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之一 三科三十六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付囑品第十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之一 三科三十六對

  [經文]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

  汝等不同余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

  [星雲大師譯文]

  有一天,大師把他的門下弟子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叫來,對他們說:

  「你們和其他的徒眾不同,我滅度以後,你們都是住持一方弘法教化的禅師。

  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三法盡除,更無去處。

  [星雲大師譯文]

  我現在教你們如何說法,才能不失本宗頓教法門的宗旨。說法時,應先舉述三科法門,運用三十六相對法,如有出沒就會落於兩邊,說一切法不要背離了自性。

  如果忽然有人向你問法,說話都要只句相對,彼此來去相互為因,最後兩邊的對待全部去除,更沒有其他可著之處。

  [經文]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星雲大師譯文]

  所謂三科法門,就是陰、入、界。陰是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入是十二入,也就是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門。界是十八界,也就是六塵、六門、六識。

  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星雲大師譯文]

  自性能含容萬法,所以叫作含藏識;如果起了分別思量,就是轉識。由轉識生起六識,出於六根門頭,對外接觸六塵,就這樣,十八界都是從真如自性而起用。

  自性如果邪,就淨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淨生十八正。如果表現出惡用,就是眾生用;如果表現出善用,就是佛用。用自那裡來呢?由自性而來。

  [經文]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星雲大師譯文]

  相互對待的諸法,外境無情方面有五對法:天和地相對,日和月相對,明和暗相對,陰和陽相對,水和火相對。這是五對相對法。

  法相、語言方面有十二對法:語和法相對,有和無相對,有色和無色相對,有相和無相相對,有漏和無漏相對,色和空相對,動和淨相對,清和濁相對,凡和聖相對,僧和俗相對,老和少相對,大和小相對;這是法相和語言的十二對相對法。

  [經文]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疑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嗔對,捨與悭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星雲大師譯文]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對法:長和短相對,邪和正相對,癡和慧相對,愚和智相對,亂和定相對,慈悲和狠毒相對,持守淨戒和為非作歹相對,直和曲相對,實和虛相,險和平相對,煩惱和菩提相對,常和無常相對,悲和害相對,喜和嗔相對,捨和悭相對,進和退相對,生和滅相對,法身和色身相對,化身和報身相對;這是十九對相對法。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通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

  [星雲大師譯文]

  六祖說:三十六對法如果懂得如何運用,就能使道貫穿於一切經法,而且出入不落於兩邊。真如自性隨緣起用,和人言談時,對外要能即於一切相而不執著一切相,在內要能即空而不執著空。如果完全著相,就會助長邪見;如果完全著空,就會增長無明。

  [星雲大師問題講解]

  何謂三十六對法?

  六祖大師世壽七十六歲,二十四歲受五祖傳衣,三十九歲落發受戒,說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得法嗣法的弟子共有四十三人,其他開悟覺道者,無法詳知其數。

 

上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之二 辟“不立文字”妄見
下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護法品第九之三 煩惱即是菩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