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梅英師兄的遺體告別儀式大約已經開始。清晨走路來上班,經過醫院的後大門,想象著一個小時以後,梅英師兄冰涼的遺體會從這道通往停屍房的大門推出,然後拉到殡儀館,按照慣例舉行對她毫無意義的告別儀式,殡儀車後面灑滿只會污染環境的紙錢,淒涼的氣氛回蕩在整個城市的上空,突然間鼻子一酸,眼眶裡的淚水忍了又忍,終究還是滾滾而下。
不久前,梅英師兄雖然身受病苦的折磨,但還能堅持跟我們一起誦經、念佛、供僧、放生,從她略顯蒼白的臉上偶爾還看得見笑容。後來,當病情漸漸加重,她已經不能出門,我們就邀約了幾位師兄輪流到她家去陪她念佛,她患的病類似癌症,但醫院又沒有開出明確的癌症診斷書,因此只能模糊地稱之為首例疑難雜症,具體症狀是腿部有一個湯碗大的腫瘤,腹部腫脹,經常咳嗽咯血,全身到處都痛,連下床都很困難。在極度的病苦中,她懇切地發願:若我的病能好起來,我一定要用余下的後半生盡力去安慰和拯救所有飽受癌症病苦的患者,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生命真正的意義;如果我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就請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再回入娑婆,救度所有跟我一樣痛苦的眾生。我們為她的大願深受感動,也希望佛菩薩加被,讓她離苦得樂。雖然往生極樂世界是所有學佛人的終極目標,但我們還是希望她不要那麼早離開,因為她才36歲,還很年輕,兒子才10歲,還離不開媽媽的呵護。如果她能康復,就能以自己的親生經歷影響和安慰很多病苦的人。
隨著佛號聲聲響起,去陪她念佛的師兄漸漸增多,她的信心也大為增長,因為她剛剛接觸佛法並皈依三寶還不到半年,家裡兄弟姐妹之間感情很淡薄,也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丈夫對長久患病的她也漸漸冷漠,她一個人很孤獨地與病魔作斗爭,在經歷了身體的病痛及種種詐騙之後,感覺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甚至覺得這個世界壞人太多。沒有想到在生命彌留之際,還能遇到一群真誠相待的善友,使她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精神狀態有了改善,病情也有好轉的跡象。在整個助念期間,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位師兄第一次去她家,就細心地發現梅英很久沒有洗過澡,於是主動在第二天去幫她洗了澡,做到了她的親姐妹做不到的事。這也許是梅英師兄一生當中最感動的時候,因為她與那位師兄素未平生,卻蒙受她這樣的關懷和體貼,令她體會到什麼是“善友第一親”。然而在陪她念佛一周後,家人突然提出要送她到醫院治療,她本來不想去醫院,但是無力反抗。助念突然被中斷,對她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但我們作為相識不久的佛友,面對他家人只信醫療不信佛的做法,也沒有反對的權利,所有的一切無非是她的因果業緣,不能武斷地責怪誰。我們只能每天默默做功德為她回向,希望對她有所幫助。
三天以前的夜晚,收到信息告知她在醫院經過搶救無效死亡,於今天早上出殡。消息來得太突然,當晚我們連夜為她點燈、念佛回向,希望她能向著光明的地方去,能看到阿彌陀佛的慈光,又有師兄為她放生回向。消息在關心她的佛友中間傳開,卻沒有一人去參加那種表演給世間人看的告別儀式,這樣寶貴的時間我們只能用點燈供香、誦經念佛、廣做善事來幫助她。這幾天,無論身處何方,我總是想起梅英師兄蒼白的面容,以及她在病苦中那些真實的感慨。她曾經流著淚說:“我這輩子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身體好的時候拼命賺錢,不知道活著真正的意義,等到生了病,即使往醫院大把地扔自己的血汗錢,也換不來健康的身體。我人生最大的遺憾是現在才聽聞佛法,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心願,卻來不及去實現……”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梅英師兄這幾句肺腑之言一直回蕩在耳邊,讓人頓覺世間名利富貴猶如浮雲,之前的一點點貪戀與執著忽然被沖淡,也讓我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常。生病之前,梅英師兄憑借著自己的會計師資格證以及娴熟的業務能力,同時做著七家公司的會計工作,每個月收入幾萬元,足夠養活全家人,除了自己的住房以外,又在城市中心黃金地段買了一套商品房,銀行賬戶上尚有存款,在別人眼裡可謂女強人,甚至是女超人。談起自己以前的目標和生活時,她感慨地說:“那時我的目標就是45歲之前掙夠了錢就退休,讓父母孩子都過上好日子。為了這個目標,我每天忙得像個鐵人,早出晚歸,別人在吃飯時,我還從這家公司趕到那家公司做賬,每天晚上十點多才能回家。沒有時間交朋友,甚至連陪家人的時間都很少,更不知道什麼聽聞佛法,行善積德。等到突然間病倒了,就四處亂投醫,除了到醫院做治療,又到處尋找民間偏方,甚至江湖醫生、算命神婆都找過,所有這些,統統只是大把地往我口袋裡掏錢,病情卻沒有一點好轉。最糟糕的時候,真想一死了之。如果不是遇到佛法,就算生命沒有結束,精神也早就垮了。”
