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王骧陸:印證分,對人,物,逆境順境時之印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乙亥講演錄

  乙、下座時功夫上之印證

  一、對人時之印證

  對人不外有好惡二途,聖人雲,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蓋人必有一最親愛之人,與極厭惡之人,一者我愛,一者我嗔,愛與嗔,皆屬於我,以自愛故,遂執此二見,今既修行,當破此二見分別,應反觀而自問之如下:

  (一)我於最親愛之人,能減少其愛念否?初為不知愛即煩惱,名愛欲苦,且以為可喜而堅固執持,如母於子,惟恐其不壽,終日提心吊膽,不覺其苦也。次知愛為大煩惱,然無法破愛。再次以無常觀空,決定其終必分離,本無喜與悲之可言,理想與事實難符,畢竟無力打破。再次法見可以打破,理事合一,能於事上實現,亦無所動心,則真斷此愛欲苦矣,當許為印證者。

  (二)我於最厭惡之人,能減少其憎厭心否?亦同上之節節類推,如:一、能不念舊惡否?二、能恕之否?又恕之而不勉強否?三、能取其所長否?四、能發心度之否?五、彼再以惡加我,能不動否?如是則情見已松,當許為印證者。

  (三)設有愛惡兩人,同在目前,遇有事委托,能平等待遇否?能不故作平等以市名否?

  (四)於美色,於顯貴,於世仇,於橫暴人,於無賴小人,於外道人,應付之時,意境能自在也否?此是真功夫,當細參以印證者。

  二、對物時之印證

  人必有最愛之物,或嗜好,或習俗,無不以順意為喜,逆意為苦,所喜與苦,系縛於心。破此二者,惟以慧照,照之功用,應在正愛之時,反觀世界一切,皆是無常,我之喜愛,終不能恃,不久即有二分離,一曰彼離我,如壞滅時,或散失時,終必有一苦惱在也,一曰我離彼,如我死時,或遠離時,亦終必有一苦惱在也。知其終屬無常,則愛念應先自愛時解釋之,堅牢之心,自然拔松,貪得之焰,自然限止。然又知其不可久恃,忽誤發偏見者,如人喜愛一瓶,以愛之堅,種種思索,推求所以保留之法,遂有二執,一曰死執,如人死後,以所愛物為殉是也,一曰頑空,偏執於空,正於愛極時,忽破壞之,勿使留存,此非真斷愛者,以知為難持,恐為他得,遂自我先破滅之,此皆偏見,一則堅固執持,一則趨於斷滅,同屬愚妄。智者不咎於物,乃觀於心,明知無常,今日正有,我亦不妨愛之,為慧照故,愛而不執,不執即無系縛,斯名無住,故得亦不住於喜,失亦不住於苦,有無俱遣,名解脫隨順。今我對之,順逆二途,能出於自然否,縱不自然,其抵抗力又如何,是當反省以印證者也。

  三、對逆境時之印證

  人處逆境,種種不安,純屬比量痛苦,如貧窮人,本來是苦,習久而不覺苦矣,此苦乃有順而轉逆之苦境也,都屬自生妄見,約有三礙,一限於面子上比量,二限於起居上之不慣,三礙於未來之恐怖,越比量,則顧慮越多,破此苦者,惟以定慧,以定慧力照見此逆境,乃由順境反應所得,以順為因,反應為逆而成果。今先明因,照見我所執為順者,亦本不有,系屬緣空,更何苦樂之可說。茲所礙者,即上列之三礙,以事非可以礙我,乃我心之自礙也耳。今破面子二字,面子者,虛榮而已,世人不識真偽,不辨邪正,不以作惡為失面子,乃以貧窮為失面子,此正世上大妄大顛倒大愚癡之笨漢。然要面子,正是愛好,人之常情,惟不辨邪正,虛榮所誘,倒行逆施,不識利害,不辨輕重,但謀一時衣食住滿足,以為榮耀,不惜犧牲一切,由細而巨,殺盜YIN妄,逼迫而成,此世界之所以永不安寧也。治亂之機,因微果大,果不與同流合污者,慎勿戚戚於虛榮面子也,古人雲:寧為小人之所罵,毋為君子之所鄙。其輕重得失,有如此者。以此慧照,則面子二字,自可釋然無礙,其妄冀貪得,與軌外行動之惡念惡行,亦由此而止。況心安雲者,不必定有求於身安也,起居自在不自在,亦由心而轉,至生活安寧,亦應盡力營謀,非是強求必得。但勿貪得,以心定則神寧氣旺,機緣亦自然會合,未來恐怖,自然解釋。未來者,正屬未來,我且待未來再說不遲,正不必先此著急耳。總之慧力越強,應付越寬綽,即可反證我功行之深淺,內以印諸心者。

  四、對順境時之印證

  眾生之所以謂眾生者,不明因果也。以不明故,自落於因而不能先覺,被縛於果而不知救拔,轉輾造因,重重得果,苦遂不可勝道。修行人志在去苦求解脫,解脫者捨也,世人之最不肯捨者,乃目前之快樂與適意,如求財而得財,彼且執以為樂,何可捨也。此順境雲者,不僅指處境之順適為然,即我自以為是之法執,正屬至堅牢之順境,倘能決然捨之,證之為空,則去道不遠矣。順境中之至不易破者:

  (一)於垂老時,辛苦艱難所得之養老金。

  (二)喜食之肥甘。

  (三)眾譽與面譽。

  (四)所作功德。

  (五)男女間之愛悅,此為生死之根。

  (六)堅固不移之我見,或偏空之見。

  (七)修行者自覺所得之勝境。

  以上各條,非證空不能破第一至第五,非空空不能破第六,非不空羂索之力,不能破第七條也。所言證空者,證一切皆空,用以破有也。空空者,空其所空,蓋覺亦是幻,尚非究竟也。不空羂索者,言證知一切本空,無分空有,不著二邊,不立中道,入於無礙不二之境,非大力者不能臻此。又用此順境反觀之,即是逆境,從知順逆不二,惟人空易,法空難,理解易,事證難。難者,積習之難反也,行者勿因謂難而生退縮。修行功程,不出二法,一曰發心,發心則入道不遠矣,二曰覺悟,覺悟則根本明了,不復退轉。故發心後,求覺方有切實辦法,覺悟後,除習氣方有切實辦法,有辦法即是成就,只是時間問題。如居暗室,永不見室內何物,雖經摸索,亦屬無用,及至電燈一開,見了種種,雖復關閉,仍復黑暗,其所見者,永不忘失,即無退轉。故雲初發心即成佛,然非所言於劣慧鈍根人也,學佛之難在此,其不易信亦在此,其不肯承當亦在此。至所不肯承當者,固由於定慧未足,亦其人之福德太淺,難遇善知識之開示,信心終無由啟發耳。對境練心,分順逆二途,即 《圓覺經》憎愛二境,由我相緣起,遂分八風。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世之修行者,只練其半,於衰毀譏苦四逆,甚注意其習氣,每忽於利譽稱樂之四順,何也?蓋貪得利我之根本未除,復又執於苦修之見,未能圓其義耳。

 

上一篇:達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輪回過患(四)
下一篇: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十三)不放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