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十七)利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真堪布宣講於2015年7月1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八、利他。

  利他很重要。如果是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自己所得到的暫時和究竟的功德與利益是不可思議的。

  利他心必須要前面所講的那些功德,以此為前提和基礎,才是真正的利他。如果有前提的這些基礎和功德,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才是真實的,否則都是虛假的,按佛法的角度來講,也都是不如法的。

  第一是智慧。智慧至關重要,是最基礎的一種功德。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人以及我們一些學佛人,很多人都有利他心,經常做很多利益他人的事情,但最終都是害己害他,沒有好的結局。因為什麼?你有利他心,去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是沒有錯的,但主要問題在於缺乏智慧。如果缺乏智慧,都是虛假的,最終會害己害他,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

  在理智的情況下,比較智慧地去利他,這是很重要的。世出世間都有很多取捨之處,對此一定要明了,然後能把握適度,這才是正確的。在世間有很多人做慈善、義工,在出世間也有很多人開始要“發慈悲心、利益他人”了,但是大家根本不了知取捨之處,也無法把握適度。

  首先要具有智慧。如果自己沒有智慧,不但利益不了對方,自己也可能會陷進去,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智慧很重要的。

  第二是穩重。我們在利他的同時,自己的自道一定不能退轉,自己要有主見,這也很重要。否則,去利益他人也沒有多大意義,同時也會失去自己的自道和信心,這樣是不好的。

  無論是從世間的角度,還是從出世間的角度講,自己都要有自己的見解,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這一點,在利益他人的同時失去自己的道心和信心,這樣不但利益不了對方,甚至自己也會被染污,自己也陷入進去了。尤其是我們想要弘法利生,首先自己要有修證,這是最重要的。若是自己沒有修證,就不能弘法利生,否則只能以盲引盲,害己害他。

  第三是有愧。若是有慚愧之心,就不會有自私自利。無論是從世間的角度,還是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都不會自私自利。若是沒有一點慚愧之心,表面上看似很善良,表面上看似在利益他人,但實際上還是自私自利,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是不好的。

  第四是不放逸。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一定要以正確的取捨為前提。若是身口意不謹慎、放逸的,這樣很難真正能夠做到利益他人。

  第五,正直。對於任何時候都公平公正的這樣一個人而言,發菩提心(利他心)都是不難的。若是那種狡詐的人,看似在利益他人、幫助他人,實際上有自己的目的,圖回報,這種利他不是真實的,是虛假的。尤其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這不是真實的菩提心。如果不是一個正直之人而是一個狡詐者,肯定沒有真正的利他心,也不可能真正能夠發菩提心。

  第六誓言堅定,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七,知恩圖報。從世間的角度來講,在有珍寶般的知恩圖報之心的基礎上,才能發出真正的利他心。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知恩報恩是發慈悲心、菩提心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願行菩提心的基礎是什麼?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礎是什麼?就是知恩報恩。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都是有理由的。是什麼理由呢?就是知道對自己有恩,而且自己要報恩。不用說在世間,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也要有知恩報恩之心,這樣才能發出真正的慈悲心;有慈悲心,才能發出真正的願行菩提心。前前是因,後後是果,這是因果關系。從世世間的角度來講,知恩報恩都是必須要具備的功德。

  只有具備了前述這些功德,再去發利他心、做利他之事,才是真實的,才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也在做利他事,但就是不長久,暫時做一做,遇到困難就不做了,有機會的時候偶爾做做,平時就不做了,這樣肯定不會成就的。所以,只有具備前述的那些基礎、功德,才有真正的利他心。

  利他心也有很多種,有一般的利他心,也有大乘佛法裡講的利他心。

  一般的利他心。在家裡、單位以及其他地方,都可以有一般的利他心。無論在哪裡,都希望自己所接觸的家人、同事等一切人好,這是一種利他心;都想幫助和利益他們,這也是一種利他心。有這種利他的意願和行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還是很迷茫的,還是不夠智慧。這種利他心給自己帶來的利益是非常大的,哪怕只是對某個人生起“對他好,我要利益他”這樣的心,給自己帶來的真實利益也是不可思議的。給大家講幾個這樣的公案。

