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大方廣佛華嚴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不同譯本

  二、經的名題

  三、經的品題

  四、經的譯題

  五、講解經文—序分

  六、講解經文—正宗分

  七、講解經文—結頌受持回向

  八、講解經文—流通分

  一、不同譯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卷帙浩瀚,內容豐富,诠義深廣微妙,譯傳中國,共有三種不同的譯本:

  一東晉時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俗稱晉譯華嚴,或六十卷華嚴,有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二唐朝實叉難陀譯的八十卷華嚴,俗稱唐譯華嚴,或八十卷華嚴,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

  三唐般若三藏法師譯的四十卷華嚴,俗稱新譯華嚴,或四十華嚴,是八十卷華嚴經中入法界品的別譯本,由二十一卷擴展為四十卷,僅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最初,當六十卷華嚴譯成後,與梵本勘校,發現其中入法界品有漏處,後唐賢首三藏法師,每講六十華嚴,常感譯文前後難以連貫,因此,就教於日照三藏。日照三藏攜有華嚴經梵本互相對校,發現第八會漏譯二處經文,遂由復禮法師筆授,慧智法師譯語,加以補譯,完成今日藏經中的六十卷華嚴,共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後來,中國武則天稱帝時代,認為舊譯六十卷華嚴經,未備大全,故特別遣使者往於阗國(今之新疆),求取梵本,並征聘譯經的人。當時,於阗國有一位知名度頗高的學者,名實叉難陀法師,應聘攜梵本來中國,被武則天皇帝迎請至洛陽太遍空寺,會同菩提流支、義淨、復禮、法藏等法師,歷時五年,始譯出八十卷華嚴。

  在譯經期間,武後親臨譯場,協助譯事,並親撰序言,題寫品名,八十卷華嚴經的翻譯成功,武後功不可沒。八十華嚴,文辭通暢,義理周詳,共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內容將佛的境界,佛的功德,佛所證的妙理,以及菩薩的不思議修證行門,該因徹果,闡述無遺。

  直至唐貞元年間,有南天竺烏荼國王派使來朝,奉獻國王親自手抄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內容詳述善財童子親近奉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唐德宗得此梵本,歡喜無量,於唐貞元十二年,诏般若三藏法師,於長安崇福寺從事翻譯,至十四年二月,譯成四十卷華嚴,共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因為四十卷華嚴,詳述善財童子參禮五十五位善知識,每一善知識,皆為善財宣說其所證的不思議解脫法門,而能證此不思議解脫境界的主要原因,正是普賢菩薩的十種願行。可以說: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是證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的方便,所以四十卷華嚴,皆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顧品。

  今天要講的普賢行願品,正是四十卷華嚴經中最後的一卷。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現在,先解釋經題,其次解釋品題與譯題,然後講解經文。本經的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語是: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欲底修多羅,譯名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契經,略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或華嚴經。

  二、經的名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七個字,是一經的總題,題中有通有別,大方廣佛華嚴六字,是本經的別題,別限於此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故。嚴格的說:別題只是‘佛華嚴\’三個字,‘大方廣\’亦是通題,因為通於圓覺等經故。

  本經的名題,在人、法、喻、三單三復具足一的七種立題規則中,是以人、法、喻三種立題。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唐朝清涼山澄觀國師,於其撰述的華嚴疏鈔中,直釋此經的總題言:‘極虛空之可量,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海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即萬法之幽邃,佛也;勞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掇玄妙,以成真經之彩,經也。’讀此可知,本經窮理盡性,徹果該因,理行無盡,位冠群經,實是佛一代時教中,至圓、至極、至頓之大法。

  ‘大方廣\’三個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證的法身,亦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理體。此法身理體,廣大周遍,何止體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義大、境大、業大。同時非對小而言大,或先小後大。若是對小言大,則非真大;若是先小後大,亦非本大。由於法身理體,法爾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圓,不可思議,如圓覺經言:‘覺性遍滿,圓無際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從體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則。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法爾天然,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資生萬物;如電之在空,運用自在。故圓覺經言:‘圓覺流出,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以其法門無盡,理性周遍,因名之為方,是從相立名。

  ‘廣\’是多博義,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聖凡因果,無不包含。故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十法界因果,妙用無窮。如圓覺經言:‘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意思是說:四聖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眾生本具的覺性所現,因名為廣,是從用得名。

  體是心性之體,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體是中谛理,統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真谛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谛理,立一切法,故名廣。此是以心性解釋大方廣的含義。

  若以佛法解釋大方廣三個字,則大字是指心性的本體,法爾天然,離過絕非,清淨無染,是佛所證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豎窮橫遍,無所不在,是佛所證的般若德;心性之用,具足萬法,潛興密應,妙用無窮,是佛所證的解脫德。

  可知大方廣三字,在眾生的立場說:是指眾生本具真如自性的體相用三大;在佛果說:是佛所證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若在修證方面說:則方廣是如來十二分教之一,代表大乘經典。菩薩秉佛大乘的教法,理解本具的理性,集廣大的願行,證廣大的佛果。教、理、行、果,能行所行,能證所證,無不極其廣大,因名大方廣。

  太虛大師說: 大方廣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及佛所證的心境。因為八地以下的菩薩,根本智及後得智都未能同時現前,雖方廣而不名大;八地菩薩,雖然能夠二智同時顯現,事理雙證,但仍然限於妙觀察智;必須八地以上的菩薩,乃至佛果,始能鏡智圓明,證理究竟,若性若相,無不周遍。以其盡法相之量,因名方廣;以其同時即為法性之體,因而名大。此經是以菩薩極地之普賢行願,顯毗盧如來之圓滿果海,所诠正是由圓因所顯圓果之大方廣法,因此,立名:‘大方廣\’。

  ‘佛\’是覺義,覺義有三:本覺、始覺、究竟覺。菩薩由於自覺本覺之理,而起始覺之智,自行化他,二行圓滿,覺悟究竟,名之為佛。故凡是能夠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皆可以名之為佛。

  天台宗觀行疏,依據眾生本具的佛性,及菩薩修證的位次,立六即佛名。大意是:菩薩因中修行,親近善知識,得聞本覺清淨本然,圓明遍照之理,是名理即佛。

  因而激發始覺智,開始覺知眾生本具的佛性,理性平等,只因妄想無明為垢,不能證得;若除妄念,即如如佛,是名字即佛。

  既知本具佛性,理當作佛,自應據理起行,勤修戒定慧,念念反觀自性,由戒定慧力,內伏煩惱,外止攀緣,是觀行即佛。

  由觀行位,加功策進,覺久功深,進入十信位,斷見思煩惱,伏無明惑,仿佛見佛性,名相似即佛。

  十信位滿.步步高升,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諸位次,漸斷無明,證法身,所謂:‘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是分證即佛。

  若從等覺位,斷最後一品無明,進入妙覺極果,究盡諸法實相理,圓證無上菩提,名究竟即佛。

  澄觀國師,在華嚴疏鈔中,以十義解釋佛字。

  一法界義:因為佛的德性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無不具足佛性,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野草閒花,皆是般若’,此即是法身佛,亦即是題中的‘大\’字。

  二本性義:指佛的根本智,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是報身佛,亦即是題中的‘方\’字。

