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隨緣與攀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今天我們講的主題是:隨緣與攀緣。
什麼叫做隨緣?什麼叫做攀緣?接著我們上一講的 “起行不虛、實心求法”的主題講。儒家告訴我們如何起行不虛呢?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這裡面也談到“起行不虛”的問題。在家孝順父母,要有孝行,孝道;出門要“出則弟”,就是看到別人,把自己放低,把別人都當成自己的兄長一樣對待;“謹而信”,說話做事嚴謹、有信用;“泛愛眾”,對大家都持平等心,一視同仁,有慈悲心;“而親仁”,親近善知識;然後“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前面幾點做到了,還要不忘記自己學習。所以,儒家告訴我們,怎麼來實踐“起行不虛”,講的也是非常清楚。
出家比丘,一早起來,就有一個偈子:“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我們一下地就要懂得隨緣,就緣法了。起床了就不能忘記佛法,實心求法。搭衣的時候,“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一看到衣,也不忘念經偈、持咒語。吃飯的時候也是一樣,念供養咒,這些都是隨緣。大寮煮什麼,行堂的同學就給你行什麼,行到你跟前是什麼,你就吃什麼。這就是說人的心就是隨著緣來觀照。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法,都要能夠用智慧來觀照,當下自己要起什麼心,自己要怎麼辦,非常清楚。
所謂攀緣,人的心就像猴子一樣,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去。猴子跳躍的時候必須要抓住樹枝、樹干,才能跳來跳去、活蹦亂跳。我們常常聽到俗話說“不敢高攀”,高攀就是攀緣,低攀也是攀緣,就像猴子從高處往下處跳,也是攀緣。從高處往低處,從低處往高處,都是攀緣。攀緣是人的散亂心、分別心的表現。攀緣時,內心裡就有個執取,執取一個“有”。
就如過齋的時候,可能會有執取。你喜歡吃蘑菇,沒有蘑菇就不吃;想吃白菜,沒有白菜就不吃;或者喜歡吃辣的,沒有辣味,就不想吃;喜歡吃甜的,沒有甜的就不想吃。這就是一種執取的心,執著的心,這個執著的心,如果這種執著一直在熏習著我們的心,那我們的分別心就越來越重,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因為不容易做到“謹而信、泛愛眾、 而親仁”,所以一天到晚都是隨著煩惱、妄想、顛倒在走,而自己並不知道,反而認為攀緣是正確的。
譬如說小孩子,他喜歡的東西就是玩具,玩具可能是就五塊錢、十塊錢,非常便宜的東西,而小孩家裡可能有百萬千萬的資產,但這個小孩就只是很喜歡玩具。他一天到頭只玩這個玩具,內心當中所緣的就是這個玩具。如果把玩具拿走了不讓他玩,或者把玩具弄壞了,他就會大哭大鬧。那麼,小孩為什麼會哭鬧呢?因為他離不開這個玩具,他把這個玩具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當你把玩具拿走時,他不在於說這玩具值五塊錢還是十塊錢的問題,也不在於說他的父母可以再給他買一百個一千個玩具。他就喜歡這個玩具,執取這個玩具,對於更大的緣、更有價值的東西,他不知道。這個小孩不知道說自己家裡還有更值錢的,更有價值的。像古玩,字畫,房子啊,產業啊等等,他覺得這些跟他自己沒有什麼關系,也認識不到這個價值。
在廟裡邊也是一樣。我們在這裡常住,可能想的只是說自己有一個好的筆記本,有一個好的手表,一個好的mp3。或者說我今天好好打個坐,好好去磕幾個頭,好好上一堂課。這些概念,表面看起來都是對的,但是實際上,我們的心依然在攀緣,沒有想起來說,常住這個時候規定要干嘛?一般都是隨著自己的興趣在做。喜歡時就一直在那裡打坐,不喜歡就不坐了;喜歡時就來吃,不喜歡就不來吃。高興時吃好多,不高興時吃一點點,這些都是隨著我們的心情,隨著散亂心、分別心、狂妄心在走。
這樣,我們就會緣不到說這個常住是我的,只會緣到說眼前這個缽是我的。這說明我們的心量是很小的。對一個常住,一個寺廟、道場沒有認同感,認識不到這是我的一部分,因而人就沒有歸宿感。學佛法就是要不斷地對於正確的、廣大的、善的所緣境的認同、歸屬,我們才會有這種心,才能夠起這種心,才有辦法去實踐。
如果沒有這樣的認同感,在一個廟裡人多了,你就會天天看這個人看不順,看那個人看不慣;看什麼事情也不滿意,等等,勢必煩惱重重。如果我們有了這種廣大的心,有這種隨緣的心,有這種皈依的心,有這種認同的心。認識到某某人、某某同學就是我們常住當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是寺裡的一員,那麼,我自己應該怎麼辦?