  有一對母女過河,母親希望女兒能平安到達彼岸,女兒希望母親能平安到達彼岸。母女之間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也不是非常偉大的,凡是有良心的人肯定都會這樣想。河水特別急,兩個人可能都會被沖走。女兒肯定會想“我沖走就沖走,死了就死了,只要母親能平安到達彼岸就行”。母親會想“只要女兒能到達彼岸就行,我死了就死了”。結果母女二人都被水沖走了,都死了。一般人死了以後都要到閻羅王那裡,經過審判以後,才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獄。但是她們二人死後沒有經過閻羅王的審判,立即轉生到了三十三天。這就是利他心的功德和利益。

  還有一個公案,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轉生於拉馬車的地獄裡。當時,他與同伴嘎瑪熱扎一同拉地獄的馬車。那時,他還沒有發菩提心,還在地獄裡遭受痛苦。這個馬車特別大,二人合力都拉不動。獄卒們就拿錘子打他們,遭受的痛苦非常難忍。這時他想:我們兩個人也拉不動,與其共同感受痛苦,不如我一個人拉,讓同伴休息。這是釋迦牟尼佛第一次發利他心。他讓嘎瑪熱扎休息,然後一個人拉車。獄卒們過來了問:為什麼不讓他拉?他說:即然我們兩個人都拉不動,那就讓他休息,我一個人拉。獄卒們說:個人造的業,其異熟果是要由自己承受的,哪有別人替代承受的?然後就拿起錘子擊打他的頭部,他立即死去,轉生到三十三天。如果在平時,他不會死,因為地獄眾生就要感受這樣的痛苦。但因為他發了利他心,以此善根,他立即死去並轉生到了三十三天,從此再沒有下過地獄。這個發心也不是偉大的發心,是很正常的,如果是真正的人,都會這樣想,都會這樣做,但是其功德和利益卻是不可思議的。

  還有一個公案,講一個乞丐發利他心的事情。有一天,他給一個人發了一個利他心,希望對方好,希望對方能當上國王。對方可能特別想當國王,他就特別希望對方能當上國王。第二天,他所在的國家的國王去世了。國王沒有後代,大臣們就商議找一位具有福德的人繼承王位。他們到處尋找這樣的人,在一棵大樹下看到了這個乞丐。他可能很累,在這顆樹的樹蔭下避暑休息,後來就睡著了。這時,其他樹的樹蔭都已經走了,唯有這棵樹的樹蔭還沒有走。這些大臣來到了乞丐身邊,看到了這個情景,斷定這個人肯定不是一般人,肯定是具有福德之人,然後就祈請他做國王。這樣,他就直接當上了國王。

  僅僅是這樣的一種念頭,就有這些不可思議的功德。但是,我們肯定都是不太在乎的。現在很多人都想改變命運,都想遣除障礙,那就發利他心啊!

  有些人可能有疑惑:到哪裡去發利他心啊?你就給身邊的人發,給同一宿捨的人發就行。如果能發一個利他心,這個功德利益也是不可思議的,但一定是要發自肺腑的。

  我們現在很多前提條件都不具備,沒有基礎。就如同一個小孩子根本沒有讀過書,卻讓他直接讀大學,那肯定不行啊。我們也是這樣,根本沒有基礎,連做人的原則都沒有,一點點功德都沒有。我們有時候也發願,但都是虛假的;有時候也做事,但裡面摻雜著自私自利等不好的東西。我們雖然有時候也發利他心,也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但裡面都摻雜著自私自利等煩惱,這樣肯定起不到作用。比如,黃金是好東西,但若是裡面摻雜著別的東西,就起不到黃金的作用了。同樣,利他心是好,但若是裡面摻雜著別的東西,不純淨,這樣就起不到作用,也得不到利他心的功德和利益了。

  我們發利他心,並不是必須要發大乘佛法中所講的利他心。大乘佛法中所講的利他心則是非常偉大的,是對所有的眾生都要發利他心的。無論是人還是非人,包括地獄等惡道的眾生。

  現在,我們看不到地獄的眾生,他們跟我們很少有關系。但是餓鬼道眾生有很多,包括隱居餓鬼和空游餓鬼。隱居餓鬼跟我們接觸不到,也很難發生關系,但是空游餓鬼我們能接觸到,也有關系。我們什麼時候給這些空游餓鬼發過利他心、菩提心啊?沒有吧!一說家裡有東西,身上有東西,都害怕,“怎麼辦啊,怎樣才能把這些都趕出去,怎樣才能把這些都降伏?”

