這個地方。“徐步經行”指的就是我們講的安步當車一樣,心安、不亂、無有恐懼、無有掛礙,在任何的環境裡,他都能夠非常的安詳,非常的自若,這個叫徐步經行。那麼在任何環境裡都能夠,這個人是有大智慧的。我們通常換一個新環境我們都會很緊張,那個緊張其實是一種恐懼。有沒有他看到這樣的善知識,他看到這樣一個善知識。

  好,那麼下面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即前往詣。頂禮雙足。右遶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他看到了,他在那個山上,你看看從這個山到那個山要多遠。假如那個山越高的話,妙峰山這麼高的話,那這個山到那個山,大概早上出發要下午才能到。假如是公園的那種土丘的話,那大聲叫一聲就可以了,對不對?所以你要留意到,他都不講實際的時間跟空間,有沒有,這個是完全藝術化的。所以這段經文我跟各位講,在我們這裡看起來也不過是這幾行字而已。

  在印度文,以印度人的文學素養來看,這段經文裡最少十個頁次,十個page。翻譯不是要全部照翻,他把他的精華,要講的給表達出來就好。因為要講這個部分,他一定有一個什麼,要對這個吉祥雲比丘有一番前行的敘述,這是印度人的習慣,他一定有一個前言,那個前言的序言要歌功頌德一番,我們叫歌功頌德,他們叫美言一番。說明他過去的修行如何如何來,最少要十個頁次。那在這裡省掉了,全部省掉了。所以,你不要看這個經文,在翻的過程裡,一定省掉很多。

  那各位會以為:那譯經怎麼可以這樣呢?你現在看的經典這麼殊勝,這是因為我們這樣子翻了以後你才會覺得殊勝。假如把那些像小說一樣的通通給你翻出來的話,你一定把他當《西游記》一樣或者《封神榜》一樣,那已經不殊勝了。你現在是以你現在接受經典、接受這種思維模式的訓練以後,你覺得經典是不能夠把他省掉的。可是當他像《西游記》這樣子把孫悟空在花果山裡面如何作亂、大鬧天宮、封齊天大聖的那故事,整個給你弄下來的話,我看一點殊勝都沒有,你大概連想看都不想看,你頂多是四大奇書啊,對不對?他會變成那種狀況。所以在翻譯經典的時候,他有所選擇,關鍵是在這個地方。

  好,那我們要講下面,他問了說:“聖者”。聖者是一種尊稱。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是善財童子遇到每一個善知識的時候都問的話,但是這一句話在這裡問,他有最大的典型,這句話叫做“我菩提心已發”。

  現在要問的五個問題,這五句話,就是他最重要的一個典型。“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行。雲何起菩薩行。雲何行菩薩行。乃至雲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一共五句。

  前面他問的是十三句,前面記得嗎?那個在經文是一百頁的地方,那個文殊師利菩薩在跟善財童子講的時候,善財童子要求文殊師利菩薩說“聖者唯願慈悲。廣為我說。我應雲何學菩薩行。應雲何修菩薩行。應雲何起菩薩行。應雲何行菩薩行。應雲何滿菩薩行。應雲何淨菩薩行。應雲何轉菩薩行。應雲何深入菩薩行。應雲何出生菩薩行。應雲何觀察菩薩行。應雲何增廣菩薩行。應雲何成就菩薩行。應雲何令普賢行速得圓滿”。一共十三個,這裡縮為五個,這裡。

  現在他看到吉祥雲比丘,直接問就只有問五個,問這五個就涵蓋了前面十三個。那這五個是在講什麼?這個就是他的一個思維模式。我們簡單的給各位看一下。

  第一個,他要問是“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這個很簡單嘛,學嘛,學習菩薩行,大概你只能解釋也是這樣子,“雲何修菩薩行”。菩薩行怎麼修嘛,就這麼一個嘛。第三個,“雲何起菩薩行”。學了又修了又“起”,好像有點怪怪的,因為雲何起菩薩行,“起”就來了。第四個,“雲何行菩薩行”。修好像不算行,還要行才算行,對不對?這是講什麼?你有沒有感覺,在一連串的數字下來,他在講什麼?

  第一個“學菩薩行”。學啊,學是在了解、認知,這是十住位上面要學的。

  第二個問“雲何修菩薩行”。修,是十行位的,這個在修,十行位。行也在行啊,也就是你學了、你知道了,現在開始在實驗,實驗室裡的。

  第三個,“雲何起菩薩行”。這個“起”就有點正式的意思,用我們的話講叫擴大,把我實驗的東西如何擴大。

  假如各位有做過科學實驗,那你就會知道,有很多實驗,包括機器、包括農產品在做實驗的時候,實驗完了,實驗成功了,實驗結果了,但是還不能用,為什麼?他要能夠怎麼樣?商業化。商業化那才能用啊,要不能商業化,只是實驗室做出來的,用完可能就沒有啦。譬如,我們最早期,有個人發現氧氣。氧氣知道嗎?O2啊,O2不知道怎麼試,試出來以後,發現老鼠很活潑,他發現那個跟空氣有關,他就吸了一口氣,哇!這個空氣很好,他發現了這老鼠跟我最幸福,因為全世界只有我們兩個,不是人,因為一個人一個老鼠,不能叫兩個人。我們兩個最幸福,吸了這麼好的空氣,後來才發現那個叫O2,有沒有?現在你呼吸不足的時候,緊急搶救都要用O2嘛。對不對,但是,這樣有用嗎?這樣沒用啊。你要把氧氣變成一種商品,大家運送哪裡都可以用的氧氣才有用啊,光實驗室那裡也沒有用啊,等要救病人,要怎麼辦?把病人拉到你這裡來就完蛋了。所以那種氧氣沒用,一定要裝成罐子可以用,對不對?那叫商業化。那問題就在這裡啊,實驗室到商業化之間有個過程。這個叫起菩薩行。“起”,為什麼?商業化,要不然就請政府撥款做預算來制作商品,對不對?要不然就找企業家來投資嘛。那常常很多企業家投資到這裡,到最後就要成功了,就要成功了,結果他倒閉啦,因為資金不足了嘛。

  我們菩薩行者也很多有這種情況,“我想修我想修菩薩行”,修到最後還沒修成就死了。為什麼?因為他還有很多資糧道要進行。所以這個“起”,是指十回向位的部分。把實驗的部分,實驗室裡頭的要擴大,變成商業化的這個過程。

  好,那實際上第四個呢,就是“行菩薩行”。那大家知道,那就十聖位十地位,他不是十地位,是初地到七地,是“行菩薩行”。因為到七地是有功用行,就是你會作意去修行,那八地以後,所有的菩薩行都不作意啦。所以,八地叫不動地菩薩,他不動地不是不動,他是所有的菩薩行法通通變成他的生命因素。就跟我們的呼吸一樣,他自動的就會動,不用你去作意了,有沒有人作意呼吸啊?作意呼吸你就麻煩了,你就要去急救啦。呼吸不用作意,他已經是你生命中的一個因素,這是自然的。

  所有的菩薩行都變成你生命因素以後,那就是“普賢行”。所以,他第五個講“乃至雲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普賢行要圓滿就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到十一地就圓滿了,圓滿以後就等覺,等著最後的覺悟,等覺是跟佛一樣的位次,他只差一個因緣還沒到,因緣到,他就下來成佛了。所以我們講八地到十一地,是普賢行疾得圓滿。

