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垂策千古 ,永為初祖——慧遠大師念佛思想研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

《淨土》雜志   文/劉富國

通過對《慧遠大師文鈔》的學習,本文圍繞《念佛三昧詩集》序(以下簡稱《詩集序》)關於念佛三昧的論述,展開對遠公念佛思想的研究。首先,簡要闡釋《詩集序》中相關內容,然後,結合相關經論,從事、理兩個方面展開探討。

在事相修持方面,遠公強調通過有相的觀想境、佛像和佛號,取證念佛三昧,並對觀想、觀像和持名三種念佛形式進行了全面的實踐。在理論體系構建方面,本文首先通過對《法性論》等著述的分析,並與《詩集序》對照,論述了遠公念佛的本體理論;其次,結合本體理論,對《詩集序》中念佛方法加以展開,詳細闡釋遠公的念佛方法;最後,通過遠公往生瑞相的分析,對本體理論和念佛方法加以證明。

事相上的全面實踐和理論上的完整構建,是遠公對中國淨土宗作出的根本性貢獻,奠定了念佛法門弘傳東土的基礎。而往生瑞相則表明,遠公在念佛三昧的修為上達到了歷史頂峰,成為淨業行人求生淨土的典范。約事、約理、約證,立德、立功、立言,遠公芳規垂策千古,當之無愧地被推尊為中國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

一、《念佛三昧詩集》序表達的念佛思想

《念佛三昧詩集》由以劉遺民為代表的東林諸高賢集體創作,反映了以遠公為核心的廬山僧俗群體的念佛思想,而遠公大師所作的序,則是其淨土念佛思想的集中表現。序文包括三部分,首先泛論一般三昧的修行理論,然後專門論述了念佛三昧的修行內容,最後對《念佛三昧詩集》的作者以及閱讀詩集的諸位賢達加以勸勉。這裡僅討論第二部分專述念佛三昧的內容。

該部分內容又可分為三節:一是念佛三昧所依本體;二是念佛三昧的修行宗要;三是念佛三昧的功用。首先說明念佛三昧所依本體。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

文意:各種三昧的名字很多,而其中功效高而下手易的,則當屬念佛三昧。為什麼呢?推究玄理窮盡、寂滅念想至極的覺者,尊稱為如來。達到與心神一體,便能合乎變化。隨眾生根機而應現,而不為固定的方式所局限。

這段說明所依本體有三個特點:一是窮玄極寂,是本體的主質,即法身。二是體神合變,是本體的相狀,即報身。三是應不以方,是本體的妙用,即化身。

接著說明念佛三昧的修行宗要。

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相湛一,清明自然。

文意:所以使進入念佛三昧的人,昧然消亡凡情聖見。即以其所緣的境界而反觀自心,從而使心鏡明鑒。心鏡明鑒,則能映照出自心中本具的萬像,從而可以於自心鏡之中使萬像生起。這不是凡夫眼耳而得以見聞的。於是,可以親見淵凝虛鏡的本體,領悟到心體湛然而常一的空靈之相,清淨明朗而自然天成。此處,心體淵凝故靈相湛一,心體虛鏡故清明自然,表達了本體與其相用的關系。

這段說明念佛三昧的修行要點有三個:一、昧然忘知,超越一切凡情聖見。二、心鏡明鑒,能生萬像。三、親見心體。

從念佛三昧的修行宗要與所依本體之間的關系來看,修行三要能夠顯發本體三身。由能應化的佛菩薩“昧然忘知”,實無能度所度,能夠成就化身,“應不以方”。由“明鑒萬像”,能夠成就報身,體心神而如鏡明鑒,合變化而生於萬像。由“睹夫淵凝虛鏡之體”,能夠成就法身,體證窮玄極寂的心性。

下面說明念佛三昧的功用。

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以茲而觀,一觌之感,乃發久習之流覆,豁昏俗之重迷。若以匹夫眾定之所緣,固不得語其優劣,居可知也。