  現在很多人對密法有興趣,就是因為喜歡密宗這些咒,還有降伏魔眾的這種法。有這些法,那些居士就不走了。問他們“想干嘛?”“有咒就不怕鬼”。就是想用這些法來降伏這些。你看看,還說自己是大乘修行人,還說自己是密宗弟子。有些人稍微接觸了密法,就開始學這些東西。密法是有很多這樣的修法,如降伏、壓住鬼魔等。實際上,我們的貪嗔癡等煩惱才是鬼魔。要拿這些法降伏什麼?降伏我執、我見。要壓住什麼?壓住貪嗔癡等煩惱。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一說“壓住、降伏”,就想跟這些鬼神做對。對鬼神也同樣是要知恩報恩的,也同樣要發慈悲心的,同樣要利益他們的。

  對旁生也要發慈悲心。旁生分海居旁生和散居旁生,那些散居旁生跟我們能經常接觸到,比如狗、貓、牦牛、羊以及野生動物等。海居旁生我們現在也能接觸到了,以前很少能接觸到它們。現在,我們可以把海裡的東西撈上來,也可以到海底潛水,通過這些渠道,我們也能接觸到海底的旁生。但是,我們對這些眾生發過慈悲心嗎?我們利益過這些眾生嗎?沒有吧!

  尤其是對蒼蠅蚊子,內心非常討厭它們,它們一飛過來,就想怎麼能把它轟出去,怎麼能把它拍死,想方設法地去做。對蟑螂和老鼠,更是如此。面對它們,我自己都想過殺生,盡管沒有直接殺生,但是間接殺生也是殺生。有時候蚊子進來了,內心很討厭,也想辦法把它轟出去,根本就生不起來慈悲心。“蚊子來了,太好了”,若是不能這樣想,哪怕不討厭也行,“進來就進來,咬一口就咬一口呗”,這樣想也行。

  其實,若要生起大乘佛法裡講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是非常難的。現在很多人,尤其是這些學佛人,一張嘴就說“慈悲”,“我慈悲”“你慈悲”……你對這些眾生發過慈悲心嗎?我們現在這麼多人在一起,你給身邊的人發過利他心嗎?發過慈悲心嗎?你是真的想利益他們嗎?你有這樣的想法嗎?沒有吧!你看,你們現在住在一個宿捨裡,你想過利益他嗎?“我希望她能遠離痛苦”“我希望她能獲得安樂”“我怎樣才能利益她”“我要去利益他”……這樣想過嗎?沒有吧。根本沒有將他視為發慈悲心的對境。這些人都是我們宿世的父母,也是可憐的眾生啊!但是,你們現在住在一起,稍微對方有一點點思想或者行為上的差錯,內心就煩得不得了,然後就找寺務部,“我要換房間”。你看,根本就沒有利他心。什麼叫利他心?慈悲心、願行菩提心,這些都是利他心。由這些心引發,去做對他們有幫助,能夠利益他們的事情。你做過嗎?沒有吧!

  其實,發慈悲心、菩提心非常難,不是誰都能有的。我們接觸佛法這麼長時間了,尤其是我們加行講了這麼多年,菩提心也講了很多很多,但是大家都沒有利用這些方法。

  怎樣發菩提心?我在講加行的時候,對發菩提心的內容已經講得非常細,非常到位了。願行菩提心的基礎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礎是知恩報恩。為什麼要知恩報恩?知恩報恩的根就是因果。只有你深信因果了,才會有知恩報恩之心。對一切眾生知恩報恩,才有慈悲心;有慈悲心,才有真正的願行菩提心,之前是不會有的。但是大家都不這樣去練啊,這就是走馬觀花!你們現在修法真的是走馬觀花啊。