  你看,這經文裡他都有他的一系列的這種思維在,那麼這些經文是當年的行者從定中直述出來呢?還是經家在寫經的時候作意排列呢?或者是譯經家實叉難陀,這個是般若三藏,他自己編的呢?現在我們都不知道,這個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夠說經典他的描述是這麼的完美。前面講十三個,這裡怎麼縮成五個?而五個呢,他是前後呼應的。

  各位留意到,我這裡講的幾個問題,你要弄清楚。第一個我講七地以下,初地到七地,我並沒有講初地到十地,有沒有?然後呢,八地到十一地,我沒有講到第十二,第十二就是四十二位啦,那就妙覺佛啊,我不講妙覺佛,我只講到等覺。各位你要留意到。

  好,那麼這個地方給你參考,下面要講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菩薩行到最後還要與普賢行疾得圓滿?為什麼突然間菩薩行跑出普賢行來?是不是當時刻板家刻錯了?還是翻譯的人寫錯了?他怎麼跑出一個普賢來?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這理論架構跟你分好四個:大乘、小乘分兩個。小乘有聲聞乘、緣覺乘;大乘有菩薩乘跟一佛乘。一佛乘其實就是《華嚴》的普賢乘,在密法裡後來叫做金剛乘。他是有這種區別啊。

  那麼,我們為什麼特別叫普賢乘呢?因為這裡有普賢行。我們在前面跟各位分了四個:

  出離心出離行出離道;對不對?

  再來,菩提心菩提行菩提道;

  再來,菩薩心菩薩行菩薩道;

  第四個就是,普賢心普賢行普賢道。就是普賢乘,就在這個地方。

  普賢乘也是我們第四期佛教思想展開所要談的一個重點。那普賢乘在這裡我跟各位做一個補充,因為他講到這個普賢行疾得圓滿的問題,這就談到我們昨天談的。華嚴宗跟天台宗有所不同,我把這個地方提供給各位,再講一遍。

  這個不同我們只是比較他的不同。各位在做比較的時候,絕對不要有褒貶,不要有褒貶,不要自是非他,不要有這種心態。但是一定要讓你弄清楚說,這個是黑的,這個是黃的,這個是紅的,一定要講清楚,沒講清楚你腦筋有問題,對不對。但是我在跟你做這種比較的時候,可能會說這個好或者這個不好,這個高或這個低,但是你不要站有那種褒貶的立場,包括大、小乘也一樣。因為天台跟華嚴,在歷史上已經吵了一千多年了,我們在跟著吵下去實在沒有意義,所以我們不吵。但是我們要講清楚。

  在歷史上判教,天台宗叫做“一乘共同圓教”,華嚴是“一乘不共別圓”。你知道嗎?一個是共同圓,一個是不共別圓,“同”跟“別”相對。那當然天台宗是沒有分到這裡來,華嚴宗在判教的時候這一點講得很清楚,可是各位知不知道,共同圓跟不共別圓差別在哪裡?你今天是個佛教知識青年,你必須要能夠講清楚啊,古人講他們懂,那現在我們要重新講一遍啊,不然人家不懂啊。他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天台他是從“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地方來講的,有沒有?“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那麼“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對不對?這是天台宗所標榜的一個終極目標。這沒有錯啊,我們也沒有說他錯啊。但是呢,天台宗講這個部分,叫做知見,問題是在這裡。

  華嚴宗不否認這個知見,這知見絕對是對的,這知見是最高標准的,但是有個問題,《華嚴經》不講這些知見,而是直示,直接開示、示現出來佛之境界。那你假如要用天台宗的話來講,“開示悟入佛之境界”,不是佛之知見,你要弄清楚這點。境界是透過實踐而兌現,這兩個路子就完全不一樣了。

  天台宗講的知見,用我們行法的標准來看,叫做義學。那麼華嚴宗講的是實踐。那麼實踐講的就是禅觀。留意到沒?所以“華嚴”重禅觀,“天台”重義學,有沒有?就出來了。但是你要知道,我沒有說天台沒有禅觀,我沒這樣講哦。只是他重義學,他有禅觀。那華嚴重禅觀,華嚴,我沒有說他沒義學啊,對不對?他是重禅觀,不是沒義學。以論義學的著作等量來講,華嚴還比天台多,對不對?那你說天台不重禅觀,天台三大部,天台的山外三大部那加起來也不輸給禅宗的。所以天台不是沒禅觀。

  只是現在要告訴各位的是:《華嚴經》跟《法華經》當中,《華嚴經》更重視境界的兌現與實踐;《法華經》重知見的展開。知道嗎?這是他兩個的不同。

  好,那麼現在話講回來了,那華嚴的禅觀如何,只有我們進禅堂再講,這裡沒辦法講。講太多都沒用,都是假的,光說不練。對不對?所以我們就進禅堂實修再講。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那既然不講,就要講天台的知見了、天台的義學。那天台的義學是指什麼?“佛的這一大事因緣”到底是講什麼?好了,“一大事因緣”,我們一轉過來就“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好,那“佛之知見”是什麼?“佛的知見啊”。對不對?那“佛之知見”就是佛的知見”。那佛的知見是什麼?昨天我們也大概跟各位講過了,我想你應該回去也想一想了,大概就是苦集滅道、三法印、了生死、出三界、免輪回、斷煩惱。對不對,苦集滅道就苦集滅道,三法印就三法印。都背一遍,這叫佛知見?這些都屬於佛的知見范圍。但是,你能不能用一個很簡單的理論,不要說一句話,一個很簡單的理論,把佛的知見很具體的表達出來。那這個就是關鍵啊。

  今天你是一個佛教知識青年,你要把這個東西給弄好,就像我們講科學,我們都學科學的,科學是什麼?科學是什麼?“就科學啊。你們都迷信哪”。“我是科學家。我是科學家”。你是鬼啊!科學是什麼,你要很簡單地講一個讓人家可以遵循的。科學不是渺不可攀的,是在生活中可以運用的。比如說“有邏輯,重實驗,能求證”。你這樣講也可以嘛。不管對不對,你總要講一個嘛。你不能夠“科學就是科學呀”。你一定講一個什麼東西叫科學嘛。同樣的,現在你“佛之知見”是什麼?你不能講“佛知見啊”。人家一講,“你知見不正”。人家一講,“你邪知見”。你不能這樣講啊,那你正知見是什麼?