文意:通過聆聽自己稱念佛號的玄妙音聲而反過來叩問自心,則每每塵累消除,凝滯的情結融通開朗。如果不是天下最玄妙的音聲,還有什麼能夠產生這樣的效果呢?由此來看,一睹佛境的感觸,就能夠翻轉久遠習氣的遷流障覆,豁除昏懵惡俗的重重迷惑。如果和其他三昧的所緣境來比,無須再去評論其優劣,自然可以知曉。

文中先說明念佛三昧的所緣,即“玄音”,其次和其他三昧的所緣對比。即從所緣來看,念佛三昧是通過察夫玄音來叩問自心。這裡的玄音既然可以被緣念,應為聲塵(如果聲塵落入意地而被緣念則為法塵,比如默念)。在念佛中,則是執持佛號的音聲。以佛號為所緣,其發覆豁迷的作用,不是其他三昧種種所緣境所能夠比擬的,這裡突出了佛境的殊勝。

綜上可見,《詩集序》以上三段對念佛三昧所依本體、修行宗要和功用的論述,已經完整闡明遠公的念佛思想。下面結合遠公的其他著述,對上述的內容從事理兩個方面展開研究。包括事相修持和理論上的詳細闡釋。

二、遠公念佛思想的事相修持

《詩集序》通過比較念佛三昧與其他三昧的所緣境,顯示了念佛三昧的殊勝。下面就遠公對念佛法門中各種所緣的運用展開論述。

(一)形理雖殊,階途有漸

遠公重視事相在修習念佛三昧中的運用,如在《襄陽丈六金像頌》文中說:“夫形理雖殊,階途有漸;精粗誠異,悟亦有因。是故擬狀靈范,啟殊津之心。儀形神模,辟百慮之會。”大意是,道理精微、事形粗淺,二者雖然不同,而須由事入理。所以需要創建諸佛菩薩形像為階梯,引導修學者逐步領悟佛法的深理。可見,遠公已經注意到,通過佛境使得修學者悟入佛法玄理的重要性。

同樣,遠公在《萬佛影銘》中說:“遠昔尋先師,奉侍歷載。雖啟蒙慈訓,托志玄籍,每想奇聞以笃其誠”,表達希望通過聽聞佛影的奇聞,來加深自己對佛的誠敬之情。遠公向游方至此的罽賓禅師詳細詢問了佛影的情況,並感慨道:“觸像而寄,百慮所會,非一時之感,於是悟徹其誠,應深其信……圖而銘焉”,直接發起建造萬佛影像的行動。

可見,遠公很重視通過有形的佛像,來幫助修學者悟入玄妙的佛理和增強對佛陀的信心。

(二)三種念佛,均有實踐

念佛方式,包括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後面三種念佛出自《觀無量壽佛經》(以下簡稱《觀經》),該經前十二觀為觀想(稱為勝觀),第十三觀為觀像(又稱劣觀);第十六觀為持名。四種念佛,所緣雖然都是佛境,仔細辨別,則第一和後三不同,第一是理體,後三是事相。只有法身菩薩才能夠緣念實相,一般修學者只可以修學後三種。所以,下面就後三種,展開對遠公念佛事相修持的研究。

從念佛的經論依據來看,有明確的文字記載遠公閱過《般舟三昧經》。而根據學者楊淨麟的考證,則遠公依據《佛說無量壽經》修持。正如淨土行人會同時讀誦修學《淨土三經》一樣,本文認為二者並不矛盾,《般舟三昧經》和《佛說無量壽經》可以同時作為遠公修持的依據。同時,結合《慧遠法師文鈔》和相關論著,不難看出,遠公對持名等三種念佛均有不同程度的實踐。

1.觀想念佛

《般舟三昧經》中描述了觀想念佛的內容。如經中說,“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又如《慧遠大師傳》中記載遠公臨終時,“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的瑞相,與《觀無量壽佛經》中的第五觀一致,可以確定遠公采用了觀想念佛。

2.觀像念佛

根據前面《萬佛影銘》和《襄陽丈六金像頌》的內容,顯而易見,遠公對觀像念佛也有實踐。在《萬佛影銘》中遠公自問,對佛像“銘之圖之,曷營曷求?”自答雲:“神之聽之,鑒爾所修”,並決心“畢命一對,長謝百憂!”

