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四十五面,第三行最後一個字看起:
【莊嚴眾行。軌范具足。】
這兩句話就是本經經題裡面說的「莊嚴」,「無量壽莊嚴」。我們每次念完經,做了功德之後都會有回向,回向偈裡頭往往都會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們發心要莊嚴佛淨土,怎麼個莊嚴法?在本經裡面法藏比丘就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現,他老人家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於無量劫積植德行」,圓滿這個大願,真正是勇猛精進,他所做的就是『莊嚴眾行』,這一句話就概括了他的所有的修行。「眾行」,行是行為,眾是指一切。一切的行為,包括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身業是我們的動作、我們的舉止;口業,我們的語言;還有意業,我們起心動念。這些行為是善還是惡?我們要從這些行為當中來反省,如果是善行,那就是莊嚴,如果是惡行,那就不是莊嚴,那就要改過。本經裡面講到的「灑心易行」,把自己的惡改過來,保持自己的善,這叫莊嚴。修行沒別的,就是不斷的改過自新而已。
『軌范具足』,「具足」是沒有一絲毫的缺陷,很圓滿,我們講的盡善盡美。「軌范」就是做眾生的好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能提起這個念頭,想到我這個行為、我這個言語、我這個念頭,到底能給眾生做什麼樣的榜樣?假如全世界眾生都學我這個樣子,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你要有這個念頭,這就叫覺悟,那你就是菩薩,要發心為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叫軌范具足。那用什麼做標准?我這軌范這模范到底是以什麼為標准?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最好的標准。所以這本經就好像我們人生的劇本,我們在這人生舞台上就依照這個劇本來表演,處處都要符合經典的教訓。如果你真正做到像本經裡所說的,那你肯定往生,為什麼?你就是阿彌陀佛了,這本經就是寫阿彌陀佛的莊嚴眾行,你跟阿彌陀佛都一樣了,豈能不往生?如果我們做不到圓滿,你能夠做到一半,一半也不錯,也能往生。
我們師父講過,如果你能夠把這本經百分之百做到,你上品上生;做到百分之九十,上品中生;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就這樣按照這個順序下來,你最少也得做到百分之二十,能夠得個下下品,九品下下品往生,得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那就不可靠了。所以我們學淨宗,淨宗弟子就要專修《無量壽經》,首先把這本經讀熟,然後深解義趣,這樣你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提得起觀照,在境界裡面想到經文裡頭哪一句經文,我應該怎麼做。你要是不熟,那就很難提起來。所以這本經實際上是行經,讓我們去修行。軌范具足,底下給我們具體的來說明,我們到底怎麼「莊嚴眾行,軌范具足」法,請看下面經文: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幾句經文實際上就講戒定慧三學。首先是講慧,『觀法如化』這是講智慧。然後講定,『三昧常寂』這是定。接下來的善護三業,這是戒,戒定慧三學都圓滿涵蓋在其中。戒律是根本,一般我們都是講「戒定慧」這樣的順序,在這裡倒過來,慧定戒,先講慧。為什麼?這裡顯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智慧是先導,智慧是看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真實的智慧,真相是什麼?這裡講到「觀法如化」,這個「化」字很妙,證明這一切法不是真的,是幻化的。在《金剛經》裡面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偈濃縮起來就這四個字,觀法如化。這四句偈講得再簡單一點,《金剛經》裡還有一句經文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觀法如化。
所以你懂得這個道理,在待人處事接物當中你可別認真,為什麼?那都是假的。你跟人家爭得面紅耳赤,你要知道,所爭的都是虛妄的,何苦要這樣爭?有時候我們就沒有明白,爭的都是根本不重要的事。所以真正明白過來了,有智慧了,人家爭,我們就讓,他爭他不明白,不明白的人才會爭,明白的人絕對是讓,反正都是虛妄的,讓也等於沒讓,沒有失掉,他得的也沒得,得失的念頭都沒有,得失是我們的妄念。譬如說世間人爭錢爭財,一個勁的追求,掙了一億不夠,還要向兩億進軍,永無止境的去追,追到最後什麼都得不到。他以為他什麼都得到了,可是他走的時候發現什麼都沒得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帶不走。所以要放下,這個世間一切法、一切現象,真的是作夢。
有一個小笑話,講一個酒鬼,他很喜歡喝酒,有一天晚上做了個夢,夢到別人送給他一壇好酒,他高興得不得了,趕快叫他的夫人把這酒燙了,燙熱了,燙熱了喝,味道更佳。結果他夫人把這酒拿去燙,燙好久都不回來,這酒鬼就心急了,一急結果醒了,這一醒他很後悔,早知道不要叫夫人去燙酒就好了。咱們也不要笑這酒鬼,其實我們有時候也可能像他這樣胡塗,你使勁去爭取的事,結果一覺醒來,發現何必呢!我們這人生就是一場大夢,等到夢醒的時候,你就發現你所爭的都沒有必要。所以千萬不要像這酒鬼那樣愚癡,在這境界當中我們就要觀法如化,當下要把它放下。
『三昧常寂」,「三昧」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就叫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是什麼樣的享受?清淨的享受,一般人講的清福,可是清福一般人不會享,他所追求的是世間的洪福,洪福是紅塵之福,很富貴,名聞利養都現前了,這是洪福。為什麼?這裡面有煩惱,你在享受的時候同時也有煩惱,所以世間人講福氣,某人福氣很大,那福後面就有氣,享福的時候還得受氣,那個是洪福,不是清福。中國文字都在提醒我們,咱們可不能夠有福氣,有福就好了,有福沒氣那叫清福,沒有煩惱的,真正離苦得樂。像孔子的學生顏回,孔子贊歎他「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窮得吃飯連碗都沒有,只能用箪,竹子編的小簍做為碗;喝水連杯子都沒有,只能用葫蘆瓢;居住在陋巷當中。別人在他的處境,不知道多麼憂慮,我們想想如果我們在他的處境會不會憂慮?可是顏回不改其樂,他很樂,樂在道中,這是顏回之賢。物質的生活享受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這樣很輕松。
好比像現在,其實要養活自己也不算很難,找一個簡單的工作,甚至做兼職,上半天班,可能你的收入也足夠你三餐了,修行人吃飯不講究,素食最簡單,你能夠多出時間來好好的學佛修道,這叫清福。我們既然發心立願要求生淨土,對這個世間就要一無所求,隨緣度日,有個三餐飯,有個小房子能避避風雨,足矣!現在人都要追求物質生活,房子要大房子,每個月租金很貴,那就得打工賺錢,其實是為了養活房子,不是養活自己。我們師父曾經也是到過一個居士他的別墅住過,別墅很大,富麗堂皇,這人也很有錢,做生意很忙,一年都不能到他的別墅裡住個幾天。結果請了些工人在那裡打理,工人挺逍遙自在。所以我們師父看了,為了這些財產,辛苦奔忙,自己還享受不到,這何苦來?