  好,佛知見,那我們現在簡單地跟你講,分兩大類。昨天大概跟各位提了一下,第一大類是聲聞乘的這一大類,說這世間的不當、不正確、虛幻、假相、如夢幻泡影,有沒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有為法的這個部分,是指我們這個世間的,那通通如夢幻泡影,要不然你真實的是什麼?那你總要講吧。那你要講真實的這個部分。佛有沒有講?大概你現在學佛都沒有概念,那佛講真實的是什麼?“空啊!”“好,空是什麼?”“就空啊”。“那你講一下,空是什麼?”“空就是不可說”。不是不可說,空是你不會說,很簡單的跟各位講,這個世間的虛幻的東西,你知道嗎?我現在假設你知道啊,我看著你一直瞪著我,就知道你不知道。

  這個世間這個假相你不執著他,那就是空,知道嗎?空是空這個東西啊,才叫空嘛。空是個動詞啊,對不對?空假如十個動詞,這個就是被他動掉的東西嘛,排棄掉了嘛,所以叫空掉了嘛。那沒有這個世間假相的這種染著,而你又能起作用,那個就叫空性嘛。空掉,你懂嗎?我們沒講啊,我們沒有講啊,空我是沒有講啊,我只是這樣子形容給你聽而已,我沒講啊。你懂嗎?不要搖頭啦,搖頭的人表示你聽得很認真啊。空其實就是指這個啦。

  空的前面,趙州老和尚,趙州,我們那個石家莊旁邊有個趙州橋,那個叫柏林寺。那個就是趙州老和尚,他在那邊參的就是無字公案。無,空性這個字,在運用之前,中國人在魏晉南北朝用的就是無,無這個字,中國人不會用零,零這個字是宋朝以後才會寫的,零啊。我們都一百八,一百零八,他不會,都一百八,那零,不會講零,零那個地方就空過去了,叫一百八,不會用零。要用零,會用零,在魏晉南北朝中國人就用零這個東西來講,他不會用零,用無。後來才用空性。

  但是這樣的空性對於佛在講真實的這個東西,並沒有建設,那個建設的最完整的,是在華嚴經裡面,這個也是不共別圓的特色。所以我要跟各位講,佛的“一大事因緣”所開示的知見是什麼?就一個是世間的結構跟世間人的生命,這個世間結構是怎麼誕生的?告訴你佛法講的是絕對的究竟又徹底。你假如是研究生命學,要講生命怎麼來,那我可以跟你講。

  今天的科學家為什麼沒辦法講啊,因為他只研究物理現象而已,物理現象在我們裡面講的叫什麼?就六塵境界。我把佛法所講的林林總總跟你歸納起來,就這兩個東西:一個是六塵,一個是五蘊。五蘊是能,六塵是所,科學研究的都是所,而且只研究五塵,他法塵不會研究,你知道嗎?色身香味觸,法塵不會。這我好像有跟你講過了,沒有嗎?講過啦,就算沒有好了,講過了,講一次你也忘了。因為這六塵跟五蘊相應以後,產生這個世間。那我看生命怎麼產生的?你看,五塵,假如只有五塵,就是法塵不算,只有五塵,跟“色受”這兩個部分相應的時候,那就產生了生命了,這個生命——植物。只有跟“色”相應產生的是植物、礦物、石頭這種東西。假如跟“受”相應,原始動物,原始,最原始的單細胞的這種動物。假如“色受想”帶進去的話,那就是所有的動物都出來了。那“想行識”加進去以後,假如這五塵再加法塵進來,那就人類了。你注意到,人類的大腦法塵會起作用,法塵一起來作用,叫“單一法塵”。五塵境界叫單一色塵,單一色塵就包括這六塵。這都單一塵境。好,這單一塵境,法塵跟這五塵再綜合加工,現在話叫加工,他就變成“綜合法塵”。

  綜合法塵開始運用的那種人叫做聰明人,不是有智慧的人,知道嗎。那麼當綜合法塵一起作用,一定受想行識五蘊非常旺盛,知道嗎?那麼這種人是很聰明的人。語言只能講這樣,很聰明的人叫做污染很重的人,污染很重的人佛教的術語叫做業力很重,你去注意看看,越聰明的人,業力越重。你假如說,我很笨,那就恭喜你,業力少。假如你是聰明的話,不要怪我罵你,我不是罵你,這個情節絕對真實,越會用腦筋,尤其越會鑽的人,就越傾向這個部分,你去注意看看。有沒有只有法塵跟五蘊在運作的人。有沒有?有沒有?只有法塵,只有法塵跟五蘊運作的人,就是無色界天的人,有沒有?

  這個單一法塵跟這個五塵,五個色塵當中的一個色塵相應,這個法塵跟色塵的單一色塵相應以後,他產生的人是什麼人?你知道嗎?就跟聲塵相應的,音樂家。跟觸塵相應的,舞蹈家。有沒有,你去留意看看。跟這個嗅覺相應的那個人一定是香水發明家。對不對?跟舌根相應的,一定貪吃鬼,大廚師,一定是大廚師。因為他色塵敏感嘛,知道嗎?他是都有特色的。所以這個世界的森羅萬象是怎麼來的,就是這個六塵,跟五蘊相應來的,就這麼簡單。

  他展開以後,你在世間上所遭遇的各種競爭,那就多元化變化,貪嗔癡慢疑就起來,七情五欲就起來了,那個已經是後端的東西,研究那些是後端的。你研究到最原始的就是六塵跟五蘊,就是這樣相應來的,就是這世間的結構,生命的誕生是這樣來的,生命的存在是這個樣子。所以他的運作一切都是夢幻泡影,都是假的,他是五蘊在運作的。五蘊是“能”,六塵是“所”,他能、所相應來的,我說科學家研究的沒有辦法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只研究“所”,不研究“能”。因為科學沒辦法研究能,這就是科學的一個弊端。

  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我不是否認所有的科學家,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會走出“所”的物理的這種框限,而踏入人性的領域裡,踏入到生命的關懷領域裡,他才能夠看到“能”,能夠看到“能”,他才能夠看到真正的生命的產生在哪裡。要不然他做不到,這是世間生命的狀態。

  那法界呢?法界的結構呢?他也很簡單,有“能”有“所”。“能”是什麼?“能”是菩薩願力,“所”是什麼?“所”是眾生業力。當這個能、所,願力與業力相應的時候,那法界就產生了。那你是不知道,因為他已經進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了。那我簡單的把這個部分跟你講,因為這個部分你不能了解,所以佛通常也就不講了,不必講了,反正你也不了解嘛。講太多只是一臉糊塗而已。然後現在就有很多人,常常把那個究竟義拿來俗谛用,把俗谛拿去跟勝義谛混在一起,那這個都是雜訊在干擾。你在學佛的時候,沒有辦法進入常態,沒有辦法進入常態。

  那麼法界裡這個“能”是怎麼產生的?那就牽涉到大乘經典裡面所講的。你去留意看看,各位你在研究佛法,你去留意看看,大乘經典有一個特色,他在講什麼,你知道嗎?他有兩點:第一個,會幫你消災、爭功德,有沒有?消災、除業障,大乘經典有沒有?常常講這個東西,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會講那個世界多美多美,有沒有?有沒有這種東西?而且在講說這部經典能夠消除業障的時候,通常都會出現一個菩薩出來,你稱念這個佛菩薩的名字,或者這個菩薩他能夠廣設方便、本願功德、救度眾生,有沒有,你去注意看看《阿彌陀經》、《藥師經》、《普門品》觀世音菩薩的經典,或者地藏菩薩的經典,這一類的經典你去注意看看,你大概所讀誦的,經常讀誦的也就是這些,對不對,這個是在講什麼?講法界結構的部分。但是很凌亂,很凌亂。