  三涅槃義:佛證法身,從體起用,化用無盡,自在無礙,化畢歸寂,名為涅槃,即是應身佛。

  四隨樂義:樂是欲樂,是指眾生機;隨是隨順,指佛聖應。諸佛教化眾生,有機則應,無感不通,是佛的意生身,亦即是題中的‘廣\’字。

  五正覺義:佛已經因圓果滿,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成就菩提之身,因名正覺佛,即題中的‘佛\’字。

  六願義:願是行願,宏願,佛稱性起行,體周法界,宏願無窮,成就願身佛。

  七三昧義:佛修首楞嚴王大定,具足八萬四千細行,積福集德,福德圓滿,成就福德身,名三昧佛。願及福德,都是題中的‘華\’字。

  八業報義:佛的福德圓滿,感報相好莊嚴,由因感果,微妙難思,即是莊嚴身,名業報佛,是題中的‘嚴\’字。

  九住持義:佛安住覺道,轉無上*輪,福澤四生,恩沾九界,即是力持身,名住持佛,是題中的‘經\’字。

  十心義:佛知萬法唯心,具足威勢,儀容映然,即是威勢身,名為心佛,總括經題七字,因為經題,若通若別,總不離一心故。

  ‘華\’,華是因,佛是果。華含有十義,用以譬喻佛因中修行十度之因,以莊嚴佛果上的十身。

  一含實義:以華含有果實之義,喻佛德性周遍,因該果海,是十度中般若度。

  二光淨義:花的本身光潔明淨,喻佛本智明淨顯了,無所不照,即十度中的智度。

  三微妙義:花之色香微妙,喻佛行周沙界,一一行門,具足萬行,微妙難思,是十度中的方便度。

  四適悅義:華令見者,適意悅愉,喻佛自行則戒行清淨無染,化他則順物應機不失,令見者歡喜,是十度中的戒度。

  五引果義:猶如蓮花,華開蓮現,華謝果成;用以譬喻佛的行因,能結成正覺的果實,因行圓滿,便證菩提,是十度中的忍度。

  六端莊義:華相華麗美艷;喻佛無邊勝行,無窮願力,莊嚴法身,是十度中的願度。

  七無染義:華的本身清淨無垢,如蓮花出於污泥不染,出於清水不沾;喻佛行願,恆與定俱,處濁恆清,遠離諸垢,即十度中的禅度。

  八巧成義:華之用途極廣,居家旅行,喜慶舉喪,皆需要用華點綴;喻佛所修德業,利他眾行,善巧成就,即因行十度中的檀度。

  九芬馥義:華香芬芳馥毓;喻佛眾德住持,流香彌遠,即十度中的力度。

  十開敷義:花朵盛開,燦爛無比;喻佛種種德行榮敷,心華燦爛,是十度中的精進度。

  ‘嚴\’是莊嚴,嚴飾。佛以因行十度的因華,莊嚴成就佛果十身,華是能莊嚴,佛果是所莊嚴,若因若果,若能若所,無不莊嚴。

  華嚴疏鈔說嚴亦有十義:

  一以因嚴果以成人,是由因顯果義。

  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能令一一因行皆無邊際,即題中‘佛華嚴\’三字。

  三以人嚴法以顯用,是明佛曠劫修因,方顯法身之體用。

  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即題中‘大方廣佛華嚴\’等六字。

  五以體嚴用令周遍,如用不得體,不能周遍。

  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能顯體本之廣大,是題中‘大方廣\’三字。

  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即入重重無礙。

  八以相嚴體以明玄因,無相不顯體之深玄,即‘大方\’二字。

  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诠義理難思,故知能诠之教離言絕相。

  十諸用互嚴以融攝,如禅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禅,無以深其照等。

  如是以因果,體相用,及教義等互嚴,以顯佛之性德,行德,果德,皆圓融無礙,微妙難思,因名嚴。大方廣是性德,屬於法;佛是果德,屬於人;華是行德,屬於喻。華為能嚴,佛是所嚴;華與佛之因果是別相,嚴是總相,因名‘大方廣佛華嚴\’。

  ‘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昔日佛對眾生演說正法後,弟子將佛所說,結集成文,流傳於世,不但傳於千古而不變,而且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因名為經。經有十義:

  一湧泉義:經藏诠義無窮,如泉水的滔滔不絕,湧注無竭。

  二出生義:佛經诠義,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

  三顯示義:經能顯示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等法,令人明了生解。

  四繩墨義:經诠要義,能定邪正,令人心隨正教,遠離邪念;知因識果,去惡修善,如木匠之繩墨,能定曲直,知所取捨。

  五貫穿義:經能貫串佛所說性相,事理,智斷,行位,因果等義,令不散失;如人以線穿花成鬘,用以莊飾。

  六攝持義:經能攝持所化眾生,令捨妄歸真,返本還源,不致攀綠六塵,流轉生死。

  七是常義:經诠要義,是萬古常規,歷久不變。

  八是法義:經中所诠妙法,是諸佛共軌,萬聖同遵,無能越者。

  九是典義:經诠正理,典直無邪。

  十是經義:佛說諸經,是眾生出離生死的途徑,是進趣涅槃之正路。

  以佛所說教典,皆具足以上十義,因名為經。本經是以普賢勝行的因華,以顯毗盧佛果圓滿,性德圓融,微妙難思。復由毗盧佛果威德神力,彰普賢行願境界無盡,因果互嚴,人法皆勝,因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三、經的品題

  品的題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原出於唐貞元年間,般若三藏法師所譯的四十卷華嚴經,即是唐初所譯,八十卷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但八十華嚴,獨缺此文,此文是般若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個別印單行本流通。因此,今之品題,非限於此單行本,亦是四十卷華嚴之總題。而此單行本既然是四十華嚴最後之一卷,當然亦可以稱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入\’,通於能所,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以能入之普賢行願,入於不思議解脫境界,能所互相契合,互相證入,因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不思議\’,顯示此法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議,微妙難測,故名不思議。其義有四:

  一廣不思議,以事相繁多,其境界相,廣闊無涯,名不思議。

  二深不思議:以理性周遍,深不可測,名不思議。

  三事理無礙不思議:若事若理,皆圓融無礙;若性若相,皆不可議。以諸法性空故,不可作事想;以諸法緣起故,不可作理想。諸法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名不思議。

  四以性融相不思議:即性相互融,重重無盡,名不思議。

  ‘解脫\’有二:一作用解脫:以其作用自在無礙,故名解脫。二離障解脫:以二智照了,遠離二障,內體無障,外用無累,故名解脫。二義相成,總名解脫。

  ‘境界\’通於凡聖,凡夫境界,由煩惱發業,招感業系苦果,不名解脫。二乘聖人,及地前菩薩境界,未離所知障,雖對凡夫而言解脫,但不得名不思議解脫。唯地上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理,復以後得無分別智,照了一切法相,無始無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得名不思議解脫境界。但八地以上菩薩境界,證理較前地菩薩更深,能性相理事圓融不二,而佛果境界較地上菩薩更勝。今此題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指十地最後心,高位菩薩的境界,亦即是普賢菩薩智慧所顯,毗盧遮那佛的境界,因名‘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前面所說:‘不思議解脫\’,是所證入的境界,普賢是能證入之人,行願是能證入之法。普賢二字,有通有別,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圓滿的菩薩,皆可以被稱名‘普賢\’,以其能承受圓滿究竟一切佛法故。或以普賢圓滿行海,以表毗盧遮那果海,故名普賢。別則獨指為一切菩薩上首的普賢菩薩,梵音‘三滿多曼陀南\’,譯名遍吉,因為此菩薩遍一切處故名普,具備眾德故名賢。能主諸佛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菩薩之智德,證德,斷德相對。同輔毗盧遮那佛,被稱為華嚴海會三聖。