我現在我就感覺到,真的學了佛自己受用真大。如果不學佛,那就跟世間人一樣,就鑽在名聞利養的追求裡頭出不來。我原來也是在大學教書,收入也不錯,寫的論文要發表,都要爭取發表在世界知名的雜志上,看人家發表一篇,我得發表兩篇,就是這樣爭,這回頭想想,那叫活受罪,自己折磨自己。所以現在就好了,現在真的沒什麼爭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天天深入經教。有這個機緣,在協會每天練講,跟大家分享學習心得,真叫不亦悅乎,不亦樂乎!雖然現在也很忙,說老實話比以前大學教書的時候更忙,以前我在大學裡,一個禮拜教六個小時課。現在我一個禮拜教二十二個小時課,現在忙,但是一點不覺得累,還覺得挺開心、挺快活,忙的不一樣,真叫忙得不亦樂乎!
所以只要你把這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能夠放下,你心就得定了,你心就清淨了,身心就得到自在。進而不斷的修行,把煩惱也放下,那個心就真正清淨了。要明白這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你得到多少享受,不在於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真正為眾生服務。我們為眾生服務,就是讓眾生離苦得樂,這樁事情我們盡心盡力去做,但是又是隨緣而不攀緣,這就是要用智慧去指導,平常修定。有了慧有了定,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自自然然表現圓滿的戒律。所以講戒定慧三學,這個順序是教我們學習的階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倒過來,慧定戒,這個經裡面講的順序,那就是講起用,你有了智慧,你在生活當中你怎麼樣三昧常寂,你怎麼樣善護三業,怎麼樣待人處事,這是戒律圓滿落實。
所以底下經文說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就是講戒律,修十善,護著身口意。通常我們講身口意,在這裡先講口業,「善護口業」,證明口業很容易犯,要特別注意。口業有四種惡業,所謂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善護口業就是不要做這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绮語都不能犯,要認真的去做。我們天天都要反省檢點,拿這三個根做為功過格,《弟子規》、《感應篇》是很具體詳細的來分析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我們來對照到底今天犯了哪一條,如果犯了,以後不能再犯,要把它改過來,這叫修行。
「不譏他過」這點很重要,凡人都喜歡看別人過失,不僅看別人過失,還說人家的過失,這個造業就很多,叫口業如山。不知不覺造作了很多罪業自己還不知,還感覺到自己很正直,用譏毀他人來表現自己正直,《感應篇》上講的「毀人稱直」,沒想到這就是造惡業。其實真正的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必看人家過失,凡是遇到矛盾了,一定是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過失,絕不看別人有什麼過失。那自己有沒有過失?肯定有過失,這世上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一種是你成佛了,那真的沒有過失。可是你要知道,成佛了之後,你看自己沒過失,看別人也沒過失,你看自己成佛了,看別人也都成佛了。《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同成佛道。你說「我成佛了,他們還沒成佛」,對不起,你還沒成佛,肯定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說什麼話?他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本來是佛,這話講得很清楚,他成佛了他就知道眾生就是佛,本來就是佛,所以他眼中看眾生全是佛。就是我們這些眾生,看到佛都把他看成眾生,你看這事麻不麻煩?這是一種,真的眼裡沒有任何過失。
第二種人是叫一闡提,佛經講的「一闡提」,中國意思就是沒了善根的人,這種人是地獄種性,沒了善根的,將來一定墮地獄。當然不是說他沒善根,是他的善根被他的惡業深深埋藏住了,肯定造作無量無邊罪業。就是這兩種人說沒過失。所以你看看,假如說我認為自己沒過失了,那你沒成佛,那你就是第二種,太可怕了!不是自己沒過失,《了凡四訓》上講,凡人「過惡猬集」,就像個刺猬上的刺那麼多的過失,但是卻居然還發現不了自己過失,是「心粗而眼翳」,粗心大意,眼睛有了障礙,看不見自己過失。為什麼看不見自己過失?因為眼睛都往別人那兒看,看別人過失去了,當然就看不到自己過失。看人家過失,心裡想人家過失,口當然就很容易說人家的過失,身口意都造惡。這一點我們要是不注意,這個無形中的惡業積累起來那不得了,將來要墮惡道了,可不能怨佛沒給你講清楚。早講清楚了,我們沒注意,還以為自己念阿彌陀佛挺虔誠的,是很信很願了,到時沒往生反而墮地獄,那可不能怪佛,這叫真修行。你真想往生,就得斷惡修善,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哪有說一個人想往生他不願意修善?不可能,不願意修善證明他不想往生。