  法界結構講得最好的是在《華嚴經》裡面,那麼大乘經典在講什麼?講菩薩願力的培養,《華嚴經》第三十七品,叫《如來出現品》。裡面講了兩次,一個世界的成就,就兩個因素:一個是菩薩的願力,一個是眾生的業力。菩薩願力跟眾生業力相應而產生的。各位一定要留意到,菩薩願力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培養的。菩薩的願力我們叫做菩薩種性,菩薩種性能夠出生菩薩願力,你不要用世間凡夫種性來看,你用凡夫種性來看,你一定不敢發願,因為你是凡夫種性。你必須從菩薩種性來發願:要把所有的眾生,從這個世間過度到法界裡面去,你一定要發起這個大願,一個都不剩,全部要度過去。這個不是你這輩子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是你要成佛,要把你的凡夫種性轉變成如來種性的過程裡,你必須要做的事。你這輩子不發願,你就繼續生死輪回,你要到你發起這個願力,你才能免除生死輪回。這個就是圓融道最大的特色。你不見得這輩子證空性,但是你就能夠轉過去,這就是菩薩願力與眾生業力相應。你要發願,要發跟眾生有關的願,不要發跟眾生沒關的願,那你怎麼跟眾生相應啊,對不對?所以他的相應就在於菩薩種性的菩薩願力跟眾生苦難的凡夫種性的業力相應。當你這個能夠相應的時候,基本上五蘊就不起作用了。當五蘊完全不起作用,照見五蘊皆空,這個是禅觀的術語。禅觀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你已經過了十信位,進到這個地方來了。

  所以你要留意到,這個經典在談論的時候,談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是指你禅觀已經到這裡了,假如你禅觀沒有到這裡,那個理論講開來沒用啊,你不能兌現啊。禅觀是要你去兌現,而參禅這個部分的時候,你的義學所談的知見是絕對正確的。這一點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我們在講,佛最高的正知見所講的就是這兩塊:一個世間的如夢幻泡影,一個是法界的常樂我淨。那這個常樂我淨如何交融在一起,不是交融,他當中有一個橋梁,卦限轉移這樣轉過去,那個橋梁就是菩薩的願力。那我們在行法中分有兩個部分:一個圓融道,福德門的圓融道;一個是智德門的聖解脫道。

  那個部分我們只有到行法中我們再談,有機會我們再談。我們現在先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繼續跟各位談。

  《四十華嚴》第73講(2009年4月25日)B

  好,我們再繼續看,這一段的最後一句。

  善財童子跟吉祥雲比丘說:“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慈哀。為我宣說。雲何菩薩。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地方幾個字,你要注意看,第一個,“我聞”,這個“聞”是什麼?我聽說啦,對不對?聽說,就沒味道了,應該是說“我知道”。你文字絕對不要從文字相上翻,這個“聞”就是聽到嘛,你知道,我也知道。但問題是知道,這個我知道,你就不知道,對不對?所以翻譯的問題,你一定要深入了解他真正的用意在哪裡。“當然我聽說了”,“聽誰說啊?”“很多人說”。那這很多人說的時候,我一定是總結變成我知道。你“善能誘誨”。你很會教導,“誘誨”不是只有誘導你而已,他是能夠直接使你達到這個目的,這個才叫做善能誘誨。所以這個“聞”不是聽到而已,這個我還知道,你有這個能力。

  “唯願慈哀。為我宣說”。這個當然是禮貌上啊,我們懇求前輩能夠耐著性子教我們這麼魯鈍的人,那你就要很誠懇的要求,我們很多同修都說:“師父,我要做你弟子。”師父就只能夠自歎倒霉,對不對?“又有一個要來了,他要當我弟子”,然後就沒消息了,就全部都要靠師父去找他了,他不知道跑哪裡去了。那不是。你也要有這種“唯願慈哀,為我宣說”的那種求法的心嘛。“師父,我看你滿意,我想當你的弟子”。就好像說:“诶,我看你還可以,我願意嫁給你。”是吧?這個不是這樣的,你要祈求一個前輩來教你,那不能夠這種態度啊。我很願意當你的弟子,那你怎麼表達的?就這麼一句話,師父要怎麼講啊,說不是,說不行,師父要替你開條件,好像在賣東西一樣,對不對,還要現金價,不是,不是這樣講。所以這種態度很重要,我們叫心態,你這個心態要拿捏的好。

  那麼最後一句他提到,“雲何菩薩。速得成就”。速得成就不是快,直接到達成就,直接到達,不要走冤枉路。但是呢,我告訴各位,你生命要鍛煉成功,成為很豐富、很有意義的生命,你放心,一定要經過千錘百煉。沒有說溫室裡的蘭花會成佛的,沒有啦!每一個佛,我就跟你講,頭上都是滿頭包,你包子少一個還成不了佛,受苦受難,要受得過。他不是受苦,他是一種磨練,是一種精進、歷練的成長,他一定要各方面都要去。

  你要留意到,出家,不是養尊處優;修行,也不是等著人家煮飯給你吃,你就要懂得如何煮飯給人家吃。你說:“我是師父咧”。師父怎麼樣,師父一斤多少?你想要人家煮給你吃,你就先煮給人家吃,煮到他不好意思了:“師父,不好意思!來來來來,我煮給你吃啦,”那你就是福德因緣成熟嘛。你想整他還不可以,每一餐都煮三色飯給他吃嘛。三色飯知道嗎?鍋底燒焦了,最上層還沒熟,拌一拌給他吃嘛,因為師父重修行不重煮飯。所以每一煮必三色。那他就:“好了好了,我煮給你吃啦”。

  最後一句話,很重要的一個字,成就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跟前面那個字有沒有看到?“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裡所成就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沒有?差在哪裡?差那個心,對不對?那請問那個心是什麼?這個心就是願,對不對?願的意思就是你還沒到,所以你那個心先起嘛,起這個心是什麼?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果嘛。那心呢只是因,因地我要去做嘛,這個叫做因地果地相應。知道嗎?所以我們義學既然是這樣講,那麼禅觀也是一樣啊。

  你現在要修行,第一個就先破根本無明,這是一個要求。“哎呦,破根本無明,我就證阿羅漢咧”。你在那邊臭美,破根本無明是修行才要開始,可是你修了老半天,都不敢破根本無明。那你就永遠走不進去。所以我跟各位講,你要在別的地方怎麼修,我們不管,但是你要到這裡來修,對不起!從這裡下手,你要根本無明不能破,你這個“佛法大如天,禅門深似海”,有沒有聽過?大如天,你邊都沒诶,大如天?深似海,你根本進不去呀。

  你現在禅觀要進行,第一個先破根本無明。你要破,那兩個條件:

  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必須架構起來。沒有架構起來,你進不去,這是第一個。到那個地方,人家都進去了,就只有你一個。你會說:“诶,等我啊”。等不急,大家都過了,你就是過不了。我們現在試了很多都這個樣子,只要你在外面跑多了,雜訊太多了,根本進不了,禅修進不去。第一個。

  第二個。有的能進去,但很奇怪,他有善根啊,他有跨進門檻的本事,他能進去,進了以後,迷路了。因為他的雜訊使他沒有辦法跟我們架構起來,所有他的破根本無明會使他造成很大的悲劇,叫做掉入舒服坑。一進去就沒辦法爬起來。然後外道禅、神通、感應特別多,這個是很不幸的。所以,我們為什麼前面四種修法,四修法你一定要做好。因為你不做好四修法,這個共識你架構不起來,沒有這個共識你走不過去。進不了這一關,這是一個標准。