3.持名念佛

如《詩集序》所說“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已經表明,遠公進行持名念佛的實踐。

在《般舟三昧經》中,也有關於持名念佛的內容。如經中說:“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在天台智者大師所著的《摩诃止觀》常行般舟三昧行法部分,也有對持名念佛的描述:“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舉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

除如上般舟經教和行法以外,從弟子們的修行方法中,也可以證明遠公對持名念佛的運用。如《十八高賢傳》中記載,昙恆法師高聲念佛而化;又昙诜法師臨終跏趺稱佛百聲,閉息而寂;又道敬法師,臨終端坐唱佛而化。弟子們臨終皆稱佛名,為人師者豈能不修?

綜上所述,遠公對於觀想、觀像和持名三種念佛方式均進行了實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遠公的念佛方式與《觀經》不謀而合,也許正因為如此,印光法師在為《慧遠大師文鈔》所作的序文中贊歎說:“立法暗與經合,其道普被三根。”這裡的“經”,應是指《觀經》。意謂,遠公所立的修行方法,與當時尚未譯出的《觀經》已經暗相吻合,以三種念佛之道普被三根。

4.事隨機殊,理無二致

作為淨土宗的開創者,遠公理所當然會對各種念佛方法進行實踐嘗試。同時,也是在為淨土法門後來者示范修行的軌則,表明三種念佛方式均可修持,皆能成就。如《蓮宗十三祖傳》中記載,善導大師修行觀想念佛:“未經數年,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隨著佛世漸遠,眾生的根機越來越陋劣,念佛的主要方式,也逐漸由觀想向觀像及持名念佛轉變。

如果研究僅停留在事相層面,則猶未能闡明遠公數十年專精念佛的本意所在。如遠公在《萬佛影銘》中闡明的:“跡以像真,理深其趣”,通過行跡以像形真容,由理性而使事相的意趣得以深化。依事明理,以理融事,下面對大師念佛思想的理論內涵展開研究。

三、遠公念佛思想的理論體系

三種念佛,其終極目標,均是希望通過求生淨土,解脫生死輪回,證入常樂我淨的境界。那麼,有沒有常住的境界存在?這是念佛思想理論體系中首先要回答的問題。遠公通過《法性論》表述出的涅槃常住思想對此問題給予了明確的回答,並在相關著述中詳細闡述。涅槃常住思想,構成遠公念佛思想的本體理論。進一步,眾生如何由現實的生死輪回進入涅槃常住的境界,需要有可行的方法。遠公對於念佛方法的論述,構成念佛思想的方法論。最後,遠公的往生瑞相,為其所闡述的本體理論和方法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一)“涅槃常住”和法報化三身圓融——遠公念佛思想的本體理論

對遠公的念佛本體理論,分五個層面來論述:一是涅槃常住。看到遠公所著的《法性論》,鸠摩羅什大師(以下簡稱“什公”)贊歎論中所闡發的涅槃常住思想。二是通過《大智論鈔序》中相關論述,明確大師無常即常的涅槃常住思想。三是通過《大義章》中“初問答真法身”,從法報化三身的角度,豐富遠公的涅槃常住思想。四是通過《萬佛影銘》中三身有待無待關系的闡述,揭示出遠公的三身相即的涅槃常住思想。五是將三身常住的思想擴展到極樂世界的一切依正莊嚴,闡明涅槃常住思想對淨土宗弘傳修學的意義。

1.《法性論》和涅槃常住思想

《高僧傳卷六·晉廬山釋慧遠》中記載:“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說,但言壽命長遠而已。遠乃歎曰:‘佛是至極,至極則無變,無變之理,豈有窮耶?’因著《法性論》,曰:‘至極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極為宗。’羅什見論而歎曰:‘邊國人未有經,便暗與理合,豈不妙哉!’”遠公所述至極不變的思想,即“涅槃常住”。《大般涅槃經》,於遠公入滅之後八年,始由昙無谶尊者譯出。所以什公贊歎當時的邊鄙震旦國還沒有傳來《大般涅槃經》,《法性論》中所說已能與經中的常住之理暗合,豈不是很奇妙嗎?

