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太橋旦曾堪布:保持少欲知足所帶來的快樂自在(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岡波巴大師對貪欲財物的過患,也有非常深刻重要的開示:“應遠離欲望和吝啬所束縛的貪執”、“對於物質資財,如何的貪心吝啬,臨死時仍然赤裸空手而去,實在無益。”“斬斷對欲樂的貪戀,而無貪守分,是自恩自惠的事;安貧知足,不貪欲樂,是自恩自惠的事。”“不將財富作供養及布施,卻吝啬狡詐的積聚錢財,實在迷亂。”“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殊勝。”“捨棄一切財物,離家出家,隱居安住於山林、洞穴、寺廟等處,而生活的資糧仍圓滿而來,這是正法的功德。”

如果我們能夠依據善知識、大德們的教證,充分思維認識到貪執財物的過患後,想方設法地放下對財物的過度貪執,始終都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態,並且過一個幸福自在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佛教主張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輪回是無始以來的,如果我們在過去世比較吝啬、不願意布施等等,即便是父母留下了很多的遺產,我們也未必能夠有福享用。如果過去世廣行布施、廣結善緣,即使我們生下來時什麼都沒有,但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各方面的福報都會逐漸具足。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一個人曾經在他的前世積累過很多的福報,另外一個人卻沒有積累過福報。積累過福報的這個人在這一世是位太子,從小心地善良,為人慷慨大方,廣行布施;沒有積累過福報的這個人這一世成為了乞丐。後來因為國家的一些問題王子放棄了繼承王位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遇到了這個乞丐,兩個人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然後,他倆一起結伴去流浪,流浪到某個國家的時候,那個地方上一任國王剛剛去世。國王又沒有兒子,於是大臣們就到處找適合當國王的人。這時候剛好他倆在露天下睡覺,乞丐躺在石頭旁邊睡覺,太子躺在樹陰下睡覺。大臣們看到,無論太陽如何移動,樹的影子卻一直沒有離開過太子,始終為他遮擋著陽光。因此大臣們認定他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於是就迎請太子做了國王。

太子當上國王後,心裡一直惦記著乞丐朋友,但是又不方便直接把他帶到王宮。於是國王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人做了幾個白餅,在其中的一個裡面放了一些黃金,並派人把這些白餅給他的乞丐朋友送去。乞丐拿到白餅後,發現有一個白餅特別重,因為裡面有黃金嘛!但他卻以為重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熟,裡面還是生的,所以他就跟送白餅的那個人說:這個餅送給你,你吃了它吧。

我們的福報是因果不虛的,就像剛剛那位太子一樣,他在自己的國家會繼承王位,他到了別的國家也一樣當上了國王,因為他福報具足。另外乞丐由於沒有福報,即使和太子做朋友也沒有辦法改變,連黃金也只能在手上停留幾分鐘就又送給了別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因緣,有些父母很有福報有很多財產,但是到了孩子這代卻不一定有;有些父母很窮,但是他們的孩子長大後變得很富有,我們的福報如何都是跟自己所種下的因有關,不應該過於執著父母或祖先留下來的財產。倘若我們的福報足夠,對於財產即使不去爭奪,也不會匮乏;如果自己的福報不夠,就算是奪得了財產,也未必能夠留得住。

 

上一篇:太橋旦曾堪布:保持少欲知足所帶來的快樂自在(一)
下一篇:太橋旦曾堪布:保持少欲知足所帶來的快樂自在(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