  此外若以法言普賢,其意有二:一約體言:則普賢是指一切眾生,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恆常周遍,清淨本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其妙體周遍故名普,隨緣成德故曰賢。二約用言:則一即一切是名:‘普\’,一切即一故曰:‘賢\’。

  若以人言普賢,則有三位:

  一指見道位前的菩薩,從聞大法,悟圓理,發菩提心,修菩提行,遍觀諸法性相,廣集六度萬行資糧,能曲濟無遺故曰普,位鄰亞聖故曰賢,是信解位的普賢。

  二指登地菩薩,依根本智,引發後得智,分證真如理,能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調柔曰賢,是證道位的普賢。

  三指位登極果,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起之三輪不思議教化,則果證法界曰普,不捨因行曰賢。然則一切眾生自迷至悟;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皆可以名之為‘普賢\’。

  清涼國師謂普有十義:

  一所求普:謂上求佛道,願證佛所證,心心念念,求一切智,即四弘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二所化普:四生九有,盡未來際,恆思救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

  三所斷普:無邊煩惱,能一斷一切斷,即‘煩惱無盡誓願斷\’。

  四事行普:八萬四千法門,無邊勝行,無不行故,即事門隨相行。

  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窮徹理原,即理門離相行。

  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七融通行普:隨修二行,必攝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無礙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無論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或事事無礙法界,無不該攝,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處普:於無邊微塵國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攝前八門遍帝網剎而修行。如經中偈雲:‘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時普:窮盡三世,念念圓融,如經言:‘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能以最短之一念,入於最長之一劫;於最長的一劫,入於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是修行時普。

  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智斷,行用,事理,時處,無不皆普,因名普賢。

  ‘行願\’,行是身行;願是心願。心懷如是願,身行如是行,由願與行,相資成事,名為行願。可以說:願是理想、是抱負;行是行動,是實踐。行願,就是從實際行動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使自己的願行一致,實踐與理想統一。

  今此經題中‘行願\’二字,是指普賢菩薩的行願,亦即是經中所說:一者禮敬諸佛等十大行願。此十大行願,是願中之王,因名十大願王。以此十大願王,啟導初發心的菩薩,令其發起普賢菩薩的願,學普賢菩薩的行,最後得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願行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是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品\’之一字,意思是說:品類相同。佛說此經,處在捨衛國給孤獨園,時在般若,但義屬華嚴,因此,結集經藏的聖者,結歸華嚴時。因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此品共有四十卷,詳述善財童子歷事善知識,遍求解脫法門。全經可分為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善財童子初遇文殊菩薩等四十一人時,文殊寄十信位;德雲比丘等十人,寄十住位;善見比丘等十人,寄十行位;鬻香長者等十人,寄十回向位;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寄十地位。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位次差別之緣,同入實相理,寄位等覺,將生妙覺。

  三遇彌勒菩薩一人,名攝德成因相:即攝前會差別緣,歸一實之德,以明一生補處,是成佛正因。

  四再見文殊,名智照無二相。初遇文殊表信智,今再見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則離能所相,離分別相,照體獨立,不見文殊身相,但得摩頂之法。

  五遇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既歷前諸位,智極心明,想盡慮絕,法法皆真,依正不二,重重無盡,故隨舉一法,皆是圓因,故名顯因廣大相。

  今此普賢行願品,所講的十大願王,正是廣大之真因,以此願王廣大之因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莊嚴佛果毗盧性海,故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因此品是以普賢十大願王,引導華藏海眾,往生極樂,是以古人將此品列為淨土五經之一,作為修淨土者日課必誦的經典。

  四、經的譯題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诏譯

  此是本經的譯題。因為此經是唐朝貞元年間譯的,故於譯者之前,冠以唐字。罽賓,是羯濕彌羅國之別名,在印度之北,亦名北天竺。三藏,指經藏、律藏、論藏,是譯者的德號。般若,是譯者的法號。原名金剛般若,謂此譯師,精通經律論三藏,能從金剛心所起的智慧,令自他斷惑證真,因名三藏般若。

  ‘奉诏譯\’的意思是:三藏般若法師,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诏命而譯此經。自貞元十二年開始,至十四年(公歷七九八)譯成。

  五、講解經文

  所有佛經的內容,皆分為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普賢行願品,雖僅是四十卷華嚴經中最後的一卷,無如是我聞等六種證信序,但其經文內容,亦含有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三大類別。

  (一)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本經的序分,初二句是結前,告諸菩薩以下是起後。因承前文,故說:‘爾時\’,即是當普賢菩薩在三十九卷經文中,廣稱贊如來功德已竟之時。

  ‘菩薩\’譯名覺有情,‘摩诃薩\’譯名大,菩薩品位差別高低不等,聖凡亦異,初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修事相行的覺有情,名凡夫菩薩。進入十信,安住聖位的覺有情,名聖人菩薩,亦即是菩薩位中的菩薩。及其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位次後,登初地的覺有情,方名摩诃薩。普賢菩薩,居十地後心,位在等覺,是菩薩中品位最高者,因名‘菩薩摩诃薩\’。又普賢菩薩是眾多覺有情中,心境廣大,解行眾多,功德殊勝的覺有情,因名菩薩摩诃薩。

  ‘如來\’,是佛十種通號之一,梵文多陀阿伽陀,譯名如來。如是真如,指能以正智證真如理,而來成正覺教化眾生的聖者言。大日經疏言:‘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故名如來。’此中如來,正指毗盧遮那佛,通指一切諸佛。

  ‘功德\’,是指功能之德,因此功能善資潤一切有情,造福世間故名功。此功是善家之德,因名功德。又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施物言功,歸己名德。諸佛如來,無量劫中,廣修六度萬行,積聚功德,歎莫能盡,因名‘如來勝功德\’。普賢菩薩於前卷稱歎如來勝功德已,繼續告訴華藏海會中諸菩薩眾,及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是福城東長者子。長者有五百童子,善財,是五百童子之一,由於生時,種種珍寶從地湧出,相師取名善財。在佛法言:能厭離惡友,親近善知識,隨學菩薩行,善能積聚功德法財,因名善財。童子,是指個性率直誠懇,天真無邪言,非關年齡。當時,文殊菩薩在福城東(現在印度的孟加拉灣海岸),莊嚴幢娑羅林中說法,善財聞法即發心,求菩提道。文殊菩薩為堅固他的信心,增長菩提道,教他廣參善知識。善財依教南下,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參禮普賢菩薩,加上文殊, 共五十五位。但善財依教南下,故除文殊,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同一會訪問,故除有德童女,所以史稱之為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因善財子的參訪,即為其廣贊諸佛殊勝功德,顯佛果殊勝。但果必由因,欲證佛殊勝果德,當修普賢殊勝行因,因此,善財是本經的發起眾,亦是當機眾,故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已,即告善財童子,及在會諸大菩薩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善男子\’,是菩薩通稱,以其能擔當大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足大丈夫勇猛之相的緣故。‘十方\’指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世界中,皆有佛住世,轉*輪,度眾生,故言:‘十方一切諸佛\’。

