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鳥窠道林禅師,浙江富陽人,俗姓潘。九歲出家,初隨長安西明寺復禮法師學《華嚴經》和《大乘起信論》,後學禅,參谒徑山國一禅師得法,並成其為法嗣。南歸後,因見杭州秦望山有長松,枝繁葉茂,盤曲如蓋,便居於此,時人稱他為“鳥窠禅師”。又因鵲巢築於居側,人們又叫他“鵲巢和尚”。
唐元和十五年,大文豪白居易拜訪鳥窠道林禅師,他看見禅師端坐在鵲巢邊,於是說道:“禅師住在樹上,太危險了!”
禅師答道:“太守!你的處境才非常危險!”
白居易聽了大惑不解道:“我乃朝中重臣,權傾朝野。我有什麼危險呢?真是無稽之談!”
道林禅師反問道:“身居官場,如薪火相交,可是人在其中又往往意識不到,這難道還不夠危險嗎?”
白居易聽後連連點頭稱是。
兩人喝了一會兒茶,白居易才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便問道:“禅師,如何是佛法大意?”
道林禅師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不滿意他這個回答,接著說道:“三歲小孩都知道這麼說。”
道林禅師說道:“雖然三歲小孩也知道這麼說,但八十歲老人也不見得能做到啊。”
禅思禅悟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說的是:作惡犯戒,而且有善不行也犯戒。如果說“諸惡莫作”斷了離佛日遠這條路的話,那麼“眾善奉行”正好讓人走上了離佛日近的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