梅英師兄想要為家人奮斗的心情,原本無可厚非,作為家人應該感恩,但世間很多心願,並不是努力就可以達成,它還需要足夠的因緣。人在世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因緣,別人無法包辦代替。對於父母我們固然要努力盡孝,但並不是錢就能解決一切;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兒孫不修善積福,縱然留下金山銀山,他也無福受用。放眼世間,那麼多的人在忙忙碌碌,究竟為了什麼呢?也許各人的目標不盡相同,但不外乎名利富貴。世間人各有所求,父母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將來出頭人地光宗耀祖;年輕人希望有一段美好的愛情,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了家庭以後又希望升官發財,豐衣足食;老年人希望平安健康,長命百歲,還有很多人最低的心願是求平平安安。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芸芸眾生誰能完全如願?在我們身邊每天上演那麼多戲劇性的故事,高官落馬、富豪破產、夫妻反目、飛機失事、火車爆炸、交通事故、地震海嘯、水災火災,電視新聞每天在傳遞著讓人不安和恐怖的信息,讓人不禁感到世間到處是苦,平安幸福無有一定。
有人拼命想要謀求一個官位,雖然也許會短暫如願,偶爾也會享受到被人尊重的滿足感,還有逢年過節大大小小的禮物,可是官場如戰場,幸福很短暫,苦惱卻不少。總有比自己高級別的官員在壓制和指揮自己,而且還要處處小心會不會得罪哪位重要人物或者犯錯,丟掉官位不說,還要哐啷入獄。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覺中造下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將來墮入三惡道受苦時,當官時的優越和滿足感遠遠代替不了絲毫。有位高僧大德說過:一世當官,九世做牛。這裡面的“九”應為一個泛指數字,意為無量劫,生生世世。當然,這裡指的官,是“貪”官。人們不信因果,膽大妄為,在位時不為百姓謀福利,卻中飽私囊,做了不該做的事,貪了不該貪的財,等到福報享盡,惡果來臨,卻捶胸頓足,悔恨不已,但坐牢或者槍斃都報不盡他們的罪業,將來還要墮入三惡道受苦。而高僧所說的“牛”,也是泛指痛苦。因為在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動物當中,牛無疑是最痛苦的,年輕力壯時頂風冒雨為主人耕田犁地,等到年老體衰時被宰殺做菜。
也有人只想拼命賺錢,但是錢財存在銀行,並不一定屬於自己。財富的本質終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不僅人死之後赤條條而去帶不走一個銅板,就算現在已經揣在你兜裡的人民幣,也不能全算你的。古人說“錢財為五家所共有”,意思是說除了你自己之外,還有“惡王”、“盜賊”、“水災”、“火災”、“敗家子”這五個主主,他們隨時都可能取走你的錢財。這世間沒有任何人能夠獨享所有的錢財,故無須強求強留。就像今日的梅英師兄,盡管她還牽掛兒子,可是只能陰陽兩隔;她生前辛苦買的大房子不知將來誰人來住,她的存款也不知道由誰來花。這些只是對世人的一種警醒和忠告,我希望她統統放下,不再掛礙執著,但願她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在彌陀慈父座下,西方微妙蓮花中,醞釀再來度眾生的福德能力。
佛陀教導我們,想要獲得財富,除了要革除悭貪、戒除偷盜之外,還必須要盡力隨緣廣泛地布施和供養一切賢聖和眾生,以求種下福田,如此才可期許未來之收獲;如同在土地裡種下種子,秋後才有收獲的可能。佛在《罪福報應經》中說:人如巨富,財寶無限,富敵王侯者,從夙世慷慨布施.樂善不倦中來。同樣的道理,欲求未來之富貴,亦必須由現在慷慨布施廣種福田而來。我們看到今天社會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他們享受著前世供養布施帶來的財富,卻不懂得繼續供養布施,而是用大把的錢來揮霍浪費,吃喝玩樂,集眾賭博,廣造眾罪,真是替他們捏一把汗,只怕將來命終之後,會隨著業力墮入餓鬼道受苦;又看到一些人雖然不富有,但他們常常把自己的錢財拿出來布施社會慈善事業,就覺得非常難能可貴,也默默為他們祈禱佛菩薩加被,願他們獲得殊勝的善果。供養布施的功德,不僅僅是讓人獲得財富,更重要的是能讓人樹立因果正見,生起修學佛法、尋求解脫的智慧。