  ‘不可說不可說\’,是數目之最大,‘劫\’,是時間的最長。梵語劫波,譯言時分,即是時間,時間之最短名一剎那,時間之最長名一劫,劫有大中小之分,佛說劫初人壽八萬四千歲,由於人心每況愈下,每過百年人壽自然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時,人因苦惱不堪,回心向善,人壽亦隨之增加。如是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時,謂之一小劫。積二十小劫,名一中劫。積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

  ‘佛剎\’是指諸佛教化眾生的佛國土。普賢菩薩說:假如有人以不可說不可說如是眾多的佛國土,碎為極微細的微塵,經過如是眾多極微塵數劫的長時間,由十方一切諸佛相續演說佛的功德,亦不可以窮盡。然則,又豈獨是我普賢一人所能盡贊佛的功德?此總顯如來功德不可思議,然欲成就如斯廣大殊勝不可思議的功德,唯一辦法,就是修學十種廣大的行願,以十種廣大行願為因,自然可以成就如來殊勝的果德,故言:‘若欲成就此功德門者,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此是發起演說此十種廣大勝行的原因,可說是本經的發起序。

  (二)正宗分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是總標名列數。一至十是數,禮敬諸佛等是名。全部華嚴經不外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佛果功德啟發一切眾生的信解心,令其初發心時,即發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謂之:因該海果。佛果功德,由攝一切眾生因地心行之功而顯現,謂之:果徹因源。前面所列的十種普賢行願,正是因該果海,果微因源的願行。前八願是上求願,後二願是下化願,以前八種願行,擴充大悲心;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布施回向於一切眾生,而無所住著。如是上求下化,悲智雙運,終成佛道,正是本經的宗旨,因名正宗分。

  (1)正示十大願行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聖是聖人,有世間的聖人,也有出世間的聖人。世間聖人,是人道中之聖者;出世間的聖人,則有四聖的分別。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聖人,菩薩是大乘聖人,佛是聖中之聖。普賢菩薩,位居等覺,故善財童子稱之為大聖。

  ‘雲何禮敬乃至回向\’,是詢問十大行願的內容。前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若欲成就佛果功德,當修十種勝行,並列舉十種勝行的名稱,但未說其詳,是以身為當機眾的善財童子,特別提出征詢其詳,表示自己願意學習。

  1.禮敬諸佛願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初二句是經家敘述。‘言禮敬諸佛者\’,是總標第一大願之名。十大行願中,第一大願,名禮敬諸佛願。禮是身業,敬是意業,由心生恭敬至誠,收攝妄念,專心一意,策動身體,合掌低頭,曲躬俯伏,反掌接足,名之為禮敬,或敬禮。為甚麼要禮敬十方三世諸佛?因為諸佛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尊,是眾生的無上福田,應當尊重禮敬。古人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何況人能遍禮十方過去與現在諸佛,當然是尊重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對諸佛的言教,歡喜信受奉行;自然可以淨化身心,增長福慧;人能敬禮未來諸佛,無異是對自己及一切眾生人格的尊重,因為自己與眾生,都是未來之佛。

  人能對自己人格尊重,當然不敢懈怠放逸,自甘墮落,而能發奮向上;人能對他人尊重,不敢輕視他人,就可以對治我慢貢高,促進人間互相尊重與和睦。那麼,敬禮三世諸佛的結果,既然可以令人自覺自奮,還可以改善人際與國際關系,取消彼此敵對,止息戰爭,實現和平共處,共存共榮。

  禮敬有種種不同方式,華嚴疏鈔清涼國師,依寶意三藏法師所說的七種禮,再加三種,合為十種禮。

  一我慢禮:心不恭敬,身如碓之上下,是我慢禮。

  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詞句渾亂,如應赴經忏僧人,身不端肅,意不虔誠。

  三恭敬禮:收攝身心雜念,五體投地,捧足殷重,以最尊之頂,叩三寶最卑之足,恭敬至誠,名恭敬禮。若能如離垢慧經所說:‘願我右膝著地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中不起邪見。願我右手著地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時,震動現端,證大菩提。願我左手著地之時,於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如是三業恭敬,名恭敬禮。

  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知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不生執著,名無相禮。

  五起用禮:法性雖離能所,但能從體起用,普運身心,如影普遍,遍禮諸佛。

  六內觀禮:即內觀法性平等,外不攀緣境像,能禮所禮,皆法身真佛,不向外求。無相禮,是修空觀,禮真谛佛;起用禮,是修假觀,禮俗谛佛;內觀禮,是修中觀,禮第一義谛佛。

  七實相禮:了達諸法實相無相,內外一如,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有相非無相,不執空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實相禮。

  八大悲禮:實相禮,是觀智圓明,大悲禮,是大悲利物。隨一一禮,皆回迥眾生;普代眾生而禮佛。

  九總攝禮:總攝第三至第八共六種禮為一觀,因第一我慢禮,及第二唱和禮並不如法,故不攝入。凡禮佛者,必須先三業恭敬,繼之五體投地,捧足殷重,然後進入法性。離能所相,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但禮內佛,不向外求。若內若外,同一實相,隨一一禮,普代眾生,方稱如法之禮。

  十無盡禮:能禮所禮,重重無盡,如偈頌言:‘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謂之無盡禮。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是明所禮敬之境,廣大無限。法界,是指十法界,十法界眾生,聖凡懸殊,各有各的界限,是正報; 虛空界是依報。虛空無形無相,本無界限,但正報的眾生,卻將虛空,分為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共成十方;三世,是現在、過去、與未來。故約空間言十方,約時間言三世。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即是說: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量時空中,所有一切國土,必有佛出世,說法利生, 故言:一切佛剎。所有佛剎盡碎為微塵,極如是微塵數眾多的諸佛世尊,皆是修學普賢行願者所禮敬的對象。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以下,是明能禮敬諸佛的因心。我,是普賢菩薩自稱,普賢菩薩以其普賢行願之威神力,能夠深心信解。深信,顯非善根淺薄的凡夫,所能深信理解,必須是地上菩薩,或憑借普賢行願威神力加被的眾生,始能深心信解,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充滿於法界虛空,其數無窮無盡,而且得見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如是眾多諸佛,明明了了,如對目前。

  ‘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是明能禮的行相。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諸佛,是所禮敬;清淨身語意業,是能禮敬。身禮拜、口稱名、意作觀想,三業所對,無非佛境。身不再造殺盜YIN等惡業,反而端嚴肅莊;口不再妄言、绮語、兩舌、惡口,而能一心稱名,或贊佛功德;意亦不再起貪嗔癡,而能恭敬,志誠,懇切,如是三業專精,故言清淨。

