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羅密多(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般若品第二 [淨慧和尚解說] 般若品的根本內容,顧名思義,就是講佛教的根本大法,佛教的根本大法就是般若。般若是佛教與一切其他宗教不共的地方,稱之為“不共”法。這是佛教的特色和優勢,也可以說是佛教與其他學派的一個分水嶺。 一 摩诃般若波羅蜜多(一) [經文]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坐,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 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為說摩诃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聽,吾為汝說。 [星雲大師譯文] 第二天,韋刺史又來向六祖大師請求開示。大師登上法座,對大眾說:大家先清淨自心,一起來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 又說:善知識!菩提智慧,世間眾生本來人人都有,只因一念心迷,不能自悟,必須借助大善知識的指導,才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大家應當知道,不論愚人或智人,佛性本來沒有差別,只是因為有迷和悟的不同,所以才有愚人和智人的差異。 我現在為你們說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法,讓你門各自得以開發智慧。專心傾聽!我為你們說。 [淨慧和尚解說] 有問題提出來,向老師請教,叫做“請益” 。由於有韋使君請益這個因緣,六祖大師於是升座說法。告訴大眾說:大家都把心靜下來,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 這個儀式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每天早課念完《心經》後,都要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這實際上就是歸依法寶。 菩提般若之智,就是覺悟的智慧,就是出世間的智慧,就是無漏的智慧。菩提也好,般若也好,智慧也好,這三個概念是三而一,一而三的。為什麼要這麼強調?因為這裡所講的智不是一般的智,而是菩提般若之智。 大家不要以為,出世間的智慧、無漏的智慧離我們很遠。實際上,出世間的智慧就在世間,無漏的智慧就在有漏當中。這個菩提般若之智,不在九天雲外,而是“世人本自有之”。 既然我們也具備這個菩提般若之智,為什麼不起作用呢?或者說,為什麼不能長期起作用呢?是因為我們的心迷失了,菩提般若之智被迷雲瘴霧遮蓋住了,所以不能顯現,不能起作用。 實際上,菩提般若之智就在當下的一念覺悟當中。一念迷失了,就是煩惱;一念覺悟了,就是般若之智。 因為世人心迷,所以不能自悟,既然不能自悟,就要依靠大善知識的“示導見性”。誰是大善知識呢?諸佛菩薩就是大善知識,開悟見性的人,就是大善知識。 愚人就是迷失的人,智人就是覺悟了的人。不管是覺悟的人還是沒有覺悟的人,“佛性本無差別” [經文]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星雲大師譯文] 善知識!世人一天到晚口念般若,卻不能認識自心本性中的般若,就如同饑餓的人,說食終不能飽。如果整天只是口裡說空,而不能實踐,雖歷萬劫,也不能得見自性,終究無法受益。 [淨慧和尚解說] “世人”,包括不修行的人、正在修行的人以及修行尚未見性的人。我們只是在口裡說修行,並沒有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所以說是“口念般若”,所謂“口但說空,行在有中”。 口念般若,不識自性,好比說食不飽。終日談論山珍海味,結果是一點也沒有吃到口裡來;終日數他人珍寶,自己卻無半分文。 可見,修行的關鍵就是要落實。口但說空的人,萬劫也不得見性,也得不到摩诃般若波羅蜜這個實益,到不了彼岸。 “紙上得來終覺淺,當知此事要躬行。” [經文] 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星雲大師譯文] 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是印度語,翻譯成中文就是用大智慧度到彼岸。這必須要從內心裡去實行,不是只在口頭上稱念的。如果只是口說而心不行,那就如幻、化、露、電,終歸空過;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即能心口相應契合,這時清淨的菩提自性就是人人本具的自性佛,離開自性之外並無別佛。 [淨慧和尚解說] 要心行。這個行,不要一般地行,要用生命去行,用生命去落實它。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 口要念,心要行,心口相應,就能見到本性佛,離性無別佛。這裡說的性,是壇經裡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個“性”,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佛性,本自具足的佛性。所以又叫做自性,又叫做本性。修行最後得到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並不是新增加的,只是原來本有的東西,重新發現了而已,所以叫本性。本性就是佛,離開了本性,沒有佛可得。所以說:“離性無別佛”。 [經文]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 [星雲大師譯文] 什麼叫做摩诃呢?摩诃的譯義是“大”,這是說菩提心量廣大,好像虛空一樣,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青黃赤白、上下長短、嗔怒喜樂、是非善惡、頭尾等對待分別。 [淨慧和尚解說] 什麼是大呢?不是別的大,而是我們的心量廣大。不只是我們的清淨心,或者說佛性,這自然是心量廣大:就是我們凡夫在還未覺悟之前,這個躁動的心也是不可作摸的,也是天南地北全在方寸之中。