  你們看看《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還有些對此講得更細:對這個人應該想什麼,對那個人應該怎樣想。發慈悲心,也不是剛開始就對所有的眾生發,而是先對某個人來發。如果能以自己最討厭的人為対境進行練習是最好的,思維:面對這個人應該想什麼,面對那個人應該想什麼,現在想什麼,一會兒想什麼。就這樣一個一個地練。

  比如,剛開始時,先給一個眾生發慈悲心。或者是自己最喜歡的,或者是自己最討厭的眾生,以他為対境進行練習。能拿最討厭的眾生來練習是最好的了,如果實在不行,就先給自己最喜歡的人發慈悲心,希望她能獲得安樂,她能遠離痛苦……發一遍不行,就發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十萬遍……這樣練習,你的內心才會有變化。當對這個人真的發出了這些心,再找一個中等的対境——自己不喜歡也不討厭、平時沒有太大關系的人,以這個人為対境來發慈悲心。並不是要把這個人叫到身邊來,而是以他為対境在心裡想,希望她能獲得快樂,希望她能遠離痛苦,這是小乘修行人具有的慈悲心。若是大乘的發心,就想“我要拔除她的痛苦,要給予她安樂”。就這樣發,發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十萬遍,直到真正發出來。然後,再以自己最討厭的人作為對境,給她發……就這樣發,最後就能發出來了。然後再開始給餓鬼眾生、地獄眾生發。這樣才能真正發出這個心,否則很難有這種想法、這種念頭。即使有了,也只是一閃而已。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我要給予一切眾生安樂,我要拔除一切眾生痛苦”,這是目標,是真正的慈悲心、菩提心,但是需要像剛才所講的那樣去練習,才能練出來,才能修出來。在座的各位,誰這樣練過?誰也沒有練過啊,誰也沒有這樣修過啊!修過嗎?自己沒有方法,自己沒有如法地這樣觀修,所以肯定發不出來。

  現在有些人學佛時間越長,出家時間越長,越沒有慈悲心,越沒有信心。剛開始還有點信心、慈悲心,後來都沒有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具體地去修煉,沒有這樣一步一步按次第修行,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前行備忘錄》裡也有具體的修持方法。只有很深入、仔細地去觀想和思維,這樣去修煉,最後才能修出真正的慈悲心,否則是不可能的事。你們現在的觀想就是走馬觀花,隨隨便便地過一下內容,大概地想一下,就ok了,就開始修了、練了。不能這樣。

  我們以觀修輪回過患為例,要深入仔細地想。先想地獄的眾生。地獄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等,要一個個這樣思維。你們看看以前的大成就者都是怎樣修的。當他們難以生起覺受,很難達到境界的時候,就不顧一切、想法設法地去體會這些。比如為了修八熱地獄的痛苦,他們就在爐子裡燒火,然後自己靠近爐子烤、燙,這樣去體會八熱地獄的痛苦。還有的拿針扎自己,用刀捅自己,這樣才知道太痛了,這時才去想地獄的痛苦。人家是這樣練出來的,是這樣修出來的!哪有隨隨便便就能修出來的?然後觀修八寒地獄。冬天的時候,裸體到冰上坐著;刮風下雨的時候,不穿衣服到戶外待一會兒,這樣才知道什麼叫寒冷,然後再去思維八寒地獄的痛苦,才能真實地體會到這些痛苦。只有這樣修煉,才能修出來。

  再如我們要斷這些分別念,也不是輕易就能斷除的,要通過很多的方法去修煉,最後才能斷掉。有時候需要控制,有時候需要放松。都有專門的修法。比如到一些沒人的地方,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大聲地說,分別念就釋放出來了,不用控制。如果總去控制,也是不會成功的,最後可能會發瘋或有一些其他的問題。分別念是需要釋放的,到沒有人的地方,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一個分別念也不放過,然後觀察這些念頭,這也是一種觀察心、觀察念頭的方法。想起來什麼就說什麼,沒有人嘛,沒事。有時候到空谷裡,自己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就說什麼,就這樣釋放。有時候也需要控制,不讓念頭生起來;有時候需要自然釋放。有很多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最後才可以斷除分別念,降伏這顆心,否則不可能。