在《靈峰宗論·十八祖像贊並序略》中蕅益大師贊歎:“著法性論,創明涅槃常住之理,什師歎其暗與理合。”民國的印光法師在《遠公大師像贊》中也贊歎:“未見涅槃,即宣常住。”

《法性論》全文已經散佚,只留下的兩句話,不足以解釋遠公本體思想的內涵。所以,下面通過研讀大師的著述,嘗試從空(般若性空)有(法報化三身)不二(三身相即)的角度,深入探究遠公的涅槃常住思想。

2.《大智論鈔》序和無常即常

理解大師涅槃常住的思想,首先,應從般若角度契入,這樣才能將涅槃常住的“常住”與世俗中的“常見”區分開。如遠公在《大智論鈔》序中說:

“無性之性,謂之法性。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生緣無自相,雖有而常無,常無非絕有,猶火傳而不息。”此處將法性定義為“無性之性”。由於法性無性,所以一切法藉因緣而得生。諸法雖有而常無,常無非絕有,故有無諸法悉皆無常。

又雲:“夫然,則法無異趣,始末淪虛,畢竟同爭,有無交歸矣。”正因為如此,所以有無之法並沒有異趣,其性皆是一性。

又雲:“故游其奧者,心不待慮,智無所緣。不滅相而寂,不修定而閒。非神遇以期通,焉識空空之為玄?斯其至也,斯其極也。”所以神游此奧處的覺者,無慮無緣,寂然閒靜,如果不是心神已經際遇而終期通達,豈能認識到這空空的玄義,空空即是至極之處。法性無性即是空,空性亦無性,即是空空。

從本體意義上來說,法性無性,故諸法無有自體,即是無常。而無性亦空,則諸法以空空為至極之性。空空作為至極之性,即是涅槃常住之體,即是常。作為般若思想遮诠式的表述,文中將常住的本體描述為空空。如《三藏法數》雲:“空空者,謂真如性體,本來空寂,於諸空相,亦不可得也。”法性無性,即是無常。無常之性亦無自性,無常即是常。

3.《大乘大義章·初問答真法身》(以下簡稱《大義章》)和法報化三身

如果僅從般若的角度來看,則容易偏執“空義”,而令“常住”義不明顯。而且,如果一切皆歸於空,也難以理解為什麼如來會有外在的相用。所以大師在《大義章》中又通過對法身“泥洹(常住)”和見聞說法之間矛盾的設問,對涅槃常住思想從不同的角度加以闡述。《大義章》是遠公和什公,就大乘佛法的深義設問解答的記錄,其中包括十八番問答,這裡只引用第一番問答,從法報化三身來進一步說明遠公的涅槃常住思想。

(1)第一番問答的內容

其中包括遠公設問、什公回答和遠公領解三部分。

首先,“遠問曰:佛於法身中為菩薩說經,法身菩薩乃能見之,如此則有四大五根。若然者,與色身復何差別,而雲法身耶。經雲法身無去無來,無有起滅,泥洹同像,雲何可見而復講說乎。”遠公的提問包括兩點:一是菩薩能見到法身佛說經,則法身應有四大五根。既然有四大五根,那麼和色身有什麼區別。二是法身既然不生不滅,無有起滅,又怎麼可以見聞。

其次,什公回答。針對第一個問題,什公答曰:“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佛的法身同於化身,化身沒有四大五根。針對第二個問題,先以譬喻來說明真法身和化身之間的異同,什公曰:“真法身者,猶如日現,所化之身,同若日光。”把真法身比作太陽出現,所化之身比作日光。接著再說明法身實相。“若言法身無來無去者,即是法身實相,同於泥洹,無為無作。”如果經論中有地方說法身是無來無去時,這時的法身是指法身實相。這個法身實相,同於泥洹,無為無作。