如果這個心覺悟了,把這些迷惑的東西都去掉了,那麼整個十方世界也都在方寸之中。所以說心量廣大就像虛空一樣,“無有邊畔”。 佛教關於空間的概念是非常科學的,關於時間的概念也是非常科學的。佛教講時間是無始無終的,空間是無邊無際的。現在自然科學無論怎麼發展,都推不翻這個時空概念。 我們的心量就像虛空一樣,無有邊畔,也沒有方圓大小,沒有青黃赤白。沒有方圓大小,就是沒有形像;沒有有青黃赤白,就是沒有顏色;沒有上下長短,就是不可以衡量。 “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就是說,你用一切二元的東西想去感受它都是不可能的。我們這個佛性,或者說菩提般若之智,不可能在二元對立的情況下去體會,只有在對立統一的情況下才能感受得到。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得到,雖然不過是一片刻、一瞬間,但是只要你能夠把那一片刻、一瞬間的時間延長下去,從點到線,從線到面,那就好了。 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這是訣竅,是不傳之法,大家要用生命去體會,用生命去實踐,你就能夠得到這個法;不用生命去體會,不用生命去實踐,說了也是白說。 [經文]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⑴,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⑵,即著無記空。 【注】 ⑴ 自性真空 自性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自性就是人們本來具有的認識功能。當自性未被塵勞染污之前,本來是清淨的。這清淨的自性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邊無際,能含萬法。 ⑵ 空心靜坐 說到修行,惠能六祖最反對空心靜坐,說這是禅病,是練不出真功夫的,是修不成正果的。 [星雲大師譯文] 一切諸佛國土,都如同虛空一樣。世人的靈妙真如本來是空,並無一法可得;諸法自性本來空寂,也是如此。 善知識!不要聽我說空,便又執著空。第一不要執著空!如果心裡空無所有的靜坐,這就是執著無記空。 [淨慧和尚解說] 當你真正消除了對立面的時候,既沒有善也沒有惡,那時,“諸佛剎土,盡同虛空”。 有佛有眾生,這是凡夫的境界;無佛無眾生,那才是佛的境界,那是開悟了的人的境界。所以諸法剎土,盡同虛空。 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有一法可得,就不是佛法,所以最後講到要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自性真空,亦復如是。真空不礙妙有。不要一說到空了,就以為都沒有了。妙有,不是一般的有,是妙不可言的有。不是全無心,只不過是沒有貪心,沒有嗔心,沒有人我是非之心罷了。 不要聽到六祖一說自性本空,就空心靜坐。我們很多的居士們喜歡空心靜坐,說:“哎呀,師父,我坐在那個地方,空空朗朗的,真舒服。”其實,那是無記空。如果你執著這個無記空,你的修行就永遠前進不了。為什麼叫無記空呢?既不是止,又不是觀。止是定,觀是慧,那個無記空,沒有定,也沒有慧。這不是真正的坐禅,只有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禅定。 [經文]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⑴、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注】 ⑴ 須彌諸山 須彌山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很高很高的山,須彌是梵文音譯,意譯妙高。這須彌山,無量高,無量大,山上布滿七寶。在欲界修行,先過四王天,這四王天的天王分別名持國、增長、廣目、多聞。這四王天在須彌山腰。山頂是欲界第二層天, [星雲大師譯文]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容萬物的種種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全都含藏在虛空之中。世人的妙性真空,含藏萬法也是如此。 [淨慧和尚解說] 這裡用世間的虛空來比喻我們的自性真空具足一切。世間的虛空能含萬物,世人的性空亦復如是。我們不要一聽說佛性含藏萬物,就去執著、就去貪戀,這是個病,而不是禅。作為修行人,我們一定要把修行的目標定位在一切對立面的消失上,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性空的道理。 如果不把修行的目標定位在這個地方的話,你永遠不可能體會到性空的道理,你就會在六塵緣影中兜圈子。這些東西隨時可見。都是我們自性真空當中隨時顯露出來的瓢忽的雲彩。你不要去執著它們。一旦執著了它們,你就停滯不前了。而且還有很大的副作用。既然一切法本空,你執著它干什麼呢? [經文]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诃。 [星雲大師譯文] 善知識!自性能含藏萬法,這就是大,萬法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之中。如果見到任何人,無論是善是惡,全都能不取不捨,也不染著,心境朗照如同虛空,就稱之為大,梵語叫做摩诃。 [淨慧和尚解說] 萬法都在我們的自性當中。六祖開悟時,悟到了什麼呢?就是悟到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就是悟到不心外求法,就是悟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神通妙用,都是本自具足的。我們見到善也好,惡也好,都要不取也不捨,才是矛盾的統一。 不取不捨,不等於說我們沒有看見,只是不貪不著而已。
|
|
|
|
|
|
上一篇:六租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羅蜜多(二)
下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之五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