  又我慢禮,唱和禮,或有相禮,不名清淨,必須實行無相禮,內無能禮之我,是無我相; 外無所禮之佛,是無人相;不計禮拜數目多少,是無眾生相;不記禮佛時間長短,是無壽者相。如是能所雙亡,四相皆空,方名清淨,但仍未究竟,必須實相禮,了知實相無相,無所不相,不住凡夫有相,不住聖人無相;非有相、非無相,非禮、非不禮,非空、非不空;雖然終日禮佛,不見有能禮所禮,是即有即空;雖然無能禮所禮,不妨終日禮佛,是即空即有;如是空有相即,空有圓融,生佛平等,能所一如,是名三業究竟清淨。普賢菩薩,及一切修學普賢行願而憑借行願威力加被的行者,皆能以清淨三業,於長時間中,常行禮敬諸佛,不休不息,無有間斷,無有疲倦,故言: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此明普賢行願禮敬諸佛的行相,不但能以一身,遍禮極微塵數諸佛;同時能於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而且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因為身是遍法界之身,佛是遍法界之佛,一亦法界,多亦法界,是以能用盡虛空遍法界極佛剎微塵數之身,遍禮盡虛空遍法界極佛剎微塵數諸佛。如是能禮之身,無量無數;所禮之佛,亦無量無數;禮佛之時,無窮無盡;禮佛之處,無窮無盡;禮佛之因心,及禮敬的行相,亦無窮無盡,即是前面十種敬禮中的無盡禮。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此以虛空,眾生,業,煩惱等四種無盡,譬喻禮敬諸佛的願行無盡。起信論說:‘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以虛空、世界、眾生皆無邊,故皆言無盡。因為眾生無盡,故眾生所起之煩惱無盡,所作之業亦無盡。是以在俗谛理的事相說:不止是虛空界無窮無盡,眾生之煩惱,以及眾生所作之業,皆無窮無盡,然則,普賢菩薩為甚麼說:‘虛空界盡,我禮乃盡。’呢?再說:如果虛空界無盡,行願亦無盡,豈不是禮敬諸佛的行願,沒有終止的一天?那麼,只有永遠的修因,證果卻是遙遙無期,禮佛何益?當知,在真谛理言:虛空亦是生滅法,終有窮盡的。因為虛空,雖然是無形無相,廣大無邊,但在眾生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性海中,不過是一個渺少的波浪而已。如楞嚴經說: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於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此兩頌半文,是說明虛空的始終。因眾生一念不覺,迷失本覺理體,妄起見相二分;因能見之妄見欲有所見,故迷性空而成頑空,此即是虛空生起之始。由於頑空與妄見相對,堅執欲緣,如瞪目發勞,遂依虛空而成四大之色法。復於空中,分別東西南北之方位,又於遷流的色法,起過去、現在、未來之想,如是色空相涉,而成世界,故說:依空立世界。

  再由妄想澄寂凝結,而成頑鈍無情的國土,國土中有知覺的即是眾生。故說: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此是約本識細相,由見相二分,和合成色,因此,四大無知而成有知,心性無形而成有形,遂形成今日的虛空、世界、與眾生。

  眾生因迷本覺而起妄覺,因妄覺欲有所明,而幻起的頑空,於大覺性海中,猶如大海一漚的渺少,而且是生滅無常,本無實體。現實世界,不管是有無漏的有情世界,抑或是微塵數眾多的國土,無不皆是依此幻有之虛空而建立。

  如果眾生有機會見佛聞法,或親近善知識,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或實行普賢十大願王,廣修福慧,直至福慧具足,覺悟成佛時,即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唯一真心,更無虛空、世界、以及三界六道輪回等事相可得,所謂:‘迷時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故說: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當眾生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殒,則虛空既盡,依虛空而建立的國土,及其中知覺的眾生亦盡,既無依報的國土及正報的眾生,當然亦無煩惱與業。眾生界盡,已經完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眾生煩惱盡,眾生業盡,亦已達到‘煩惱無盡誓願斷\’之目的。因為眾生無盡,煩惱無盡,故菩薩要學無量法門,對治無量煩惱,度無量眾生。今眾生既度盡,煩惱亦斷盡,二利究竟,佛道圓成,因行亦滿,故普賢菩薩說: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但此只是依據個人的迷悟修證而說,事實上,十方虛空是無窮無盡的,其中國土,其中眾生,亦無窮無盡,如是眾多的眾生,不可能同時修行,同時成佛,更不可能同時粉碎十方虛空與國土。既有國土,即有眾生,既有眾生,一定會起煩惱,作業,受報,輪回生死,必須救度。故普賢菩薩又說: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如是乃至,是承上虛空界盡,再推廣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的宏願然後盡。但事實上,虛空界不可能同時俱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所以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的行願,亦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以下,是明三業禮敬無間。後念繼前念是‘相續\’,於中不夾雜他念,一心一意以禮敬諸佛為念,是‘無間斷\’,由於普賢觀行力,以不生滅心,取無相禮,自然三業精進,不生疲倦之心,不起厭足之念,念念無間,相續不斷,周遍十方,普禮諸佛,能禮所禮,自禮他禮,皆離相稱性而修,是名普賢行願的禮敬諸佛。

  能夠修學普賢行願禮敬諸佛,即等如修諸波羅密。例如:菩薩禮敬諸佛,將此禮佛功德,回向法界眾生,即是布施;禮敬諸佛,三業清淨,煩惱不起,即是持戒;心無厭倦,忍受疲勞,即是忍辱;不休不息,晝夜無間,即是精進;心意專精,一心不亂,即是禅定;能禮所禮,俱皆空寂,心境一如,即是般若:自行化他,接引眾生,即是方便;以此禮佛善根,回向佛道,不求人天果報,即是大願;專心敬禮,內伏煩惱,外除魔怨,即是大力;能禮所禮,唯是一心,稱性起修,全修契性,性修不二,即是大智。

  禮敬諸佛,本是事相修行,屬於俗谛理,但普賢行願,卻能由事契理,因相證性,正當禮敬諸佛時,不見有能禮所禮,能所一如,心境空寂,求禮佛之身心了不可得,是即俗即真,即有即空,即事即理;雖然求身心了不可得,能所雙亡,但卻能普運身心,遍禮諸佛,是即真即俗,即空即有,即理即事。如是真俗圓融,事理無礙,空有不二,即是中道妙理。故修禮敬諸佛的行願,不止具足十波羅密的功德,同時具足一心三觀,結果,能圓證空假中三谛理,成就佛果菩提,可知禮佛功德,實在不可思議。

  禮佛如此,其他贊佛、供佛、忏悔等十大行願,無不如是。一一行皆具足諸波羅密,一一行皆空有不二,三谛圓融,事理無礙;故一一行皆名普賢殊勝行,一一行皆被稱為大願王。

  2.稱贊如來願

  復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稱是稱揚,贊是贊歎,即是稱揚贊歎如來功德。‘如來\’是佛十種通號之一,名仿同先德號。意思是:今佛出世,如古佛再來。涅槃經說:‘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密來,至大涅槃,故名如來’。

  又如來有三身,金剛經言: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指法身如來。轉*輪經言:‘一切智名如,正覺名來。’楞嚴經說:‘明極即如來\’,都是指報身如來。成實論言:‘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楞嚴經說:‘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是指應身如來。法身如月,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若說是一,三義宛然,若說是三,同是一月;故知如來之身,不可以言一,亦不可以言三,實則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以下,明所稱贊之境廣大,無窮無盡。即是說:盡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中,所有一切極微之塵,一一微塵之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之佛,其中每一尊佛,皆有無量無數如大海之廣大眾多的菩薩圍繞。這種境界,非具有極深善根的人,是無法理解而能生信的。今普賢菩薩,智慧等佛,故能親證此境界,信解所贊歎諸佛,盡虛空、遍法界、微塵數眾多,無窮無盡。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初二句是明能贊佛之因心殊勝。我是普賢菩薩自稱,甚深勝解,即是了解一真法界,唯心之理,一即無量,無量即一,謂之勝解。現前知見,顯示此種勝解,是由甚深智慧,現量體證,並非識心,妄想分別測度。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是標能贊之舌相。大辯天女,指妙音天,天王之後,有大功德,有大辯才,能滿眾願,能施辯才。

