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少欲知足是非常的重要,在佛陀很多的經典、論典中都有提到保持少欲知足的重要性。譬如:《八大人覺經》中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意思就是說輪回中的一切痛苦及生死疲勞都來源於貪欲、缺乏少欲知足的生活。譬如你一直想要更昂貴的東西,或許就表示你心裡一直不滿足,有了還要更要,多了還要更多,結果你總會達到一個極限,最後你就會變得和現實抗爭。如果你的抗爭失敗了,你就會跌入失望的深淵,變得沮喪不已。這也就是欲望最可怕之處。
過度的欲望會導向貪婪——一種極度擴張的欲望,根植於不實際的期盼。想要矯正貪婪,只能從內在的滿足開始。若能做到滿足與少欲有什麼好處呢?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沒有痛苦、無有疲勞,還會獲得身心自在。正如《涅槃經》中說:“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當我們遇到產生貪欲的對境時,只要能夠依循佛陀教言,充分了解貪欲的過患,保持一顆少欲知足的心態,才能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佛陀在很多經典當中說,所有一切身外之物的財產都比不上內心中少欲知足的幸福,真正的富翁並非是擁有很多財產,而是內心中具備一顆少欲知足之心。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也說:“佛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是故應當常知足,知足無財真富翁”。
即便是我們擁有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財產,或者是我們的面前天天降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珍寶雨,我們凡夫的欲望仍然無法滿足。如《因緣品》中所說:“雖降珍寶雨,貪者不滿足”。如果隨著貪欲放任自流的話,不但生死疲勞,還會成為欲望的奴隸,在輪回的苦海中無有出期。寂天菩薩也說:“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
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停的追求財產,是否值得呢?擁有財產真的是一件完全幸福快樂的事情嗎?答案就否定的,因為諸多的佛經和論典中明確地指出,財產會造成三大痛苦:初次是積累財產的痛苦,譬如:我們所有的青春為積累財產而浪費,一切的心血為積累財產而付出;中間是守護財產的痛苦,譬如:為了守護財產而我們白天吃飯時侯吃得不香,夜裡睡的時候睡得不好,總是患得患失;最後是失去財產的痛苦,譬如:有時被小偷偷走,有時被強盜搶走,有時被壞人欺騙,有時被火災燒盡,有時被水災沖走,有時發生地震而被地埋掉等等。龍猛菩薩說:
“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為根。”
關於財產的過失方面密勒日巴尊者在他的《道歌》裡開示得既精彩又生動。《道歌》中說:“財初自樂他羨慕,雖有許多不知足;中被吝啬結束縛,不捨用於善方面,乃著敵魔之根源,自己累積他人用;最後財為送命魔,希求敵財刺心痛,應斷輪回之誘餌,我不希求魔之財。”的確是財產的誘惑力非常可怕,擁有財產的時候自己覺得幸福而快樂,他人感到羨慕而贊歎,雖然擁有了諸多的財產,但心中仍然無法知足,這就是錢財帶來的初次之過患;
當擁有了諸多的財產之時,對財產生起吝啬,主人的心被財產緊緊地束縛,並成為錢財的奴隸。始終都是放也放不下,捨也捨不得。尤其是擁有錢財的大多數人更捨不得用於行善方面。譬如說:不願意布施、放生、捐款、解救窮人、參加慈善活動等等,連自己都捨不得享用,這就是錢財帶來的中間之過患。
由於擁有諸多錢財的原故,有些人看到主人時生起嫉妒之心,所以他們自然成為自己的仇人。有些親朋好友向你要求解救經濟上的困難時,如果你沒有做到令他們滿意的話,他們也會一一的背叛,甚至很可能他們也最後成為你的敵人,雖然你擁有諸多的錢財,但你身邊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所以你的生活幾乎都是在孤獨與寂寞中度日。
尤其是最可怕的事就是小偷和強盜處處都會出現你的身邊,送命的可能性隨時都會有。這就是錢財帶來的最後之過患。無論是財產的積累過程還是守護過程,都充滿了痛苦。財產也是招來敵人的禍根,如雲:“若無財產遠離敵。”
【待續】