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證嚴法師:外教弟子登門請教,佛陀妙解涅槃之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當代大德證嚴法師善於用故事教育人,這些故事多數出自佛經,還有一些來自現實生活。證嚴法師講完這些故事,都會結合佛法得到一個結論,這些文字對讀者往往有振聾發聩之效。

婆羅門問佛陀:“如果我死了要如何才能進入涅槃?”

佛陀在弘法時,須面對芸芸眾生以及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不斷地為人解惑。若有人提出問題,佛陀就為他們詳細解釋說明。佛陀提倡涅槃寂靜的境界,也教導弟子們如何進入涅槃寂靜的心境,凡是佛陀的弟子都很向往,甚至外教弟子對此也都很好奇。

有一天清晨來了一位婆羅門教徒,他很敬重佛陀的人格,也能接受佛陀的教理,更向往涅槃寂靜的境界,所以他也來聽聞佛陀的開示。

他恭敬作禮之後,向佛陀請教說:“佛陀,您所說的涅槃寂靜解脫之境,是我向來向往欣慕的目標。但是,要如何才能解脫呢?如果我死了,要如何才能進入涅槃?靈魂如何脫離?靈魂又會到哪裡去呢?”

佛陀回答:“在我的理念當中是不生不滅、沒有來去的!”

這位婆羅門教徒聽了覺得很疑惑,說:“為什麼會不生不滅、沒有來去?人死之後,難道還永遠住在世間嗎?”

佛陀又為他解釋:“人的本性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這種境界就是自在解脫之境。”

他愈聽愈不了解,心裡愈是迷糊。

佛陀說:“我的回答你不能了解,那現在換我問你,由你來回答。比如有一根木柴被點著了,若有人問:‘為什麼會有一盞火?’那麼你要如何回答?”

婆羅門教徒就說:“我會回答:‘因為有木柴被點著了,所以會看到火光。’”

佛陀又問:“若是這把火光熄滅了,又有人問你:‘火為什麼熄滅呢?’你要如何回答?”

婆羅門教徒說:“我會回答:‘因為木柴已經燒完了啊!火當然就熄。’”

佛陀又進一步問:“如果人家問你:‘火熄了到哪裡去了呢?’”

婆羅門教徒說:“那麼我會回答他說:‘你未免問得太多了!當然是有木柴才能點火,木柴燒完火自然就熄了,這是很自然的過程啊!為什麼還要問火熄了之後往哪裡去?’”

佛陀很慈祥地說:“對啊!這是一樣的道理:人的煩惱來自有這個身體,又必須面對種種人事,所以‘根’對境才會生起煩惱——‘六根’對‘六塵’即產生‘六識’的煩惱。如果能夠了悟,因根、塵、識等‘因緣假合’而生分別心,才會產生煩惱。然後進一步把煩惱去除,也就是轉識成智——把智識轉成智慧;把根、塵、識分清楚,不去執著它,我們自然能以智慧去轉境。總之,有了身體,有了根、塵,才會惹起煩惱的火焰,我們要把根塵厘清,煩惱之火才能熄滅。心中沒有煩惱的火焰,才會有解脫的心靈,心境才會自在;心對境不生煩惱,這就是涅槃呀!並不是死了之後才有另一個涅槃;涅槃就是解脫,寂靜光明的心地就是涅槃啊!”

那位婆羅門教徒終於聽懂了!

證嚴法師講完這個故事,又感慨說:“是啊!離開‘現在’當下,哪裡還有一個涅槃的境界呢?想求得解脫——離開日常生活,要去哪裡求解脫呢?就是因為有煩惱的名稱,所以才會有解脫的境界,這原本就是相對的;有心靈的生滅,才有涅槃的名稱,這不過是一念之轉。我們學佛若能深刻體會佛陀所宣說的道理,每天面對各種境界時都能厘清它,就不會聽到各種雜音而心生煩惱,也不會眼見色而生起欲求之心。此外,鼻根、舌根、耳根、意根的作用也是一樣。在日常生活中,若能認清本分,真正發揮良能,怎會有煩惱呢?若能天天如此,則每天所面對的都是光明的境界,也就是涅槃寂靜的境界。學佛想求得解脫,當下即可得到;想得到涅槃的境界,在今生即可得到。只要你的心地沒有黑暗、自在澄清,當下就是涅槃的境界。

 

上一篇:劉素雲:捨八萬四千法門,持一句彌陀名號
下一篇:定弘法師: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