  這裡我要從義學跟各位談,不是從禅觀跟各位談。義學是講為什麼我們發心發心,發什麼心?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們講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覺悟的心。什麼覺悟的心?你就講不下去了,不是。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換句話說,我有心要追究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那麼這個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是什麼,我不知道,那是我的目標。那麼,你到最後的成就是成就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不是那個心哪,對不對。你已經達到了,已經兌現了嘛。那就不是心的問題了,所以最後呢沒有那個心。你要留意到。

  那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個什麼狀態呢?我們是可以講給你做參考,但你不要常常掛在口頭上,你要作為一種勉勵。他是一個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那個止於至善是什麼狀態呢?就是真實的生命。真實的生命是什麼?就是我們真實生命要開始以後的那種生活狀態。現在的生活狀態是虛幻的,是無常的,是被逼迫的,是你不能掌控的。

  有些人認為,“那才不,我什麼我說了算,只要我想干,我沒有做不到的”。那對不起,那是因為你有福報,當你沒有福報,哼,你想干什麼你都不能干。我們以前那個國王就是這樣啊,他說的算啊,他要公投,要入聯合國,什麼都他搞的,都他說的算。現在他什麼也不能算了,被關在籠子裡,他能夠算什麼?當他福報用盡了,他講的都不算,你知道嗎!這個你要留意到,你是因為有福報,所以你說的算,當你沒福報,你什麼都不算,我跟你講,那時候就別人說的算。

  我們要留意到,到真實的生命領域裡,那是真實的,沒有無常,沒有約束,沒有條件。那就是前面講的,“在別山上徐步經行”,非常的安然事態,非常的自在,那個生命裡的生命是永恆的。

  我們現在這個生命的生命現象是短暫的,是從你的生日到你的祭日那麼短而已,你不要生日等於祭日,那就麻煩了。頂多也不過一百來年啦。最近經常看到報道,說什麼長壽村,一百二十幾歲的人很多,有沒有?那也不過是一百二十幾年而已嘛。我們那個宋美齡,蔣夫人,她過三個世紀,十八世紀末出生,二十一世紀頭才死,一百多歲嘛,三個世紀,也不過如此。她已經算很風光的人,對不對?那又怎樣呢?她尤其晚年很無奈啊,國民黨被李登輝竊走以後,她氣得要死啊,最後死在美國,那無奈啊!她第一夫人啊,死的時候人家還笑她“母狗”,“狗母”,台灣話“狗母”跟“母狗”是顛倒的。那家伙國語的國,他念成狗了,所以“國母”叫“狗母”啦,“國母”台灣講就是“母狗”。你看都已經到這種程度,你看,第一夫人啦,那無奈啊!這個世間就是這樣,所以當你得勢有福報的時候,那是真的不可思議,我們台灣話講叫做“****”,“喊一聲,那水都會結凍”,都會變果凍一樣。可當你福報消失的時候,誰理你呀。你想想看,一顆星星六百萬,你看,聽說有二百多顆,你看一共有多少錢,當你坐在那個位置當國王的時候,人家為了要升一顆星星六百萬給你,而現在呢,人家通通挖出來。你當時收進去,現在都要吐出來,那是一種無奈。這個世間絕不可靠。我不是說誰,是每一個都一樣,所以很多人他很認真,就是不服輸,他天生叫常敗將軍,沒福報嘛,沒福報有理想的人,叫業障鬼。沒福報又沒理想的人,那好過日子,所以要留意到。

  但是在法界裡頭沒有這些,他沒有貪嗔癡,沒有七情五欲,沒有六塵五蘊,他只有一個願力跟眾生的業力相應,然後救眾生離苦得樂而已,在他的法界裡,他的生命是燦爛的,是芬芳的,因為他一直給眾生喜悅嘛,在幫助眾生離苦嘛。所以他是燦爛的,芬芳的,他是永恆的,是光明的。你要到那邊去,那個生命,我們真實的生命是活在那個裡面,那個勉強用世間的話來講叫做香格裡拉的世界,就是不會老。你就不要把那個小姐給帶出去,離開山洞口馬上就老掉了,她看起來是十七、八歲,實際上已經二百多歲,所以只要離開她住的國土,她馬上“噗”皺紋全部跑出來。為什麼?因為在那個永恆的世界裡,沒有死亡,沒有病苦。在我們這個世界裡,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生住異滅,通通糾雜在一起。在那個世界裡是永恆的,沒有無常,你看看,那個才叫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那麼你要到達的是到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的生命境界裡。所以這個發菩提心,在發什麼心你知道嗎?到達那個生命境界是什麼境界,你知道嗎?我們學佛要的是要那個,那你現在要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種人,是真正在進行生命改造工程的人,這個叫上等人。

  一般人對佛法不這樣認知,那就我們跟各位講,在這個娑婆世界裡,佛法給予我們的是什麼?要我們行善,要我們積陰德,要我們修功德,這個是什麼?這個在世間法裡有幫助,讓你在痛苦中能夠喘口氣,佛法沒有叫你造惡,沒有說:“噢,我們要生命改造工程,我們就可以亂來”。沒有這個,你在基本上、基礎上就是行善、助人、快樂。你在行善助人的時候,不要造成自己的痛苦。

  曾經同修們這樣問,“師父,那裡有個假和尚,我們到底要不要供養他?”奇怪,假和尚,你為什麼要供養?你這命題本身有問題嘛,對不對?你說:“師父,那裡有個和尚要不要供養?”這個問還差不多嘛。“那裡有個假和尚,我要不要供養?”诶,你有沒有搞錯?那裡就是假和尚,那你還要問我要不要供養,我沒叫你去把他揍一頓,就不錯了。這個就是你已經造成煩惱了。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說,隨喜,隨緣,隨份,隨力。你看到那個人你願意供養就供養嘛,乞丐也可以供養啊。一個假和尚怎麼不能供養呢?你不喜歡,不喜歡你不要供養嘛,不隨喜嘛,對不對?隨喜嘛,你不喜你就不隨嘛。有那個緣,你就給嘛。給了,“哎呀,被騙了”。哪有被騙?你隨緣,給了就好嘛,騙的是他的事,他騙你,他要去背因果,你隨喜、隨緣給了,那就好了嘛,那你功德修到了,就好了。他騙你,騙你是他的事嘛。他跟你化緣五百塊,去買一只烤雞吃,那是他的事嘛。我給他五百塊,功德我修到了,就好嘛,你管他吃烤雞、吃牛排,對不對?