  我們的心就像脫缰的野馬,想隨意地逮住它或是降服它,是不可能的。你要先把它逮住,然後再降伏它,這也需要很多方法的。真正將它降伏後,讓它跑,它也不會跑。同樣,分別念讓它生,也生不起來,就是這樣練的。

  利他心也是如此,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要發出來是非常難的。佛法裡講的利他心,沒有貧富之分,沒有貴賤之別,都是平等的。我們有時候對窮人能發出點慈悲心,但是對富人就發不出來慈悲心。有人也許會說:不可能,誰給富人發慈悲心啊!不僅不發慈悲心,還嫉妒他,還說他這不好、那不好。我們現在對明星等這些“貴人”喜歡得不得了,但是對那些比較不好的人就發不出來慈悲心,甚至還恨他們。大乘佛法是平等的,沒有富窮、貴賤的分別。畜生、地獄眾生、餓鬼眾生、天界眾生等六道輪回裡所有的眾生,都是發菩提心的對境,都要對他們發慈悲心、利他心。這是大乘佛法裡講的利他心,這是非常偉大的,也是非常難的。這個心也叫菩提心。其實,真正的菩提心就是佛果,就是彼岸。這種心是到達彼岸、獲得佛果唯一的因。它不是菩提,但是也可以叫菩提,因為它是菩提的因,通過它可以到達菩提果,所以叫菩提心。這是把果的名字取給因。真正的菩提果才是“菩提”,意指彼岸、佛果。這種無分別的利他心(有利他心肯定就有利他的行為),是獲得佛果的因,所以稱“菩提心”,這是很偉大的。

  有這種利他心,才可以解脫,可以成佛。什麼是解脫?就是永遠地擺脫煩惱痛苦,再也不煩惱,再也不痛苦。什麼是成佛?就是福德和智慧圓滿。如果有這種利他心,就會使你的福德和智慧達到最圓滿的境界,這是多好的竅訣啊!這也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

  盡管如此,我們也可以發世間的利他心,這是有分別的。比如說母親對女兒有慈悲心,女兒對母親也有慈悲心;父親對兒子有慈悲心,兒子對父親也有慈悲心。這種利他心也是可以的。希望對方好,希望他遠離痛苦,獲得安樂,這叫利他心。然後去做這樣的事情,這是利他的行為。

  這種有分別的慈悲心是屬於世間的慈悲心,如父女之間、父子之間或母女之間的慈悲心。沒有分別的慈悲心是屬於出世間的慈悲心,就是大乘佛法裡講的慈悲心。

  如果能以利他心對待家人,家庭自然就和睦了。如果能以利他心對待領導或下屬,事業自然就順利了。

  若是先生對太太有這種利他心或慈悲心,不是偶爾一兩次,而是時時刻刻這樣發願:希望她離開痛苦,希望她能獲得安樂;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她遠離痛苦,我要想盡一切辦法要讓她獲得安樂。太太也這樣為先生想:希望他離開痛苦,希望他獲得安樂,我要想盡一切辦法給他安樂,要想盡一切辦法要讓他遠離痛苦。如果能這樣做,夫妻能不和睦嗎?家庭能不幸福嗎?一定會的!利他心是令家庭和睦唯一的妙方。

  現在很多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也講了很多道理,其實那些都沒有用的。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就是利他心。若是有真正的利他心、慈悲心,你肯定會為對方著想,肯定會全力以赴地讓對方遠離痛苦或獲得安樂。如果父親雙方都互相這樣做,家庭能不和睦,能不幸福嗎?

  現在很多家庭不是這樣做的,都是自私自利,都希望自己離開痛苦,希望自己獲得安樂。丈夫這樣想,妻子也這樣想,然後就發生矛盾,發生爭吵,開始鬧離婚了。

  在單位也是如此。現在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書,你們到機場看看,賣的也全是怎樣做生意、怎樣賺錢,領導怎樣對待員工、員工怎樣才能聽話之類的書。盡管想盡一切辦法,但這些也都只是一些手段而已,都是不好的!那怎麼辦?有利他心就行了!