  金光明最勝王經中,大辯天女白佛言:‘世尊,若有法師說金光明最勝王經者,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若彼法師於此經中文字句義,所有忘失,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

  但八十卷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說:‘自在天王,有天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可見其舌根之微妙。今普賢菩薩能於盡空遍界,所有佛剎極微塵數眾多佛前, 以甚深殊勝知見,發出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且於一一舌根,同時發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用以‘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音聲、言辭、功德皆言海,是形容普賢菩薩能贊佛的音聲、言辭、及所贊諸佛的功德,皆像海之大,海之深,以及海水的眾多不可測量。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是顯其贊佛功德時間的長遠無盡,‘盡於法界,無不周遍’,是顯其贊佛之空間廣闊無限。菩薩贊佛功德,非限於一天兩天,或一生二生,而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遍十方界,於悠悠歲月,無限時空中,相續稱贊,而無間斷,永無止息,故其功德,亦不可限量。

  在雜華譬喻經中說:過去有一小沙彌,名叫口香,因為他口中常常散發青蓮華香。原來此小沙彌,於無量劫前,曾經稱贊佛之功德,自是以來,生生世世,口常出青蓮花香,可見贊佛功德,果報難思。

  佛經記載,‘辯才\’共有四種,名四無礙辯,亦名四無礙智,或四無礙解。因為在意則名為智,為解,在口則名之為辯。

  一法無礙辯:法,指名句文等經典,包括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能诠的教法。說法者,能於如來教法通達無滯,名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義,是能诠教法所诠的義理,說法者,能對一切佛經,所诠的義理,深入理解,名義無礙辯。

  三辭無礙辯:詞,指諸方語言,能於諸方語言通達自在,普應一切眾生的心行差別,用諸方言,而為說法,名辭無礙辯。

  四樂說無礙辯:能具前三智,樂意恆為眾生說法,教示利喜,心無厭倦,名樂說無礙辯。

  別行疏鈔將此樂說無礙辯分別為七:

  一應辯:於一剎那間,能應一切眾生機,無論三乘五乘根性,無論喜歡廣說或略說,皆能適應。

  二捷辯:言說迅捷,無口納言塞等語病。

  三峻辯:口如懸河,說理滔滔不絕。

  四無疏謬辯:凡有所說,無不合理稱機,無疏忽之失,無荒謬之說。

  五無斷盡辯:說法利生,精進無間,盡未來際,永無休止。

  六豐義味辯:凡有演說,音聲清徹,含義豐富,語氣幽默有趣,令聽者感動,心生恭敬,百聽不厭。

  七一切世間最妙辯:謂其演說,言辭美妙,義理超越,世出世間,無過其上。

  總具前七種辯才的人,可稱為樂說無礙辯。九地以前諸位菩薩,或具一二,或總具非勝,必登九地,始可具足四無礙辯,至於能窮理究竟,盡相無遺,言辭無盡者,唯佛與普賢,或與普賢菩薩相等的法身大士,方可稱之為具足窮極四無礙辯。

  普賢菩薩,既然具足窮極四無礙辯,當然能出超過大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出無盡微妙音聲,以及無盡言辭,以稱揚贊歎盡虛空、遍法界、極佛剎微塵數諸佛功德,而且窮未來際,無不周遍,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引喻結顯,行願無盡。因為佛之功德,無窮無盡,是以稱贊的舌根、音聲、言詞、與時間,亦無窮無盡。‘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義如前釋,在俗谛理的事相言:虛空是廣大無涯,無窮無盡的;但在真谛理言:虛空亦是生滅法,當眾生反妄歸真,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時,則虛空界既盡, 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亦盡,故贊佛之因行亦盡。但是現在,十方虛空仍然無有窮盡,乃至煩惱,亦未盡故,是以‘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是正顯無盡。

  禮敬通於三業,但偏重身業;稱贊亦通三業,但重於語業。身語均不離意,由意業尊敬,然後禮贊,故言:‘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語言之於人生, 影響甚大,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豈可不慎?可惜世人,多喜歡自贊毀他,或背後說人短長,特別是基於不耐他榮,不喜他善的妒忌心理,往往憎人富貴,惡言中傷,讒言毀謗,造了口業而不自覺。事實上,人非聖賢,互有短長,人與人相處,若能取人所長,捨人所短,互相贊美,互相尊重,互相協助,自然可以建立人間淨土,促進社會和樂,特別是贊佛功德,更不可思議。雖然,佛是八風吹不動,人世間一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與佛無關,但基於因果定律,贊佛自有贊佛的功德,謗佛亦有謗佛的罪過。

  佛在世時,有一次帶領眾弟子出外弘化,經過一處有兩個討飯的叫化子,見佛經過,其中一個說:佛好像一個大王,佛弟子們好似群臣,現在大王帶領群臣出來巡游了; 但另一個討飯的卻說:佛好像是只母牛,佛弟子好像一群小牛,現在母牛帶著小牛出來覓食了。因此,他們兩個人都造了口業而不自知,而且他們的口業,都同時獲得現報。原來該國國王駕崩,全朝群臣物色一位賢明之士繼承王位,巧遇贊佛如王的人,睡於樹下,有祥雲覆在其上,知是非常之人,於是選他為王。至於說佛像母牛的人,因喝醉倒在通衢大道中睡覺,竟被五百商人的牛車經過輾斃。由於此故事的治約啟示,我們實在不應該隨便惡口批評別人。

  3.廣修供養願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初二句,是總標廣修供養的大願,供養有事供有法供,但修事供,不修法供,不名廣;必須由事供養進而法供養,方名為廣。又能供養之心有限,所供養之境有限,所供之物及所施之法皆有限,不能稱廣。今言廣修供養,無論是事供養,法供養,能供養,所供養,皆稱性起修,豎窮橫遍,無窮無盡故言:廣修供養。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以下,是明所供養之境,廣大無盡。法界無盡,虛空無盡,於無盡虛空法界中,諸佛國土亦無盡;今將盡空遍界所有十方三世中,所有一切佛國土,盡碎為微塵,在如是眾多微塵數中,每一粒塵皆‘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而每一佛在說法時,皆有種種菩薩聚集法會,其數之多,實無法想像,故用‘海會\’二字,以形容圍繞佛聽法的菩薩眾多,猶如海之廣闊無涯。

  菩薩言種種,是包括初發心的凡夫菩薩,或權教地前菩薩,或地上地後,或已證佛果而再現菩薩身的佛界中菩薩。‘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是顯其境界的廣大、弘偉、與壯麗。又豈是我等凡夫所能信能解?但以普賢菩薩的智慧及其願力,故能起深切的信心,深切的理解,明明白白,知到見到所有盡空遍界極佛剎微塵數佛,皆在面前,故說:‘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是出供養因心的廣大無盡。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此明供養物的眾多而且美妙。上妙,顯非人間俗品,而是天上精妙之物。如雲,如須彌山,如大海水,是譬喻供養具的眾多。華雲,鬘雲,及天傘蓋雲屬於色塵;天音樂雲,屬於聲塵;天衣服雲,是觸塵:天種種香,塗香燒香及末香,是香塵;種種酥燈、油燈、諸香油燈,是味塵。如是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供養具,皆是天上精美之物;其數量之多,堆積起來,如天上的雲,重重無盡;如地上的須彌山王,其高大無比;諸香油燈的燈心,竟然像須彌山那麼高大,其燈油像大海水之深。