  你給人家東西,還要限制人家怎麼樣,你也太過分啦。“我送給你鞋子,你就一定要穿在腳上”。诶,人家鞋子要戴在頭上,不行嗎?那是他家的事嘛,你管那麼多,你給了他,就是他的自主權嘛,你要不要給他是你的自主權啊。所以你隨喜隨緣,給了以後就好了,你的功德就到這裡結束,這功德你已經收到了,那麼他去就他去嘛,你要給,“啊,早知道他要吃雞腿,我也自己吃,何必給他吃”。那你煩惱就自己來了,不必了,給了就好。所以在世間法中,我們只講說隨緣行善,不要造成自己的煩惱跟痛苦。

  那麼,你更重要的,是借這個緣進入佛門,要找到修行的方法、生命改造的方法,把自己的凡夫種姓改造成如來種姓。重點是在這個地方。那麼要這樣改造的人就是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人,這種人絕對高人一等。所以呢,善財童子從此以後每一個善知識見面都是“我已發”、“我已先發”、“我先已發”,都無所謂。

  “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現在呢,為了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目標,那麼,我想學菩薩行,修菩薩行,行菩薩行。”有沒有?學、修、行,你看,就十住,十行,十回向。學是認知,然後,這認知不是你知識的認知,是實際實踐的認知,所以他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然後行菩薩行,才是真行,真實踐,那是登地菩薩,初地到七地位。八地以後這些行菩薩行的一切都已經變成他的生命因素了,變成他生命因素以後,他自發性的會去做。他不作意的,這叫無功用行,初地到七地是有功用行,八地以後是無功用行。八、九、十、十一,無功用行,到十一地,圓滿。十一地以後的菩薩就是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他就活在那一種領域裡頭。

  那他有沒有生死呢?有沒有?假如有,有生死,那他是不是沒了生死,對不對?假如沒有,那沒有,釋迦牟尼佛不是來了又死嗎?你不忍心說他死,就說他入涅槃,其實這個講法不是很健全,就世間佛法來講,這樣講是比較莊嚴,事實上不是。佛在什麼時候入涅槃啊?以釋迦牟尼佛來講,他是在菩提樹下入涅槃,所以涅槃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淨不垢。你留意哦,那麼要進入到這個領域的時候,佛在菩提樹下就到達這個階段,他既然到達這個階段以後,那就入涅槃了,哪有在雙樹林間再入涅槃的這種狀況呢?那不是雙涅槃嗎?對不對?那不是。

  因為佛來到世間,這個叫化身佛,化身佛是在世間,因為世間的因緣成熟,他才來的。那麼來到世間,受到這四大現象的約制,生理現象、物理現象、心理現象跟社會現象四個。這四個現象他一定跟著這世間走,所以當他該死的時候,他還是死了,那就死了嘛。那我們《大般涅槃經》還講得更好,死了,人家以為他死了,還在哭,他就“嘣”伸一只腳出來給你看,伸到棺材外面來。你放心,印度人不用棺材,哪有棺材,他又沒有棺材,怎麼會腳伸出棺材外面來?那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想當然爾,因為中國死人都睡棺材嘛,印度人不睡棺材的。所以沒有腳伸出來的。

  佛是因為是化身佛,所以化身佛在這個世間也受到這世間的物理現象所約制,有生就有死。但是他在實際修行上,到等覺菩薩已經到達止於至善的地方,他只是他的本願力,跟這個世間的眾生因緣成熟,所以他相應,來示現成佛。你現在要要求,要求不到。你現在要要求佛來跟你見面,可以。那是因為你有特殊的因緣跟那個佛相應,他給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知道嗎?別人看不到。那個時候,示現來給你看的那個佛,他也叫化身佛。那麼,我們現在佛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入涅槃,現在我們講的釋迦牟尼佛,他是報身佛。我們現在是受到他的教化影響,那個作用來的佛,不是化身佛,因為化身佛你根本沒看到。化身佛是能夠跟你見面的,所以他走了,剩下來是他的報身在影響我們。那你一定要從報身佛去受益,那個受用是最直接的。

  那我們現在經過這兩、三千年的演變之後,佛教思想已經很清楚的展現出來,我剛才跟各位談的,那“一大事因緣”所講的兩個世界,一個法界,一個這個世間,已經很清楚了。現在剩下來的就是我們自己怎麼樣去肯定,怎麼樣去認知他,不要再含糊籠統的去談佛法。這個是這幾個字當中所給我們的一個醒示,也給各位一個提示。

  好,下面我們再看的是善知識的教導。

  “時吉祥雲比丘。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事為難。複能請問行菩薩行。難中之難。”

  我們先跟各位談這個部分。這個吉祥雲比丘見到善財童子,這個都很直接的,一句話就講進來了,說:“很好,孩子,你已經能夠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很難得。”

  那請問各位,你有沒有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說:“有啊,天天都發”。你發的那個都不算的發。兩塊石頭一敲,火花“嘣”,然後就不見了,根本就不起作用的,那這樣的不行。你能不能夠自己去想,你自己,這個要你自己醒示,這個叫疑情啊!你說“我這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算不算?符不符合吉祥雲比丘所說的?符不符合文殊菩薩所說的?符不符合善財童子所發的?”假如是符合他們三個這個標准,那肯定你會得到釋迦牟尼佛的認可。也肯定你會得到毗盧遮那佛的認可。

  但是你現在所發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沒有得到這三個人的認可?有沒有?你說我沒有找到他。但是我告訴你,只有一個方法,證明是不對的,就是你要問人家說,問人家,不管問任何誰,你說:“我這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算不算?”告訴你絕對不算。不管那個人怎麼贊歎你,都沒用。因為那個東西是你要向內自己去驗證的,這個叫疑情。你自己要仔細的去推敲,因為那個東西只有你知道,你用語言問人家,沒用。你跟師父講,不管哪個師父一定說:“很好很好。你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師父還會喝杯水,贊歎你,很好很好。但是這種贊歎沒用。你要的是,你真的能夠得到這三個人的認可嗎?

  吉祥雲比丘,這是講第一個嘛,文殊菩薩嘛,再來就是善財童子嘛。因為他是真發心,得到人家的認可,那你要是得到認可,他們三個認可,釋迦牟尼佛一定認可,毗盧遮那佛一定認可。

  那認可以後呢?你在世間的生活裡,照樣有挫折,有困難,有誹謗,有是非,照樣有,因為那是世間的。但是你的生命開始在轉變,在超越。你要知道,這一個自我反問、自我求證、自我驗證的這個部分,這個叫疑情,你一定要帶這個疑情。

  你到哪一天,你這個發心,會有真正的大成就者來跟你相應說,“你已能發心,是事為難”。這是真正行者的初機。那我告訴你,你已經入法界了,你已經證法身了。知道嗎?

  要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不容易的。就像我剛才跟你講的很清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生命境界是在那種狀況中,那不是想象的。因為你要知道,你要走到那種狀況,你要嘗試過多少的困難、多少的挫折、多少的誹謗!當你沒有直接的歷練,不算。我不是說你一定要去遭受那些,但是你就一定會遭受到,你放心。因為這個世間就是巴不得給你難看啦。

  古人講的是與人為美嘛,是贊歎你嘛,你有成功,替你高興。現在不是,你成功了,我就眼紅、吃醋、發笑,想辦法就是隨便批評兩句也好,是不是?你看看這個世間是不是這樣。你看哪個人、哪個影星、哪個歌星,你也不認識他,隨便就批評兩句,表示你很厲害。這個叫獨頭無明,獨頭意識。古人不是啊,他會贊美人家,人家一有成功,他很高興。他成功,我高興什麼?稱贊如來嘛。是不是,現在不是,人家一成功,想盡辦法,美女就已經很美啦,“眉毛畫的高低,兩邊不一樣高”。人家就很漂亮,“眼睛長的不一樣大”。你都看得那麼准啦?為什麼?這就是心不清淨。

  所以,我們不求外面,我們但求裡面。你真的發起這個心,這是很重要的。現實生活裡的這些東西會有,不要在意。而且每一件事你都要訓練“不要在意”。這個是很重要的,不要在意,你必須一再一再的訓練“不要在意”,你才能放下。你要是一點在意呀,我告訴你會很難過。那個難過你也講不出來,然後也不知道為誰訴苦,到最後你的心性就會扭曲。你要不理他。那就你平常就要訓練。

