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貴在一門深入,開頭一定要學一樣,要把這一樣東西學得熟透,為什麼?唯有熟透了,才能提得起觀照功夫。
所謂觀照功夫,就是把你所修學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上,用在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用在處理世間一切事務上,這就叫做觀照功夫,這樣學佛就學活了。
活學活用的佛法決不在多,多了就功力不夠,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經上下功夫。
我們要想成就,一定要知道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一門深入容易得定得慧,換句話說,你處事待人接物,你不會有感情沖動,你會用理智不用感情。
如果動感情就迷了,觀照就失掉了。
什麼是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佛法裡面所講貪、嗔、癡、慢、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都是情,都是煩惱,這就是迷。
在境界裡面,回過頭來把你的迷情轉變成佛號,這就是觀照。
如果我們佛號是這樣念,就得力了。
煩惱才起來,“阿彌陀佛”,煩惱就沒有了,一句阿彌陀佛就把煩惱給化解,你怎麼不自在?
不懂得這個道理,“阿彌陀佛”愈念煩惱就愈多,本來就很煩惱,再念愈念愈煩惱。
阿彌陀佛是“自性覺”,念佛是喚醒自己圓常大覺。
我們在迷的時候需要念佛,需要把覺性常常喚起來,就是要用觀照功夫。
覺悟的時候也要常常念,為什麼?初初覺悟,這個力量薄弱,如果不念又容易迷。
所以諸位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能夠在起心動念之處,馬上提起佛號,把念頭化解掉,這叫功夫得力。
你這樣念佛,二六時中,你身心清淨,你的智慧增長,無論處什麼事情,你都比別人看得清楚,比別人高明!
在藏傳佛教各宗各派、顯教密法中,都極其重視上師的作用。
但這並非藏傳佛教所獨創,而是佛教一致的優良傳統,只不過這種優良傳統,由於各種原因,在漢傳佛教中已經式微,甚至逐漸湮沒,惟獨在藏傳佛教中,得到了很好的發揚和繼承罷了。
佛經中說,如果沒有上師,甚至連佛的名字都無法聽到,更不用說佛法了。
在金剛乘密法中,上師的地位尤為突出,因為密法認為,上師是加持的源頭,是成就的根本,如果輕視上師,無論如何刻苦修煉本尊密法,都將一事無成,毫無成就。
現在很多人由於不了解藏傳佛教的內涵,見到如此重視上師,就誤解藏傳佛教是個人崇拜的宗教。
其實尊師重道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即使世俗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無一不是依賴老師的教導,何況對於內容深廣抽象的佛法,如果沒有老師的親自指導,怎麼可能完整獲得成就呢?
當然,並非隨便拜一位上師,就可以達成所願,在顯密佛法中,對各自的上師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在拜師前沒有經過仔細的觀察,那麼可怕的後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蓮花生大師曾經說過,如果不經缜密觀察,而輕易隨便拜師,就象吞飲毒藥一般。
顯教大乘上師的標准
拜師如就醫,如果恰逢良醫,則藥到病除;如果碰到的是庸醫,非但病痛難以治愈,尚有喪命之憂。
而且在佛法看來,即使遇到庸醫,也僅僅是此生生命的終結,如果拜到不合格的佛法老師,那麼損失的將是生生世世的幸福!
因此在選擇佛法上師的時候,不能重視名氣、地位大小以及徒眾的多寡,應該嚴格依照經論中所提供的上師標准,加以觀察和選擇。
上師的品德、學識等一定要高出弟子,如果上師的德才比自己還低,則沒有跟他學習的必要。
在《親友書》中說:“拜低劣者為師,結果是自己跟著墮落;拜相等者為師,自己毫無進步;只有拜高尚者為師,才能有所裨益。因此應該拜德才超勝者為師。”
正如世人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一是上師自己要勤奮修持、努力實踐。佛法不同於世間知識,不能光說不做,必須躬行實踐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所謂“身教重於言傳”,因此作為大乘上師自己要精勤修持實踐,不斷提高自己。
二是上師要勤於教導,奮於利眾。以佛法、善行敦促弟子,誨人不倦。
戒律本意是“調伏”的意思,即是調伏狂放不羁的粗野內心,使之柔和慈善。無論上師身份是僧是俗,都要遵守相應的戒律。
如果是出家比丘,則要遵守250條比丘戒,如果是在家居士,則要遵守五戒、十善、菩薩戒等相關戒條。
戒律是品德的保證,是高尚情操的最低底限,一個不遵守戒律、肆意妄為的人,是不堪作為佛教大乘上師的。
慈悲愛心是佛教徒應該具備的良好素養,特別是學習大乘佛教者,更是應該培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的菩提慈悲愛心。
作為大乘佛法的上師,自然要有慈悲愛心。如果缺乏了慈悲愛心,那麼講授佛法、授徒育人都成為牟取名利的工具,就會出現貪財賣法,窮人學不到佛法的可悲局面。
作為教育工作者,無論是佛法的上師,還是世俗的教師,都應該以育人為己任,不看重弟子、學生的出身貧富,這樣才能為人師表。
特別是大乘顯教的上師,更應該傾注全部的愛心,忘我地教育弟子。就象西藏一位嘎當派的大師慬哦瓦所說那樣:“雖然我講說了很多佛法,但從未有絲毫的沾沾自喜,因為眾生都還在苦惱當中!”
這是說上師應具備良好的文字語言和邏輯思維功底,能根據弟子的根基情況,因材施教,巧妙地把佛法的義理傳授給他們。
上師自身雖然具備多種功德,但如果不善於傳授,弟子同樣無法得到良好教育。
一般人營營逐逐無非為了現世的安逸享受,而佛教最基本的戒律目的就是防止後世墮落。
只有目光遠大,不看重眼前蠅頭小利者才能為了後世大計而遵守戒律。
一個目光短淺、貪圖現世享樂者,必定無法清淨持守戒律。
按照佛教的說法,包括蝼蟻在內的低級生命也是在追求眼前的利益。
如果一個人只是注重現世享樂而無視後世的存在,那麼他就不堪作為大乘顯教的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