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菩提甘露156: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願持名,即是具足因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願持名,即是具足因緣。

  《彌陀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緣是其中一個,信願持名,你的因緣具足了,善根是不迷,福德是真干。

  什麼人有福?念佛的人最有福,他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世間還有什麼福報能跟這個比?

  世間做上皇上,做上天王,也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回,所以不能比。

  信願持名這四個字還得了!

  這四個字是蕅益大師提出來的,簡單到極處。

  真信切願,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就具足因緣。

  必得受記作佛,故雲持名為佛種。

  「據《會疏》義,以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足證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也」。

  小忍得小成就,大忍得大成就,我們中國古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辱非常重要,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論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你要想成就都靠一個忍字。

  你想想你這一生當中最恨的那個人,最討厭的那個人,給他供個長生牌位在佛像旁邊,你天天拜他。

  希望把最恨的把他慢慢變成最尊敬的,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

  有人照我這個話去做,拜了一段時期,他來告訴我:法師不行,我看到那個人還會生氣。

  我就告訴他,你的功夫不夠,再拜,一定要拜到見到那個人的時候不生氣,而且生尊敬心,你的忍辱有成就了,對你就有很大的好處,真正消除業障。

  冤親債主很麻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是菩提道上的障礙。眾生修行難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修忍辱波羅蜜。

  所以一定要發大心,要發度一切眾生的心,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發心之後,發心度眾生,你看第一個要做的、下手的,是斷煩惱。

  煩惱當中,自己要想想,哪一種煩惱最重,從最重的地方下手。

  這是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貪心重,有些人瞋心重,貪心重的,從貪心下手,瞋心重的,從瞋心下手。

  哪一種煩惱重,先從這個下手,先把最重的煩惱斷掉,其余的就很容易斷。

  千萬不要搞錯,最重的煩惱放到後面斷,先斷輕的煩惱,那永遠斷不了。

  那就是搞錯了,先從最重的煩惱下手。

  今生,每一個你見到的人都是業力感召而來,都是你的冤親債主,你要友善地對他,不可生怨恨心,如果他做得不對,一定是你欠他的,你有機會還債,你該很開心。

  如果你心生怨恨,那麼,下輩子他一定要償還你,怨怨相報何時了,如果你還想繼續輪回,只要怨恨對方就好了。

  如果這一輩子,你曾經怨恨過別人,那麼你要忏悔。

  如果你想念某個人,你要給他頂禮,如果你喜歡某個人,你要告訴他,你欠我的,我不要了,

  如果你臨終的時候,想不起一個人,那麼,你可以去極樂世界了。

  凡是一個人一心稱念的,你一生當中最牽掛的,不外乎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恨。愛的,你一生牽掛,你沒有辦法捨掉他;恨的,是冤家,那個恨得深,一生都記在那裡。

  仇沒有報,死都不瞑目,都不甘心。

  總不外乎這兩樁事情,如何能夠把愛與恨換成阿彌陀佛,我們就成功了。

  一定要懂得:你最愛的牽引你墮餓鬼道,你最恨的牽引你到地獄道。

  那個結果是往三惡道去,為什麼不把這個念頭轉過來,去念阿彌陀佛?

  果然轉過來,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不但永脫輪回,而且永脫十法界,不必經歷華藏四十一個階位,頓超圓證無上菩提,一生當中就圓滿。

  人在頭腦清醒的時候,他造的業就會輕,不敢造業;只有在迷惑顛倒的時候,他才敢造惡業。

  學習的時間愈長,對自己提升境界幫助愈大,這是肯定的。

  我們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稍稍明了一些,大乘經教才真正看得懂,真正看得出它的意思,沒有這麼長時間去熏修,這是做不到的。

  所以壽命長短,看你用在哪個方面,如果用在造業方面,那不如壽命短一點的好,少造點罪業。用在學習上,壽命長好,可以多學一些很好的東西。

  但是生在現代的時代,長壽有什麼意思?沒有意思,長壽是多受苦難。

  社會這麼混亂,災難這麼多,你所看到的、聽到都不是稱心如意的事情,都是些痛苦,所以這個長壽,跟太平盛世的長壽不相同。

  我們從方方面面去觀察,你才真正能夠了解,真能了解,才真正明白。所以壽命長短不重要,重要是怎樣?提升自己的靈性。

  如果走這個目標,壽命長有好處,為什麼?有時間,有時間學習。

 

 

上一篇:菩提甘露155:關於符咒,咒詛
下一篇:菩提甘露157:居家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為空入行,是為最吉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