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丹迥活佛關於緣起論的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親證四聖谛、十二因緣和三十七道品等義而成佛陀,在證道以後的弘法生涯中,緣起論自始至終都是核心,都是立教之本。八萬四千法門均是緣起論的開展和新的解釋,離此緣起法,佛法就不成為佛法。緣起論,就是釋尊正等正覺的內容在理論上的說明,它是佛法的原理和基本理念,是佛法分析一切問題的基本觀點,是佛教最根本的教理和佛教思想的基石,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所以,“緣起甚深難可見。”《大日經》,若通達緣起法義,即見佛教真實本義;也正是“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中阿含經》。能如實親證緣起法性,當下就是正覺佛陀。然而,釋尊住世時沒有留下任何典籍,現在用各種語言文字刊行於世的佛教經、律、論三藏十二分教,是在佛陀滅度後經弟子們數次結集和逐漸演繹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法華經》。這個實相是非言語非思量所能如實诠表的;是超有無、非一異,絕尋思、非卜度、是不可思議的如實悟證境界。由於佛教為化導眾生故,將悟境轉而訴諸語言文字。今天我們學習和修持緣起法義皆依經論所說為准,但其中亦有明顯的依各自宗派見地的闡釋,及一些執取世間見的人,把佛法中的一些思想命題,理解成為思辯邏輯概念。

佛陀初轉法輪,是演說四谛。四谛者,即苦、集、滅、道。苦谛,是說世間的苦;集谛,說苦的原因(煩惱及業)也稱因谛;滅谛,說苦的消滅;道谛,說滅苦的途徑和方法。四谛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將四聖谛進一步拓展開來表述,便是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又叫十二緣起支、十二緣生支,十二有支、就是十二個科目,部分、環節、階段、關系和過程。這十二支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釋尊是根據觀照十二有支的業感緣起而證得四聖谛真理,釋尊說再生只是一個沒有第一因而無始無終的前後相應系列。此十二法為一總的因果循環,首尾相接鏈條,每一法之間順次成為一對因果關系,又是相互依待而有,一環扣一環,而又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由過去世之無明、行為因,感現在世之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這是過去與現在一重因果。由愛、取、有為現在因,感未來世之生、老死二果,這是現在與未來的又一重因果,此謂“三世二重因果。”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即稱之為輪回,這就是“十二因緣順觀流轉門”。因此,惑和業為因,造成了生死的苦果。流轉之眾生,修戒、定、慧三學,能悟此諸法因緣,斷無明,除愛取,就可解脫生死。由老死起逆觀十二有支,便是老死痛苦之因是生,生的因是有,……;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次第止息,以此類推,最終生死亦滅。這叫做“十二因緣逆觀還滅門”。

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八正道、稱三十七道品和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達到涅槃的道路。其中的八正道,也稱八聖道、賢聖八道,分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緣起論,就是說宇宙萬有,即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其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個人生理和心理現象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都是依因托緣,由因緣的集合而生起,因緣集合則成,因緣散失則滅;都是待緣而生,待緣而滅,無一法不是緣起有。因而,“種種因緣和合而起,故名緣起。”《般若燈論》。蓋印度自古雖盛行各種哲學思想,然緣起說則為印度其他哲學所無者,其他各種宗教或哲學所無,而為佛教之獨特思想;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之根本特微,亦在於此一緣起論。緣起論圓滿地解釋了人類自身的問題、宇宙萬法的問題。相比之下,當時古印度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大梵創世論、無因論、偶然論等,都完全顯出了各自理論的缺點,這也是佛教在印度興起的一個根本原因。

緣起論是說諸法乃因緣生起,因與緣相結合,方能生果。因緣,是導致結果產生的一切原因的總稱。其中的因者:事物內在直接根據、主要的原因、前後相生、與果較近而密切,其力較強。緣者:是次要原因、外在和輔助條件、助成結果賴以生起的間接條件、現相助稱、與果較遠一點,其力較弱。這些原因及條件,根據其對事物發展變化的不同作用,又可以分為六種因和四種緣等更為詳細的類型。

六因:

能作因:對於自果生起,不作障礙,與以助力的事物,即果以外的一切事物。又分有力能作因(有為法)、無力能作因(無為法)。

俱生因:同時俱有、集合一體,彼此依附並存在的事物,如短待長而後成立,缺一則不生,互為助益者。

同類因,也稱同分因:能生同類自果之因,如同由麥生麥,由善法生起善法等。

相應因:彼此對應成為助益之心、心所法,互為伴隨同時生起者。

遍行因:普遍流行於三界,是一切生起能障解脫諸煩惱法之隨眠(煩惱別名)。

異熟因:能使自果異類而熟,如惡業及有漏善攝諸法(異熟即果報)。

四緣:

因緣:也稱緣故,即內因和外緣。在事物發生發展過程中,生起本質者為因,生起特性者為緣。

等無間緣:相應心,心所法,次第無間,前一甫滅,後一即生,故稱前者為等無間緣,即相續心念。

所緣緣:以使心識生成境相、謂緣聲、色等外境,而後生起心識,各所緣緣。

增上緣:對於生果能增強勢力,如眼等五根對於生起自果眼識等五識能增加效力,故名增上緣。

緣起雖有種種之相,而無明緣起,實為通相,是緣起學說的基礎。無明之成為十二因緣之首並非因為它就是再生的最直接因緣。而是因為它在導致再生的整個過程中是一切階段一切環節的最強大的力量。妄想重重相因,以七轉識為因緣;相續心念為等無間緣;六根為增上緣;外緣為所緣緣,從而緣起形形色色的眾生和國土。所以,自已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是親因緣,由種子(因)生現行,現行又變成未來種子,循環不已。增上緣與所緣緣以及等無間緣是屬於疏因緣。

緣起分內緣起和外緣起。內緣起亦稱內因緣:內情世界、依十二因緣支次第生起,無明為緣生行,從此生識等,諸前因生起後果,前因壞滅,後果亦滅。外緣起,也稱外因緣:外器世界,和合聚集眾多因緣,故須觀待因緣而生。如種子生出芽苗,一切干、莖、穗、果,前前依次生起後後。

緣起還有另一個側面,便是自性空。“自性”的含義是:(一)無造作性,(二)不相待性,(三)自成性。依種種因緣而生起的宇宙萬有不存在固定之相,隨緣而生起種種幻相,也就是說,不變而隨緣,生起諸法,隨緣而不變,諸法本空。事物現象是處在遷流不居的運動變易過程之中,故不恆常。“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事物現象也處在相互關連的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關系之內,故無主宰。“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因而,這種過程和關系將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絡之中。佛經中說緣起有十一個意義:(一)無作者義(二)有因生義(三)離有情義(四)依他起義(五)無動作義(六)性無常義,(七)剎那滅義(八)因果相續無間斷義(九)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十)因果更互相符順義,(十一)因果決定無雜亂義。這些都是不同於其他宗教教義的。十一義歸納起來,有四個重要的論點:(一)無造物主,(二)無我,(三)無常,(四)因果相續。再歸納起來,有緣起三性之說:(一)值遇性:值遇,意謂接觸。表示諸法無自性的第一個理由。說明了一切事物,均由在自身的原因中,形成的緣起道理。值遇就是指因與果,在生滅活動與變化過程中的接觸,而非指因與果的單純接觸。(二)觀待性:表示一切現象無自性的第二個理由。指一切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在觀待於自身之組成部分的情況下,才形成其特性的。即相互觀待而生,觀待無明,生起行等緣起,為觀待而成之理。(三)依存性:表示諸法無自性的第三個理由。說明一切法,都是相互依賴的假有,是在各自存在之“假設處”之上虛設的一種假有現象。緣起是說明一切事物和現象具有相依相緣,而又本性空寂的二重性,緣起與性空不一不異。空只是否定那非常神秘而在事物和現象中根本不能存在的自性,非否定世間一般常識認為事物應有的特性、機能和作用,如火的熱性、水的濕性等。對緣起不了解的人,一聽到空字,即聯想到虛無或斷滅,如果我們了解了緣起,就可能認識空性。按照佛教大乘般若一系的解說,“空”既不是有也不是無,作為宇宙存在之終極狀態,它涵蓋一切,又在一切之外,作為心靈體驗的最高境界,它超越於知識與語言之外。也不在感覺與意識之內。《四十華嚴經》卷三十八說這種境界“不生不滅,不失不壞,不來不去……本無言說,體性寂靜,惟諸聖者自內所證”。因而,佛教所謂“不可思議”、“不可說”,一方面表明終極世界境界的體驗與感悟,一方面也彰顯了語言文字表達意義的限度。空是一切法的本性和究竟實相;另一方面,由無自性的空,一切法才能依因緣而宛然現起,故雲“因為緣起有,是故自性空;由於自性空,才能緣起有。”能理解空性的智慧為聞、思、修三慧之果,它能斷除我執及我愛。依大乘性空義解釋十二因緣乃是:凡夫見無明、行,乃至老死認為是實有,所以流轉生死。其實此十二法,都不過如夢、如幻,似有實無,所以說“無無明”,乃至“無老死”。這是破十二因緣流轉門。緣覺乘人,觀察十二因緣流轉還滅,得以生離生死,證得涅槃。今觀此十二法似有實無,流轉尚無,何用還滅。所以說“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心經》。這是破十二因緣還滅門。這樣,既無凡夫之流轉,亦無緣覺之還滅,既空生死,亦空涅槃,輪回涅槃不二。由是度諸苦卮,得大自在。