  領導真心希望員工好,讓每一個員工都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心裡想“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他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員工也這樣想:希望領導能獲得快樂,遠離痛苦。然後想盡一切辦法讓領導遠離痛苦,獲得安樂。你看,這樣能不好嗎?這個企業或者單位能沒有發展嗎?這是最好的一種方法。不用別的手段,只要你有這種慈悲心、利他心就可以了。如果有了這樣的利他心,一切問題自然都能迎刃而解,根本不用考慮太多。

  在別處,也要盡量對他人發利他心或慈悲心。在前面也講過,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上師如意寶也講過:“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如果你自己想獲得究竟的利益,就要暫時利益他人,這是竅決。利益他人,其實是圓滿自己的一種方法,是解脫自己的一種方法。處處都應該發這種慈悲心、利他心。什麼叫利他心?也許你們很難明白。在這裡,我們就發慈悲心就行。什麼叫慈悲心?就是慈心和悲心。我希望他離開痛苦,這叫悲心;我希望他獲得安樂,這叫慈心。這是一般小乘都有的慈悲心。如果你能再勇敢一點,就是要拔除他的痛苦,給予他安樂。這是大乘佛法裡講的慈悲心,這是最好、最殊勝的了。

  我們要這樣給每個人都發利他心。外出的時候,見到狗、貓,也這樣給它們發利他心。如果天氣好,一定有很多蚊子、蒼蠅,也這樣給它們發利他心。一會兒你們一出去就可以發了。現在就可以發,不要等,向左看一下,向右看一下,“哦,希望他離苦得樂。”這樣就行了。但是僅僅這樣大概地說“離苦得樂”也不行,慢慢地還要深入、詳細:希望某某人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如果他有病苦,希望他離開病苦;如果他有魔障,希望他離開魔障。對於喜歡吃的人,希望他吃得好;對於喜歡睡的人,希望他睡得好。若有些同修有高原反應,就希望他遠離這種痛苦。就要這樣具體地發心,才能發出利他心。否則,只是大概地想一想,肯定發不出來。

  大家可以先給同修道友發利他心。可能也有自己不太喜歡的人,最好先以他為対境來觀想;如果不行,就以自己喜歡的、關系好的人為対境,這樣比較好觀想。然後,再以關系一般的人為対境觀想。這樣給每一個人發利他心,給這二百多人發利他心。

  有些人在寮房裡觀修的時候,一會兒看下表,一會兒又看下表,根本沒去想。你們現在在學修《因果不虛》課程,這個課程更重要啊!比如說十惡業,以殺生為例,仔細想自己以前殺過的、現在可能殺的眾生,然後進行忏悔!比如蚊子來了,如果它咬你一口,你能不能不打它、不趕它走。也許現在能做到不打它,還是會想辦法趕它走,這樣也行。定下來,自己能做到的就去做,做不到的先放一放,然後再想辦法,還要繼續修煉。再如,吃飯的時候,蒼蠅進來了,嗡嗡地飛來飛去,能做到不討厭是最好的,現在不把它拍死也行啊。就得這樣想。

  還有間接殺生。下雨時,路上全是蚯蚓,你根本不在乎,甚至有的蚯蚓還是被自己踩死的。不能這樣啊!它們一會兒就要死了,得想辦法救它啊!有時候,可以思維屠宰場裡的牦牛、大飯店魚缸裡的魚,一會兒它們就要被吃掉了。這是還可以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它的位置上想,一會兒就要把你撈出來了,過一會兒就要把你吃掉了,怎麼辦啊?只有這樣思維,才能真正地把心發出來。

  除了殺生,還有偷盜、邪YIN等等,都要仔細地、深入地想,這樣才能把這些心真正發出來,否則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聽一下,一半都沒聽明白,百分之十能聽進去就不錯了。看書也是,根本沒有看懂什麼。這樣永遠不會有進步的。大家應該詳細地想,心裡才會有感受,才會把這些心發出來,否則是不可能的事兒。大家不要在這裡虛度光陰,浪費一個這樣良好的機會吧!