  如是眾多精美上品供養具,非用於一時,而是‘常為供養\’,常以精妙美品供養‘十方三世所有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可見其供養時間之長久,供養佛之眾多,供養具之美妙,其所得的功德,可謂極大,但仍然不及一念法供養的功德。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八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諸供養中,法供安最。’是總標法供養殊勝。\‘所謂:如說修行供養’以下,是列舉七種法供養。

  ‘如說修行供養\’,是能依佛所說,如法修行,即等如法供養如來。因為學佛貴在解行相應,若能說不能行,猶如說食數寶,終不得益。法句經說:‘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提婆達多能記憶如來三億品經,但未能如說修行,終墮惡道;周利槃特伽,僅受一佛偈,如說修行,終證解脫。故大智度論說:‘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一切智者,皆從精進修行中來,所以如說修行,該是成佛的基礎,能如佛所說而行的人,即等如法供養如來。

  ‘利益眾生供養\’,凡能增進他人物質或精神的享樂,皆名利益眾生,或身受惠而享樂是利,心受惠而喜悅是益。唯識述記言:‘後世之益為利,現世之益為樂’。諸佛出世的本懷,皆是為利樂一切眾生,如仁王經言:‘常遍法界,利樂眾生。’凡是佛弟子,能實踐佛法,用實際行動,修持六度萬行,饒益眾生,令眾生現世安樂,來世得益,暢佛本懷,才是真法供養如來。

  ‘攝受眾生供養\’,攝受是以慈悲心,隨順一切眾生的心願意行,運用四攝法的方便,攝取眾生安置於佛法大廈,令沾法益。如維摩居士,以善巧方便,居毗耶離城,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以禅定攝散亂,智慧攝愚癡,是名攝取眾生。凡佛弟子,能廣修六度四攝等法門,以種種方便利益眾生,即等如是法供養如來。

  ‘代眾生苦供養\’,諸佛菩薩,皆為憐愍眾生苦惱,為拔眾生苦,與眾生樂而出現於世。故身為弟子,亦應該秉承佛菩薩的意志,盡一切精力,去解除眾生苦厄,甚至代一切眾生受苦。所謂:‘但願眾生脫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如是盡形壽,甚至生生世世,拔眾生苦,與眾生樂,即等如是法供養如來。

  ‘勤修善根供養\’,善根,指人身口意三業所修之善業,固不可拔,能生長余善,名之為根。又善根指不貪、不嗔、不癡三種,以此三種善根,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亦是進取菩提的正因,能生長佛果功德,因名善根。十住毗婆沙論言:‘善根者,不貪、不嗔、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大智度論說:‘一切諸善法,皆從此三善法增長。’故佛弟子,能勤修善根,努力除滅貪嗔癡等煩惱,增長不貪、不嗔、不癡善根,長養菩提功德,即等如法供養如來。

  ‘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專業,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故凡能上求下化,負擔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責任,不捨離自己的職責,即是法供養如來。

  ‘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是發願成佛之心,大智度論說:‘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成佛,是名菩提心。’但佛道遙遠,必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何況菩薩道難行,若然發心不堅,遇上逆緣,便會退失。華嚴經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原本發心成佛,今因退失菩提心,反墮落作為魔鬼眷屬,豈不可惜?是以菩薩應該時刻守護菩提心,勿令退失,所謂:‘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凡能不離菩提心,勤求佛道,廣度眾生者,便是法供養如來。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普賢菩薩,提防一般眾生,以為供養財物多,供養佛多,所得功德必多,但修事行,不修理觀,喜愛有為,不修無為,因此,特別將事供養及法供養二者校量,以顯示法供養功德無盡,事供養功德有限。

  ‘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是指前文所說,常以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上妙精品,供養極佛剎微塵數眾多諸佛,當然功德無量,但若與七種法供養功德比較,則法供養僅一念之短暫,其功德已是財供養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俱胝\’是數目名,譯言億,玄應音義言:‘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萬或億,’在華嚴經阿僧祇品說:‘十萬為一洛叉,一百洛叉為俱胝,’然則俱胝該是一千萬之數。\‘那由他’亦是數目名,大智度論說:‘十萬為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又翻譯名義集言:‘那由他,此雲萬億,’\‘迦羅分’亦是數目名,慧苑音義言: ‘哥羅分,正雲迦羅,此雲豎,折人身上一毛為百分中之一分也,算分,是用算術方式算出最微細之數。數分,是用數學方式數得出最微細之數字。‘喻分\’,是用譬喻可以形容得出最微細之數。‘優婆尼沙陀分\’,譯為近分,是將一粒微塵,再分折為七分,而接近憐虛塵,是數之至極少。

  總顯無論財供養其數如何大,如何多,亦不及一念修法供養所得的功德,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極微細分之一。因為財供養是有漏因,雖大如須彌山,深如大海水,終有窮盡;而法供養是無漏行,稱性而修,盡空遍界,無窮無盡;又財供養僅能資養四大色身,法供養能增長法身慧命,二利成就,當證菩提,是以諸供養中,法供養功德最大。

  善財童子再見文殊,文殊菩薩即告之曰:‘菩薩有十種功德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一者以法供養,二者修行諸行,三者平等利樂一切眾生, 四者以慈悲心,隨順攝取;五者以如來為力,隨順一切。六者不捨勤修一切善法;七者不捨一切菩薩事業;八者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九者長時遍修,全無疲厭;十者常不捨大菩提心。若諸菩薩,具此十法,期能成就供養如來,非以財寶衣服名真供養。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此中言法供養,是偏於學習佛法, 依法修行。但法華經及維摩經則說:若能以大悲心,平等布施,不分高下,離人我相,不求果報,即使財施,亦等如法布施,亦能成就真法供養如來。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此是解釋法供養,勝於財供養的原因。何以用眾多上妙供養,常供養眾多如來,亦不及一念法供養功德百千萬億分之一?因為一切諸佛,無不尊重法故,若能如前所說, 修習七種法供養,便能出生諸佛,其功德當然非財供養可及。故言:‘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由於財施有漏,法施無漏,財供養僅獲世間短暫之福報,法供養可獲出世佛果菩提,所以:‘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斯,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結顯廣修供養行願無盡。廣大二字,指前文所說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衣服雲,以及種種香,種種燈,大如須彌山,多如大海水等供養具。最勝二字,顯普賢菩薩運心平等,普施一切,悲智雙運,稱性而修,故雖財施亦等如法施,達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的境界,故言最勝。

  此廣大最勝的供養,是盡空遍界,廣大無比,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但事實上,‘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且盡於未來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因為普賢行願所修的供養,是稱性起修,事理不二,是以法性無盡,此廣大最勝供養亦無盡。

  4.忏悔業障願

  復次善男子,言忏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初二句總標,十大願王中,第四種忏悔業障願,忏是忏悔,悔是消除。梵文忏摩,譯名請忍,悔是悔過,今華梵雙舉,名為忏悔。意思是:悔恨厭惡自己昔日無知,所作種種罪惡的行為;今聞佛法,知過而思悔改,專心一意,於三寶前,披露往昔的罪行,求哀忏悔,請三寶忍受其悔改之心。自此痛改前非,誓不再造,自然獲得三寶加被,消除罪業,以免障礙進修善法,故名忏悔業障。

  眾生由於無始以來,迷真逐妄,起惑做業,都曾經有犯罪的行為。根據因果定律,必招苦果,所謂:自作自受,絕對不能幸免。欲想避免自嘗苦果,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忏悔業障。