如果錯誤地理解性空義,認為一切皆空,可以任意而行,這是屬斷見的危險思想,因為性空不礙緣起,因果是井然而有序。同時佛陀也不承認,人除了仰賴五蘊之外,還有神我和靈魂的常見義。

由此可見,緣起的本質便是非有非無,真空妙有的中道實相。因此,只有通達緣起,才能通達性空,緣起與性空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側面。

佛陀為受教弟子們總結出的緣起法頌:“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就是講緣起性空,稱為佛教的法身捨利偈。佛像佛塔裝藏置法身捨利偈,佛殿內梁柱上書寫和僧俗信眾的日誦皆有法身捨利偈。

佛教在古印宏傳一個六百余年,此間可分三個階段,釋尊住世期間和他滅度後的百年間,稱為原始佛教時期,原始佛教也稱根本佛法;其後至一世紀的二百年間,佛教內部形成二十部派,稱為部派佛教時代,相對於後來的大乘佛教亦稱其為小乘佛教時期;公元一世紀以後,是以大乘佛教成為主流的時代,其中包括後期的密乘佛教。也有人將其分為:佛法、大乘佛法、大乘密宗佛法三個時期和原始佛教、一味和合的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大乘密宗佛教五個階段。十三世紀初,佛教在印度銷聲匿跡,而在周邊國家繼續宏傳。可以說,大小乘顯密各派的任何理論都是對佛陀緣起論的開展論述,各有千秋,這包括本體論,認識論和實踐論等。藏傳佛教大德將大小乘諸多宗派歸納、總結為小乘有部、經部和大乘中觀、唯識四宗。小乘佛教講諸法緣起論,這是將原始佛教業感緣起推演開來,去解釋宇宙萬法的存在現象,又擔出了“假必依實”的實有論觀點。大乘中觀宗講中道緣起論(或八不緣起論;)唯識宗為阿賴耶緣起論(又叫分別自性緣起論)。還有大乘如來藏系的真如緣起論(又叫淨心緣起、如來藏緣起論等)和密乘的六大緣起論。大乘中觀宗將緣起的道理進而擴充解釋整個宇宙的觀象,相對於小乘的實有論,龍樹的《中論》以此成立一切法空,發揮得極為出色。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1357—1419)稱贊中觀應成派代表人物月稱論師(600—650),認為他繼承的緣起性空中觀見地才是龍樹的正見,並極力弘揚月稱學說。

中共十六屆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全國各行各業都積極投身其中,為之努力奮斗,我們佛教界也不例外。我們佛門弟子依佛教理論基石—— 緣起論,以及在緣起論基礎上形成的核心性的哲學范疇,諸如多邊合作、和諧共贏的緣起觀、善惡有報的因果觀、遠離愛惡親疏的平等觀、和善待人的慈悲觀、沒有偏執的中道觀、世出世間法的圓融觀、上下和同的互敬觀等等,作為推動我們在心靈深處樹立“正見”,發揚歷史上佛教寺院曾在國民心目中的信仰活動中心、道德教化中心、慈善事業中心、民族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等的優良傳統,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推動經濟繁榮,發展國國際友好、構建和諧世界等方面,發揮積極而有益的作用。

最後,讓我們以“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天下平”而共勉,虔誠祈禱祖國繁榮富強,世界持久和平。  

上一篇:學誠法師:隨緣與攀緣
下一篇:寬融法師:人生何處是修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