  下面講偈頌。

  若於他眾勤饒益,此人自臻圓滿因,

  廣大財富勝妙德,皆從利他而出生。

  “若於他眾勤饒益,此人自臻圓滿因”:若是能全力以赴地饒益他人,盡力去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是達到圓滿的真實因。

  到達彼岸要有因,福慧圓滿要有因,有因才會有果。這個因是什麼?利他的心和利益他人的行為才是真正圓滿自己的因,是到達彼岸唯一的因。

  現在有很多人講神通神變,搞這個搞那個,這些都不是到達彼岸的因,不是圓滿自己的因。真正的因是什麼?就是有利益他人的心和利益他人的行為。如果有無偽的利益他人的心,就一定會有利益他人的行為,這就不用說了。

  “廣大財富勝妙德,皆從利他而出生”:如果你存利他心,做利他的行為,這些財富和功德等都會從中產生。如果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做利他的事情,其他的功德和福德都會自然圓滿的。

  以前也講過,火點燃了,雖然要的不是灰,但是灰自然就有。所以,要存利他心,做利他的事情。先從小范圍開始,然後再逐漸擴大,這樣去修行、修煉。如果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自己的福德、功德自然就會圓滿。為什麼?因為一切的福德、智慧,都是從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中產生的。恆常希求自利者,初時雖能居高位,

  其後逐漸趨衰落,猶如陡山水下瀉。

  “恆常希求自利者”:恆時、處處為自己著想,通過不擇手段謀取自己利益的人。

  “初時雖能居高位,其後逐漸趨衰落”:剛開始也許是領導、老板或者是法師、上師等。

  “其後逐漸趨衰落”:但是慢慢會走下坡路,最後肯定會衰落的,有的今生就衰落了。有些領導最後進監獄,變得一無所有;有些老板最後賠了生意,甚至變成了乞丐。有些法師、上師,最後也衰落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出現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猶如陡山水下瀉”:猶如陡峭的山水往下瀉得特別快,很快會衰落,最後只會墮落。恆時精進利他者,初時雖為賤奴僕,

  此後逐漸至高位,猶如蒼龍騰空中。

  “恆時精進利他者,初時雖為賤奴僕”:“恆時”指一切時處中。在一切時處中,有利他心、做利他行為的人,剛開始雖然身為奴僕、下賤人、奴才、乞丐等。

  “此後逐漸至高位”:但是因為他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逐步會越來越有地位、名氣和財富。

  “猶如蒼龍騰空中”:猶如龍回天空的時候,特別快,一瞬間就融入空中。這種龍平時在海裡的龍宮裡,有時候會飛到空中,特別快就會進入空中。以此比喻來說明,這種人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會迅速獲得世間的福德,諸如世間的安樂、地位、名聲、財富等等。愚夫貪圖自利益,唯有精勤謀自利,

  然難成就自利益,即或成就亦微小。

  “愚夫貪圖自利益,唯有精勤謀自利”:“愚夫”就是指愚癡的人。一個愚癡的人,一切時處當中只貪圖自己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謀取自己的利益,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考慮別人的利益。

  為什麼現在領導和員工之間搞不好關系,夫妻之間搞不好關系?就是這種愚癡之人,只貪圖自利,想盡一切辦法謀取自利。

  夫妻之間根本不去想對方的感受,也不考慮對方的利益。自己對自己好就行了,自己得到一點兒利益就行了,這樣自私自利,最後導致夫妻不和睦,家庭不幸福。

  領導和員工之間也搞不好關系。員工雖然沒有多大能力,作為下級,也不考慮領導或老板的利益,只想自己的利益,就為那麼點兒工資,拿到了就高興,拿不到就生氣,也不去體會領導或老板的感受,根本不去想領導或老板的難處。領導或老板更是不去想員工的利益,只是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事業搞好,盡一切辦法去賺錢,只要賺到錢就行。

  “然難成就自利益,即或成就亦微小”:像這樣貪圖自利的人,通過各種的手段,想盡一切辦法謀取自利,這樣的人很難成功。很難得到想得到的,很難有任何的成就。即使得到了,利益也非常微小。從表面上看得到了一點利益,也成功了,但是卻做了很多違背良心的事情。雖然身安,但是心不安。雖然身在享受,但心在受苦。他所得到的利益也是暫時的,很快就會失去的。其實身外之物不是財富,自己相續中的善根、福德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福報。這種人即使成功了,利益也非常小,根本不值得這樣費盡心思地去獲取。智者雖亦貪自利,然其著重利他眾,