回答中,什公通過區別法報化三身,對如上問題作出解釋,只是和後來通用的三身概念有些不同。什公答文中,將化身稱為“法身同化”,報身稱為“真法身”,也是下文領解中的“法性生身”,法身稱為“法身實相”。如果完整表述答文中的譬喻,則法身如日,報身如日現,化身如日光,光無四大五根等色法。

再次,遠公的領解。領解說:“尋來答要,其義有三:一謂法身實相,無來無去,與泥洹同像。二謂法身同化,無四大五根,如水月鏡像之類。三謂法性生身,是真法身,能久住於世,猶如日現。此三各異,統以一名,故總謂法身。而傳者未詳辨,徒存名而濫實,故致前問耳。君位序有判為善。”

遠公對什公將法身分判為法報化三身的回答非常認同。明確了法報化三身其實各異,只是傳譯的人沒有詳加辨別,籠統地都稱為法身,才產生了泥洹同像無有起滅的法身實相和能說法見聞的報化身之間混淆的問題。末後,贊歎什公這樣的階位次序分判,非常恰當。

(2)法報化三身的分判豐富了“涅槃常住”的思想

綜上所述,法身實相的特征為“無來無去,與泥洹同像”,泥洹和涅槃是同一梵語的不同翻譯,本義都是不生不滅。所以,通過法身實相本體的明確,直接表達了涅槃常住的思想。同時,通過闡明不生不滅的法身本體,和作為相用的報化二身之間的關系,豐富了涅槃常住思想的內容。

4.三身相即及其意義

進一步的問題是,法報化三身各異,而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那麼法身常住,報化二身是否常住?如果法身常住,那麼報化二身亦應常住,因為體常住故;如果報化非常住,則法身應亦非常住,以是離報化無法身故。

(1)有待無待與三身相即

從上面問答可知,遠公時期對三身的名稱尚未有明確的界定,所以還不可能對三身的關系從文字上進行明確的闡述。這裡通過大師在《萬佛影銘》中對無待的法身和相待的報化二身之間關系的問答,來彰顯大師對三身的關系的看法。

文中說:“法身之運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圖終而會其成。理玄於萬化之表,數絕乎無形無名者也。若乃語其筌寄,則道無不在。”大意是說法身理數玄絕,從其表現形式的報化身來看,則法身又無處不在。筌寄,指表現形式,即報化二身。

“或獨發於莫尋之境,或相待於既有之場。獨發類乎形,相待類乎影。推夫冥寄,為有待耶?為無待耶?”

大意是在征問,如果獨發無待的法身之形,和既有相待的報化之影並存,那麼究竟是有待呢,還是無待?意為,法身無待,則作為法身之影的報化亦應無待。或者報化有待,則作為報化之形的法身亦應有待。

“自我而觀,則有間於無間矣。求之法身,原無二統。形、影之分,孰際之哉!而今之聞道者,鹹摹聖體於曠代之外,不悟靈應之在茲。徒知圓化之非形,而動止方其跡,豈不誣哉!”

有間即有待,無間即無待。回答說,如果從有待的我來看,則是有待的報化二身依於無待的法身。這樣把二者界定為能依所依的關系,即體和相用之間的關系。隨之,大師即對此說法加以駁斥說,如果從法身來看,有待、無待本無二體,法身之形、報化之影,哪有邊際!不可將法身聖體置於曠代之外,而否認法身當下就在報化二身之中。法報化三身不可分剖,由此,三身相即的道理得以闡發。

此理在後來的經論中也不乏論述,如知禮大師在《妙宗鈔》中說:“三身融妙,指一即三”;《彌陀要解》中說:“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三身相即之理,在後來闡述和接受似乎並非難事,而在佛法東流初期即已闡發,則誠如印光大師所贊:若非護法菩薩大權示現,又怎能有這樣的智慧?

