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人和佛法之間的距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些人看見《金剛經》就認為「這是應該恭敬頂禮的」,但是看見了南傳佛教的經典,「唉,算了,這不是我學的東西,我不頂禮」,見到藏傳佛教的佛典也不去恭敬,這種分別心非常不好。不管藏傳佛教還是南傳佛教,只要是佛陀傳下來的清凈法門,我們不應該分別宗派。很多人的思想範圍非常狹窄,這樣勢必對自己的修行有一定危害。既然寂天菩薩那樣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也在眾生面前示現對所有的教法證法都恭敬頂禮,我們相續中有什麼樣的境界自己也應該清楚,又有什麼理由不頂禮法寶呢?

  這些教言學完了以後,大家應該有個這樣的決心:不管以後看到什麼樣的佛像,我一定要頂禮!若能如此,不管我們朝什麼寺院,都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我曾聽一個居士說:「我是漢傳佛教的,我在我的寺院裡經常恭敬頂禮,但去布達拉宮的時候,只是為了參觀而已,包括在覺沃佛像面前,我也沒有頂禮過。」他好像覺得自己非常偉大,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由於自己的分別念比較重,再加上比較愚癡,在拉薩的覺沃佛像和那麼多具加持的佛像面前一點都不頂禮,自己好像胸有成竹,認為學過一點漢傳佛教是很有把握的,這也不一定!

  我們有些修行人認為自己很有把握,但實際上也不一定真有把握,有時候這種傲慢心特別可怕。前兩天有個人給我打電話,她說自己已經學佛十多年了,現在不用學什麼顯宗的論典了。當時我覺得也是挺不錯的,很佩服她。第二天又來一個電話,看是她的電話首先不想接,但後來一直在響,不接也不行,於是就接了。一接電話,沒有人的說話聲,一直是哭聲,我問:「你怎麼了?你要說話呀。」後來她慢慢地說出來了,她說:「我今天非常非常的痛苦,雖然我很痛苦,但是我一點都不恨我的丈夫。」我問她到底是什麼事。她哭了很長時間,然後說:「我今天對他講,我現在已經學佛十多年了,你有什麼隱密的事情可以跟我說,我的境界還是很不錯的,你一點都不用擔心!」他說:「我本來不想說的,一直都瞞著你,但你既然這樣說了,希望不要不高興,這也是你自己承諾的。我在外面有別的女人了!」聽了這話以後,她說:「我一點都不生氣,我非常理解,但我們塬來特別痛苦、特別窮的時候如何如何,現在我該怎麼辦?我想出家……」

  雖然她說一點不生氣,但從她的語言來看氣得不得了,她說很想出家,我說:「你還是冷靜下來,暫時不要出家,所謂的出家不是這樣的。只不過你昨天說你的境界非常高,現在不用學習了,但從剛才的話來看,可能還是需要學吧。」確實,許多諸如此類的佛教徒有時候認為自己不用學了,好像什麼都懂,但你只學一個宗派的一些法門,這個法門學得究不究竟也不好說,如果學得不是很好,那就一定要學,不僅要學,而且還要修,否則,僅僅依靠佛法的一些道理,想摧毀自相續中的煩惱是非常困難的。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經》中講過:我給你們宣說了解脫的法門,但說完後你自己一定要修持,沒有修的話,就像病人拿了很多葯但沒有吃,不能對病起作用一樣,這些法也無法對治我們相續中的煩惱。

  在座的大多數人對佛法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自己沒有修的話,佛法是佛法、自己的相續是自己的相續,就像《開啟修心門扉》中所說,人和佛法之間的距離可以過一匹馬,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相續就會與正法背道而馳,根本不能相應。因此,不管你聽到什麼樣的佛法,都應該經常對自己的相續作一些串習,這就是所謂的修行。依噶當派的教言來抉擇,修行可分為兩種:一是觀察修,一是安住修。「安住修」是指到一個寂靜的地方,遠離人群和嘈雜的聲音,以毗盧七法的坐式安住下來觀心;「觀察修」是指將我們每天所聽的內容反反覆復地思考,盡量將思考的相續延長,這個過程也叫做修行。有些人認為修行就不能聞思,但實際上,聞思與修行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表面上頂禮佛陀、每天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都覺得特別容易,但是心裡沒有定解的話,光是口頭上說說,一旦煩惱真正現前,恐怕還是不行的。很多佛教徒都喜歡說大話,但當真正遇到剛才那樣的事情時,才開始後悔不已。佛經中說:「若未修此法,不得見法性,唯以見聞水,豈能除乾渴?」意思是我們如果沒有修持法,就根本不能見到法性,如同只是看見、聽到水而沒有喝下去,無法遣除相續中的乾渴。比如說,我只是坐在那兒,旁邊有潺潺不息的河流,我說我看到水了、聽到了水的聲音,但水是水、我的相續是我的相續,同樣的道理,佛法口頭上說得來,別人也聽得清清楚楚,實際上我自己從來沒有思維過,雖然天天都是菩提心、菩提心……,但對「一切眾生當過我的父母」或者「我要度化眾生」從來沒有想過的話,這些口頭上的菩提心,在我死亡的時候或者對來世有沒有作用呢?種下善根肯定是毫無疑問,但在相續中串習的功德是沒有的。

  我這次宣講《入菩薩行論》,非常希望大家能將法真正地融入自心。當然,我自己什麼功德都沒有,教別人也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笑話,但是我確實想:很多人最好不要耽擱在一些文字上,而應該把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修習結合起來,這樣對我們的相續會有一定的利益。

  ——索達吉堪布《入行論》講記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修行人不應空耗時日
下一篇:泰戈爾為何食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