  設若精進利他眾,間接自利亦圓滿。

  “智者雖亦貪自利,然其著重利他眾”:除了真正的大成就者、大菩薩以外,凡夫都有自私心。智者也可能求一些自利,但是他有智慧,他會去利益他人,存利他心。

  看似在利益他人,看似在為別人著想,實際上自己的功德自然就圓滿了,自己的利益自然就獲得了,這是一種竅決。很多人都不明白,疑惑:為什麼不能利益自己?憑什麼要利益他人?為什麼不能為自己著想?為什麼要為他人著想?愚癡!還是不明白!這是方法。

  若是你處處為自己著想,謀取自己的利益,今生來世只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煩惱痛苦,只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災難和不利。一個有智慧的人,會為他人著想,會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樣自己的利益就圓滿了,一切自然就有了。這樣做還不違背良心,還沒有做對不起他人的事情,心裡會更亮堂,更歡喜。盡管所做的事情中也有不成功的時候,也有錯的時候,但是一個智者肯定不後悔,因為他沒有做過對不起眾生的事情,也沒有違背過良心,他的心裡還是亮堂的、快樂的。即使他沒有成功,甚至走向錯誤,但是他的內心不會動,因為自己沒有做過違背良心的事,沒有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

  前者也許會成功或者有世間所說的“派頭”,但是他做過很多違背良心的事,做過很多對不起他人的事,心裡還能亮堂、快樂嗎?不可能的事!後者雖然暫時失敗了、造成錯誤了,但是還會轉變,最後他還會成功的,還會圓滿的。前者雖然看似成功了、看似很對,但是他做過違背良心的事,做過很多傷害他人的事,將來還要遭受果報。因果是不虛的,最後他還是失敗的,他還是墮落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智慧,不能自私自利。在出世間方面,能發出大乘佛法裡講的慈悲心,那是最最殊勝的。若是發不出那樣的心,在世間也要有慈悲心,對身邊的人也可以發慈悲心。一定要發慈悲心、利他心,這樣自然就會有利他的行為等。若欲今生或來世,成辦廣大自利者,

  精勤利他勝方便,此乃諸佛菩薩道。

  “若欲今生或來世,成辦廣大自利者”:無論是今生還是來世,如果想成辦廣大自利,就要盡心盡力利益他人。

  在今生,吃飽穿暖不算什麼,應該對社會、對人類做出一些貢獻,有一些成就。從世間的角度講,真心想做一個成功或偉大的人;從出世間的角度而言,真心要到達彼岸,想解脫、成佛,都要去利益他人,盡心盡力去發利他心,盡心盡力去做利他的行為。

  什麼叫利他心?就是慈悲心。慈心和悲心,就是利他心。若是有分別的利他心,就是世間的利他心,一般人都可以有。若是沒有分別的利他心,就是出世間的利他心,大乘修行者才會有。

  “此乃諸佛菩薩道”:這是諸佛菩薩到達彼岸唯一的路,是獲得圓滿的一種方法。

  佛菩薩們之所以能夠功德、福德圓滿,靠的就是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佛菩薩為什麼能到達彼岸?為什麼能解脫一切痛苦?就是靠利他的心和利他的行為。人人都可以學,這樣都可以到達彼岸,令福德、功德圓滿。這是唯一的方法。

  福德功德圓滿的唯一的因,就是利他心和利他的行為,這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利他心,不僅僅指大乘佛法裡講的利他心,世間也可以有利他心。若是有利他心,所獲得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人人都應該存利他心,應該做利益他人的行為。因為人的根基和福報不同,發心可能會有差別,有的可能是狹隘的,有的是廣大的,但是都應該發利他心,應該存利他心,應該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樣自己就會圓滿,這是非常重要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思考題:1、此處所講的“利他心”是指什麼?

  2、為什麼說利他心是真正的靈丹妙藥?

 

上一篇:達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輪回過患(八)
下一篇:達真堪布:什麼叫不動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