  我們勸別人是比較快的,自己遇到就不一樣,因為沖著你來的時候不一樣的。而我們要修行就是從生活中,這叫漸次南行啊。每一件事你都要去做,你去做才會有問題,你不做沒問題,你沒做誰批評你?對不對?你去做,做好了,人家會批評。诶,這個時候你就要留意了——“不要在意”。但是你能改進的你還是要改進,講不在意是不在意,對你有益的,你還是要改進。當然,惡意的批評你當然不用去在意,無意義的批評也不要去在意。但是對你來講,你認為有改進空間的你一定要去改進,你才會進步。

  這個是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們自我檢驗的部分,不是念過就好。因為這是修行,你真的發心嗎?那你發心是真的像善財童子這樣嗎?能夠得到人家的認可嗎?那個認可不是要人家講給你聽。你說你給我證明,你昨天跟我說我是真發菩提心,那你今天來證明給他看,說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沒有用啊!你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閻羅王已經找不到你了,因為你已經不在世間了,你已經到法界去了,知道嗎?這個是各位自己要經常去很謹慎、很仔細的慎思明辨的地方。

  能發心,“是事為難。復能請問行菩薩行。”不但能發心,又要行菩薩行。他直接就講行菩薩行,這一句是總說前面他問的五個問題。五個層次全面包括進來了。“難中之難”,難啦,更難。我們是這樣子,要能發心,真的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菩薩的最大願力,菩薩種姓的根本,那麼這個叫做菩提種,也叫菩薩種姓。假如你沒有這一個根本願力在的話,那你所有的,記得哦!所有的善行都是世間善法,都是世間善法。把你全部財產拿去救人、布施、供養,也都世間善法。

  我們北京,應該在北京,北京沒錯,崇祯皇帝在北京嘛。崇祯皇帝的前身叫馬員外,他護持金山寺。記得,我好像記得,他有三個老婆,員外嘛,很多錢。金山寺要改建,年久失修,全部要改建,他就把全部財產都捐了。我因為記太多,有時候會記錯,我沒有羞辱他的意思,所以,記得他是三個老婆,還有幾個孩子。後來為了修金山寺,財產全部變賣。到最後沒辦法,老婆一個一個休掉。休掉休掉,到最後他就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啊,大殿蓋成以後,他就死了。

  金山寺那和尚就叫一個最壯的、最魁的、身體最好的和尚,把他的腳抬在肩膀上,頭在地上,繞大雄寶殿,繞了十二圈半。繞了幾圈,他就已經很累。

  他說:“不行了。”

  他說:“再跑再繞。”

  他說:“不行了,師父絕對不行,我已經受不了了。”

  他說:“叫你再繞。”

  “真的受不了了。”

  “真的受不了?真的受不了就放下吧。”

  他就跟他講說:“馬員外,你大功德主,你去吧,你只有十二年半的皇帝命,你就去吧,好好去當皇帝吧。”

  這一個比丘,老和尚的弟子:“啊,是這樣,那我再挑,我可以再跑十二圈半。”

  他說:“不行了,已經講過了,十二年半。你再跑十二圈半,你只是虐待屍體而已。”

  你不懂得因果,那老和尚懂因果。12年半,崇祯皇帝上吊自殺。他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把全部財產家當,連老婆都不要了,來護持道場,功德挺大,當皇帝,不錯吧,上吊自殺。

  你要留意到,發菩提心的重要。發菩提心以後,行菩薩道難啦!因為發菩提心是偏向理,行菩薩道是事,理、事要合,那事一走下去,問題就來了。你想想看,叫你當馬員外你願意嗎?喔,死還不得好死,一個頭還在地上繞了十二圈半,那還得了。叫你選,你都會“诶”。對不對?為什麼這樣?所以世人難行,難行。你要行,還要請問行菩薩行,難啊。所以說難中之難。

  那菩薩行要怎麼樣,那很簡單講就是去找苦受難嘛,很簡單講就是這樣,但是他不是無謂的,他是要幫助眾生。但是幫助眾生,不是叫你去替眾生受苦,不是。你要幫助眾生,你現在從你的立場好好去想如何幫助眾生,這樣就好。

  譬如,以我個人來講,我就想講經,講給大家聽,就這樣子有錯嗎?講經給大家聽,有錯嗎?就有人說:好為人師,喜歡坐在中間,聽大家鼓掌。那我說有時候人不能來聽,不然寫書出書,給大家看書,“著作等身,標新立異”。诶?要不然怎麼辦?你要理他嗎?我就不要講嗎?我書就不要出嗎?所以你只要做事,肯定會出事,你要都不出事,大概你都沒做事。當然,有些人可能會做得很圓融,圓融就不會出事,像我們這是直來直往的,是比較會出事。口無遮攔,動不動就罵人,被你罵到,他就咬你一口,“未證言證”。我從來沒說過我開悟我證得什麼。他說:“你在講的時候就說你證得”。要不然我要怎麼講嘛,這個問題就在這裡。

  你想要做,你就一定有事,有事你要撐過去,不能退心,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你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個是菩薩道的精神,而且要主動,還不能被動。這個是很麻煩,一主動,人家說你好高骛遠、好為人師、攀緣,都來了。你稍微想休息一下,“哼,又退心了,你看,他是假的”。所以菩薩道難行,要能行。而這當中如何拿捏而不會偏差,這個沒有很健康的人格性,你是沒辦法的。所以我跟各位講,為什麼修行的各種資糧當中人格性是第一條。因為你沒有很強壯的這種人格做基礎的話,你很容易給這些是是非非把你壓垮,把你扭曲。所以我們同修們要相互鼓勵的是在這裡。人格性一定要健全,不然你經不起眾生這麼狂大的業力,他會壓下來。壓到你身上來,你不用怕,你一定要挺起來。沒有為什麼,因為粉碎的是眾生的業力,菩薩的願力是不會被打倒的。但是你的人格性不健全,你是很容易被打倒的。被打倒的不是菩薩的願力,被打倒的是你的人格。因為你沒有意志力嘛,關鍵在這裡,所以各位要懂得這個部分。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問菩薩行,菩薩行是怎麼難,那麼吉祥雲比丘講了幾個。

  第一個,“所謂勤求菩薩道。勤求菩薩境界。勤求菩薩廣博淨行。勤求菩薩出現神變。勤求菩薩示現廣大諸解脫門。勤求菩薩示現世間種種作業。勤求菩薩隨順眾生種種心行。勤求菩薩示現入出生死涅盤。勤求菩薩於為無為心無所著。勤求菩薩除斷眾生種種煩惱微細過失”。

  一共有十個,這個菩薩道、菩薩行講的都很簡單,那麼他現在講這個就有十個,而這十個都很大的,跟我們講啊,你看看布施持戒忍辱這種菩薩道,六度,是不一樣的。你看這境界有多廣。

  “勤求菩薩道”這是總說,第一個是總說。

  第二個,菩薩境界。菩薩境界在哪裡?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心境就是菩薩境界。

  有個公案,有沒有?一個老和尚帶個小沙彌,以前小孩子亂丟的很多啊,丟了以後,這個老和尚看到就抱回家就養養養……養大了。诶,很多老和尚要養的都養男的,不養女的。養女的才麻煩啦,長大就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這個就帶個小沙彌。

  有一天要遠行了,走到半路,小沙彌就問說:“師父,那個是不是姑娘?”