(2)三身相即的本體論意義

如果三身各異,則如前所說,法身實相“涅槃常住”,而報化二身作為法身的相用,報身因圓果滿有始無終,化身隨願隨機長短不等,皆非常住。如此,則法身體常,報化無常,乃是相待,違於無待。又如果三身定然相待,則與無性為性的般若思想相違,以三身之法亦應以無性為性。而由無待的法身之形與相待報化之影三身相即,使得一一報化的相待,當下即是法身全體的無待;同時,也使法身的無待當體具足了報化的相待。由此,不僅法身常住,報化二身也由於當下即是法身全體的無待而具有涅槃常住的特征。

如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成即是生,無成即不生,無不成則不滅,不生不滅即是涅槃。三身皆無成無不成,假名為成,故三身皆常住。文中“應身”,即化身。又如智者大師《法華經文句》雲:“若法身當體論不生滅,報身了達無能生滅,應身相續不生滅(雲雲)”,三身皆不生滅即是三身皆常住。以靈峰與天台二文參看,三身常住的思想,諸祖所述,如出一轍。

5.三身常住與極樂依正一切皆常

如上,在《法性論》闡發“至極不變”的涅槃常住思想基礎上,引用相關論述,從空、有、不二的角度展開探究,至此,或許能夠大體描述遠公的涅槃常住思想。諸多精微之處,實非後學粗心淺見所能測知。

諸佛三身常住,彌陀三身亦常住。正報常住,依報亦常住。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一切皆常,成為遠公之後中國淨土宗歷代祖師勸發淨業行人念佛求生西方的本體依據。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如二祖善導大師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報土故常住不滅。蕅益大師雲:“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如此等種種闡述,均是在表明極樂淨土涅槃常住的本體特征。

同時,極樂依正一切皆常的本體理論,從根本上建立起淨業行人念佛求生極樂,解脫生死輪回,證入涅槃常住境界的信心。

最後,如上內容作為《詩集序》的展開,也可以理解對所依本體(涅槃常住)從不同層面的表達。一方面,“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三句可以對應三身,如前所述。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從不二、有、空角度的總體描述。

(二)庶茲塵軌,映彼玄流——《詩集序》念佛方法及其與本體理論的一致

念佛方法是依據本體理論而展開的修行宗要,故《妙宗鈔》雲:“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依體立宗,斯之謂矣”。下面以觀想念佛為例,通過對《詩集序》的內容和本體理論的對應,對遠公的念佛方法詳細說明。

觀想如來三十二相身時,從本體上來看,首先觀三十二相身即是化身。如前所說,化身沒有四大五根,如水月鏡像之類,與凡夫境界中的色法不同,非是凡情所能想見。所以《詩集序》中說:“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消忘四大五根凡情之知,方能見到“法身同化”之彌陀。

其次,觀三十二相身即是“猶如日現”的報身。《詩集序》中說:“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所緣,即是三十二相身。三十二相身既是報身所化現的光影形像,所以通過三十二相色身可以返觀到如日、明鏡般的報身。通過所緣的萬像返觀自心明鏡寶鑒,便見“法性生身”的彌陀。

再次,三十二相身即是法身。“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相湛一,清明自然”。法身實相即是本體,至此,可以見到湛然常一,與泥洹同像的法身彌陀。

又念佛時,了知佛身,無性為性,即此無性亦無自性,空空為玄,故能“昧然忘知”;又了知佛身,從法報身起,幻化而有,故能“明鑒萬像”;又了知佛身,即是三身,三身不一不異,故能“睹夫心體”。

觀想念佛如此,觀像持名念佛,所用的方法也是如此。如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也。”勝觀指觀想,劣觀指觀像。而這樣稱名則不必觀像觀想了。因為雖然所緣有三種,而心作心是的道理沒有兩樣。而對於末世行人,從所緣境來講,更適合持名念佛。