底下『善護身業,不失律儀』,這是身體的造作,十善業道就是講身口意的造作。身業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這個三條重戒,要把它戒得干干淨淨。不殺生,要知道什麼叫不殺生,當然殺害眾生的生命就是殺生,除了生命以外,傷害眾生的心理,傷他的心不也等於殺他嗎?一個人要是惱火了,他等於是慢性自殺,惱火了身上就長毒素,毒素積累多了他就得死,就有病,氣都會氣死。所以我們不能惹人生氣,我們不能夠傷害人家的心,有一念傷害眾生、惱害眾生的念頭,這就是殺生。如果不把這個戒說明白了我們還不知道,不殺生原來這麼深刻,說明白,了解了,那才出一身冷汗,原來自己造的殺業是無量無邊,且不說學佛之前造的殺生害命的那些業,學佛以後,甚至三皈了五戒了,還在造殺業,都不自知。甚至說句不客氣的話,殺父母,惹父母生氣不就是對父母進行殺生?這可是五逆重罪。沒點清楚,我們還誤以為然。所以每一個戒它都是很深廣。
不殺生如此,不偷盜也是如此。什麼叫偷盜?如果我們還有貪人便宜,占便宜的念頭,這就是偷盜。偷盜是不與取,不該你有的,你想著去拿去取,這就是偷盜。我們自己思惟一下,到底自己還有沒有占人便宜的念頭?如果有,你這條戒都在犯,趕緊把這個念頭打掉,不要想著便宜事,一切都有因果,沒有占便宜的,也沒有吃虧的,該來的它就來,不該來的想也沒用,我寧願吃虧不占便宜,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得到利益,為什麼?你戒行清淨了,你肯吃虧肯忍讓,絕不占便宜,你修了德,也修了福,將來就有後福。
不邪YIN亦復如是,都要從念頭上去戒,不光是身不能造,身造那是重罪,念頭上起歹念、邪念,這就是犯了邪YIN,我們就得要認真的戒除。所以念頭一起,立刻阿彌陀佛,佛號提起來,把那個邪念壓下去。這一種習氣是無始劫來養成的,確實不是那麼容易能放得下,就得要長時的熏修,對治。特別是年輕人,孔子講「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就得要真刀真槍的戒,平時多讀一些經論格言,最好能夠多看「欲海回狂」。這部書,《安士全書》,印祖稱為是「善世第一奇書」,贊歎周安士先生是菩薩再來。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說安士先生是菩薩再來,那一定沒錯。「欲海回狂」對年輕人來講,中年人當然也不例外,老年人還好一點,就得常常把這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頭、案頭,有空拿出來翻兩段,細細的去讀、去品味、去思考、去反省、去檢點。我這本書看過不少遍,都是為了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另外天天早晚課都得發願,我自己每天晚上做完晚課,特別還讀一篇文章,蕅益大師「戒YIN文」,這篇文章很好,大家想要的話,我可以讓協會復印給大家,不長,大概也就是三、四百字,天天讀,天天提醒自己。要知道這個習氣是六道輪回的根本,你不把這個習氣徹底斷除,六道很難出去,念佛都很難得一心。尤其是現代社會,這個社會污染極其嚴重,如果不真正下死功夫,真刀真槍斷習氣,很容易遇到境界誘惑又墮落。所以善護身業,要從心地上來護,念頭正了,身業才能護得好。
「不失律儀」,律是戒律,儀就是威儀,威儀就是講什麼?禮貌、禮節,不失禮。人與人之間相處要講禮貌,禮節不能缺,少了禮貌禮節,這人與人之間就不和諧。禮可以多不能少,俗話講禮多人不怪,多點禮沒事,少了那就會有問題。我們學禮從哪學起?從《弟子規》學起,還有我們李師公過去編的一個《常禮舉要》,就教我們為人處事怎麼樣去行禮,很好,要反復的去讀,反復的去學習。一個人懂禮貌,到哪都受人歡迎;如果是沒有禮貌,或者禮節缺了,可能他的心還是挺好的,挺正直的,但是到哪都不受歡迎,為什麼?不懂禮。不懂禮在別人眼中看這就是一個野蠻人,誰會歡迎他?所以儒家也特別重視禮,所謂「不學禮,無以立」,你就不能在這社會上立足。所以禮一定要學,要認真的學。這個還有包括國家的法律,社會的制度規章、道德規范,一個團體裡面的規矩,這都屬於律儀的范疇,我們都應該遵守。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果你不遵守這些規矩,實際上就會讓眾生生煩惱。眾生生煩惱,你很難跟他們相處,你也就很難度他們。
所以很多人都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就說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反而最難度,譬如說父母、夫妻、兒女,這是最難度的,反而不認識的人還好度。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最親近的人,他們了解我們最多,知道我們的底細,我們自己常常又不注意,好像很熟了,很親近了,對禮節也就忽略了,往往就很難讓人生歡喜心,因此很難度。所以佛法裡面你看四悉檀,第一個叫世界悉檀,這是講令一切眾生對你生歡喜心,這是度眾生第一個要素,第一步。眾生對你生歡喜心了,就喜歡親近你,你才能夠把佛法介紹給他,你才能度他。所以一般講,一個人他度眾生能不能夠法緣殊勝,你度眾生效果好不好,首先看你自己的為人。譬如說夫妻之間,不要以為夫妻很親近了,就可以很多小禮節就無所謂,那不然,禮是一種潤滑劑。就像一個先生出遠門出差,如果回來帶一個小禮物給太太,太太是不是覺得很歡喜,先生還常常想著我,這種禮它就是潤滑劑。對父母也是這樣,父母很久沒見了,回家帶些東西,問寒問暖,幫助照顧一下父母家裡,給父親捶捶背,給母親洗個腳,這些《弟子規》上教的,都是我們度眾生的手段,你得讓他先歡喜,他才肯聽你的。