  業障有三種,一是煩惱障,二是業障,三是報障。煩惱可分根本煩惱及隨煩惱;隨煩惱又有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及小隨煩惱三種。大智度論言:‘煩惱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

  煩惱障:煩惱令人心煩意亂,不知善惡,不分邪正,不明事理,不能修證菩提。凡夫因見思煩惱,迷真谛空理,障實智菩提;二乘聖人,因塵沙煩惱,迷於俗谛妙有,障方便智菩提;菩薩因無明煩惱,迷中道理,障真性菩提,故名煩惱障。

  業障:業障能系縛眾生於九界升沉,不得解脫。凡夫由見思煩惱,造有漏業,障礙進修聖道,系居三界,不得實慧解脫:二乘因塵沙煩惱,造無漏業,障礙進修六度萬行,系居化城,不得方便解脫:菩薩因無明煩惱,造亦有漏亦無漏業,系居實報土,不得真性解脫:總名業障。

  報障:眾生由業力牽引,接受三土果報,滯留生死,不能證入涅槃。凡夫作有漏善或惡業,報生同居土,受分段生死,障性淨涅槃;二乘作無漏業,報生方便土,受變易生死,障方便淨涅槃;菩薩由亦有漏亦無漏業,報生實報土,受微細變易生死,障圓淨涅槃;總名報障。由三煩惱,障三菩提;由三業障,障三解脫;由三報障,障三涅槃,故名三障。

  煩惱障是惑,眾生因煩惱惑而作業,因業而受報;受報時再作業,再招報苦果;如是惑,業,苦三,循環不息,是以生死不絕,苦惱無量。欲免生死輪回之苦,必須忏悔。

  今言忏悔,先忏煩惱障,因為煩惱是眾生的怨賊,能劫奪人的功德法財,能傷害人的法身,能殺害人的慧命,使人漂溺生死苦海,羁留三界牢獄,不得出離;是以六道牽連,四生不絕,惡業無邊,苦惱無盡。今向十方極微塵剎數佛前,心生厭離,求哀忏悔,誓殺煩惱賊,是名忏悔煩惱障。

  次忏業障,業指身口意三業。先忏身三,誓不再造作殺、盜、YIN業;次忏口四,誓不再犯妄言、绮語,兩舌,惡口;再忏意業,誓斷貪嗔癡三毒。因為三業惡因,能招感六道苦果,若不忏悔,將輪迥不息,生死不止,故當忏悔,三業惡因,是名忏悔業障。

  最後忏悔報障,報是果報,三業惡因,報招三塗,苦惱無量,無法幸免,唯有依普賢行願力,志誠忏悔,始可消除。如經言:‘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誦大願王即是忏悔,既能忏悔,罪即除滅,得生善處,見佛聞法,是名忏悔報障。

  ‘菩薩自念\’以下,是明所忏業之多。業有善業、惡業及不動業,今要忏除,唯取惡業。貪嗔癡是作惡業的惡因,身口意是作惡業的助緣,眾生自從無始劫以來,迷真逐妄,執我、執法,引生貪嗔癡三毒。由於三毒策動身口意三業,身則造作殺、盜、YIN;口則妄言、绮語、兩舌、惡口;意則貪、嗔、癡。所作惡業,實在無法統計,故說:‘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然業的本身,如世間之物質,各有實體,將盡虛空界,亦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忏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此明能忏之相,‘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前’,是說明忏悔之境,‘誠心忏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是忏悔之願。昔日由於貪嗔癡等心理毛病,策動身口,作諸惡業,今既知過,誠心忏悔,悔恨過去三業不淨,胡作妄為,痛改前非,誓不再造,則不但身不再造殺、盜、YIN等惡業,反而常行放生, 樂善好施,嚴持佛的禁戒。口不但不再犯兩舌、惡口、妄言、绮語,反而說和樂語,柔善語,真實語,勸勉、鼓勵等語,甚至宣揚演說佛的正法,稱贊三寶功德。意不但不再為貪嗔癡所惑,反而進修不貪不嗔不癡三善根,促進三業清淨,增長一切善法,不再犯身三、口四、意三等過失,永恆住於佛的清淨禁戒中,自然滅罪生福,積集一切功德。

  佛教人忏悔的方法有三種:

  一作法忏、即是依法,或如法忏悔。如法忏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誠心,犯罪之人,應自動自覺,承認自己的過失,決意改過自新,然後誠心求忏悔。二是行動, 誠心悔過的人,應策動身口,見諸行動,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殷重,(此是印度禮法,在中國則搭衣持具,胡跪合掌)稱名說罪,然後禮足。三是對象,對上座,對和合僧,或對佛前。如是具足心誠,身禮、口說罪,對和合僧團,或對佛前,求哀忏悔,名作法忏,可滅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由內具至誠心,外對佛像前,發露忏悔,將自己過去,或現在所作種種錯誤行為,坦誠公布,求佛證明,誓不再犯。或修禮古德所編成的各種忏悔法,如大悲忏,淨土忏,地藏忏,水忏,梁皇忏等,或天天禮拜,或定期七日,七七日,於其中間,專心一意,忏悔業障,期感瑞相,如佛來摩頂,忽覺身心泰然等,是名取相忏,能滅煩惱性罪。

  三無生忏,亦名實相忏。是端坐正心,運用智慧,觀無生法,達實相理,一切法本無生滅,罪性亦然,生是幻生,滅是幻滅,罪性本空。如觀普賢經言:‘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實相,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所以說:‘罪由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皆空,是則名為真忏悔。’實相忏悔,能滅障中道的無明煩惱。

  又忏悔有事忏,有理忏,有具足忏三種。事忏有二,一是依照古德所編各種忏悔法,定期修習。二是依方等經,佛名經所說,先嚴淨道場,燃燈敷座,請供佛像,著新淨衣,長齋沐浴,供佛及僧,然後生慚愧心,厭離心,說罪忏悔,名事相忏。

  理忏,是觀罪性空無所有,不在內外中間,來無所從,去無所住,但由妄想心生,若妄想心滅,此罪亦滅,是名理忏。至於普賢觀經所說:晝夜六時,對十方佛,及普賢菩薩,遍忏六根,所作之罪,是事忏;若觀心無生,端坐正念真如,是理忏。

  至於具足忏,則必須具備逆順十種心。別行疏鈔說:先識十種順生死之心,以為對治。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二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增盛;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 不喜他善;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不懼凡聖;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從無始來,若自及他,無不皆爾。次起十種逆生死心,從後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克責,三怖畏惡道,四不覆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若具此者,無罪不滅。’

  佛名經言:‘若不忏悔者,大命將盡,地獄惡相,皆現在前,悔懼交至,不預修善,悔何及乎。當爾之時,欲求一禮一忏,豈可更得,眾等莫自恃盛年,財寶勢力,放逸自恣。’戒經亦說:‘有罪則忏悔,忏悔則安樂。’是以中國各大叢林或佛學院,每隔半月,舉行布薩,即是發露忏悔。布薩之日,由長老上座誦戒,大眾下座恭聽,一旦發覺於半月中,行為觸犯任何一條戒律,即於誦戒完畢時,向長老及大眾坦白公開自己所犯的過失,請求大眾准許忏悔,誓不再犯。現在佛教團體,已很少誦戒,至於肯坦白公開承認自己過失的人更少。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忏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忏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窮盡


 

上一篇:要談孝順,不容易
下一篇:廣欽老和尚開示 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