有一則故事講供養的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靜坐時,看見一對七世都貧窮,名叫須達的夫婦。他們這一世更貧窮,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裡尋找果皮或其它腐爛的食物,以維持生命。須達夫婦有一天在垃圾堆裡,意外地撿到一塊牛頭旃檀。牛頭旃檀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香木,它所燃燒的香氣在十五裡外仍然清香可聞,世間上任何的香氣都無法跟它媲美。夫婦倆撿到這塊珍貴的寶貝,非常的高興,就用牛頭旃檀換來了三碗白米,因為他們這一生當中還不曾吃過白米飯。時近中午,夫婦倆就決定把第一碗米下鍋,一嘗米飯的滋味。就在這個時候,佛對捨利弗說,須達夫婦已貧窮了七世,現在因緣成熟了,要捨利弗去度化他們,改變他們貧窮的命運。於時捨利弗就到須達家化緣去了。須達夫婦見到捨利弗尊者來化緣,非常的興奮,夫婦倆也自知過去未曾修福德,所以今日才落得如此窮困不堪,今天佛的大弟子來化緣,正是供養種福德的大好機會,千萬不可錯失,就將第一碗米煮成的飯恭敬地供養捨利弗尊者。供養了捨利弗後,夫婦倆又將第二碗米下鍋,二人正准備要食用時,佛又叫迦葉尊者前去化緣。夫婦倆見是佛的首座弟子來化緣,又很恭敬地將第二碗米飯供養了迦葉尊者。須達夫婦供養了兩位尊者後,心裡既歡喜又舒坦地將第三碗米下鍋,准備好好享受生平第一次的美味佳肴。飯剛煮熟,佛陀已出現在須達家,夫婦倆見佛親自來化緣,這種曠劫難逢的機會,即使要挨餓一整天也值得,於是真誠恭敬地將第三碗米飯供養了佛陀。佛見須達夫婦一片真誠,看著須達夫婦說:「一切罪滅盡,百寶從地生。」剎時須達所住的茅棚充滿了金銀財寶。此時,須達夫婦也心解意開,得了淨法眼藏。夫婦倆看了看滿屋子的金銀財寶,心想:「縱是華廈千間,夜眠還是八尺,如果失眠的話,恐怕連八尺都無法受用呢!唯有修行才是究竟。」於是央求佛陀收他們為弟子。佛就為他們說四谛法門,須達夫婦因而悟道證果。
有人說,錢財名利既然不可得,那麼我只想過平平安安的小日子。可是誰能打包票自己永遠不會受傷、不會生病、不會遭災?因此主宰這個世間的,不是國王、不是錢財、不是高科技,而是無常。慧律法師說:“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從來不曾擁有過任何東西,也不曾失去過任何東西,我們赤條條來,將來也會赤條條走,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錢財名利帶不走絲毫,善惡業報卻如影隨形。”短短幾句話,讓人猶如醍醐灌頂,頓時對世間名利看淡了許多。
既然名利富貴不長久,平安幸福不可得,健康長壽不一定,那麼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法師又說:“人生的意義不是比賽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是否擁有聖潔的思想和行為。”有人長命百歲,但他一生只是吃喝拉撒,沒有修過任何善行,反而造了不少罪業;有人生命短暫,卻知道及時行善,即使如流星般隕落,也要留光輝在人間。世間人各自忙碌,但動機不一。凡夫操勞只為己,菩薩辛苦為眾生。這就是凡夫與聖人的區別。有人終日做著升官發財夢,卻不知“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隨便上高檔飯店請上司吃一頓要成千上萬,卻不肯施捨一元給路邊的乞丐;有人想要平安健康,合家團圓,卻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造拆散動物們家庭的罪過業,不是殺了牛媽媽,就是吃了豬仔仔,甚至一口就能吞下成千上萬魚子蟹黃,讓眾生妻離子散,苦不堪言。
縱觀世出世間,思想和行為最聖潔的莫過於佛菩薩。因此,生命的意義,應該在於努力學習佛菩薩慈悲喜捨的精神,好好利用有限的生命,做無限有意義的事情。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忏悔罪業,斷惡修善,積累資糧,求生淨土。幾年前,在我最痛苦的時候,偶然在書上看到一位高僧大德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時候非常好奇,為什麼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呢?在經過幾年不間斷的熏習和實踐之後,才漸漸發現如今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明白世間一切皆是虛幻不實,生老病死無人能免,不必去痛苦煩惱:人如若富貴,只是方便供養布施;如果清貧,盜賊一定很少光臨;如果美麗,往往容易與人結善緣;如果丑陋,沒人關注更利於修行;辱罵拷打,其實在消我業障;贊美擁護,內心不起波瀾;家庭和睦,就是落實孝悌;親人離散,只是緣起緣滅。他人升官發財,我不羨慕嫉妒;他人遭遇災難,我會表示同情;他人行善積德,我必定隨喜贊歎!陰天晴天,皆是好天;好事壞事,都會過去;好人壞人,都應感恩。當我們把世事看淡,頓覺心中常生智慧和歡喜,之前的煩惱漸行漸遠,對於災難、困苦乃至死亡的恐懼也淡如雲煙,正如恩師道證法師說:不必煩惱‘沒多久可活’,應下決心‘無論活多久,都要好好活;不必為將來的事而擔憂,只要今日我無愧於真如自性;假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夜清風明月我仍然要在園中種滿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