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之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自序品第一之四

  [經文]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惠能隨即把橹。

  祖雲:合是吾渡汝。

  惠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

  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矣。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星雲大師譯文]

  我在三更時分領得衣缽後,對五祖說:我原是南方人,向來不熟悉這裡的山路,如何才能走到江口呢?

  五祖說:你不必憂慮,我親自送你去。

  五祖一直送我到九江驿,讓我上船,五祖自己把櫓搖船。我說:和尚請坐!弟子應該搖櫓。

  五祖說:應該是我度你。

  我說:迷的時候由師父度,悟了就要自己度;度的名稱雖然一樣,但它的用出不一樣。我生長在偏遠的地方,講話的語音不正,承蒙師父傳授心法,現已開悟,只應自性自度。

  五祖說:是的!是的!以後佛法要靠你弘傳。三年以後,我就要示寂,你要珍重,一直向南走,也不要急於說法,佛法是很難興盛起來的。

  [星雲大師問題講解]

  如何自度和如何師度?

  五祖在送六祖惠能離開黃梅的時候,經過一條江、五祖說:我來擺度,度你過去。

  惠能回答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如何是師度?如何是自度?

  自度,就是我們要培福、要結緣;要用心、要修慧。所謂福慧雙修,行解並重。培福,也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能夠隨喜隨緣為人服務,就是培福;乃至修橋鋪路,做種種的救災恤貧,這也是培福。

  所謂“要學佛道,先結人緣”。廣結人緣,就是培植無量福德的修行;不肯為人服務,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是悭吝、是自私、是懶惰。人生的意義在於願意自我奉獻,所以,常聽人講:“我們要做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喜捨的善心,就是培福。

  我們在世間上,常常稱贊人:“某人很偉大” 。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多少的犧牲,才能給人家稱贊一句“偉大”!我們要想自度,有了福慧,有了行解,正如孫中山先生說的“知行合一”,能夠知行合一,在我們的生活裡,自然就能安心;能夠安住身心,就不會被人家的言語、利誘乃至誹謗所動。所以,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在《佛遺教經》裡,佛陀說:“我如良醫,知病予藥;汝若不服,過不在醫。”

  佛陀又說:“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若不行,過不在導。”

  所謂師度,只是找到一份因緣。在佛教裡講“三分師徒,七分道友”。就算遇到良師,我們自己不努力,不用功,也空遇名師。現在的人,“師不師,徒不徒”,老師有時也不自尊自重,學生、徒弟也不知道尊師重道,如此的師道尊嚴,不禁令人慨歎萬分。我們自己如果不爭氣,不能自度,縱使師父想度,也度不了我們。

  八 點化惠明

  [經文]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曬病少惱否?

  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

  問:誰人傳授?

  曰:能者得之。

  眾乃知焉。

  [星雲大事譯文]

  我辭別了五祖,動身向南方走,大約經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到了大庾嶺。

  五祖回到禅寺,幾日不出禅堂。眾人心生疑惑,相邀到禅房探望,問:“和尚是不是有點疾病,有點煩惱?”

  五祖說:“病就沒有,衣法已在南方了。”

  問:傳給誰了?

  答:能者得之。

  大眾一下子都明白了。

  [經文]

  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趨及惠能。

  惠能擲下衣缽,隱草莽中。

  有數百人從後面追趕而來,想要奪取衣缽。

  其中有一位僧人,俗姓陳,名叫惠明,在家時曾經做過四品將軍,性情粗魯,參禅求道的心卻很積極。他急著要追尋我,比其他人先一步追上了我。

  我把衣缽扔在石頭上,說:這袈裟是代表傳法的信物,可以用暴力來爭奪嗎?說完我就隱避到草叢中。

  [經文]

  惠明至,提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⑴?

  惠明言下大悟。

  【注】

  ⑴ 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進入禅境時,面對在眼前顯現的景象,只有當你排除善惡等一切思量的時候,你才有可能照見這個眼前景象的本來面目。當前,惠明面對眼前的惠能,既然是來求法,惠能代表了禅宗頓教的正法,就是明上座。也是只有在排除善惡等一切思量,回復清淨的本心本性的時候,才有可能照見正法的本來面目。

  [星雲大師譯文]

  惠明趕到,提拿衣缽不動,於是大聲喊道:行者!行者!我是為求法而來,不是為奪衣缽而來。

  於是我從草叢叢中走出來,盤坐在石頭上。惠明作禮,說道:希望行者為我說法。

  我說:既然你是為求法而來,先要屏除心識中的一切緣影,不要使有一念生起,我再為你說法。

  惠明默然而立。經過許久,我說:不思量善,不思量惡,就在這時,哪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

  惠明在此言下忽然契悟。

  [經文]

  復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惠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⑴。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

  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

  明禮辭。

  【注】

  ⑴ 汝若返照,密在你邊 當以清淨心返照自己的本心本性時,便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便能開發無上的智慧,獲得無上菩提。這些功夫,靠自己修證。所以說“密在你邊”。

  [星雲大師譯文]

  惠明趕到,提拿衣缽不動,於是大聲喊道:行者!行者!我是為求法而來,不是為奪衣缽而來。

  於是我從草叢叢中走出來,盤坐在石頭上。惠明作禮,說道:希望行者為我說法。

  我說:既然你是為求法而來,先要屏除心識中的一切緣影,不要使有一念生起,我再為你說法。

  惠明默然而立。經過許久,我說:不思量善,不思量惡,就在這時,哪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

  惠明在此言下忽然契悟。

  [經文]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星雲大師譯文]

  後來我到了曹溪,又被惡人追尋,於是就在四會避難,隱藏在獵人隊中十五年。在這期間,我時常隨機為獵人說法。獵人常令我守網,每當我看見禽獸落網被捕,便將他們統統放生。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就以蔬菜寄煮在肉鍋中,有人問起,就對他說:我只吃肉邊的蔬菜。

 

上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之五
下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之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