第三個『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就是要講保護自己的清淨心,這個是修學的根本。心就是意業,這裡就是心地。怎麼樣才能做到清淨無染?最重要的,剛才講的,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甚至跟人家起矛盾、起沖突了,都不要想著對方錯,只想自己錯,對方是什麼?對方是佛菩薩示現的,這真的不是假的,等你成佛了你就認同,他真的就是佛。那現在他示現的這些跟我起矛盾、起沖突,正是考驗我、成就我。如果我一看對方有錯,自己心就生惱了,已經是墮入煩惱當中了,你自己就錯了,煩惱當然是錯了。只要能夠保持心地清淨,不起煩惱,這就對,清淨無染。對人都謙虛恭敬,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只有自己一個是凡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就靠這個成就的,每一個人都是佛菩薩,造善造惡的全是佛菩薩示現的,唯有自己是凡夫,認真學習,只有學習的分,沒有評價人的分。你有這樣的正念,你的心就一定清淨。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這一段經文主要教我們放下,放下哪一些?『所有』,就是包括一切,沒有不能放下的,都得放下,所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樣你才能往生。你對這個世間還有一樣執著,你就往生不了。所以你有沒有往生的把握,有把握的請舉手。為什麼覺得沒把握?根本原因就是還有沒放下的。你要真全放下了,你肯定舉手,你知道自己肯定有把握。你就檢點一下哪樁東西沒放下?身心世界,身沒放下嗎?心,心裡的煩惱、牽掛、憂慮沒放下嗎?世界這身外物,有沒有放下?包括兒女、親人。這都是我們平常檢點的地方。修什麼?就是把這些沒放下的放下,這就是修。所以法藏比丘在這給我們做示現,這裡舉出一些例子,『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這是講身外之物。國城、聚落這是講財產,不動產,當然也包括你的地位,你的威勢。這個國,誰有國城?國主就有國城,皇帝、領袖、總統、主席這些,一國之主。法藏比丘過去都當過國王,他做世饒王,放下了,出家修行。聚落這是講都市、村鎮、鄉鎮這一類的,一個國家有最高的領導人,也有地方的領導人,譬如說一個市的市長,那就是擁有一個聚落,一個縣的縣委書記,那就是一個縣的主管。法藏比丘當年都做過這些,他真的放下了。
這裡特別要提醒,放下不一定是指事上要放下,事放不放並不是很大問題,最重要心上要放下,心不能執著這些東西。譬如說地位,國家的領導這是個很高的地位,乃至這個地方,省長、市長、縣長、書記,這一些都是職位,怎麼叫放下?第一個,首先我不去爭,爭肯定是沒放下。現在你看很多人都競選,競選就是不放下了,古人真正有德行的人哪裡敢去競選?要知道坐在那個交椅上,那要負責任的。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僅是不如回家賣紅薯,那還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個造的罪業就多了。所以古人有智慧有德行,他們都寧願隱居深山,不敢出來承擔這些任務,就怕什麼?責任太重了!要是做不好,造的業就深了!做得好,沒什麼功勞,應該的,做不好那可有罪業。所以古人都沒有敢說競選,甚至你去請他,他還躲著。你看劉備去請諸葛亮出來,諸葛亮就躲著他,不願意跟他見面,三顧茅廬,誠心打動了諸葛亮,這才出來。出來之後那就得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有這樣的因緣那就好,享清福,諸葛亮高臥隆中,那多好,生活清苦一點,心很安定。所以這個絕對不爭。
當然如果有這樣的職位,推不了了,義不容辭要這樣做,怎麼辦?盡心盡力要做好,真正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不能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不能有追求名聞利養的欲望,有這些,難免會造業。所以有這個職位,有這個緣分,就為眾生工作。沒有,沒有就更好,絕對不執著,沒有控制欲、沒有占有欲,所以「都無所著」,沒有執著,也就是他沒有私心,有私心才會著。國城、聚落,還有什麼?眷屬也不能著,眷屬,家人,我們要明白,統統都是個緣分,什麼緣分?不外乎四種,討債的、還債的、報恩的、報怨的,不管是什麼樣的關系,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都是這四種關系,表面上有五倫,這是人世間我們要按照五倫關系,遵守倫常道德,本質上就是這四種關系而已。
所以明白了,沒什麼好執著的,前生有緣,這生感召到一起來,這一生就是了緣,了要好好了,不要結怨,大家都能歡喜。我能學佛了,我要度他們,把這個緣,原來是業緣,變成法緣,這就好。再者,我們要想到緣聚緣滅,有生有滅,所以更不要執著。緣聚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生貪著的心,緣散了也不要失落。為什麼?本來緣就有聚散,緣雖有聚散,可是我們自己的生命,靈性的生命沒有生滅。所以待人處事接物都用清淨的心,看到緣聚緣散,保持我們的心還是那樣清淨,三昧常寂,沒有說捨不得。親情確實很難放下,但是一定要放下,你得明白這是因緣,自有聚散的時候,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更何況「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你作夢,夢中見到父母、兄弟、朋友、兒女,這個夢中的緣,夢醒了,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都是幻相而已,所以要放下,心上不執著就叫放下。事上就要敦倫盡分,譬如說我是一個兒女,我要對父母盡孝,心不執著,但是事上做得很認真、很盡力,讓父母高興,度父母。這個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珍寶」是指物質上的享受,代表你的財富。財富,要知道「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強求不得,它是你前生修的。沒必要去羨慕那些富貴人,他修的,我們沒修,沒修現在修也行。你看《了凡四訓》裡頭所講,他就改造命運了,他就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原來命運不好,原來是命中沒有功名,他後來改了,有功名,有進士;本來命中無子,他生了兩個兒子,命運可以改,改好了。財富怎麼得來的?不斷的修財布施,你就有財富,愈施是愈多,你要真想有財富,你一定要去修。所以何必去妒忌人、羨慕人?我們自己也能修得了,你施得愈多,財富愈多,可是別忘了,財富多了更要施,可不能停住在那,停住了後來就沒了,你享福享完了就沒了。
