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跑廟,尤其是山裡的廟,最喜歡跟出家人聊天。聊他們是什麼因緣出家,出家的生活,如何把一個破舊的廟給蓋起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體驗方式。大家知道嗎?佛法是活的,怎麼活起來,就是在這些出家人身上活起來的。
如果你不了解出家人,根本看不到他的功德,或者你以為他相貌平平,也不會講經說法,甚至還會發脾氣,你就會覺得,這個人沒有修行。因為在很多人印象中,修行人要麼可以表演神通,要麼講經說法前擁後簇,其他的樸實的,一般很多人都會看不起。當然,有神通以及能講經說法的畢竟少數,更多的出家人是在默默的踐行佛法。這才是難得可貴的。
修行是很樸實的。最大的神通,不是表演一下水上飛過來,或者給你托個夢,或者能預測你的未來,這些都不是最大的神通。最大的神通,是能踏實的做一些事情利益到眾生,接引眾生到佛道。要知道,很多人都是默默無聞的守在一方,或者是修建寺院,或者是修持淨戒,只要能利益到當地人的,他們都是偉大的修行人。
修行大家要記著一種大環境的保護。就像你能遇到佛法,能修行,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歷代祖師以及現在的佛弟子加持的結果。放大了看。佛法剛傳到中國來時,只有士大夫和國王能遇到佛法,到了唐朝,經典翻譯過來,而且在民間普及了以後,佛法才興盛。現在雖然屬於末法時期,但仍然活在祖師加持的光芒之中。
我們今生能遇到佛法,是祖師加持的結果。第一,經文是祖師翻譯和流傳的,第二,寺院是歷代祖師蓋得,所有的寺院,都是破了,然後重修,重修後又破,又重修。這樣子一代代流傳了一兩千年。這就是佛菩薩和歷代祖師的加持的結果。
修行上,一定不忘祖師恩。支提山供了妙湛老和尚捨利塔。妙老是來果老和尚的高徒,他不僅興旺了南普陀,對其他偏遠地區的叢林道場也是非常盡力。他沒有門戶之見,不會說,管好自己的廟就好了。以前支提山山上全憑著走路,進出山就要一整天,在八零年代,妙老看到天冠菩薩道場如此困境,就出了二十多萬,給支提山開路。物價很低,二十多萬是個大數目的。
真的要學佛,佛已經入滅,我們要學習祖師。研讀教理是一個方面,學習祖師的精神,才是學佛的目的。否則懂了三藏十二部,滔滔不絕,但沒有培養祖師廣利人天的精神來,那又有何用?不過是個裝滿了佛學的書庫罷了。
我很喜歡看祖師的傳記,像虛雲年譜,我看了很多遍。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也看妙湛老和尚的年譜圖文,你慢慢去看。其實,當我們生命層次有提高時,你去看感悟就不同。
佛說眾生看萬物,都因自己的業感緣起。就是業力感召。有的人說他遇不到真正的師父,甚至看到了出家人的過失。是他福報不足,沒有跟修行人結緣的因緣。修行要先修好福德,福夠了,業障消了,這時任何人都是你的善知識。
什麼叫善知識,就是他能激發你修行的善根,成佛的善根的。都是善知識。文殊菩薩叫善財童子上山去采藥,善財童子空手而歸。文殊就問他為何不采,善財童子說,哪種草不是藥?叫他如何采。所有的草木都是藥,就看你會不會用。
目前我們修不修都不關鍵,不是躲起來閉關就好。但最重要的,我們要做些利益到三寶的事情,這才是最關鍵的。真正進入修行階段,其實很簡單。就像臨門一腳,但修行之前,就要准備福德資糧,這一段才是最困難的。
有的人一學佛,就很著急,我要學什麼法才能容易成就,容易開悟。這就像種田一樣,你下什麼種子都可以。但種田之前的工作,翻土、除草、灌水、施肥,這個階段就比較漫長了。這就代表了前期的資糧道的准備工作。很多人修行,不是缺少方法,而是資糧道就不具足,土壤不夠肥沃。
出家人叫福田。就代表他本來就是個有福報的天,給眾生種善根。如果你沒有福報,你的田是貧瘠的,你能給眾生什麼呢?像很多修行人,修福修慧,不是只修了一輩子。虛雲老和尚據說前輩子是憨山大師,憨山大師就是成就了肉身的,在南華寺,他一輩子也是重興了南華。許多祖師都是再來人,就是他生生世世都在利益眾生。
也有的人,得了某個法,然後很認真修,每天都要花很多錢去買供品。目的是為了給自己求福報。我想,這個初發心為了自己,不究竟。所以我們要少為自己求,看到三寶有需要,眾生有需要,才去做,這才是真修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