於念佛中,明了法身常住乃至三身常住,將求生極樂、解脫生死輪回、追求涅槃常住的願望落實在念念修持之中,則往生極樂的目標越來越清晰。

(三)圓見三身,證彼真常——遠公念佛思想的實踐證明

正如釋迦牟尼佛,達到對真理究竟的認識和徹底的證明,從而被尊稱為正遍知和無上士,成為後來佛道修學者的終極目標。中國淨土法門的創立者慧遠大師,在理論上對念佛三昧作出了究竟圓滿的闡述,在實踐上進行了全面徹底的證明,解行上的成就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成為後來淨土法門修學者的永世楷模。

1.往生瑞相的表征

在《淨土聖賢錄·慧遠法師傳》記載:慧遠大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唯以淨土克勤於念。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之東龛,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佛陀耶捨、慧持、慧永、劉遺民在佛之側,前揖師曰:師志在先,何來之晚?至期,安詳往生。

遠公往生的景象中,同時具足了彌陀的法報化三身,達到了上品上生。如文中說,“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遍滿虛空身,即是彌陀的法身。如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中判斷圓教究竟即佛,“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彌陀既身滿虛空,即是清淨法身。

又“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這是彌陀報身。法身理顯,名為報身,具足無量無邊功德之相,所以於遍滿虛空身的圓光中,顯現出化佛菩薩等無盡莊嚴相。其中亦應有依報等相,略而不言。

“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這是彌陀的化身。水流光明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所現的相與所說的理合,都在顯示幻化無方。

2.往生瑞相對遠公念佛本體理論和方法論的證明

往生瑞相中三身的顯現,為遠公念佛三昧的本體理論和念佛方法給予了事實證明。彌陀化身,由昧然忘知,故能夠“應不以方”,化作水流光明演說苦空等。小本《阿彌陀經》中,阿彌陀佛則變化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來演說三十七道品。現何身說何法,應眾生機而無一定。如此,皆由消亡種種定方之知而有。

彌陀報身,由明鑒萬像,故能夠“體神合變”,內體虛空圓光明鑒之神,外合化佛菩薩萬像之變。

“窮玄極寂”的彌陀法身難以言說,所以佛經中通常以無衰無變的虛空來比擬,故文中說:“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如《起信論》中引“如經中說,如來法身,究竟寂滅,猶如虛空”。

當遠公見到阿彌陀佛身滿虛空的法身時,涅槃常住不生不滅的境界現前,作為勤求解脫生死輪回的修道者,終極目標清楚地展現在眼前。對如來境界的理解和闡述,從而得到最好的證明。當然,這只是從次第上來說。三身圓融,當見到化身時,法身、報身同時顯現,涅槃常住的境界即已得到證明。
四、遠公念佛思想對當今淨宗修學的意義

約事、約理、約證,立德、立功、立言,遠公芳規垂策千古,當之無愧地被推尊中國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遠公念佛思想對後來的淨宗修學,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就本文的研究而言,可以概括為如下三點:

(一)《詩集序》關於念佛三昧的論述從事理兩方面高度概括了慧遠大師的念佛思想體系,可以作為學習淨宗理論、展開念佛實踐的修學綱要。

(二)在事相修持方面,慧遠大師對觀想、觀像和持名三種念佛,均進行了實踐。說明從淨宗建立伊始,已經表明觀想等三種念佛方式均可修持,皆能成就。

(三)在理論體系方面,首先論述了遠公涅槃常住、法報化三身圓融的本體思想;其次,闡明了遠公的念佛方法及其與本體論的對應;最後,通過往生瑞相的闡釋,對本體思想和方法論加以證明,揭示出遠公念佛本體思想、念佛方法和念佛實踐效果(往生瑞相)之間的統一。領悟本體思想,涅槃常住之淨土的存在,可以從根本上建立求生極樂的信心;掌握念佛方法,在念佛時,明了其即化即報即法,則是將求生涅槃之常住極樂淨土的願望落實於念佛過程的最佳途徑;實踐效果形成的往生瑞相,是激勵淨業行人努力進取的最好典范。信願行具足的念佛思想體系,成為初祖遠公留給千百年來勤求往生的淨業行人的最珍貴的佛法寶藏。

 

上一篇:出家三年,宛若新生
下一篇:慧遠大師形盡神不滅思想對淨宗念佛的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