實在講了凡先生這個境界並不是很高,為什麼?因為他還著相,對珍寶對財富他還有所著。這裡說「都無所著」,沒有執著這就比了凡先生高。像顏回,他的境界比了凡高,顏回沒想到要改造他的命運,君子「素貧賤行乎貧賤」,他在貧賤的地位上他樂得其所,他安分守己,他沒有一個念頭說一定要改造他現在的命運和境界他才能得道,沒有,你在什麼樣境界裡,窮人也好,富人也好,都能修成正果。所以顏回不改其樂,我們學佛要以這個為我們的學習榜樣。像我現在,我可以說現在是處於貧賤,貧是沒有財富,我確實沒有任何財富了,名下沒有財產,銀行賬號我都關掉了,一無所有,貧。賤是沒有地位,原來還是個教授,現在什麼都不是。貧賤,我也沒想要改,所以咱們也就不改其樂。世間的那些名利,得到了也沒什麼好處,不如及早放下。我們要做什麼事?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學他老人家,學我們師父老人家,一生弘法利生,過最貧賤的生活,但是做最偉大的事業,這就最好了。你看法藏比丘當年,不也是這樣做的嗎?所有的佛菩薩示現都是走這條路,真正把這世間一切放下,都無所著。
無所著了他干什麼?底下就說,『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他修六度,修菩薩行。布施是第一個,布施就是捨,先捨身外物,身外物都捨不了,身和心就更難捨了。所以「達者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所有無不能捨。茍非能然」,做不到呢?先從財上布施,施財。你施財,有內財有外財,施內財比施外財更殊勝,內財是講什麼?你的身體,你的體力,你的精神,你去真正為眾生服務,這個比給眾生點錢更為殊勝。
佛法裡面告訴我們,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剛才講了內財、外財之外,還有法布施,法布施又比財布施更殊勝。《普賢行願品》裡講的,「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就是法布施,不過供養比布施更殊勝,就在於他有恭敬心。供養是什麼?下對上叫供養,布施可以上對下,是平等,所以那個心態不同。普賢行的布施就叫供養。我們布施佛法,怎麼布施?兩種,一種是講經,覺悟眾生,講經說法是布施佛法。另外一種是護持佛法,譬如說流通經典,現在可以流通光盤,甚至可以構建網站,網絡弘法,成立電視台、電台,那更殊勝,這些都可以做,都是法布施。現在法布施其實要做就很容易,你看印一片光盤,兩塊錢人民幣就可以了;印一本書,現在印刷術這麼發達,那容易,成本又低,你可以印得很精美,送給別人。過去古人送經典給人那不容易,他得自己手寫的,抄經送人,他一輩子能抄幾部經?現在印刷術,一開機幾萬本就出來了。所以古人簡直不敢想象,現在這麼好修還不修,那叫自暴自棄;古人那時候這麼難修都在修,我們現在容易就要多修。如果自己不能講經,你就可以送講經的光盤給別人,介紹別人來聽經,實際上功德都是你的,如果沒有你這樣去送給他這個光盤,他不可能接觸到佛法。所以你看印光盤、印書,這裡頭有財布施,也有法布施,還有什麼?無畏布施,當他看到這個光盤,覺悟了,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了,也就不煩惱,原來的憂慮牽掛就放下了,這就是對他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具足。所以這樣的法布施,這樣的布施最殊勝。
這些布施當中,最為殊勝的就是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孔子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佛法,這一代就斷了,底下後繼無人了,那可以說眾生將來就沒有得度的指望,只要有人在那傳承,佛法就能不斷,所以培養一位真正能夠擔負起弘法利生使命的這樣的人才出來,功德第一大。孟子也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反過來,最大的孝就是有後。我們對佛報恩,最大的報恩是什麼?培養後繼人才,當然弘法的人才、護法的人才都要培養,沒有弘法不行,沒有護法更不行,護法也得培養,更要培養,因為護法比弘法要更高才行。如果護法不如弘法的,他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思在那兒護,護錯了,把佛法的方向都搞錯了,那就不行。所以弘法護法這兩方面的人才都應該著力去培養,而且人才培養不是短時間,長時間,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從小培養起。現在六、七歲的孩子開始培養的話,培養三十年,三十六、七歲,他就能夠擔當起佛法的弘揚。所以講了布施,我們應該努力的去做,做的目的不是求自己的名聞利養,也不是求自己福報,是一味的利益眾生,這叫真正的菩薩行。
底下第二個是持戒,剛才也提到了戒律,戒律包括方面是很廣的。首先有止持,就是不該做的我們不能做,止持,要止住,譬如說殺生、偷盜、邪YIN、妄語,這些不該做就得停住。還有作持,就是該做的你也要去做,該做的不做那也是犯戒,那是作持,這是什麼?要利益眾生的事情。我們學佛弟子有義務幫助眾生,該做的如果沒做到,也是屬於犯了這個戒律,特別是菩薩戒,菩薩戒裡面特別講到利益眾生方面的戒。
