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2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21、為什麼說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如何在塵緣中發起生死心?

  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只要將一個死字(此字好得很),掛到額顱上。心有所主,不隨境轉,塵勞即為解脫。

  接手書,知治習之心,唯勤唯切,而消習之效,未得未見。其故何也,蓋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將此超凡入聖,消除惑業,成就淨念,作口頭活計,故無實效也。倘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為難聞。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聞最難聞之淨土法門。敢將有限光陰,為聲色貨利消耗殆盡,令其仍舊虛生浪死,仍復沉淪六道,求出無期者乎?直須將一個死字(此字好得很),掛到額顱上。凡不宜貪戀之境現前,則知此吾之镬湯爐炭也,則斷不至如飛蛾赴火,自取燒身矣。凡分所應為之事,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則斷不至當仁固讓,見義不為矣。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豈必屏絕塵緣,方堪修道乎?蓋心有所主,不隨境轉,塵勞即為解脫。(《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31頁 復寧波某居士書)

  222、怎樣才能做到佛念自純?

  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

  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33頁 復寧波某居士書)

  223、念佛心不歸一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是什麼?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

  溫州之災,聞之慘然。天災人禍,無有底極。實足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之證。亦堪為信願念佛,往生西方之最切警策也。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故經中屢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地獄之苦,比水火之慘,深無量無邊倍。而想水沖火燒則悚然,想地獄則泛然者,一則心力小,不能詳悉其苦事,一則親眼見,不覺毛骨為悚然耳。(《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21頁 致包師賢居士書)

  224、念佛時作已死未往生想有什麼益處?

  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仿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40頁 復朱仲華居士書二)

  225、懈怠是一切人之通病,如何對治?

  欲治此病,非想念苦境不可。

  汝之所說,乃一切人之通病。欲治此病,非想念苦境不可。經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然地獄之苦,以未曾親見,無善根人,尚不能頓發出離逃避之心。最切要者,當想兩軍交戰,炮聲如雷,子彈如雨,飛艇在上,地雷在下,一時齊發,則兩軍之人同皆粉身碎骨,隨炮子以分散,化作烏有,我亦身預其中。當其將發未發之時,尚知念佛求生之事。此時惶恐萬分,而營官司指揮,各執槍炮,不敢稍懈,懈則即時見殺。此時斷不至事務所牽,恐怖所礙,不能念佛矣。此種境界,不及地獄萬分之一,以凡夫心力所能想到,故想時便毛骨悚然,如親經歷也。汝之懈怠,由於不詳審未來之苦。倘能詳審以思,斷不至長時懈怠。至於事牽,亦屬浮泛之遮護語,非實情也。今為一喻,如孝子思親,雖與人百凡應酬,其心中常常思親之念,不能暫忘。又如貪YIN之人,常想美女,彼雖終日各有事業,而其心中想美女之心,不能一刻想忘。汝能若臨陣之欲脫苦,孝子之思親,YIN士之戀女,則一切時一切處,均能念佛,不能間斷矣。其余種種法則,《文鈔》悉具。但熟讀精思自得,故不多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97頁 復智正居士書二)

  226、如何理解念佛是人生一件最要事?

  念佛可了生脫死,當知感恩。能認真念佛,即為報恩。

  念佛是人生一件最要事,非因親喪方念,平時便不念。親喪乃系為親起見,實即以親死,引汝等同證永動不死之一大事也,當知感恩。能認真念佛,即為報恩。(《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71頁 復談少撫居士書)

  227、印光大師是如何以生死自勵的?

  將一個死字,掛到額顱上。

  汝將死,快念佛。心不專一,決墮地獄,餓鬼畜生尚難求,勿妄想人天福果。

  汝將死,快念佛。志若真誠,便預蓮池,聲聞緣覺猶弗住,定克證等妙圓乘。(《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1029頁 楹聯)

  虛度七十,來日無幾。如囚赴市,步步近死。

  謝絕一切,專修淨土。倘鑒愚誠,是真蓮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87頁 蘇州報國寺關房題壁偈)

  第二章 真信切願歸命彌陀

  228、信的內容、信的依據和真信的標准是什麼?

  所言信者,須信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無能喻。能如是信,可謂真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見不及者,亦必也如是信。仰信佛言,斷斷不可以己凡情不測,稍生絲毫疑念,方可謂真信矣。堅固真信,雖釋迦諸佛現身,令其捨此淨土,修余法門,亦不稍移其志。

  凡修淨業,以決志求生西方為本。而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所言信者,須信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無能喻。娑婆之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音印,與蔭同,蓋覆也。)熾盛。(五陰熾盛者,謂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陰之中,起惑造業,如火熾然,不能止息也。此一屬招苦之因,前七乃所招苦果。娑婆之苦,雖多逾恆沙,此八攝無不盡。諸苦既經身歷,不煩備釋。)極樂之樂,約根身則蓮華化生,長生不死。體禀男質,絕無女形。不聞惡道之名,況有其實。約器界則黃金為地,七寶為池,行樹參天,樓閣住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皆是化現。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而彌陀導師相好光明,無量無邊,一睹慈容,即證法忍。況復觀音勢至,清淨海會,各舒淨光,同宣妙音。故雖具縛凡夫,通身業力,若能信願真切,即蒙佛慈攝受。一得往生,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功德智慧,究竟現前。能如是信,可謂真信。欲詳知者,當熟讀《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此名淨土三經,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余諸大乘經,鹹皆帶說淨土。而華嚴一經,乃如來初成正覺,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一乘妙法。末後善財遍參知識,於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為說十大願王,普令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稱念佛名,未滿十聲,即見化佛授手,接引往生。《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昔人謂余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若欲研究,《阿彌陀經》有蕅益大師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谛信受。《無量壽經》有隋慧遠法師疏,訓文釋義,最為明晰。《觀無量壽佛經》有善導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揮。至於上品上生章後,發揮專雜二修優劣,及令生堅固真信,雖釋迦諸佛現身,令其捨此淨土,修余法門,亦不稍移其志。可謂淨業行者之指南針也。若夫台宗《觀經疏妙宗鈔》,谛理極圓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鈍均益也。既知如上所說義理,必須依此谛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見不及者,亦必也如是信。仰信佛言,斷斷不可以己凡情不測,稍生絲毫疑念,方可謂真信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194頁 與徐福賢女士書)

  229、什麼是真信?

  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有真信,必定有真願真行。否則不名真信。

  第一要有真信。有真信,必定有真願真行。否則不名真信。(《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775頁 復琳圃居士書)

  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妄生猜度,謂淨土種種不思議勝妙莊嚴,皆屬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實境。若有此種邪知謬見,便失往生淨土實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92頁 與陳錫周居士書)

  230、怎樣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若能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如子憶母,自然上契佛心,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大願。有一願雲:“若有眾生,稱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知佛念眾生,如子憶母。眾生若能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如子憶母,自然上契佛心,感應道交。現生蒙佛加被,業障消滅,諸緣順適。臨終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從茲入聖超凡,了生脫死。較彼仗自力修戒定慧,直至惑業淨盡,方了生死者,其難易奚啻天淵之別。(《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276頁 岳步雲為親所設佛堂說)

 

上一篇: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22】
下一篇: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24】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