  他說:“是啊。”

  他說:“姑娘做什麼?”

  他說:“姑娘等著要過河。”

  “可以不可以跟她講話?”

  “不行!”

  “不然她要怎麼過河?”

  “你別講。”老和尚過去,就把姑娘背起來,背過河了。

  這個小沙彌說:“不是不能跟她講話嗎?你怎麼背著她呢?”他就一直掛礙啦,走了三十裡啊,就受不了了,就問他師父說:“你怎麼可以背姑娘?”

  這個師父就跟他講:“我都已經放下了,你還背三十裡。”

  這就簡單嘛!但是這種事情常常在我們的社會發生。“這個師父怎麼跟那個姑娘那麼近?”那麼近又怎樣?那就是是非、八卦、绯聞就來了。诶,好了,當他發生的時候,你那個心境,那就是菩薩境界了。遇到那件事情你去做,這個沒事,因為你在行菩薩道,這個沒事嘛,這個背過去放下去就好了嘛,可是當這些是非來的時候,你的心裡如何自處,這個就是菩薩境界了。菩薩境界在哪裡?是等是非反彈的時候才有境界啦,沒有是非反彈沒境界。做了就過去了,你還問為什麼。“诶,我今天捐了三百塊給一個窮人,他應該可以吃一個月了,這個功德很大。”是嗎?這已經沒功德了。這不叫菩薩境界。在做的時候不叫菩薩境界,他只是去做而已。可是當你做過以後,反彈回來的狀況,你內心如何這個“徐步經行”,有沒有?那個才叫菩薩境界。

  好多發願行菩薩道的人,就在這裡失敗了。為什麼失敗?他對於那個反彈的境界一來,他想要去處理。處理一次、兩次大概沒事啦,過了就好。當他一再解說的時候,那事情一直累積,到最後他的語言會矛盾。你不要解釋,心安不亂,你才能過去。所以佛教界通常遇到這些事情都不解釋。你怎麼解釋?不用解釋啦,不管是怎麼樣,因為你有做,你背因果,你心有動,你要背因果嘛,身口意三業發生,你都要背因果嘛,那你還解釋什麼?對不對?

  而那個心要不亂,這個才是菩薩境界,心一亂就已經是凡夫境界了。這個是一個基本的關鍵處。所以菩薩境界,我們很難去弄清楚。所以,“勤求菩薩境界”是我做過以後發生這些問題,我知道,我不處理。而不是說,我躲掉就好,躲掉的話,就不叫勤求菩薩境界。“我知道,但是不必處理”。

  有這些境界通通要拜忏,這個叫業相。一百零八拜,誰跟你講,你就一百零八拜,誰跟你講,你就一百零八拜,你不必去解釋。因為只有拜佛下去你的業才會消。這也是菩薩道裡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我們在跟各位講菩薩道,行菩薩道圓融三條件的時候,對不對?對三寶具足信心;行菩薩道;有任何境界一百零八拜。對嘛,就這麼三條嘛,就是這個原因。好。

  “勤求菩薩廣博淨行”。“淨行”不是一行,是廣博。這個淨行不是什麼淨行,就是心裡清淨,沒有其他的夾雜目標,我只是去做,不求名聞,不求利養,不求回饋,這個叫做淨行。“廣博淨行”是所有的事都做,你記得我們現在發願,我跟各位講一個很簡單的就是隨緣、隨喜、隨份、隨力。你能做你就去做。

  但是這裡面跟你現實生活的一樣,你要留意到,你這個人,我不是指誰啊,你這樣的一個人,當你一天的工作,平均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八小時,那你八小時做得很高興、很幸福也很快樂,那是你的福報。當你八小時不夠用,增加到十二個小時還忙不過來,但還可以啦,那這個是你的責任,你必須要做。當你同樣的情況,你做十六個小時,還忙不過來,家裡都沒有辦法照顧了,那你那個工作很顯然你要降低你的職務,縮短你的收入,知道嗎?縮到十二個小時,你負擔得了。不要偷懶,我也要八小時,其他我不干,那叫沒責任。知道嗎?這個問題你要留意到,很多人認為說學佛是沒責任的,不是。

  學佛是懂得自己的能耐,可以擴張一點,增加一點,負擔不了,我寧可放下。知道嗎,你以十六個小時去賺來的錢你只換得家庭破碎,或者身體不健康。那你何必呢?我寧可少賺一點,尤其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在社會上都一直競爭,拼命的競爭賺錢,诶,你不要忘了賺錢是為了獲得幸福啊。當你賺錢不能獲得幸福的時候,那個錢不要賺了。那只是賺得災難嘛,對不對?所以我們在遇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懂得“诶,這個不行了”。工作到這個時候已經超過負荷啦。不但做十六個小時既沒有效率,而且我事務還要再增加。支出,身體體力的支出,其實你工作到十六個小時,你已經把家庭給支出了,家庭已經變成成本了。對不對?有沒有?

  所以你不要以為賺到錢,事業成功就好,那可能是災難,因為第一個是你的健康,第二個是家庭破碎,第三個可能子女就變壞了,因為沒有父母在照顧他。所以這三個是你最承擔不起的成本,這三個,健康、家庭、還有子女。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減輕工作,減少收入。

  減少收入你不甘心啊,對不對?人家賺那麼多,我怎麼賺這麼少?那對不起,你的福報就是這樣。這沒有為什麼。你說,“我就不甘心,一定要挺過去”。那你就准備家庭、健康跟子女,三個你要弄過去啊,所以你最好,這樣的情況你最好是不要結婚,不要拖累別人。那你講:“那我不結婚呢?”那你最好出家。出家,你在社會上賺得都少,出家都沒薪水要怎麼辦?沒薪水就沒薪水。你要知道,有很多人很有理想、很認真,但是福報不夠,這種人不要太自私為自己打算,多為眾生打算,你還比較劃算。好吧。

  有時候講到這裡我們會覺得很奇怪,這個師父為什麼不是鼓勵人家積極奮發、奮力圖強,趕快去接受訓練或者師父指點迷津,給我灌頂加持,讓我可以怎樣怎樣。你不必想那麼多,因為你的福報根器他有一個模式在那個地方,你搞錯了模式,你就不行了。所以我們就要安分守己嘛!你要懂得安分。在世間裡懂得安分,就在你安分守己的時候,同時你在做超越的生命改造工程。你假如不懂得安分,就是不服輸,那叫業障鬼。你越不服輸就輸得越慘。就像那賭徒一樣,輸了不甘心,我就再來一把,再來一把沒錢了,你借我再賭下去,到最後你連內褲都被脫掉了。你不服輸嘛,沒用的,因為你福報不夠嘛。越是沒福報的人就是越不服輸。所以有福報的人,他會“算了,讓了”。過了就過了,那你還可以處理得很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生命因素。我提醒各位,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很可以看到我們的家庭生活裡你要如何處理,因為這是很重要的部分。

  下面這個都比較長,裡面的內容都比較廣,我簡單地跟各位談到這裡,剩下的部分我們明天再談。今天談到這個地裡。

 

上一篇: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五卷 第74講
下一篇: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五卷 第72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