戒律有不同的層次,一般來說對我們自利而言,度自己的,五戒是根本。你要是說你皈依了,學佛了,能不能稱為一個合格的佛弟子,就看你有沒有五戒,五戒做不到,沒合格,不是真佛弟子。自己做到五戒,跟人接觸我們還要修六和,六和是跟人相處的一個根本戒,跟任何人都能夠和睦相處,這個世間不能有一個人說跟我不和的,我們要做到這一點。天下沒有說不能和的人,沒有說不能我包容的人,如果我還有我不能包容的人,說明心量不夠大,沒有真實的慈悲,分別執著還是很重。所以真正發願求生淨土,你得發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廣度一切眾生的心,一切眾生我都要幫助他,沒有分別執著了。不是我喜歡的才幫助,不喜歡的就不幫助,這就不是廣度。所以真正發起這個平等愛護一切眾生的心,你能做到和敬。我們的修行,像淨宗修行,也有個根本戒,是什麼?《觀經》三福,三福裡面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一直說到最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都得做到,這就是修行。這三福,經上講得很清楚,是「一切諸佛淨業正因」,你想學佛成佛,這是根本,往生淨土這也是根本。那麼再提升,你修菩薩行,做菩薩了,菩薩要修六度,修十大願王,這個是菩薩的根本戒,所以持戒講到范圍是很廣泛的,我們都要努力的去修。
六度第三是忍辱,忍辱就是一般講的耐心,用忍辱對治自己的瞋恚習氣,如果說自己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那這是要多修忍辱,要練。平時工作、學習、生活都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忍辱,你做什麼事都得要耐心,你要沒有耐心,事就很難做成。譬如說你要讀書,你要讀大學,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多年,都得耐心,我是讀博士讀下來,得二十年,這就是耐心培養。所以在世間你這樣走過來,其實也是在修行的過程,你在這個世間工作,也是要修耐心。很多人把修行和工作又對立起來,我這個工作很忙,沒辦法修行,工作和修行一分為二,不知道工作正是修行,修什麼?修你布施、忍辱、持戒,持戒就是守規矩,工作按部就班就是守規矩,忍辱你耐心做事,布施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不就是修行。可千萬不要把修行跟生活對立起來。
忍耐一般來講有三種,第一種,對自然的災害要忍耐,譬如說寒暑,氣候的反常,現在我們這個地球污染,我們就得忍耐。像香港這樣一個大都市,污染還是很嚴重,師父老人家讓我們在這兒修行,那就得忍著,忍到什麼為止?忍到不動念頭。你在香港能夠修,在澳洲也能夠修,山清水秀的地方你能修,車水馬龍的地方也能修,把這分別執著斷掉,這忍的力量就成就了。如果還有分別執著,這忍沒到家。這是第一大類,自然環境的這些不如意要忍耐。
第二個,人為的加害也要忍耐,別人來傷害我、來侮辱我、毀謗我、陷害我,我們自己要能忍受。你能夠忍你就能提升,不能忍,生怨恨心、生報復心,那就是墮落了,冤家就結下來了。冤家宜解不宜結,真正學佛人絕不能跟任何人結怨,這冤仇結下來之後可能生生世世都沒完沒了。我們之前,前年二00八年曾經詳細的講解過《文昌帝君陰骘文》,講了一百個小時,用《安士全書》講的。文昌帝君他講到,他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講他這個輪回當中遇到的種種情形,冤冤相報,這個因果很可怕,很慘烈,這裡跟大家講一段他的故事。
文昌帝君本來很有修行,在天上,結果上帝就派他下來幫助人民,就降生了。當時是漢朝劉邦漢高祖,他的妃子姓戚,戚夫人,文昌帝君就投胎到戚夫人的肚子裡,出生了。出生之後,劉邦因為很寵愛戚夫人,這個兒子出生了也是很聰明伶俐,所以劉邦就很有意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做太子。當時已經立了呂後的兒子為太子,呂後因此就對戚夫人懷恨在心。結果後來沒立成,劉邦去世了,去世了呂後就專權了,歷史上很著名的呂後專權。這個呂後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她就報復,因為妒忌就報復,因為戚夫人是能歌擅舞,非常美貌,她就把戚夫人手腳給砍掉,就把她的身體裝在一個罐子裡頭這樣來羞辱她,而且把她扔到豬圈裡頭。當時戚夫人的兒子看到他母親這個樣子,那是傷透心,結果後來他自己也被人給殺死了,都是呂後策劃的。
文昌帝君做的這個兒子死了以後,當然那個恨就非常的深,發誓將來一定要報仇雪恨。結果那一世之後,我們知道呂氏專權後來也好景不長,被一些大臣就把呂氏家族給清除掉了,依然是漢朝的天下。呂後死了以後,就到了一個地方叫做邛池邑,因為她還有余福,還能做人,就在這個邑,就是個縣城,做了這個縣城的縣長,也是姓呂。結果戚夫人也是因為業力感召,也感召到這樣的一個邑城裡頭,這個縣城裡頭,因為過去生中已經把福享盡了,這一生就很貧窮。結果貧窮,她也是做一個女子,嫁到一個姓張的家裡。夫妻倆多年沒有兒子,於是就祈禱,祈禱上蒼給他們一個骨肉,他們就上山把自己手臂割開口子,血滴出來,兩個人的血滴在一個石洞裡頭,於是就祈禱說,如果上蒼有靈,能夠給他們家一個骨肉,希望第二天這個血就變成一個生命。文昌帝君的魂靈,因為跟著他的母親,就生起了親情,於是他的神識就投到了這個血裡頭,等到第二天這夫妻倆上山一看,這個血就化成一條金蛇,文昌帝君就變成一條蛇了。這蛇長大以後就變成了龍,頭上有角,腹下有足,而且能呼風喚雨,牠就常常吃那些牲畜。結果把這個縣城的縣長的馬給吃掉了,因為這匹馬原來是呂產的後身,呂產是呂後的侄子,那是呂氏家族當年都在把握政權,專權,結果呂產他沒有得人身,墮了馬,都感召到一起來了,做了這個縣長的馬,結果這個龍就把牠吃掉。縣長就很生氣,把這對夫婦抓起來,說他們養了妖蛇,就要殺他們。結果這個龍,就是文昌帝君本人,就化成一個書生,跟這個縣城縣長講,說這蛇吃你家的畜牲,你怎麼能傷他人呢?結果縣長不聽,還是要處置他。這個龍一下子就隱形不見了,大家也很害怕,以為妖精來了。