比如:你俗家裡有個小孩哭了,你就想辦法讓他不哭。小孩可能會把家裡的名貴物品打壞,那你就會想辦法去預防,怎麼樣才能不會讓小孩把貴重的物品弄壞,你不會覺得這個事情跟自己沒有關系。在道場中也是一樣,別人在做事,你也要想方設法去幫助。這就是對寺廟的認同感,歸宿感。在道場中,如果沒有這種認同感,沒有這種歸宿感,你就會想這個道場反正也不是我的,是某某法師或者是誰的,跟我沒關系,我自己還不知道要住幾天,那你的身心怎麼能夠安頓呢?身心怎麼能夠自在呢?這樣,我們的心就像猴子一樣,活蹦亂跳的,每天都是隨著自己的妄想在走,隨著自己的煩惱在走。所以隨緣是非常重要的,要去隨什麼緣,我們是能夠掌握的。
“泛愛眾,而親仁”,親近善知識、同參道友。在道場,如果我們不能經常培養這種主動的心,去想怎樣為這個道場發心、要怎麼著力、要怎麼用功,我們的心和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就勢必會越來越疏遠;這樣的道場,我們就不能安住。
“泛愛眾”,眾生平等,如果我們一直去分別,這個人遠、那個人近,這個人大、那個人小,這個人高、那個人低,都是不對的,都是內心的問題,都是我們學佛法要去糾正的,要去對治的。所以這個緣,是我們能夠去觀照,然後才知道說自己怎麼辦。見行見行,正見培養起來,問題認識清楚了,然後自己應該怎麼辦就知道了。就猶如說走路,路子看清楚了,自己就知道怎麼走,如果路子看不清楚,那就有可能越走越危險,越走越遠,南轅北轍。
道場裡有這麼多法師,大家在修行用功,我們隨緣跟著大家一起用功、學習、做事,就不會有錯,不會有大的偏差,慢慢自己也就進步了。這種緣是一種非常強大的一種修行用功善法凝聚成的力量,如果我們缺乏了這種緣,個人用功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是不容易用的上功的,也就是我們沒有靠這樣子的一種外在的很好的修行環境、外緣的力量對我們的幫助,對我們保護,我們用功是用不了的。
所以在道場當中,要認清楚我們要怎麼用心。認清什麼是攀緣,什麼是隨緣。隨緣是主動的,攀緣雖然也是主動的,但是,是勉強的。緣一過,就不行了。就像猴子從這一個樹枝攀到另一樹枝,它必須要靠外在的一根樹枝。隨緣,我們看到這根樹枝,看到這個境界,看到這棵樹,知道我要怎麼辦,所以隨緣和攀緣是不一樣的。攀緣就是執著,執著也就是沒辦法,沒辦法解決,就猶如我們的心被萬能膠給膠住一樣,解不開了。
“隨緣”,自己知道應該怎麼辦,知道怎麼處理,自己有能力來應對。那麼我們有什麼能力,怎麼來應對呢?比丘也好,沙彌也好,佛、菩薩、祖師大德們都是告訴我們從早到晚應該怎麼做,在受戒前都學《毗尼日用》,怎麼用功記載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們一天到晚,照著這麼去做,那麼內心就能夠緣到法。
什麼叫做緣到法呢?只有透過佛言祖語,經常去憶念、串習、思維,才不會忘記。如果不是有意地聽經聞法思維,我們很容易就把法丟到腦後了。所以叢林當中隨眾、隨緣,都是非常高量、重要的修行的下手處,大家要在這方面能夠用心去體會。
|
|
|
|
|
|
上一篇:法智法師:覺悟人生
下一篇:丹迥活佛關於緣起論的開示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