這個龍牠就想禀告上帝,因為呂後上一世曾經殘害牠的母親,希望上帝准許牠報仇。結果上了疏之後,等不及,上帝還沒有回復,牠就已經先下手為強了,呼風喚雨,把大海的水引過來,一下把這個縣城全部淹了。當然這個縣長也死了,但是同時也溺死了五百戶的平民,所以這個冤冤相報肯定就無形中造了很多業,冤枉死了有兩千多口人命。上帝看到這個情形,就把這條龍打入地獄,地獄是很慘的,牠的全身就在泥裡頭,上有烈日干烤,內外都是熱惱,而且全身八萬四千條蟲在那裡咬,非常痛苦。如是報盡出來,後來才遇到釋迦牟尼佛來度牠。所以我們看到文昌帝君他的身世,真的是出一身冷汗,具體的故事大家有時間可以聽我講的《陰骘文》,那有詳解,十七世的捨身受身,因果報應。所以冤仇宜解不宜結,對別人來惱害我們,我們自己要忍,一能忍了,那個冤結就化了,就解開了。如果不能忍,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不管是什麼樣的侮辱陷害,我們都要忍,因為我們這一生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佛去的,什麼都得忍。
第三種忍是講我們的修法,修學,學佛法要有耐心才行。譬如說讀經,師父教我們把《無量壽經》讀上三千部,這個我們得忍,因為要有耐心才能做得下來。快的你一天讀六部,一年下來那你就能夠讀大概一千八百多部,大概兩年不到就能完成三千部。慢的一天讀一部,工作的人很忙,一天讀一部,那得多長時間?差不多十年,這都是要有耐心,有長遠心。還有聽經也是,師父講你要專修,就聽《無量壽經》,聽完一遍再一遍,像劉素雲老師那樣,十年下來都不換題目,定力就這樣修成了。所以學佛不能夠好高骛遠,不能夠急於求成。入手先要專,這個專包括你聽一家之言,聽一個老師的,這是專。第二個,你所學的科目也要專,我們師父告訴我們,扎好三個根,然後一門深入,那我們就選《無量壽經》一門深入。三個根也不多,真正用兩年時間好好把根扎好,那麼你就一部《無量壽經》學到底,這是專,專是破我們煩惱障,我們貪瞋癡慢疑這些煩惱能夠斷。等你煩惱斷了,你有智慧了,你才能夠博學,博學是可以廣學多聞,破你所知障。最後要精,精就是真正圓成佛道。所以四弘誓願裡面的順序就是這樣,首先是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然後「煩惱無盡誓願斷」,這要靠專。「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博,到「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精,學佛這三個階段不能錯。這個是講到修法上能夠修忍辱。
第四個是精進,進是進步,只有專精才能夠進步,特別是對我們初學,要做到精純不雜。法門選定一個,我們現在跟師父老人家就學淨宗法門,這一生就學好這一個法門,您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再來廣學多聞。所以四弘誓願後面兩條,「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在極樂世界完成,前面兩條,一個是發願,一個是斷煩惱,在現在完成,這是要做專精,你才能夠有真實的進步。進步的表現在什麼?煩惱少了,心清淨了,智慧增長了,妄念一天比一天少,這個就是你的進步。
你進步,到最後得定了,這就是第五個,禅定。禅定是心不亂,一心不亂,再沒有什麼胡思亂想了,沒有分別執著,這些念頭都能夠控制住,這就是得定。得定的樣子是什麼?無論在什麼樣的境界裡頭,我都能保持心如如不動,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心都能夠很平和,不會被境界所動搖,這是真正得定。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心還會動,看到順境就會生起歡喜,看到逆境現前,別人來找我麻煩的,我就生瞋恚,那就是心隨境轉了,這沒有得定,得定的人心不隨境轉,境就隨心轉。
得定了之後的作用就是智慧,所以這是清淨心起作用,自自然然待人處事接物不會有迷惑顛倒,你的抉擇都非常正確。在修行的法門上,你只抉擇淨土法門,為什麼?這個法門幫你一生成佛,最快速的最穩妥的一個法門,如果沒有智慧,他不會修這個法門。所以這裡簡單的給大家說明菩薩行的六度。
底下經文說『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你自己修六度,自行,還要化他,用你的身教和言教來教化眾生,讓眾生也安住在六度之行。「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個無上真正之道是什麼?就是淨土法門,這個法門能夠使到我們一生不退成佛,我們一往生就是圓證三不退,很快速的成佛。所以《華嚴經》裡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給我們示現的也是住於這個無上真正之道,他的選擇當然是最正確的,所以《華嚴經》到最後就導歸到《無量壽經》。所以我們師父講《無量壽經》,他背後的背景用華嚴三聖,老人家也讓我也用這個背景,我就在那裡琢磨著,到底為什麼不用西方三聖,要用華嚴三聖?最後了解了,《無量壽經》,蕅益大師稱為「《華嚴》奧藏」,這是《華嚴經》的精華,毘盧遮那佛兩旁,文殊、普賢兩位大士都是等覺菩薩,他們都是求生西方淨土。所以《華嚴經》跟《無量壽經》不二,都是一部經。原來師父老人家鼓勵我將來學《華嚴》,曾經在二00八年我在廬江實際禅寺住過一年,在那兒師父老人家教我帶一個華嚴班,都是志同道合將來要學《華嚴經》的,現在師父老人家不讓我學《華嚴》,讓我學《無量壽》,我想這是怎麼回事?想明白了,《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是《華嚴》奧藏,《華嚴》的精華,學這個不僅是等於學《華嚴》了,而且超過《華嚴》,這叫無上真正之道,我們的心要安住在這裡。下面我們再看經文: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這個地方是個小段。『由成如是諸善根故』,這是承接前面經文所說,法藏比丘他的修行,前面介紹得很詳細。這裡說『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這個是事實,但是一般人覺得很難理解,為什麼?這個理是很深,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什麼?法藏比丘由成如是諸善根故,他自己修行,身心是正報,「所生之處,無量寶藏」這是依報,那麼實實在在講,一個地區的物質環境都是人心變現出來的,如果這個地區人心善,就自然感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且一切珍寶「自然發應」,自然現前。這不是要去采礦,要去挖才能挖出來,自然就現前。如果一個地區的人心不善,這些珍寶就沒有了。我們現在挖這地,挖來挖去挖到最後,珍寶愈挖愈少,沒有了。很多的這些珍寶,過去有,現在也沒有了。這是說明什麼?現在的人心不如以前。
佛法跟我們講,心和物是同源的,同一個根源,所以它並不是分開的,心物不二。所以物質的境界跟我們的心理是息息相關。現在量子力學家給我們都證明了這一點,他在理論上證明,告訴我們,物質細分到最後,發現只是波動,波動是怎麼產生的?是意念產生的波動,你的波動要是好,物質也就好,波動要是不好,物質也就不好。在事上,江本勝博士給我們做證明,他用水結晶實驗,我們的心要是善,對這個水,水的結晶就美,心地不善,水結晶就很難看,證明什麼?心和物之間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實在講,心,這個心是妄念,是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妄心,妄心變現的物當然也是妄,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包括心法和心所法,心所法是講物質,這是色法。色法、心法統統都是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都是虛妄,虛妄但是它又互相影響。
因此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要善於運用,用我們的心來影響物質。譬如說我們希望地球消災免難,怎麼做?我們從自己內心做起,斷惡修善,一心念佛,心清淨了,環境就清淨,因為所有物質境界都是虛妄的,虛妄它有個因果,如果我們修善,存善心,這個境界就善。如果我們的念頭惡,境界就產生很多災難。所以境界是唯心,我們這個心是主宰,要用心來轉境。能不能轉?一定能轉,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你要相信自己心的能量不可思議,為什麼?整個大千世界,整個宇宙都是你心變現出來的,當然你能夠轉,當然你也要負責任。這個世界好和不好,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得負完全責任,不可推卸,是我們自己變現的。所以看到這些環境不理想,你可不要怨天尤人,要怨就怨自己,為什麼我會感召這樣的環境?自己的問題,改自己的心。你要改自己的心,你真下功夫,你會發現你的境界也跟著轉。
我自己就很明顯,原來在美國教書,美國的環境也不錯。後來到了澳洲,發現澳洲的環境更好,這個氣候,它是農業為主的國家,污染更少,而且又可以親近我們師父上人在澳洲,是師父老人家鼓勵我到澳洲去,親近老人家對我修學有很大的促進。所以你在不斷的長養你的道心的時候,你的境界會愈來愈適合你修行。那麼到現在就更適合修行了,別看是在香港,香港裡面也有淨土,哪是淨土?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這裡天天講《無量壽經》,而且講四個小時,師父兩個小時,我們這兒也講兩個小時,天天是在淨土裡頭活著,天天親近師父上人,這更適合修行。所以你只要真修實干,你的環境會愈來愈適合你修行。最後往生極樂世界那更適合修行了,在那兒成佛很容易。
所以法藏比丘在這修,自然感得所生之處無量寶藏。這些寶藏就是我們講的資源礦產,也包括什麼?植物、生物,這些種種的環境,山川、湖泊很秀美,我們講風水很好。風水怎麼來的?其實古人有一句話講「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福地是環境,環境是人心感召。如果我們心善,自然感應就在好風水的地方,你是有福之人,你到那個地方本來風水不好,你住上幾年,風水就變好了。如果我們的心不善,找了個風水寶地,結果住個兩年風水被破壞了,就變得不好了。這個我們知道,風水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學佛人不必在環境上去多挑剔,不需要,要挑剔在你內心裡挑毛病,改正你自己的毛病習氣,這是正修。你這個心地改了,環境自然就改。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這是剛才敲了引磬是吧?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沒講完,我們就留到禮拜三,再跟大家繼續報告。今天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我們來一起合掌,大家可以請坐,一起合掌恭念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